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绿色变革视角下的国内外生态文化重大理论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4 月 6 日,由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的“绿色变革视角下的国内外生态文化重大理论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交学院、郑州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财经大学、济南大学、山东工商大学、吉林中医药学院等国内高校和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中央编译局、江西省社科院鄱阳湖学刊编辑部、国家环保部绿叶杂志社等研究机构的代表 40 余人出席了会议
2、。 “绿色变革视角下的国内外生态文化重大理论及学术流派研究”是北京大学郇庆治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 2012 年度重点项目,而本次会议也是该课题的项目开题与启动会。他首先阐释了“生态文化理论”概念的意涵,认为可以将其界定为环境人文社会科学不同学科视角下对人与自然关系某一层面的生态理性化描述、批判和超越,依此可以按照“深绿” (侧重于个体价值观的激进转变) 、 “红绿” (侧重于社会政治制度的激进变革)和“浅绿” (侧重于经济技术与政策管理的渐进改变)的三维分析框架,对国内外的生态文化重大理论及其学术流派作系统性梳理,并就它们对于现代文明生态化转型的变革潜能及其影响路径加以考2察。 在“深绿”生
3、态文化理论的议题领域下,周国文(北京林业大学)博士回顾性地评述了我国的生态哲学与伦理研究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研究最近几年来的学术进展,并尝试性地提出了系统评估生态哲学与伦理研究和绿色经济社会变革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实践间关系的重要性。姚晓娜(华东师范大学)以深生态学的生态美德思想为例,阐述了个体价值观念变革与人类文明绿色转型的理论与实践关联及其影响路径。程相占(山东大学)在具体辨析“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概念内涵差异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生态美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并着重阐发了作为生态审美的生态美学所具有的生态文明与文化变革的重大潜能。郇庆治(北京大学)则专题评述了“生态地方自治主义” (“生态
4、区域主义”或“生态无政府主义” )和“生态文明理论”这两个理论流派的研究进展与开展进一步系统探讨的必要性,他认为前者主要是一种基于地方民主自治理念的“深绿色”生态政治理论,在当前全球化不断推进与深入的总体背景下似乎更具有远不止“绿色乌托邦”的理论尤其是方法论价值,后者是党的“十八大”之后在国内迅速升温的一个研究领域,但生态文明建设所关涉的许多基础性理论与实践问题还依然缺乏真正学理性的研究。 在“红绿”生态文化理论的议题领域下,刘仁胜(中央编译局)系统阐述了一个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分析框架,并着重分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绿色经济观、绿色科技观对于绿色变革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唯物
5、史观在科学认识科技、经济和社会政治变革3在绿色转型中的作用。郭志俊(山东财经大学)集中评述了“绿色工联主义”理论与实践最近几年来的进展,尤其是加拿大学者比如杰夫?沙茨的相关研究,认为劳工运动与绿色运动的政治联合对于绿色变革依然有着不容置疑的理论相关性。张淑兰(山东大学)以印度学派(尤其是范达娜?席娃和碧娜?阿噶瓦尔)的“生态女性主义”为例,阐述了生态女性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最新进展,并在承认(印度)生态女性主义研究局限性的同时,强调了它们所提出的对妇女与民主、环境和发展关系思考的全球普适性。李亮(南京林业大学)全面评述了默里?布克金的“社会生态学”的阶段性演进和基本观点,以及国内外学界对其著述的进
6、一步整理与研究,并阐发了社会生态学对于社会与文化等级化结构如何影响着人、社会与自然关系的自由与和谐的观点所具有的政治社会变革意蕴。刘颖(山东师范大学)基于丰富的文献资料,对(环境) “新社会运动理论”的最新进展作了系统梳理,并对其新特点和发展趋势作了概括,强调当前的欧美(环境)新社会运动正呈现出一种“后反全球化运动”的新特征(比如发生在英国、北欧等地的青年骚乱) ,而如何将这些理论框架应用于阐释我国最近发生的大众性环境公众事件也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 在“浅绿”生态文化理论议题领域下,李昕蕾(柏林自由大学)系统回顾了“可持续发展理论”自 1992 年以来的理论演进和实践成效,着重阐述了这一“浅绿
7、”环境政治社会理论的绿色变革意蕴和潜能及其内在缺憾。李慧明(济南大学)在评述“生态现代化理论”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此开展更为深入研究的具体设想,比如生态现代4化与政治现代化、经济工业生态化、社会变革和欧盟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将该理论应用于中国“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可能性和必要修正。孙凯(中国海洋大学)结合澳大利亚学者罗宾?艾克斯利的绿色国家:重思主权与民主一书,阐述了“绿色国家理论”的国内和国际向度,认为当代国家无论在国内政治绿化还是环境国际合作与管治方面都理应发挥一种更积极的角色,问题在于如何使国家成为一种推进绿色经济变革和生态民主的正向力量。郇庆治(北
8、京大学)通过安德鲁?多布森不久前发表的一个研究报告,评述了“环境公民(权) ”理论与实践的最新进展,认为对于环境公民职责(资格)的重视与主动培育,无论基于世界主义、共和主义还是自由主义的政治哲学理由,都对于现实中个体行为的绿色变革至关重要。郦莉(外交学院)系统评述了“环境公共管治理论”尤其是在国际和全球层面上的理论进展和实践应用,认为基于碳交易和清洁生产机制等实例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全面评价环境国际合作迄今为止取得的进展,也有助于我们对未来的环境公共(全球)管治有一个合理而正确的预期。 针对上述发言,卢风教授(清华大学)就生态文化理论和科技主义批判的关系,张云飞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就不同生态文化
9、理论流派的准确概括,曹孟勤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就如何在生态文化理论视角下开展生态哲学与生态伦理的批评性研究,方世南教授(苏州大学)就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研究,雷毅教授(清华大学)和张磊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分别就深生态学与生态现代化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黄娟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就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理论之间的关系,5王学东教授(中山大学)和任丙强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分别就环境全球管治研究中的理论与方法论问题,作了评论性发言,并就各子课题承担人的研究设想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郇庆治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指出, “深绿” 、 “红绿” 、 “浅绿”的三维构架只是提供了一个分析国内外生态文化理论及其学术流派的观察视角。一方面,我们需要在大量文献资料尤其是最新英文资料阅读与整理的基础上对各个主流流派作出一种绿色变革视角下的“自主性阐释” ,揭示它们作为一种生态文化理论流派的文明与社会绿色变革意蕴。另一方面,我们需要阐明上述三大阵营之间的相互关系和逻辑联系,真正的问题不是比较谁更激进(绿) 、谁更保守,而是它们何以以及如何协同构成人类文明已然开始的漫长而艰难的绿色变革征程中的基础性智力资源与支撑。作者简介:徐 越(1985) ,男,山东莱州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3 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 责任编辑:胡颖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