1、1戏台穿越千年古戏台是祠堂的一个要件,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祠堂为祭祖重地,戏台为祭祖时演戏所用,或作丰收大庆、族老寿庆等之用。观众少则近百人,多则上千人,月光下人头随着鼓点一起摇动。往往台上演得活灵活现,台下看得眉飞色舞。于是,古戏台便成了名著或经典的舞台,连接着千年的历史以及遥远的未来。 眉目传情的结构 江西乐平县祠堂有个突出特点,即祠堂大都配有戏台。至今,乐平县还保存有三百多个戏台。另一个特点是部分古戏台配有藻井。其建筑艺术精髓是奇特的双联斗拱和九卷棚结构,呈螺旋形上腾,蓬勃的动势和戏剧的热烈珠联璧合,起着扩音和拢音的作用。古代的能工巧匠于锯、斧、刨、凿、钩等工艺之间,就完成了椽、柱、
2、榫、檐、檩等构件,之后,开始动用综合交错的手段,将构件组合为斗拱乃至藻井。浙江永嘉的古戏台多为八角覆斗形藻井,镏金斗拱沿八个阴角线和八面中线层层上挑,长拱如流云,如灵芝,婉转屈伸。非常生动。 一般而言,古戏台或全身凸出,或一半凸出,或全身都躲藏在门屋的明间里面。这三种古戏台的前面都高高翘起一对翼角,后台则在门屋明间里。前两种,观众可从戏台三面看戏,台上台下可以互动,说不准演员长袖一甩,就抚摸了几位观众的心跳。后一种,戏台挡住了祠堂大门。平时,就是演戏看台,行人也只能从左、右次间的侧门出入;遇宗2族大事要事,如祭祖,便移开戏台中央的活动台板,空出一条通道来。一人由中央正门进入,其他分左右绕过戏台
3、拜殿。 古戏台台口上方皆有横匾,多为当地名家题写,如“普天同庆” “盛世绝音” “升平雅奏” 。前檐两侧各有一“台柱” 。两台柱上有移动楹联,楹联内容与上演的剧目相呼应,如“一曲商音,演成千古兴亡胜负;数声越调,点出百年离合悲欢” 。也有颂扬宗族家声的,如“一样楼台可家可国可天下,几个子弟能文能武能鬼神” 。乐平古戏台有的楹联道破了戏剧的美学品格在于“咫尺天涯评论是非功过,须臾岁月历数万古忠奸” ,“纳喜怒哀乐感情色彩,容古今中外典型品貌” 。而戏剧的本质在于“随尔演来无非扬善除浊,吾听却去都是教愚化贤” , “且将前代事,做与后人知” 。 清乾隆年间,苏州有位文学家叫沈三白, “一撮盐、一碟
4、生萝卜、一碗饭,乃三白也” 。他不以读书求仕途,而是醉心恬淡自适、悠游自然的闲趣生活,著有浮生六记 ,记载了徽州祠堂与演戏的场景;天刚暗下来,观众便接踵而至。戏台上锣声忽起,就勾走了在场人的目光。而古戏台的另一边享堂中,却摆放着祭品,荤素搭配,有主有次。 另外,戏台台面前沿有一条状的大木枋子,上面镶着可以拆卸的木雕,其题材就是上演剧目的情节。四川称雕花板为“照面枋” ,意思是说它面对观众专供大家品评,所以制作格外精心。许多戏台的形制并不特殊,似有雷同之处,但雕刻遍布,穷极艳丽。 上台演戏要化妆。对这点,建戏台之初就有了通盘考虑。化妆室往往设在门屋次问的夹层里,由小木楼梯从戏台后的候场处上下。
5、3候场处与前台之间设一道板壁,叫“守旧” ,上面大多画一幅“唐明皇游月宫”图。其图叙述了一个凄婉的故事:李隆基因安史之乱仓皇中逃向蜀地,途中杨贵妃被逼自尽,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首血泪相和流” 。平乱之后,李隆基返回长安,日夜思念贵妃,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道士叶法善便引导李隆基奔赴月宫,和已经升仙的杨贵妃会面。故事情节极富戏剧性,加上唐明皇精于多种乐器演奏;如琵琶、横笛、羯鼓等,并设立梨园,亲任校长,戏剧业奉他为祖师爷,也把他立在了板壁上。 演员从候场处上台,或戏毕从台上回候场处休息,要通过“守旧”两侧的上场门和下场门,门额上大多写“出将”
