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浙江省外贸竞争力测度与分析摘要 文章首先分析了浙江省外贸发展状况,然后采用贸易竞争力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出口商品结构转换率指标,对浙江省外贸竞争力水平进行测度并与全国比较,最后对提升浙江省外贸竞争力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外贸竞争力;TC 指数;RCA 指数;出口商品结构转换率;绿色外贸 中图分类号 F7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4434(2013)01-0149-04 引言 外贸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可供贸易的产品、产业以及从事贸易的企业在向本国开放的外国市场上所具有的开拓市场并获得利润的能力。国际贸易理论、国际投资理论和国际竞争优势理论都对外贸竞争力进行了论述。我国对外
2、贸竞争力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其中既有对产品、企业、产业等不同层面的外贸竞争力研究,也有对我国不同区域的外贸竞争力研究。进入新世纪以来,浙江省以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对外贸易发展迅速。无论是外贸规模还是外贸增长速度,都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成为外贸大省。但是,随着国内经济的全面发展,浙江省外贸发展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浙江省要从2外贸大省发展成为外贸强省还需一定的距离。本文主要从区域层面出发,对浙江省外贸竞争力进行测度,并与全国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探寻浙江省外贸水平升级的突破口,以促使浙江外贸持续、健康发展。 一、浙江省外贸发展状况分析 (一)外贸增长速度
3、快、规模大、顺差大 近年来,浙江省以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对外贸易发展迅速。2001 年浙江外贸总额为 327.99 亿美元,2011 年突破 3000 亿美元,达到 3093.78 亿美元,入世 10 年,外贸总额增长了 8.43 倍,年均增长速度为 31.58%,高于同期我国外贸年均增长速度 8.95 个百分点。另外,贸易顺差大是浙江外贸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2001 年,浙江省贸易顺差占全国顺差的比重为 58.33%,2002 年为 55.42%,2003 年为85.52%,2004 年达到 96.85%,基本上相当于全国全年的贸易顺差。此后,贸易顺差占比虽有下降,但仍占 1/3 多
4、。2011 年浙江省贸易顺差1233.21 亿美元,占全国贸易顺差的 79.51%。 (二)出口商品结构日益优化,但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2011 年浙江省工业制成品出口 2074.37 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95.88%,比 2001 年提升 4.29 个百分点;初级产品出口 153.34 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 4.12%,比 2001 年下降 4.29 个百分点。工业制成品中机电产品出口 924.21 亿美元,占出口总额 42.72%,比 2001 年提升 11.13 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153.34 亿美元,占出口总额 7.09%,比 2001年提升 2.96 个百分点。显然,浙
5、江省出口商品结构日益优化。但是,浙江省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中,主要以轻纺、服装、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3为主,机电产品出口虽有较大增长,但仍未占据主导地位,高新技术产品在出口中的占比也不高。 (三)贸易方式以一般贸易为主,加工贸易为辅 浙江省一般贸易的发展远远超过加工贸易,这是浙江外贸的一大特色。2011 年浙江省一般贸易出口额为 1764.84 亿美元,在出口中所占比重为 81.57%;一般贸易进口额为 653.43 亿美元,在进口中所占比重为70.24%。同年,我国一般贸易出口额为 9171 亿美元,在出口中所占比重为 48.31%;一般贸易进口额为 10075 亿美元,在进口中所占比重为57.
