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多卷本文献学史适逢其时.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40154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撰写多卷本文献学史适逢其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撰写多卷本文献学史适逢其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撰写多卷本文献学史适逢其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撰写多卷本文献学史适逢其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撰写多卷本文献学史适逢其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撰写多卷本文献学史适逢其时摘要:本文认为目前撰修多卷本文献学史适逢其时。首先,这是蓬勃发展的文献学学科建设的需要:其次,文献学理论建设以及断代、专科、分支文献学等领域不断深入的研究成果为文献学史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再次,初具规模的文献学通史和专题文献学史也为多卷本文献学史的撰修打开了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文献学史;文献学理论;分支文献学 中图分类号:1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4)02-0114-05 张富祥在宋代文献学研究的“著者附记”中说:刘乃和“先生生前曾有意主编一套中国文献学史,拟断代为书,分工撰写,由先生总其成,并已作过一些初步的筹划” ,

2、 “后因经费等困难,全编撰写工作未能展开” 。刘乃和先生为张富祥的著作写序是 1995 年,距今已近 20 年了。应该说,目前撰写多卷本中国文献学史的条件已基本具备,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文献学学科建设获得了蓬勃发展 汪辟疆在 1934 年写的目录学研究序中谈道:“目录学既为治学之门径,而近时高级中学以上学校,多列为必修科;学子重视,几埒国文。 ”当时文献学被称为校雠学或目录学,是高校普遍开设的课程。1952 年我国高校院系调整,按照“苏联模式”进行教学改革,校雠学或2目录学课程被普遍取消了。直到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以后,这种状况才获得了改变,程千帆在校雠广义叙录中说:“一九七八年,我重行出

3、来工作,在南京大学指导研究生。考虑到如果要他们将来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则校雠学的知识和训练对他们仍然是必要的。 ”这也是许多学者的共同看法,于是许多学者都将校雠学或文献学列为研究生必修课。随着高教事业的迅速发展,我国高校本科中的古典文献专业由一个增加到了四个,许多高校都设立了图书馆学专业,而图书馆学有部分学科内容与古典文献学是交叉或重叠的。古典文献学或历史文献学成了新的学科增长点,综合性大学都争先恐后地成立这两个专业的硕士点与博士点。由于学科建设的需要,文献学因而倍受重视。文献学史作为文献学专业的基础知识理应受到重视,撰写多卷本文献学史不可避免地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 二、古典文献学理论建设已

4、日趋成熟 张舜徽在中国文献学中说过:“校雠学无异成了文献学的别名。”我国古代将文献学称为校雠学。南宋郑樵的通志校雠略和清代章学诚的校雠通义就是我国古代研究文献学理论的代表作。现代学者将校雠学改称为文献学,是古典文献学理论建设日趋成熟的一个显著标志。 第一部以“文献学”命名的文献学理论著作,当推商务印书馆 1930年出版的中国文献学概要 ,作者为郑鹤声、郑鹤春。他们认为:“结集、翻译、编纂诸端,谓之文,审订、讲习、印刷诸端谓之献。叙而述之,故曰文献学。 ”由于该书为文献学所下定义未惬人意,所使用的术语3及其内涵不够规范,在论述过程中主要以文献学史上的几个突出史实与一些代表作为例,所论比较简略,再

5、加上当时及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时局都动荡不安,学子们很难安下心来关注文献学问题,所以该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文献学理论著作的大量涌现,可以说是时代的产物,1982 年下半年出版了两部文献学理论著作,一部是吴枫的中国古典文献学 ,一部是张舜徽的中国文献学 。吴枫在书的前言中称他 1978 年 9 月,曾“向青年教师介绍有关古文献的知识。1980 年,又先后为东北师大图书馆学系、历史系开设古典文献学课程,系统讲授有关古文献的源流、部类、数量、考释、注疏、版本、校勘与流通阅读以及四部书、类书、丛书、辑佚书等专题” 。几经修订改写,终于在年底完成了这部书稿。张舜徽将中国校雠学概论改写增补成中国文献学

6、,显然也适应了时代的需要。张先生之所以采用“文献学”这一术语,一是因为当时的教育部颁发的历史系课程表中添设了“历史文献学”课程,全国各院校都争先开设这一新课。二是由于指导历史文献学硕士生、博士生的需要,他曾说过:“直到近几年来,教育部和国务院批准我担任攻读历史文献学专业的硕士、博士生的指导教师,给我以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迫于教学需要,才开始中国文献学的撰述。 ”再就是 1979 年 4 月,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在桂林成立,张先生被选为会长。该学会以“历史文献”命名,并希望他“撰述文献专著” 。 这两部书在内容、体例与写作方法上都为古典文献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继这两部文献学专著之后,古典文献学论