6、“入相”两个词。戏台左右和前沿,均安装护栏,护栏衔有小柱头,上刻有木雕,多为麒蒯等瑞兽。护栏高仅盈尺,以防演员莲步轻移、水袖漫卷,演到“忘形”时摔出去。另在戏台一侧辟一个小台子,是乐队作业的天地。 古时,乐平民众强调戏台廊庑与祠堂的连贯性,意在形成一个整体建筑。但建造的事实却往往突出了戏台的独立性。戏台的台面为牌楼式,一般三层,高则五层,气宇轩昂的飞檐翘角、镏金上漆的雕刻、艳丽华美的藻井浑然一体。 演戏拉动了当地个体经济的发展。演出预告一出,当地的小贩就开始准备小吃食、零杂货。到公演当天,小贩会早早地赶到祠堂前或戏台前两侧廊庑里摆摊,一如闹市,与开演的锣鼓声、演员的唱腔声,观众的吆喝声相映成趣
7、,即便是演出谢幕,这样的混声依然在空中翻腾 晴雨进退的机动 4江西乐平现有三百多座古戏台,但风格各异,素有“中国古戏台博物馆”之称。这里有密集的祠堂,还有各种祠堂台,如万年台以及晴雨台。 一般而言,万年台坐落在村坊中心,独立的单台。为了疏散观众,台前设有一小广场,与大街小巷相通,并伸向各家各户。晴雨台,大都为双面,即一面与万年台相似,另一面对着祠堂,中间设一个大天井。顾名思义,晴雨台考虑的重心是天气的变化,晴天当然用前台,雨天演出就退至后台。有时候,一场戏演着演着,下起了雨,但演出不会中止,演员会迅速撤到后台继续演。演着演着,雨又止了,演员又可回到前台演出。天气在变化,剧情还是循着既定的方向发
8、展。那么,观众也可以随着天气的变化,或站在天井看,或收缩到檐下看,不会有什么耽误。 以浒崦古戏台为例。这座戏台建于清同治年间,建造时动用了许多工匠,历时三年多。它由戏台、看台、名分堂三部分组成,坐落在村中心,台前是开阔的空地,整个祠堂台形成长方形的四环楼院,戏台一分为二,中间以木质雕花屏风隔开,互为前台与后台,也就是晴台和雨台。就是下大雨,仍然可以看戏。 对这样的古戏楼,有人称为鸳鸯台,认为是古戏台遗存中不可多得的精品。雨台台口朝南,面对名分堂,也就是宗祠的正厅,这里和两边的看楼、廊庑,正是雨天看戏的地方,中间是红石铺地的天井。看楼专供达官显贵、家族长老享用。晴台为主体建筑,台口北向对着院外广
9、场,晴天可纳千人。戏台北面单檐歇山顶,两翼又出二层飞檐,成三重翼角,正脊火珠高耸,鸱吻翘立,四翼角飞翘,两侧山面封火墙高出屋面。南5面为悬山顶,但在普柏上出两个小翼角。南北阑额、斗拱、枋梁等处透雕或浮雕戏曲场面、珍禽花卉等图案。台面外表全部镏金,满目金碧辉煌。据说,使用黄金有半斤之多。南北两面戏台天花均施藻井。北面正壁中上方悬挂有镌刻“久看愈好”四字的匾额,匾额底色为淡黄,刻有浅淡浮雕十八罗汉。匾额字体笔力苍劲而圆润。台柱两边是描金楷体楹联:“浒崦拥春台媲联程氏文章久看愈好,鸣山峙面镜欲照古公禀绩焕发英姿。 ”这联十分精当地道出了程氏的体面和得意。雨台中还有集祖宗及以下儿辈名字组成的楹联,如“
10、学宗伊洛传芳远,道接尼山教泽长” ,“玉叶金枝瑚琏器,王桢国翰姓名香” 。戏台对宗族关系的强调,由此可见一斑。雨台的构造和装饰,稍逊于晴台,这和置于内部的祠堂不及戏台排场是一致的。 双面晴雨台还可举个例子,便是婺源的阳春戏台。它建于明嘉靖年问,高 8 米,台基高 1.4 米。歇山顶,翼角三重,戏台上屋为大木榫卯组合建筑,十六个飞檐上下、左右、前后对称。阳春戏台宽近 13 米,深 7 米,其中前台 3 米,正中为圆形尖角藻井,层层重叠,结构牢固。两厢为长方形藻顶。枋间上刻“双凤朝阳” ,下刻“双狮戏珠” ,两侧为“凤戏牡丹” ,大门左右还有一对落地的抱鼓石。 后台全为卷棚顶台,左右两侧各有一个灯
