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中小型农田水利主体建设的问题及对策摘 要:农田水利建设在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提升了农田水利的建设水平,才能为我国农业生产的长期发展与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提供有力的保障,因此,加强农田水利的建设将成为本时期我国重要的发展项目。文章对目前我国的在农田水利的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几点发展对策。 关键词:中小型农田水利;责任主体;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 A 目前农田水利的主体建设发展现状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在农田水利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还比较落后,灌溉的面积只有 2.39 亿亩左右,仅仅只占了我国耕地面积的 16.3
2、%,从而直接导致了全国人民的人均粮食只有 209kg。而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为满足广大农民在农业生产方面的需求,利用农闲时间,积极的发动并组织广大农民进行农田水利的兴修,坚持自力更生的原则,在国家的支持下积极的总结经验教训,用以提高工作的水平。同时,在“文革”时期,社会出现了大动乱, “百业俱废” ,周恩来与李先念同志亲自指导,积极开展主要以山、田、水、林等的综合治理为主的农田水利的基础建设。特别是在 1973 年1979 年期间,国家集中了大量的财力与人力,在东北平原地区,有效的建设了 220 万眼的配套机井,并发展了近 1.1 亿亩的井灌地区,而在 1980 年时,全国的有效灌溉面积
3、已经有7.29 亿亩了,人均粮食拥有量也达到了 327kg,直接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南粮北调”的现状。 二、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国家不断的加大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投入力度,积极开展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但是并没有受到明显的效益,而致使这一现象出现了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2.1 责任主体的不确定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计划经济体制为我国主要的经济体制,对于农业生产中的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一般都是归集体控制,而集体也是其责任的主体。然而在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发展并完善,家庭的承包制度逐渐取代早期的农业集体
4、的生产模式,促使农田水利在建设过程中的责任主体不再局限于集体的同时,没有及时的确定新的责任主体,而这也就直接导致了我国的农田水利的建设工程出现责任主体不确定的情况。 2.2 缺乏对资金的投与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用于水利工程的建设方面的投入也越来越大,但是对于农田的水利工程的建设中资金投入却是非常的小,加之农业税收政策的取消,直接切断了农业生产的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中资金的来源。因此,政府缺乏对资金的投入以及管理是目前阻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较为重要的经济因素。 2.3 科技水平的落后 目前,我国农民普遍存在着基本的文化素质较低的特点,直接的影响了其对先进的农业科技的掌握力度,从而致使
5、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农业地区的农业的生产水平都比较的低,没有将先进的农业技术有效的运用到农业的生产中。如现阶段,我国有些地区的农田还是选择传统的灌溉手段,在浪费了大量水资源的同时,阻碍了农村经济的长期发展。 2.4 专业人才的缺乏 专业技术人才的支持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关键。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普遍缺乏与农田水利的建设有关的专业性的人才。而且由于农村在农田水利的建设上资金的缺乏,致使一些具有专业性的人才没有意愿到农村去工作,这也直接的促使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无法得到长期的发展,无法满足目前我国农业的生产需要。 三、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发展的有力措施 农业作为我国基本性的产业,其生产水平的有
6、力提升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增长情况。因此,为了使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朝着更远的方向发展,必须针对目前我国在农田水利的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3.1 明确责任主体 目前,对我国农田水利的建设起着阻碍作用的因素有很多,也比较的复杂,因此,为有效的促进其长期的发展,必须在遵守实际的基础上,从公共财产理论的入手,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主体进行明确,对于其它一些相关的工程建设方面,也要明确政府在其中发挥的主体地位,而对于一些灌区内的相关田间工程的建设则由政府与农民两者公共负责。同时,要针对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现实情况,制定出一部农田水利法 ,并对相关的设施建设进行有效的完善,从法
7、律的角度明确规范各类主体的行为,从而逐渐的发展并完善我国农田水利的法规建设,积极的推进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长期发展,促进农田水利逐渐向前发展。 3.2 明确投资渠道,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 对于农田水利的建设,政府需要逐渐的加大对其的财政投入,增加覆盖面,大幅度的提升政府的投资比例,加大农村地区在财政投入方面的受益程度。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广大农民成为筹资筹劳的主体,明确规章制度,对于广大农民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的采取措施解决。同时,在明确投资的渠道以后,要对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如政府各部门需要对资金的使用进行合理的调度,确保每一份资金都用在实
8、处,并积极的做好对农田水利在建设过程中的指导工作,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资金的发放,最终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 3.3 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 农业科技的投入在整个农田水利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农田水利的实际建设过程中,政府需要逐渐的加大对相关农业科技的推广与普及,加大农村地区的农业科技的投资力度,积极的推广诸如滴灌与渗灌等先进技术,有效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并加快对相关的基层水利站的建设,推广科学的管理手段,并与农业科研院合作,共同开发出适合本地农业农田水利发展的灌溉技术,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农田的供水机制。 3.4 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实现科学管理 为有效实现农田水利的长期发展,必须重视对
9、其相关设施的管理。因此,在实际的建设中,要积极的引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并加强对其的管理,为农田水利的建设培养综合性的人才,从而实现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有效管理。如积极引导农民形成专业的设施管理的团队,并向其传播科学的管理经验,从而使每个农民都能树立科学管理的理念,从整体上促进我国农田水利的长期发展。 总结 综上所述,农业的发展与农村经济的建设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田水利的建设又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政府必须加大对农田水利的重视度,加大财力、人力的投资,促进农田水利的长期发展,最终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玉清;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侯邦;我国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融资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 年 3李鹤;江彬;顾涛;龙海游;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市场化改革出现的问题与对策J;湖南社会科学;2011 年 06 期 4路艳红;浅析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问题J;经营管理者;2011年 18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