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新结构经济学经济发展理论的再创新摘要:新结构经济学是近年来林毅夫教授对发展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世界性经济危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成败案例、主流经济学理论对现实问题的无能为力,促使林毅夫教授另辟新途来探索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本质和决定因素,最终推出为它们取得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和理论指导的第三波发展经济学理论“新结构经济学” 。本文通过梳理新结构经济学的有关论述,给出其明确定义,并就该理论产生的历史脉络、内容要点、创新和不足之处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新结构经济学;创新;发展理论;政府;市场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4)02-
2、0029-008 2012 年 9 月,结束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高级经济学家任期仅三个月的林毅夫教授通过北京大学及英美各地的知名出版社推出了一系列反映他过去四年在世行工作期间研究成果的著作:新结构经济学:反思经济发展与政策的理论框架1、 繁荣的求索:发展中经济如何崛起2、 解读中国经济3等,积极为世界经济把脉,悉心为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问诊。他给发展中国家下一阶段经济发展提供的药方,就是其在自己的一系列经济学著作和论文中阐述并在诸多演讲和座谈会上大力推介的“新结构经济学” 。现在,该理论在世界经济学界已引起关2注和讨论。那么,何谓“新结构经济学”?“新结构经济学”到底“新”在何处?该学说对
3、中国和第三世界经济发展到底有何指导意义?本文拟围绕这三个问题梳理中外经济学界部分学者的观点,同时也提出一些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一、何谓“新结构经济学” (一) “新结构经济学”的定义 为了帮助众多停滞不前的发展中国家找到一条长期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之路,推动它们减少贫困并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收入差距,林毅夫教授提出了一个被称为“关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结构及其变迁的新古典框架” ,这个理论框架简称为“新结构经济学”112。笔者在研读林毅夫教授有关此学说及其他学者评述的众多文献中,发现除了上述界定比较模糊的定义外,他们并未给出“新结构经济学”的具体含义。综合林教授和其他学者的论述,笔者给“新结构经济学”定义如
4、下:所谓新结构经济学,是本世纪初世界各地的一些经济学家为了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找到一条长期可持续的包容性经济增长途径,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在分析历史上世界各国尤其是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发展道路和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研究和探索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及其变迁的本质和决定因素4、市场和政府的各自作用及其协同关系等问题而提出的一个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 (二) “新结构经济学”的要点 “新结构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可概括为: 第一,某一经济体的要素禀赋结构(即土地或自然资源、劳动力、3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相对丰裕程度)在每一特定发展阶段是相对稳定的,但会随着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变化。因此,一个经济体的最优产业
5、结构也会随着发展阶段的不同而不同。 第二,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阶段是一条从低收入的农业经济一直到高收入的后工业化经济的连续谱,经济发展的每一个水平都是这条连续谱上的一点。因此,发展中国家并不一定需要按照发达国家目前的产业结构和基础设施状况来升级和改善自己的产业和基础设施,而是根据自己的要素禀赋结构特征和市场优先建立自己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 第三,强调市场和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协同作用。其中,市场在经济发展的每一个水平上都是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而政府则在制定政策和安排制度时起到提供信息、协调改善经济运行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和补偿外部性等作用。112 二、 “新结构经济学”的历史脉络 从亚当?斯密
6、1776 年发表标志经济学诞生的国富论算起,迄今为止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历史不到 240 年。作为其子学科同时也是新结构经济学母体的发展经济学,其出现和发展则更是最近六七十年的事情。简要梳理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其发展阶段及其各阶段的主导思想大致如下: (一)发展经济学 0.0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思潮 这一阶段可谓前发展经济学时期,即发展经济学产生的预备和铺垫阶段。以现代经济学的诞生为源头,其持续时间大致为 17761942 年。(1)在这一时期,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是帮助4一国达到经济持续增长目标的最好办法。在这种经济环境下,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个体根据相互作用的市场和价格