11、具吊钩,上面雕有鳌鱼。额枋上雕有“双龙戏珠” “三国故事” “松鹤延年”等。台面对着祠堂享殿,布局较独特,为三开问,每间都是一个表演区,各有太师壁和“出将” “入相”门,且三间相通无任何遮挡,方便戏剧表演形式的变化。 至今,阳春戏台的粉墙和板壁上,还保留着多处记载戏班活动的墨迹,如“民国十一年正月卅日石碣张和春班到此” , “清乾隆十五年十月6詹春班到此演出” 。在粉墙中层,那墨迹淡淡的“祥麟班”三字,最为古老。 这座戏台正中有一排台板,遇重大仪典须开宗祠大门通行时,可以拆卸。台上有圆柱 10 根、方柱 28 根,多为半柱,唯中央两根照柱到顶外。台中有照壁,并按演出的特殊需要,设置了八门。 也
12、有的晴雨台正对着享厅。这样的格局既愉悦了观众,又娱乐了列祖列宗。当然,演出之前,宗族后裔大都会给列祖列宗上香,虔诚地请他们看戏。 多如春笋的戏迷 现在,仍有一些古戏台散布在长江流域,神情各异;或目光混沌,一如年迈的老者;在阳光下打盹;或脸含几分失落与焦虑,蹲在雨水中发呆;或眉宇间跳动着几分期待,等候着今人的注目与修葺。另有一些戏台几近毁损,或已倾覆,或正在坠落。唯有零星的草朵好奇地观望着戏台。许多年前,观众就是以这种姿势盯着戏台以及戏台上演出的各种剧目。 这是观众最快乐的时光。 旧时深更半夜,村村有戏看,鸡叫天明亮,还有锣鼓响。古时长江流域戏剧活动兴盛,有演员孜孜不倦地演戏,高腔唱彻村庄,就一
13、定有如痴如醉的观众,通宵达旦地看戏品戏,与演员同欢共乐,甚至于同声唱和。于是,一场场的人间悲欢,一声声的笙箫鼓乐,一幕幕的世事炎凉,牵动着生生不息的观众。尽管如今的戏台早已沉默寡言了,不再有往昔的恢弘景象,不再有吹拉弹唱的悦耳之声,或绕梁余音了,但是,7古时遍地的戏迷对戏剧的偏爱却真切地推动了戏剧的发展以及传统文化的积淀。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乱总在侵袭民众的生活,但民众对戏剧的热爱一如对和平的向往,总在战火中变得更加深沉。这是戏剧的力量,也是宗法的力量,宗法血缘的文化传统为戏剧的繁盛提供了一片广阔的沃野。 清时,湖北襄河、荆河、府河、汉河一带的居民醉心于建造戏台。于是,就有了汉剧的成长,也有了汉
14、剧的分支。另外,为了维系宗族的宗法关系,也需要庄重。神秘并具有族权威严的象征物。这样一来,宗族借助戏台展开活动,诱导了族人对汉剧艺术的喜好。同时,在祠堂与戏台之中贯彻落实宗族意识,以至于分外炫目的戏台比祠堂更具有象征意义,成为宗族的面子工程,尤其在戏迷眼里更是如此。所以,戏台在乡间就有“父老开心地,乡村体面场”之说。有的宗族没建戏台,看戏的瘾却很大,得到建有戏台的宗族看戏,一两次可以,时间长了多少有些难为情。于是,宗族老少忍不住看戏那个瘾,禁不住要请戏班演出,没有戏台,就在村边临时搭建一座草台。一旦集资建了戏台,便是宗族的大事件,是要写进族谱的,也是要庆贺一番的。 于是,戏迷也就薪火传递了。
15、赣江一带的戏迷“迷”到了这样的程度:罗列传统剧目一百五六十种,以组成对仗工整、妙趣横生的剧名联。如“鸳鸯冢,蝴蝶杯” , “盗御马,钓金龟” , “三岔口,十字坡” , “秦琼卖马,时迁偷鸡” , “钟馗嫁妹,霸王别姬” ,等等。慢慢一品,逗得人不由一笑,也可想象戏台上的异彩纷呈。一台的君王将相,却是在悲歌金戈铁马,笑谈兴废盛衰;一8台的才子佳人;却是在播撒风流情种,点化回头浪子。生旦净末丑,戏如人生,活脱脱人间忠佞贤愚;管弦丝竹琴,人生如戏,鲜灵灵世上喜怒哀乐。难怪当地的戏迷说:“欣观好戏两三折,胜读良书千万篇。 ” 缘于戏台的开放性,观众的零距离,演戏的和看戏的就会发生演员与观众,或男女观
