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释“梦”.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39464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载释“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张载释“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张载释“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张载释“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张载释“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张载释“梦”摘要: 张载认为, “梦”是人在形体闭合、气专注于内的情况下而产生的精神现象。 “梦”是魂交而成,梦中景象缘起于已有的认识、习惯和心理。“梦见周公”是孔子的理想和志向,因为周公是他最敬服的圣人之一。孔子晚年已入圣人之境,在认识和修养上达到了极致,其心如太虚,其性归天性,其行合中道,其命顺神化,与天为一,不思不勉,从容中道,从心所欲不逾矩,动则与周公若合符节,故而“不复梦见周公” 。 关键词: 张载;梦;不梦;周公;太虚之气 中图分类号: B2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7387(2013)02-0098-07 在论语中,孔子以“吾从周”1作为自己的理想,把周

2、公作为梦寐以求的圣人,不断阐明这样的立场和观点。年老时曾经发出这样的感叹:“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2张载抱着“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3的宏大理想,对孔子所说的“不复梦见周公”进行了阐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从心莫如梦。梦见周公,志也;不梦,欲不逾矩也,不愿乎外也,顺之至也,老而安死也,故曰吾衰也久矣 。 ”4 一、梦之缘起:“魂交成梦” 梦是什么?张载说:“寤,形开而志交诸外也;梦,形闭而气专乎2内也。寤所以知新于耳目,梦所以缘旧于习心。医谓饥梦取,饱梦与,凡寤梦所感,专语气于五藏之变,容有取焉尔。 ”5张载把“寤” 、 “梦”对举, “寤”是睡醒状

3、态,人在醒寤、醒觉的情况下,各种感觉器官以及身体的其它部位都处于开放状态,在这种状态下, “志交诸外而气舒” 。6这里的“志” ,根据刘文英教授的解释,就是现代心理学所谓的意志。7“寤”就是人在形体开放的情况下,形体伸而不屈, “气”舒展畅通,人处于自觉的意识状态,意志与外界事物发生接触,通过耳目等感觉器官认识新事物,获得新知识。这个过程就是主体与外界事物发生接触“合内外”的过程,通过“合内外”而“知新” ,获得新的感觉认识。“梦”是睡寐状态,人在睡寐、睡着的情况下,各种感觉器官以及身体的其它部位暂时处于闭合状态,形体屈而不伸, “气”专注于内, “气专于内而志隐” ,8人处于潜意识状态,意志

4、暂时隐藏、潜伏,主体不与外界事物发生接触,当然也就无法认识新事物。那么, “梦”这种精神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张载认为,它缘起于心中已有的认识、习惯、心理,即“习心” 。 “习是人在醒觉状态由于长期反复活动而积淀下来的一种深层次心理” , “习心具体表现为习气 ,也会在梦中反映出来人们凡是过去经历过的事情,必定会在自己的头脑中留下种种印象。这种印象由于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模糊,以至在醒觉状态下怎样也回忆不起来。但它们并没有消失,正由于没有消失,所以在梦中才会重新出现,或经过改造重新出现。 ”9中国传统医学对“梦”这种现象,从医理上加以研究,认为“梦”中所感受到的或者出现的精神现象,专门指气在五脏上的

5、变化,这种“梦”中所感受到的精神现象的获取具有选3择性。所谓饥饿梦中取、饱足梦中予,就属于这种情况。可见,张载是以“气本论”哲学为基础来解释“梦”的,认为“梦”是人在形体闭合、气专注于内的情况下而产生的精神现象。在梦寐状态,人的形体闭合,意志隐藏,内心清静,不受外物干扰,气专注于内,平日所追求的理想、向往的志向,或者说“习心” ,自然能在梦中再现。所以张载说“从心莫若梦” ,王夫之注曰:“物无所凭,自然而如其心之所志。 ”10人物之间互不干扰,人心至静至虚,了无牵挂,梦中景象自然能“如其心之所志” 。 张载通过对昼夜、寒暑、春秋更替等自然现象的考察,研究了“梦”的本质以及“梦”得以形成的机制。

6、他说:“昼夜者,天之一息乎!寒暑者,天之昼夜乎!天道春秋分而气易,犹人一寤寐而魂交。魂交成梦,百感纷纭,对寤而言,一身之昼夜也;气交为春,万物糅错,对秋而言,天之昼夜也。 ”11在这段话中, “昼夜”是一个主题词,主要是对周易系辞传中“通乎昼夜之道”的诠释。张载认为, “昼夜之道”就是一阴一阳的变化推移之道,体现了阴阳造化神妙不测的规律、法则。昼为阳,夜为阴,昼夜更替就是气之阴阳变化,是一阴一阳的有序推移;寒暑往来、春秋之分也是气之阴阳变化,一阴一阳的有序推移。因此,能通晓昼夜之道就可以知天、知道、知性、知鬼神。或者说,能够充分把握宇宙的本原以及变化的规律。 人是物中之一物,人道与天道相通。