7、作出资源配置的所有决定,即他们自行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就像受到一支“无形的手”的支配,而政府对此不进行任何干预。然而,随着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是导致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末席卷世界的经济危机和随之而来的经济大萧条的主因,该思潮渐渐失去在经济学理论中的主导地位,因此它作为研究国家经济发展主要分析框架的历史也随之结束。 (二)发展经济学 1.0结构主义理论 这一阶段的大致时间应从 1943 年结构主义经济学发展理论被首次提出到其实践的失败开始显露即 1982 年拉美债务危机爆发。二战后,走上民族解放和独立道路的众多亚、非、拉美等发展中国家急需寻找一条摆脱贫困、实现民富国强目标
8、的有效途径。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促进国家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快速而顺利发展的发展经济学应运而生。1943 年,Rosenstein-Rodan 一篇名为东欧和东南欧的工业化问题的论文将发展经济学带到经济学研究的前沿,也标志着发展经济学的诞生。发展经济学初期的研究强调经济的结构特征,故被称为“经济发展的结构主义方法” 。 早期的发展经济学家受大萧条、苏联成功工业化等历史事件和当时盛行的强调市场失灵和政府作用的凯恩斯经济学理论的影响,主张发展中国家一开始就尽可能大规模地采用现代生产方式,尽早实现自我加强且良性循环的持续经济增长。中东欧、拉美、非洲和南亚一些国家在二5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运用结构主义
9、经济学理论作指导,普遍实行进口替代和产业保护战略。可是,在实行一段时间后,这些发展中国家不仅未能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上的差距,反而出现越来越严重的扩大情况。那些用心良苦的政府干预措施未能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却造成严重的市场扭曲、贪污腐败和权力寻租,并最终导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拉美债务危机和东欧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崩溃。因此,鼓吹政府干预的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也随之黯然退出了历史舞台。 (三)发展经济学 2.0华盛顿共识/自由市场理论 该理论在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的主导时期大致是从 1983 持续到 2007年。20 世纪 80 年代发展中国家出现的债务危机、政府失能、经济崩溃证明了结
10、构主义发展经济学理论与现实的脱节。在反思和探索中,1961 年由美国经济学家约翰?穆思(John Muth)首次提出、在 70 年代初经卢卡斯和萨金特(Thomas.J.Sargent)等人不断完善的理性预期理论和该理论力证的自由市场学说开始胜出并逐渐影响发展经济学。理性预期理论驳斥了结构主义理论关于政府财政和货币政策对经济发展作用的论断,主张完全意义上的自由经济政策,坚决反对政府的过度干预。1982 年拉美债务危机爆发后,以美国为主的主要债权人和多边借款机构借拉美国家请求援助之机纷纷要求它们根据理性预期宏观经济学的原则,进行一揽子全面的综合性改革,实行自由市场政策。这套改革方案就是后来人们常
11、说的“华盛顿共识” 。5 然而, “病急乱投医”的拉美诸国“服药”后在促进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方面效果并不明显,反而经历了 20 世纪 80年代“停滞的十年”和 90 年代“折腾的十年” 。2008 年肇始于“华盛顿6共识”鼓吹者大本营并席卷全球、重创欧美的金融危机,使自由市场理论的普适性失去其最后的光环。 (四) 发展经济学 3.0新结构经济学 “华盛顿共识”政策的失败尤其是 2008 年持续至今的美欧金融危机使很多经济学家烛鉴西方盛行且大力实践的自由市场理论的局限乃至危害,开始重新思考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的合适模式。经济学家们发现过去几十年东亚四小龙既没有采用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所建议的进口替
12、代战略,也没有完全照搬“华盛顿共识”的政策建议,却成功地在 20 世纪 80 年代把它们原本落后的农业经济沿着产业阶梯迅速升级到非常接近发达国家的工业化经济;并未服用华盛顿共识“休克疗法”药方且一度封闭、管制的经济体如中国、越南和毛里求斯等也通过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方法获得了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在这些成功的例子中,既有华盛顿共识所期望的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影子,又存在凯恩斯理论和结构主义要求政府在经济发展和转型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的现象。49 这些特征激起林毅夫教授等经济学家重新思考当前发展经济学理论的不足和缺陷,并试图重构一个更加普适的发展经济学理论,打造适应发展中国家异质性,促进它们
13、长期、稳定、包容且可持续发展的 3.0 版发展经济学。苏剑认为,林教授的这一波理论总结了二战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展成败的经验教训,和前两波理论对市场和政府看法的正反经验,提出了一个逻辑严密、思路清晰、可实际操作的经济发展理论和政策体系,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很有价值的行动指南。6 三、 “新结构经济学”的创新 7林毅夫教授新结构经济学一书和他那篇荣获中国经济学界最高奖项浦山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的著名论文417-25 总结出新结构经济学与(旧)结构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存在三大方面和 12 个小方面的差异或创新之处。结合林毅夫教授和其他学者关于新结构经济学的论述以及笔者自己的理解,新结构经济