6、79%。近年来。一般贸易在浙江省出口中所占比重一直稳定在 80%左右,在进口中所占比重一直稳定在 60%左右。显然,浙江省贸易方式一般贸易为主,加工贸易为辅。 (四)民营企业地位日益上升,国营企业地位下降,外资企业基本不变 近年来,浙江民营企业在外贸中的地位日益上升,国营企业的地位日益下降,外资企业地位基本不变。2001 年至 2011 年,浙江民营企业在出口中所占比重从 24.01%上升到 60.05%,在进口所占比重从 15.04%上升到 43.02%;而国有企业在出口中所占比重从 45.09%锐减到 9.77%,在进口中所占比重从 36.38%锐减到 11.15%。外资企业在进、出口中所
7、占比重基本保持不变,2001 年外资企业出口占比 30.89%,2011 年为 30.18%;外资企业在进口中的占比 2001 年为 48.59%,2011 年为 45.83%。民营企业在外贸中表现出强劲的后发优势,从外贸生力军发展成为外贸主力军,占据了浙江外贸的半壁江山。 4(五)贸易市场趋于多元化,但集中度仍偏高 浙江省贸易市场集中度偏高,出口主要集中于欧盟、美国、日本、东盟,进口主要来源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东盟。2011 年浙江省对欧盟、美国、日本、东盟四大出口市场的出口额为 1187.72 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 54.90%;来源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东盟四大进口市场的进口额为
8、424.56 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 45.64%。但近年来,主要贸易伙伴国在浙江省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中的比重趋于下降,说明浙江省与非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往来有了较大发展,贸易市场趋于多元化。 二、浙江省外贸竞争力测度 (一)指标构建 1 贸易竞争力指数 贸易竞争力指数(Trade Comparative Index,简称 TC 指数) ,反映一国(或地区)特定产品贸易竞争力的强弱。其计算公式为:TC=(Xi-Mi)(Xi+Mi) ,其中,TC 为贸易竞争力指数,Xi 为一国(或地区)i种商品的出口额,Mi 为一国(或地区)i 种商品的进口额。其值在-1 至1 之间,越接近于 1,则表
9、示该商品的贸易竞争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2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简称 RCA 指数) ,反映一国(或地区)哪类商品的出口相对较多。其计算公式为:RCA=(Xi/Xt)(Yi/Yt) ,其中,Xi 表示某地区 i 种商品的出口额,Xt 表示某地区总出口额;Yi 表示全国 i 种商品的出口额,Yt 表示全5国总出口额。该指数大于 1,表示该地区该类商品在全国的对外贸易中具有相对的出口优势;小于 1 表示该地区该类商品在全国的对外贸易中具有相对的出口劣势:等于 1 表示处于全国平均水平。 3 出口商品结构转
10、换率 出口商品结构转换率(Export Commodities Structure Convemion Ratio) ,是用来评价出口商品竞争力发展趋势的指标。该指标可以用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或高新技术产品或机电产品占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比来表示。该指标值越高表示商品出口竞争力发展趋势越强。 (二)测度与分析 1 不同贸易商品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 对 2001-2008 年浙江省和全国全部商品、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不同类别商品贸易竞争力(TC)指数进行测度,结果为:2001-2008 年,浙江省全部商品 TC 指数在 0.350.46 间,初级产品 TC 指数分别为-0.03、-0.05、
11、-0.13、-0.23、-0.22、-0.28、-0.36、-0.45,工业制成品 TC 指数在 0.40.56 间:而全国全部商品 TC 指数在 0.030.12,初级产品 TC 指数分别为-0.27、-0.27、-0.35、-0.49、-0.50、-0.56、-0.60、-0.65,工业制成品 TC 指数在 0.090.27 间。可见,浙江省全部商品和工业制成品的 TC 指数都为正且高于全国,说明浙江省的整体外贸竞争力、工业制成品外贸竞争力强于全国。而初级产品无论对全国还是浙江省来说,TC 指数都为负,说明我国和浙江省初级产品出口竞争劣势明显。 2 不同贸易方式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 6对 2
12、001-2008 年浙江省和全国一般贸易、加工贸易不同贸易方式贸易竞争力(TC)指数进行测度,结果为:2001-2008 年,浙江省一般贸易TC 指数分别为 0.48、0.48、0.43、0.47、0.53、0.57、0.55、0.56,加工贸易 TC 指数分别为0.10、0.02、0.03、0.05、0.16、0.17、0.2、0.19;而全国一般贸易 TC指数分别为-0.007、0.03、-0.02、-0.01、0.06、0.11、0.12、0.07,加工贸易 TC 指数分别为0.22、0.19、0.2、0.19、0.21、0.23、0.25、0.28。可见,浙江省一般贸易的 TC 指数明
13、显高于全国水平,而加工贸易的 TC 指数低于全国水平。这意味浙江省一般贸易整体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而加工贸易整体比较优势不明显,远远低于一般贸易。 3 不同贸易主体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 对 2001-2008 年浙江省和全国国有企业、外资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不同贸易主体贸易竞争力(TC)指数进行测度,结果为:2001-2008 年,浙江省国有企业 TC 指数在 0.360.48 间,外资企业 TC 指数在0.190.33 间,集体企业 TC 指数在 0.430.53 间,私营企业 TC 指数在0.580.75 间;而全国国有企业 TC 指数在-0.180.05 间,外资企业 TC指数在 0.
