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汽车行业环保责任与品牌效应、社会成本的关联摘要:本文针对近期热议的中东部雾霾天气,以汽车行业为例,对企业环保责任与品牌效应、社会成本的关系进行了浅析。不仅利用可持续发展、社会契约论和“社会投资”理论进行了理论阐述,而且通过对20092011 年样本企业的 CRS 指数、销售量、社会成本等数据统计分析。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对汽车行业环保责任的履行提出了一些政策和建议。 关键词:环保责任;品牌效应;社会成本 一、引言 1.选题背景 近年来,紫金矿业污染、汽车 “刹车门”等危害社会事件的被曝光,反映出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还比较淡泊,学术界和企业界从不同视角对其展开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在众
2、多社会责任中,环保责任近日被推上了风口浪尖。2013 年以来,雾霾天气频繁,PM2.5 指数居高不下。而近年来汽车保有量呈线性增长,密集度越来越高,有人认为大排量汽车是主要元凶。全城雾霾与之有几分关联?企业环保责任与其社会成本和品牌效应又有着怎样的关系? 2.选题意义 本文以我国汽车产业的特殊性出发,以汽车产业履行环保责任的现状为基础,通过研究履行环保责任对企业社会成本和品牌效应的影响,揭示汽车产业应如何处理企业经营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同时,选取社会成本和品牌效应两个视角,既有助于降低社会成本,又有利于社会价值的趋于同一,从而提升我国汽车企业在世界汽车行业的知名度。就应用前景而言,本文以期
3、为汽车制造业环保责任的定量研究探索一条可行路线,对企业管理者、股东、债权人、员工、政府甚至社会公众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企业社会环保责任相关概念与理论 1.相关概念回顾 本文主要研究汽车企业环保责任的实施情况以及由此给企业社会成本与企业品牌效应带来的双面影响,本章主要介绍这三者的概念发展以及相关理论。 (1)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形成 “企业社会责任”产生于 20 世纪初的美国,其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和发展。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由欧利文.谢尔顿提出的把企业社会责任与满足内外部经营者的需求相联系,把伦理方面的因素包含在内的观点。自 20 世纪 70 年代,学术界和企业领导者不再简单认为“企业社会责
4、任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而从更深的角度去理解,先后提出了“三个同心圆” 、 “金字塔理论” 、 “三重底线” 等理论。 目前总结为,所谓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强调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 (2)社会成本企业对社会环保的投资 社会成本指的是企业行动者在利用社会资本取得交易收益过程中所支付的成本。我国学者主要从企业微观层面对企业社会成本进行研究,李培林、张翼将国有企业为实现其社会职能而投入的成本叫做社会成本。现阶段,我国的社会成本包括环境成本、产品质量成本、公共福利成本、职工责任成本和税收成本。 社会成本是企业对
5、社会环保的投资,企业履行环保责任时往往会权衡社会成本及其带来的企业效益。由于包含许多主观性的内容,具有难以计量性,本文假定汽车行业除环境成本外的其他社会成本短期内保持不变,用管理费用作为研究变量。 (3)品牌效应社会对企业环保的回应 品牌是企业的高质量产品、高市场占有率等的综合载体,是消费者心理与价值取向同精神价值的统一体。品牌效应指品质、信誉等因素的影响力,大体包括扩散效应、持续效应等。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度与忠诚度的因素很多,包括企业环保责任的实施情况。 国际商报 指出 2009 年以来,清华大学与罗德公关建立汽车企业CRS 指数。报告指出,如果厂商在企业社会责任做得不好,68.1%的受
6、访者会“拒绝/减少购买产品” ,72.6%的会“向周围亲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如果厂商做得很好, 79.4%的受访对象愿意“优先购买该公司汽车” ,56.3%表示会“推荐他人购买”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 2010 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发现 CRS 指数与品牌价值存在正向相关关系。本文选择用销量作为品牌效应的研究变量。 2.企业社会环保责任主要理论依据 企业环保备受关注,研究企业环保责任的理论也逐渐增多,本文采用了以下理论进行了阐释。 (1)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于 1987 年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在 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