7、“寤” 、 “寐”是人生命存在的两种基本状态, “寤”为阳, “寐”为阴,一寤一寐的转化就是人自身的昼夜更替,也就是一阴一阳的有序变化推移。一旦由寤入寐,就会有“魂4交” , “魂交成梦” 。 “寤则魂交于明,寐则魂交于幽,魂交者,专指寐而言。身内为幽,身外为明。 ”12王夫之明确指出, “魂交”专指“寐”的状态而言,在“寐”的状态下, “魂交”于幽暗处,而身体内部才是幽暗处。所以, “魂交”是指身体内部的“内交” ,而不是与外物发生接触的“外交” 。可见, “梦”作为一寤一寐阴阳转化过程中的一种精神现象,隶属于“寐”这个环节,它是人道中的自然现象。换句话说,“梦”的存在有着本体论根据和自然生

8、理基础,一方面, “梦”根源于天道,以天道阴阳变化推移为依据;另一方面, “梦”是自然的生理现象,是人体内部“魂交”的结果。 为了说明“魂交成梦” ,张载进一步研究了“魂” 、 “魄”两个概念。他说:“气于人,生而不离、死而游散者谓魂;聚成形质,虽死而不散者为魄。 ”13“魂”是“气”在人体的流行,人生气不离,人死气游散,或者说, “魂”是人生“气聚” 、人死“气散”的状态。 “魄”是气聚成人之形质、虽死气不散的状态。在张载看来, “魂” 、 “魄”都统一于气,皆是一气之流行。虽然“魂”与“气”密不可分, “魂”在本质上属于气,是“气”在人体的流行,但是不能把“气”等同于“魂” 。可以说“魂”

9、是气的一种功能,作为气之功能之“魂”与人的生命存在是不可分割的,也就是说,只要有人的生命存在,就有“魂”的存在;人的生命消失,气散归于太虚, “魂”也就随之游散。 “魂交”就是人体内部“魂”之交互作用,或者说,人在睡眠状态,人内心长期积淀下来的认识、习惯、心理等“习心”交互作用、交错变化,进而形成“梦” ,具体表现为梦象的往来变化。梦中景象纷纭复杂,百感交集,但是杂而有章,乱而有序,5其中蕴涵内在机理,并没有什么神秘之处,就像“气交为春,万物糅错”一样,是“昼夜之道”的具体体现。 “感”是“梦”形成的机制。在张载看来, “感”是事物的本性,是太虚之气所蕴涵的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能, “物

10、所不能无感者谓性” 。14没有“无感”之物, “天地生万物,所受虽不同,皆无须臾之不感,所谓性即天道也。 ”15“感”作为事物的本性,就是“天道” ,天地生万物,须臾离不开“感” 。从认识论角度看, “感”离不开外界事物,感受是由外物对耳目感官的刺激而产生的。 “感亦须待有物,有物则有感,无物则何所感?”16没有外物就不会有感觉。梦寐所感与醒寤所感是不同的,醒寤状态下所获得的感觉认识,主要是通过耳目感官与外物的接触,认识新事物,获得新知识。梦寐所感则不同,它是“缘旧于习心” ,梦中的景象缘起于心中已获得的认识、习惯、心理。从表面上看,梦中所感没有与外物发生直接接触,就其实质而言,也是有“感”而

11、生,只不过它缘起于旧感、旧习而已!张载说:“亦有不闻不见自然静生感者,亦缘自昔闻见,无有勿事空感者。 ”17现实生活中的确也存在没有接受外物的刺激而产生感觉的时候,但这是因为过去曾经接受过这种刺激,在脑海中留下了印象, “梦中所感”就是如此。然而,梦中所感,不是漫无目的,而是有选择的, “容有取焉尔” 。所谓“饥梦取,饱梦与” ,正是由于饥饿问题没有解决,所以在梦境中追求实现;酒足饭饱,梦中就会施舍给予。然而,张载所讲的“寤(寐)梦所感” ,何止于此?那么,他所追求的梦境是什么呢? 二、梦之追求:“梦见周公,志也” 在张载看来,孔子梦寐不忘的是“为东周之意” ,他说:“梦见周公,6志也。 ”这