7、著大量涌现。它们是古4典文献学在新时期蓬勃发展的标志,也为多卷本古典文献学史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古典文献学研究逐步深入 古典文献学研究蓬勃发展还表现在不少分支学科逐步形成了专门学问,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略述如下: 1.专科文献学著作大量涌现 在中国古代文学领域,有张君炎的中国文学文献学 ,作者在后记中说:“它主要探讨、研究和介绍有关中国古典文学文献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古典文学的主要文献与书目以及检索古典文学文献的基本方法与有关参考工具书。 ”徐有富主编的中国古典文学史料学主要探讨收集、鉴别、整理、利用古典文学史料的规律和方法,也是一部典型的古典文学文献学著作。此后傅璇琮还主编了中国古典

8、文学史料研究丛书 ,正在按时代与文体陆续出版。该丛书之外,也有不少史料学著作,我们就不一一介绍了。 在中国古代史领域,仅以中国历史文献学为书名的,就有王余光著的,武汉大学出版社 1988 年版;张家瑶、黄宝权主编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 年版;杨燕起、高国杭著的,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9 年版,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3 年第 2 版:谢玉杰、王继光著的,民族出版社 1999 年版:曾贻芬、崔文印著的,学苑出版社 2001 年版;黄爱平主编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年版。这些书各具特色,大多探讨了中国历史文献学理论,总结了中国历史文献学的历史,论述了中国历史文献学的内容。在古代

9、史研究领域还有不少史料学著作,我们就不再罗列5了。 在中国古代哲学领域,首先要提到的是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初编 ,该书探讨了史料学理论,指出:“怎样收集史料,如何求全:怎样审查史料,如何求真 ;怎样了解史料,如何求透?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就是史料学的主要内容。 ”该书还系统介绍了各时期哲学史史料,是一部中国古代哲学文献学的力作。在该书的影响下,张岱年著有中国哲学史史料学 、刘建国著有中国哲学史史料学概要、刘文英主编有中国哲学史史料学 。刘文英书晚出,除系统介绍哲学史史料外,还对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理论与方法做了系统而详细的论述。在中医学领域也持续出版了不少文献学著作,如秦玉龙的实用中医文献学

10、 ;薛凤奎的巾医文献学 ;马继兴的中医文献学 ;徐国仟的中医文献学概论 ;张如清等的中医文献学纲要 ;赵法新的中医文献学 ;严继谰、张如青主编的中医文献学 ;严继谰、顾植山的中医文献学等。中医文献学实为中医古典文献学,此类著作一般都讨论了中医文献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论述了中医文献的形成、发展、整理和运用问题,包括中医文献的源流、类型、载体、版本、校勘、注释、考证、编纂、检索等。 2.分支文献学著作硕果累累 目录学起步较早,成果尤为丰富。如刘咸炘的目录学 ;余嘉锡的目录学发微 ;来新夏的古典目录学 ;徐有富的目录学与学术史 ,其余恕不一一列举。台湾学者非常重视目录学,成果颇丰,难以缕陈。 版本学

11、也是研究得比较充分的分支学科,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叶德辉6的书林清话 ,以丰富的资料为古籍版本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最早以版本命名的版本学著作当推钱基博的版本通义 。程千帆、徐有富的校雠广义版本编为版本学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李致忠的古籍版本鉴定以丰富的实例论述了古籍版本鉴定的方法。曹之的中国古籍版本学也为资料翔实的版本学力作。 校勘学研究成果首先要提到陈垣的元典章校补释例 (又名校勘学释例 ) ,作者所总结的“校法四例”即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为学者所普遍接受。王叔岷的斟雠学对文献讹误情况,以及校勘的历史、校勘的态度与方法作了全面总结。程千帆、徐有富的校雠广义校勘编对校勘学作了全面、系

12、统、清晰的阐述,余不详述。 典藏学就现代著作而言,特别值得注意的有陈登原的古今典籍聚散考 ,程千帆、徐有富的校雠广义典藏编是迄今为止最全面、最完整的典藏学专著。任继愈主编的中国藏书楼 ,内容颇丰,值得关注。辨伪学首先要提到梁启超的古书真伪及其年代 ,其总论部分对辨伪学理论作了全面论述。其分论部分对易 、 书 、 诗 、礼 、 春秋等文化典籍的真伪作了分别评价。张心潋的伪书通考也是一部辨伪学力作,其总论部分论述了辨伪学理论,接着就对经部、史部、子部、集部、道藏、佛藏中的伪书作了辨伪工作。此后,郑良树又编著了续伪书通考 ,书前有代序一篇论古籍辨伪学的新趋势。作者还在此基础上著有古籍辨伪学 ,该书是

