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字意义源流考.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40468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曾”字意义源流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曾”字意义源流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曾”字意义源流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曾”字意义源流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曾”字意义源流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曾”字意义源流考摘 要:“曾”字在汉语大字典中有两种读音、11 种释义。本文以“曾”的字形演变为线索,梳理“曾”字的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探索该字的源和流,以求还原其意义的演进过程。 关键词:曾 字形 本义 演变过程 汉语大字典中“曾”字有“cng”和“zng”两种读音,11 种释义(见汉语大字典第 1521 页) 。本文以“曾”的字形演变为线索,梳理“曾”字的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探索该字意义的演进过程。 “曾”字的字形演变如下: 甲骨文形体,象古代蒸食的炊器甑(zng) 。金文形体,上为盖,中为腹,下为底,做饭用。小篆形体演变成了从八从曰,声的形声字。 一、 “曾”字本义探源 (一)本

2、义为“甑” 许慎说文解字 “曾”字下云:“词之舒也。从八从曰,声。昨棱切。籀文作,按字亦作。 ”山海经?大荒东经中有山,郭璞注:“音如釜甑之甑。 ”何光岳指出:“山,约为曾人所居制甑之地。 ”1显然不是“曾”字的本义。随着出土文献增多, “曾”的本义逐渐清晰。 甲骨卜辞中“曾”字写作“” 。从形体上看,象炊具“甑”上有蒸汽。马如森殷墟甲骨文实用字典释曰:“曾,独体象物字,金文?伯簋作,甲骨文从省作 ,曾为甑的初文,蒸食炊具,是为本义。 ”2朱芳2圃也认为:“曾即,甑之初文。甑、?炊饭,与鼎以烹肉同。其器下盛水,上盛饭,中置一箅(蒸锅中的竹屉) 。 ”3曾宪通、林志强著汉字源流中也提出:“曾非形

3、声字,中的田为象形。 ”4据字林云:“甑,炊器也。 ”甑是从鬲器的基础上演变而来。何光岳在楚灭国考中也作出分析得“曾”实为原始社会末期新创造的甑器,即用以甑饭的饭甑,甑旁之瓦是后来所加。还提出“发明甑器的部落便称作曾,后来发展为国号。 ”5 可见, “曾”的本义应该是一种叫作“甑”的炊器(详见文末附图 1) ,后用来指代制作“甑”的地名,进而演变为国号、姓氏。作为炊器的意义后写作了“甑” 。此炊具在使用时有隔层,从而引申为“重叠”之义,读为“cng” ,同“层” ,如管子?轻重戊:“有虞之王,烧曾薮,斩群害,以为民利” 。 (二) “曾”为“增”和“赠”的本字 刘桓在甲骨文考释(续完) 一文中

4、认为“”也是“曾”的初文,“正因为象甑中之箅将器隔为两重,故从曾之字多有重义。 ”6按照刘桓的考释, “”为“曾”之初文,在甲骨卜辞中就已存在一字多义的用法,分别用作“甑” “增” “憎”用。如盐铁论?诏圣:“虽曾而累之,其亡益乎?” 孟子?告下子:“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孙?音义:“曾当读作增。 ”又引申指中间隔两代的亲属关系。 尔雅?释亲:“王父之考为曾祖,孙之子为曾孙” 。郭注:“曾尤重也” 。 “曾祖”“曾孙” ,表示中间隔两代的亲属关系,在现代汉语中这层含义读为“zng” 。 3何光岳楚灭国考一文认为,商灭夏后, “夏的同姓亲族,或被俘虏成为臣仆,或被逼向四方迁避,唯独曾人

5、能立足于商朝附近,正因他们历来对商忠心耿耿,常常入贡。以后曾便衍化为馈赠和赠送之义,又因拿曾人进贡的物品当作祭品,故又称之为曾祭(蒸祭) 。 ”7所以“曾”字由本义引申出了“赠送”义。 二、 “曾”姓氏由地名、国名演变而来 甲骨卜辞中, “”常用来表示国名和地名。 掇续六二:“乙未卜贞,立事于南,右比,中比舆,左比。 ”这是武丁时期的卜辞,记录的事件是商王南征,商军的一支与曾国的武装联合行动。 殷墟文字甲编二八三?:“庚午卜王贞,其呼小臣烈从,在衣?”这是禀辛时期的卜辞,记录的是商王亲自来到曾国。这些出土文献表明,曾国早在商代就已经存在,并与王室有着密切的关系。 商代卜辞有“巳,” (院.3.