7、与会者共识与承认。它涉及经济、生态和社会三方面的协调统一,在经济方面:不仅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实施清洁生产。从某种角度上,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可持续发展在经济方面的体现。 (2)社会契约理论 社会契约理论最早由唐纳森和邓菲提出,认为企业与社会之间存在契约:企业应对因它的存在而提供条件的社会履行社会责任;社会应对企业的发展承担责任。 (3) “社会投资”理论 沃德克则看成一种社会投资,他认为企业从事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是为了企业的利益。企业的慈善行为对企业来说,不仅是“爱心” ,更是“市场” ,企业向“慈善市场”投资,可以获得来自政府、社区、员工等多方面的回报。哈贝斯等人将
8、企业社会责任看成是一种社会资本的积累,可提高企业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反过来可以获得更多消费者,形成一种良性的品牌形象及忠诚度。 三、汽车行业环保责任现状分析 本章针对样本企业 20092011 年的 CRS 指数、汽车销售量、社会成本等变量数据进行了整理和统计,结合我国现状进行了如下基本分析。1.汽车行业环保责任与品牌效益的关系分析 (1)不同汽车品牌环保责任的履行情况 在环保方面,汽车企业的环保支出与 CRS 指数基本成正相关。研究报告显示,不同品牌在社会责任的执行上有着很大差距,甚至呈阶梯状。本文取 20092011 年的CRS 指数平均数,以五个常见汽车品牌为例(如图 1) ,一汽大众和
9、吉利的环保支出相对较多,而其他汽车企业相对较少。 图 1 2009-2011 年汽车企业平均 CRS 指数排 (2)汽车行业销量与环保责任的关系分析 与图 1 的品牌一样,本文选取了年平均销售量进行了统计(见图 2) 。通过与图 1 进行比较发现,除比亚迪外,汽车销售量与 CRS 指数呈正相关,与企业环保责任履行情况有正向关联。 图 2 2009-2011 年汽车企业平均销售量排名 正如社会投资理论中说的把企业社会责任看成是一种荣誉资本的积累,提高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反过来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 2.汽车行业环保责任与社会成本的关系分析 社会成本包含着环保支出,但是,各企业环保支出占
10、社会成本的比例却不相同。以上述品牌为样本,对 CRS 增长率和企业社会成本增长率进行了比较统计(见图 3) 。发现除上海大众外,各企业的两个增长率排名大致呈正相关,但是两者的增长幅度却有差异。这表明,不同品牌的环保支出占社会成本的比例是不同的,如上海大众在环保责任方面更重视,而奇瑞更重视其他方面。 图 3 2009-2011 年汽车企业社会成本增长率与 CRS 指数增长率的比较 结合图 2 可知,一汽、吉利和比亚迪销量分别位于前三,上海大众和奇瑞的销量稍有落后,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企业环保责任与社会成本正相关。同时由各汽车企业的销量差异可证明如果企业有效地履行环保责任,则需投入的成本远小于企业因
11、履行环保责任而带来的品牌效应。 四、政策与建议 环境问题成为中国城市建设的核心问题,近期的雾霾天气更引起我们的反思。而笔者认为,中国汽车环保运动,任重而道远。只有治本,才能见效。 1.制定综合治理汽车社会的规划 对于中央政府来说,应注重汽车产业政策与汽车社会政策的兼容性,以整治大气污染为契机,梳理相关法律法规,争取早日与国际标准接轨。在顶层制度方面明确今后 1020 年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方向,发挥战略引领作用。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要尤其注重将交通战略和运输规划纳入城市规划中。各地大气质量要进行实时监控,结合各地碳排放总量进行碳排放交易,提高大气不良地区的碳排放成本,降低 P
12、M2.5总量。 2.完善外商投资规则 对于合资品牌,应基于中国汽车国际化的长远规划,建立“奖优罚劣”机制,主导建立海外风险信息及防控平台;进一步完善海外投资企业的监管机制,建立海外直接投资保险制度;提供配套金融支持,提供更多更优惠的信贷和资金支持。 要从政策上限制以规模扩张为目的的外资进入或合资延期;严控一家外资车企在中国拥有两个合作伙伴;提高外资在技术方面对自主汽车的贡献度。在产业层面,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兼并重组,打破整合中的地方保护主义。 3.完善汽车技术研发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 (1)实践企业环保。随着汽车行业的壮大,整个产业应意识到有责任去减少自身生产对环境所带来的危害。应统一环保衡
13、量标准,建立环保责任指标,如环保支出占当期销售额的比例和企业能源使用效率,使得考察环保支出的同时,也对能源使用情况进行的限制。 (2)研发新型环保车型。政府应鼓励国内汽车企业到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设立研发机构,收购国外的研发机构,加大海外领军人才的引进力度,加速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赶超。同时,要提倡新能源汽车的建设,提高汽车现有燃料的质量,向国际标准靠拢。 参考文献: 1范 红:企业的社会责任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高志华:低碳经济概述J.理论学习与探索,2010. 3田虹.企业社会责任效应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7. 4熊 焰:企业社会责任与低碳竞争力J.中国中小企业,2010. 5UK ENERGY WHITE PAPER: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February 2003,P6. 62011 年汽车企业社会责任指数出炉 ,汽车周刊, 2011 年 12月 23 日. 7杨继瑞:汽车企业社会责任的治理及对策思考,福建论坛,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