14、学的创新可归纳如下: (一)对各国发展阶段的分类更加精细,符合世界异质性特征 在新结构经济学中,林毅夫教授一改 Rostow 等人在早期结构变迁文献中把世界各国划分为传统社会、具备增长所需前提条件的社会、处于经济起飞状态的社会、走向成熟的社会和高消费社会等这样笼统粗略的五分阶段法,提出从低水平到高水平的经济发展并非若干个不同水平的机械序列,而是一个连续过程的观点126。这一看法以一种从低到高的上升型点状线谱来描绘世界各国的发展水平,无疑使分类更加精细、多元和直观,也更加符合世界各国、尤其是众多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的异质性特征。这一开创性的分类既给各个发展中国家甄别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符合自身
15、实际状况的发展目标提供了有意义的理论指导和参考,又为它们在经济发展中寻找适合自己参考的国家或地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二)对要素禀赋的考察更加全面深入 一般经济学家考察的要素禀赋主要集中在土地(或自然资源) 、劳动和资本这三个要素上面,而林毅夫教授所倡导的新结构经济学考察的要素禀赋除了这传统的三项外,还增加了基础设施这一项,并把它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独立要素来考察。他把基础设施分为硬件基础设施和8软件基础设施。硬件基础设施是指包括交通、能源、通信和其他所有有助于企业生存和发展、有助于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有形公共设施,而软性基础设施则是指金融、教育、司法、价值等体系,治理制度,社会网络及其他社
16、会和经济安排等。 林教授认为基础设施影响每个企业的交易成本和投资的边际收益,同时也是政府在经济从较低阶段向较高阶段升级转型中可以发挥协调和领导等积极作用的重要领域。任何产业结构都应有相应的“硬件”和“软件”基础设施来尽可能降低运行和交易费用,因此在理论上应将其视为一个经济体禀赋要素的一部分。林教授关于软性基础设施的定义,既是对制度经济学的吸收和融合,又拓展和创新了要素禀赋概念,大大提高了发展经济学理论的深度和广度,丰富了其研究对象和方法。 (三)总结历史经验,融合前两派发展经济学之长 新结构经济学的另一显著创新就在于它结合实际,分析和总结了 20世纪 80 年代拉美国家债务危机和东欧社会主义国
17、家计划经济崩溃、90 年代华盛顿共识失败等历史经验和教训,融合、吸收了前两派发展经济学理论中经过实践检验、并行之有效的有用部分,摒弃了那些不符合发展中国家实际情况的观点。这使得新结构经济学既有与前两派发展经济学相似或共通之处,但又不是前两派理论优点的简单叠加和调和,而是融合超越,自成体系。具体表现如下: 1.对旧结构经济学的扬弃 (1)新、旧结构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相同,但对政府干预的目标、方式认识不一。新、旧结构经济学都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9结构差异为理论基础,都认为政府在经济从较低阶段向较高阶段发展时可以发挥积极作用,这可以看作是前者对后者在理论基础和政府认识上的继承。但是,旧结构
18、经济学赞成发展中国家实施违背自身比较优势的经济措施,支持运用行政手段和价格扭曲等方法来优先发展先进的资本密集型产业;而新结构经济学则主张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因势利导,帮助企业解决外部性和协调问题128。 (2)新结构经济学在财政政策上吸收了旧结构经济学主张的反周期的凯恩斯主义,但二者的目的不同。旧结构经济学认为政府应使用税收和支出手段来抵消经济周期的影响,而新结构经济学则认为衰退可以成为发展中国家进行基础设施投资的大好时机,反周期的财政政策可以使这些国家通过提供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来帮助产业结构升级。(3)新结构经济学未完全抛弃旧结构经济学的进口替代战略,但程度
19、、手段差异很大。旧结构经济学家建议优先考虑进口替代战略,让发展中国家先在封闭的、受保护的环境中发展,直至有能力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在世界市场竞争。新结构经济学则把进口替代当作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顺产业阶梯而上的自然现象,强调替代的产业符合变化后的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新的比较优势,以确保新产业中的企业具备自生能力。(4)新结构经济学在货币政策上的主张比旧结构经济学更加积极、灵活。旧结构经济学认为,货币政策必须置于政府管制之下(即中央银行并不独立) ,并以影响利率和各部门信贷配置为导向。新结构经济学则10认为, 利率政策完全有可能作为反周期的调控工具,通过鼓励在萧条时期进行基础设施和产业升级投资,提升
20、未来的经济增速。 2.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扬弃 (1)在贸易政策上,新结构经济学融合新古典经济学的部分观点,但方法更加务实。例如,新结构经济学赞成新古典经济学进出口内生依赖于经济体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化有助于其利用后发优势取得更快的技术进步等观点。但新结构经济学也认识到许多发展中国家遗留着旧结构经济学进口替代战略所造成的大量扭曲政策,因此主张采用渐进的贸易自由化政策:在转型中,政府可以对那些不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提供临时保护,同时放开准入那些符合比较优势但在过去却被严格管制的产业。 (2)在人类发展问题上,新结构经济学继承并超越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表明教育、培训、健康这三者作为人力资本投资最重要的因素,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动力。新结构经济学吸收并超越了新古典经济学关于教育的传统观点,认为人力资本是一个国家禀赋的组成部分,发展战略需要包含人力资本投资政策,以对产业升级起到因势利导的作用,并协助经济体充分利用所有资源。 (3)在外国资本方面,新结构经济学认同新古典经济学的部分观点,但目标不同。新古典经济学赞成开放资本市场或使其自由化,以期达成更有效的储蓄配置、更分散的投资风险、更高的经济增速以及更为缓和的经济周期。新结构经济学则认为, 外商直接投资是一种对发展中国家最为有利的外国资本流动形式,因为它的目标就是通过发展与这些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