12、里的“志” ,根据朱熹的理解:“志者,心之所之之谓。 ”18心所向往、所追求达到的地方就是“志” ,即理想、志向。梦见周公,推行周公之道,是孔子的理想和志向。张载进一步解释说:“仲尼生于周,从周礼,故公旦法坏,梦寐不忘为东周之意。 ”19孔子生于周代,尊奉周礼,至春秋战国时代,周礼毁坏,礼法尽失,孔子“梦寐不忘为东周之意” 。为什么孔子要把“梦见周公”作为毕生的追求呢?张载认为,周公是古代的圣人,圣人的最高境界是“不思不勉,从容中道” 。他说:“七十与天同德,不思不勉,从容中道。 ”20“七十”是指“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就是“与天同德” 、物我同流、内外

13、为一的境界。人的认识和修养达到这种境界,就不需要思勉力行,从心所欲自然能符合“中道” 。如果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就是圣人。 “所谓圣者,不勉不思而至焉者也。 ”21圣人的境界具体表现为“至诚” 、 “至德” 。张载说:“圣者,至诚得天之谓。 ”22掌握天道运行的规律,即阴阳二气相摩相荡屈伸变化的规律,与天为一,也就是“至诚” 。依“至诚”的天道而行,契合天德,正是圣人所为, “圣人之动,无非至德” 。23达到了最高的“德” ,也就是“天德” 。周公作为圣人,达到了“至诚” ,具备了“至德” ,故而与天、道、神、性合一。所以,孔子把“梦见周公”作为自己的志向,追求的理想,向往的目标。 “至诚” 、

14、 “至德”的圣人境界,是通过“穷理” 、 “尽性”两个方面实现的。所谓“穷理” ,就是穷尽万事万物之理,彻底认识规律,包括具体事物的规律,以及具体事物由以形成的太虚之气的规律。天下事物纷繁复杂,如何穷尽?张载也看到了这一点。他说:“今盈天地之间者皆7物也,如只据己之闻见,所接几何,安能尽天下之物?”24耳目感官所接触的事物是有限的,仅凭耳目感官获得的“见闻之知” ,根本无法穷尽天下事物,更不能认识太虚本体。怎么办呢?张载说:“今所言尽物,盖欲尽心耳。 ”25耳目闻见不能穷尽天下之物,只能靠“尽心” ,即充分发挥心官的思维作用。在张载看来,具体事物是气之聚,来源于太虚之气,事物之理归根结底存在于

15、太虚之气之中。人们一旦掌握了太虚之气之理,也就掌握了宇宙万有的根本法则、普遍规律。 “尽心”则能认识无形的太虚本体之理。张载说:“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物有未体,则心为有外。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孟子谓尽心则知性知天以此。天大无外,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见闻之知,乃物交物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 ”26“大其心”就是把心扩而充之,使之无限地大起来,从而与太虚本体之气的本性和规律融为一体。这是“见闻之知”难以做到的,耳目闻见所获得的知识, “乃物交物而知” , “不足以合天心” 。如果受“见闻之知”的狭隘框框束缚,被“见闻之知”所

16、累,只能认识事物之末,不能认识事物之本。这种“闻见小知” ,上升不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达不到“知性知天” 。 “德性所知”是更高层次的认识,是通过“大其心”获得对事物之理和太虚之气之理的体认。孟子所谓的“尽心知性知天” ,实际上讲的就是这种“德性所知” 。在张载看来,心、性、天是相通的,人们只要通过“尽心” 、 “大其心”的神秘直觉去体验,就能获得对事物之本、事物之理的认识,也就能知性知天。 “知性知天”才称得上精研事物之义理,掌8握天命流行,达到心、性、天合一。既“与天为一” ,则“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 。这种认识充分地体认了天道,掌握了太虚之气之理及其流行变化的规律,实现了以太虚之气的本性

17、、规律、法则充实自己的心,与太虚之气的本性和规律融为一体,也就是达到了“至诚” 。 “诚”是天之根本性征,也就是“天道” ;在人而言, “诚”之境界,即与天道合一,求诚须思勉,用力久久,则能诚。既诚则不待思勉自然合乎天道。张载认为,孔子以“梦见周公”为“志” ,就在于周公“至诚” ,充分体现了天道。 “梦见周公”所追求的不是“见闻之知” ,而是充分体现至诚天道的“德性所知” 。 仅靠“穷理”不足以成圣,成圣还必须“尽性” 。 “尽性”依赖人性修养和道德实践。张载认为,人性有二: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人禀受太虚本然之气形成人的天地之性, “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 ”27当气聚为人