16、众之间眉目传情;有伤风化的故事。而观众肌肤相亲,却是其乐融融。明清之际,就有文人提出过批评;每逢演戏, “十余日昼夜游观,男女杂乱” , “报赛侈鬼神之会士女游观,靓妆华服,阗城溢郭,有司莫之能禁” 。 为了防患于未然,按男女礼教原则,观众划分男女位置就更加严格了。按祠堂之规,男观众在院子里看戏,女观众在拜殿前檐下看戏,都自带凳子。院子两侧的廊庑里也是妇女看戏的场所。在江西和四川等省,厢廊上有楼,左为“男看楼” ,右为“女看楼” ,大多是豪门或贵族独享,类似于今天的包厢。没钱没地位的人只能仰望,没有资格进入。 看戏、演戏与做戏,一派熙熙攘攘的景象。于是,观众要遵守戏场秩序。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劝
17、导:“看不真莫吵请问前头高见者,站得住便罢须留余地后来人。 ”又有“眼界抬高不怕前头遮住,脚跟站稳何惧后头拥来”的自勉。当然,这里面也有处世哲学。 至高无上的地位 在古人心目中;戏台的地位至高无上,这源于古人对神权和王权的崇拜意识。古人有一种认识是,戏台可以镇邪。乐平古戏台就是这样,其屋脊中央是彩瓷宝顶,看上去便是一座微缩宝塔,那莲花瓣或螺旋状的藻井,类似于佛座佛髻,而鳌鱼则来自于观音的传说,飞檐下的风铃9铁马有梵宫寺庙的风格。 汉剧属皮黄腔系,在鄂北有“一清二黄三越调”之说,在鄂东又有“一清二弹”之说,其主要声腔是二黄、西皮,在地方剧种中开创皮、黄合奏之先河。汉剧流行于湖北省境内的长江和汉水
18、流域,以及湘、陕、川、豫等省的部分地区。 其实,二黄兴起于长江中下游,由徽班二黄发展而来。西皮由传入鄂西北襄阳一带的山陕梆子演变而来。清嘉庆、道光年间,湖北挖掘宜农潜力,充分开发土地,垦辟延伸,在深山穷谷间耕种,又在平原地区发展农业、种植业、水产业,形成了“鱼米之乡”与新的经济增长带。外地富商与湖北发生了经济往来,甚至常驻湖北。于是,商会与戏楼开始兴旺起来,商贾对汉调戏班、科班产生了兴趣,汉调随之在热捧中迅速增长,大放光彩。 汉剧以一种亲民的姿态在经济的繁荣中前行。其时,襄阳、樊城呈现出万千气象,汉调也在居住人口相对密集的襄河一带嘹亮起来,并声绕谷城、光化、钟祥、南漳等地,于是形成了汉剧的襄河
19、流派。不远处有个叫安陆的地方,在汉调的声波中创造了府河流派,周边枣阳、随县以南,黄陂、孝感以北的戏迷便拥有了一个彻夜难眠的理由。名城荆州带着楚国故都的余威以及宽容的文化性格,在荆河一带唱响了汉剧,并与公安、宜昌、监利、枝江、石首等地联合形成了荆河流派。大汉口更不会寂寞,与黄冈、大冶呼应,开创了汉河流派,为汉剧锦上添花,鄂城、浠水、蕲春、阳新、通山一带戏迷多了一种生活的享受。 当然,湖北大地也深植着一种传统文化宗法血缘。几千年来;10这片土地上的同一村落大多居住着同姓人家。宗谱、祠堂及其戏台发展了宗法血缘的文化传统。宗谱承载着蓄秀的宗法关系,祠堂一般不许外姓出入,两者同以关牖的心态实现精神的内守。与外界发生联系,就唯有戏台了,尤其是双面晴雨台,恰到好处地调解了内守与开放的矛盾,非常准确地表达了一个宗族的集体心理。它是祠堂的精神外化,是宗族炫耀的窗口。 看戏也是一种教贤化愚、净化灵魂的过程。于是,在弦索铮铮与刚劲圆润的唱腔声中,演员登台亮相,观众看戏修身,免不了到剧情里去探究人生的哲理。于是,观众便坦荡地互勉:“得意休夸且看收场怎样,失时莫怨但观结局如何。 ”还有真诚的教诲,如“宜从戏里观古今,莫向人前说是非” ;又如“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 。这样一来;戏台的地位就得到了更多的烘托。 作者单位:幸福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