14、020.12 间,集体企业 TC 指数在 0.280.35 间,私营企业 TC指数在 0.180.42 间。可见,不论国有企业还是外资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浙江省 TC 指数都明显高于全国。浙江省和全国的国有企业出口优势在减弱,外资企业、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出口优势在增强。浙江私营企业的 TC 指数远远高于其他贸易主体,说明浙江私营企业出口优势7明显。 4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对 2001-2008 年浙江省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不同类别商品显性比较优势(RCA)指数进行测度,结果为:2001-2008 年,浙江省初级产品 RCA 指数在 0.660.85 间,工业制
15、成品RCA 指数在 1.011.02 间,机电产品 RCA 指数在 0.660.77 间,高新技术产品 RCA 指数在 0.180.30 间。可见,浙江省工业制成品的 RCA 指数大于 1,而初级产品、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 RCA 指数小于 1,说明浙江省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与全国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初级产品、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与全国相比处于相对劣势地位。 5 出口商品结构转换率分析 对 2001-2008 年浙江省和全国出口商品结构转换率进行测度,分别用工业制成品占总出口(R1)比重、机电产品占工业制成品出口(R2)比重、高新技术产品占工业制成品出口(R3)比重表示,结果为:20
16、01-2008 年,浙江省 R1 比重在 0.920.96 间,R2 比重在 0.340.46 间,R3 比重分别为 0.040.1 间:而全国 R1 比重在 0.90.95 间,R2 比重在 0.50.61 间,R3 比重在 0.190.31。可以发现,浙江省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全部出口的比重高于全国,而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低于全国。说明浙江省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密集的生产环节,在附加值较高的生产、流通和研发环节处于劣势,在资本、技术和品牌方面与贸易强国差距较大。 (三)结论 8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与全国比较,浙江省整体外贸竞争力较强:一般贸易是浙江省外贸
17、竞争力提升的主要来源;民营企业是浙江省外贸竞争力提升的主力军;但初级产品出口劣势明显,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强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 三、提升浙江省外贸竞争力建议 (一)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 浙江省大量的贸易顺差不仅使浙江省面临来自伙伴国尤其是顺差来源国的种种为难,增加了贸易摩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身外贸的发展:同时,也加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浙江省是资源小省,随着浙江省外贸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不断增长,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企业更需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其他物品。因此,有关部门要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充分发挥进、出
18、口贸易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二)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总的来说,浙江省出口结构日益合理化。工业制成品出口在浙江省出口中所占比重已经有了很大提升,代表技术发展创新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水平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在浙江省出口中所占比重也在上升。但是,在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中,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技术含量低、档次低,附加值低。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国际竞争和较快地提高国际竞争力。因此,应加快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升级改造,提高出口商品的档次和技术含量;加大对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扶植力度,营造自主9创新环境,打造具有特色的外贸产业和特色产品,实现由传统的粗放型、外延型向集约型、内涵型增长转变。 (三)稳步推
19、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浙江省一般贸易位居全国第一,这与浙江经济长期以来主要是依靠自身资源条件的“内源式”发展模式有关。但是,在过分依靠自身力量发展的条件下,企业规模难以扩大,产业结构优化困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技术进步缓慢,这些都制约了浙江省外贸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在巩固浙江省一般贸易优势的同时。应稳步推进加工贸易发展以及转型升级,利用加工贸易突破贸易壁垒、促进技术进步、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外贸竞争力。 (四)充分发挥民营企业作用 浙江省是民营经济活跃的省份。良好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为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环境。民营经济依靠其先发优势和体制优势,通过专业
20、化产业区的组织形式形成了巨大的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为进一步发挥民营企业在外贸中的作用,从宏观政策层面来看,应多方位采取措施为民营企业及其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创造更好的条件。另外,民营企业自身应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通过内部资源的优化与协调来促进自身对外贸易的发展。 (五)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 浙江省贸易市场日益趋于多元化,但集中度仍然偏高,仍以欧美市场为主。由于市场高度集中,大量产品在较短时期内对进口国的出口数量迅速增加,极易引发进口国的限制或制裁,从而引发贸易摩擦。另外,10欧美的制造业复兴计划,都会对浙江省的出口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在巩固传统出口市场基础上,应积极开拓亚、非、拉新兴市场:选
21、择有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新产业、新产品,有重点地开拓国际市场;大力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的展销会,加大企业参展的扶持力度,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努力增加出口订单。提高市场开拓的针对性;积极培育出口新主体,引导一批省内以内销为主的企业抢占国际市场。 (六)走外贸绿色发展道路 绿色经济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欧美等发达国家积极酝酿推进“碳关税” 、 “碳认证”等措施,对我国外贸的潜在影响越来越强。同时,我国也开始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也在坚定地走绿色发展的道路。我国外贸传统竞争优势正在面临挑战,大力推动外贸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既是适应当前国际低碳发展趋势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外贸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外贸企业应顺应形势,积极发展绿色低碳产品,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促进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发展绿色外贸,企业首先要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积极申请环境标志认证;其次要建立绿色管理机制,把环境意识融入到企业管理的全过程,企业管理工作要处处体现绿色思维;另外,要建立绿色管理计划方案,涵盖产品开发、规划设计、建设生产各个方面。 责任编辑: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