18、具有形体后,同时具有了气质之性。 “天地之性”是纯粹至善的,清静纯粹的,没有经过污染的;“气质之性”有善有恶,是恶不断产生的根源。 “尽性”就是要克服气质之性之恶,使人的本性回归到纯粹至善的“天地之性” 。回归到“天地之性”或者太虚之气的本然之性,也就能够与天为一。如何通过“尽性”使人性回归“天地之性” ,或者说,使“天地之性”统率“气质之性” ,根除气质之恶呢?张载认为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继善成性” ,一是“变化气质” 。这两方面都离不开“知礼成性” 。 “继善成性”是对“天地之性”说的,其所要继承的就是天地之性,最后达到使天地之性成为自己的本性。 “变化气质”是“尽性”的另一方面,气质之

19、性是恶不断产生的根源,如不9变化气质,使天地之性占领人性的全部领域,就不能真正地“成性” 。气质只有经过改造才能不发生偏差,否则,它会成为弊病,使人的善良天性无法发扬光大。张载说:“故学者须先变化气质,变化气质与虚心相表里。 ”28变化气质必须经过学习,且应和祛除私心杂念相并行。 但是,认识到继善成性和变化气质的必要性,未必能把这两方面在自己身上落到实处,所以还必须“以礼性之” ,也就是以“礼”变化气质并进而继善成性。张载说:“礼所以持性,盖本出于性,持性,反本也。凡未成性,须礼以持之,能守礼已不畔道矣。 ”29这里所说的“性”主要指天地之性,礼的作用是来持守天地之性的,天地之性虽为人所固有,

20、但不用礼规范人的思想行为,就无从下手并有落空的危险,而且礼本来就是出于天地之性的,所以,用礼持守天地之性,正是返回人性的本原。“守礼”既能培养人的德性,又能约束人的思想行为使之符合“义”的原则。没有体现义的原则的礼来约束,就无法制约气质之性的恶性发展!通过“穷理” ,彻底认识规律,包括具体事物的规律及其由以形成的太虚之气的规律,达到精义入神、穷神知化;通过“尽性” ,完全实现人的本性,使人性复归纯粹至善的“天地之性” ,达到德盛仁熟、 “大而化” ,就能不思不勉,从容中道。如果人的认识和修养达到这种境界,则能成性成圣。在张载看来,周公成就了这种品德,因此, “梦见周公”也就成了孔子梦寐以求的目

21、标。而“梦”最能体现人平日的修为,修为越多,人心里积淀的印象就越深,梦象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大。孔子无时不把“为东周之意”刻于心,敏于行,希望周公的形象常常在梦中再现。正10是在这个意义上,张载说:“梦见周公,志也。 ” 三、梦之超越:“不梦周公,欲不逾矩也” 在“梦”的问题上,张载与二程的根本分歧在于对“不复梦见周公”的理解。孔子曾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朱熹注曰:“孔子盛时,志欲行周公之道,故梦寐之间,如或见之。至其老而不能行也,则无复是心,而亦无复是梦矣,故因此而自叹其衰之甚也。程子曰:孔子盛时,寤寐常存行周公之道,及其老也,则志虑衰而不可以有为矣。盖存道者心,无老少之异;

22、而行道者身,老则衰也。 ”30在二程看来,孔子年盛时, “寤寐常存行周公之道” ;年老时,志虑衰竭,体力难支, “不可以有为” ,故而不再有这种心志。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在于“存道者心,无老少之异;行道者身,老则衰” ,也就是说, “存道”在于心,老少皆宜,没有区别,老少心中皆可存道;“行道”在于身,老少相异,少盛则“行道”易,身心兼备,精力充沛,心力旺盛;老衰则“行道”难,有心无力,力不从心,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才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可见,二程是以老而无力行道来解释“不梦周公”的。 张载是从“气本论”的层面来理解“不梦周公”的。根据他的理解,二程的解释并未真正把握孔子“不梦周公”的真谛,还是把周公之道当作外在的东西来看待,还存在着物我对待,仍需思勉力行,方能达到。也就是说,外在的干扰依然存在,物我之分、内外之别依然如故。如果物我判隔,内外有别,那么,何以“行周公之道”?“从心所欲不逾矩”只能是一句空话。有鉴于此,张载说:“不梦,欲不逾矩也,不愿乎外也,顺之至也,老而安死也,故曰吾衰也久矣 。 ”31王夫之注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