13、古籍辨伪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7辑佚学专著以王玉德的辑佚学稿为最早。曹书杰的中国古籍辑佚学论稿是首部独立刊行的辑佚学专著。该书对辑佚学的性质、研究对象、任务、内容、历史,以及辑佚的方法,作了全面、系统而深入的阐述。郭国庆的清代辑佚研究则是辑佚学断代研究的最新成果。 3.出土文献研究成就卓著 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并利用出土文献在学术研究中取得突出成就后,学界对出土文献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并逐步形成了一些专门学问,现略举一些通论性著作为例: 甲骨学如吴浩坤、潘悠的中国甲骨学史 ,王明阁的甲骨学初论,王宇信的甲骨学通论 。 敦煌学如荣新江的敦煌学十八讲 ,刘进宝的敦煌学通论 ,郝春文的二十世纪的

14、敦煌学 ,李正宇的敦煌学导论 。 简帛学如郑有国的中国简牍学综论 ,沈颂金的二十世纪简帛学研究 ,张显成的简帛文献学通论 ,李宝通、黄兆宏的简牍学教程 。金石学如马衡的中国金石学概要 ,朱剑心的金石学 ,陆和九的中国金石学讲义 ,毛远明的碑刻文献学通论 。 4.其他文献类型研究 在各类非出土文献中,总集和别集,类书和丛书,方志、谱牒和档案都是研究得比较多的类型,其中方志研究与档案研究都形成了专门学问,现略述如下: 方志学研究成果颇丰,如傅振伦中国方志学通论 ,来新夏的方8志学概论 ,林衍经的方志学综论 ,仓修良的方志学通论 ,黄苇的方志学 ,陈光贻的中国方志学史 ,陆奇的中国现代方志学 ,卢万

15、发的方志学原理 ,王德恒的中国方志学等等。各书大致都论述了方志学的性质、研究对象,以及方志的种类、作用、基本特征等。 档案学研究专著有吴宝康主编的档案学概论 ,黄有勋、刘文杰、雷荣广的档案文献学 ,周雪恒主编的中国档案事业史 ,秦国经的明清档案学 ,李财富的中国档案学史论 。 以上仅举一些通论性著作为例,其实相关论著数量巨大,这也为修撰多卷本文献学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文献学史研究已颇具规模 首先是已经出现了高质量的文献学通史,如蒋元卿的校雠学史以时间为序论述了我国古代文献学由建立到鼎盛的历史。此后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孙钦善的中国古文献学史 ,该书在绪言中明确指出:“中国古文献学史的任务是研究

16、古文献学产生、发展的历史,介绍中国古文献研究、整理的历史概况,总结历史上古文献学家的经验和成果,为当今的古文献研究、整理工作提供借鉴。 ”该书将这些观点付诸实践,全书近百万言,为多卷本文献学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多卷本文献学史是由若干本断代文献学史组成的,而目前已出版了一些断代文献学著作。如王余光的中国文献史 ,其第二编实即先秦文献史。王国强的汉代文献学研究对汉代文献学发展史,汉代文献的编纂、整理、收藏、传播,及其特点、影响和历史地位作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述。张富祥的宋代文献学研究对宋代文献学中的目录、9校勘、注释、考证、辨伪、辑佚、版本等诸多方面,以及与文献学密切相关的文字学和图谱学,都分

17、类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断代文献学史的撰写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再次是文献学某些分支学科也出版了不少研究各分支学科发展史的著作。如在目录学史方面。有姚明达的中国目录学史 ,王重民的中国目录学史论丛 ,乔好勤的中国目录学史 。在藏书史研究方面,有焦树安的中国古代藏书史话 ,傅璇琮、谢灼华主编的中国藏书通史,任继愈主编的中国藏书楼中编中国藏书楼发展史 、下编中国藏书大事年表大致完整地反映了中国藏书史全貌。范凤书著中国私家藏书史 ,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堪称迄今为止的私家藏书研究领域的集大成之作。在文献编纂史的研究方面有韩仲民的中国书籍编纂史稿 ,曹之的中同古籍编纂史 。 文献学是研究文献形成、保管与利用规律的学问,系综合性学科,为各学科研究提供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文献学史是文献学的重要内容,它能清晰展现各历史时期文献学的内容、形式与特点,对我们充分认识与利用各历史时期的文献是大有帮助的。希望学术界通力合作,写出体例相对统一的高质量的多卷本文献学史,使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出现一个新局面。 (责任编辑 刘保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