6、0.1875) 。8丁山在殷氏族方国志?曾中认为:“读为?(zhn) ,是地名。 ”于省吾认为:“即金文曾之初文。亦当为地名。 中:王命中先省南国,行王居,在。与契文之,自系同地。 ”9虽然“曾”的具体位置还有争议,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曾”一度作为地名,是“?” “?”“缯”的本字,进而成为国号,最后演变为一个姓氏。 不少学者都考证过曾姓的来源,杨建敏认为“曾姓即来源于曾国”10,最早的曾国以制甑闻名的曾人生活在中原?(溱)水流域,河南省新密市溱(?)洧流域是中华曾姓的祖居地,即曾姓的起源地。 姓氏急就篇中记载:“曾氏出于?,姒姓,莒灭?,子孙在鲁者别为曾氏。 ”何4光岳在楚灭国考一文的观点同姓

7、氏急就篇一致,还进一步考证了现在对应的地点,文中找出世本中的记载。论证得出:“曾氏郡望出于鲁国和庐陵郡。 ”11 三、 “曾”假借为虚词 “曾”用作虚词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很普遍。 说文:“词之舒也。从八从曰,声” ,即“曾”是用来加强语气的词语,段注在“词之舒也”下注云:“?曾字古训乃”列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曾”作为语气词与“乃”的用法一样。如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曾不容刀。 ”列子?汤问:“曾不若孀妻弱子。 ”这些例句中, “曾”都作“乃、竟”解,读为“cng” 。 “曾”作为一个“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在过去”的时间副词,自先秦时代就已开始被广泛使用了。段注列举的“皇侃论语疏曰:曾犹尝也

8、 尝是以为孝乎 ”。李白猛虎行:“萧何曾作沛中吏。 ”这是说:萧何曾经作过沛县的官。 “曾”亦被假借表示疑问,相当于“何、怎” ,如“曾奈” (怎奈) 。 由此可见, “曾”字经过了词义的不断发展,有些词义已经消亡。这些后起的词义似乎与其本义相差甚远,但是仔细考证也不难找出其间的联系。我们可以看到“曾”字词义较为清晰的发展脉络: 注 释: 1何光岳.楚灭国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164. 2马如森.殷墟甲骨文实用字典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 3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丛(3 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2:104. 54曾宪通,林志强.汉字源流.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9、2011:3. 5何光岳.楚灭国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164. 6刘桓.甲骨文考释(续完)J.学习与探索,1987, (6). 7何光岳.楚灭国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161. 8丁山.殷商氏族方国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9于省吾.殷契骈枝三编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9:4. 10杨建敏.曾姓与曾国考源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0, (1):5155. 11何光岳.楚灭国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163. 参考文献: 1陈虎.副词“曾经”的虚化过程与成因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2010, (2). 2丁山.殷商氏族方国志M.北京:

10、科学出版社,1956. 3张昌平.曾国为缯随说J.江汉考古,1994, (4). 4杨宽,钱林书.曾国之谜试探J.复旦大学学报,1980, (3). 5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6李学勤.曾国之谜N.光明日报,1978-10-04. 7舒之梅,刘彬.论汉东曾国为土著姬姓随国J.江汉论坛,1982, (1). 8何浩.从曾器看随史J.江汉考古,1988, (3). 69甘露.“曾国之谜”探微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 (1). 10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古今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1汉许慎.说文解字Z.北京:中华书局,2007. 12古文字诂林编纂委员会.古文字诂林(第一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13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 2 卷)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87. (曾露珠 福州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350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