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余年后逢秋,已有“三秋”【摘要】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一篇很有特色的写景抒情散文。可以说,作者十余年后逢“北国之秋” ,已经有了“三秋” 。一是“季节之秋” ,作者紧扣“清” 、 “静” 、 “悲凉” ,选择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加以渲染,描绘了“我”所感受到的北平的秋色、秋声等;二是“人生之秋” ,文中展示了郁达夫“自我”的内心的忧虑和孤独,这是一种“郁达夫式”人生享受与生命感悟;三是“家国之秋” ,郁达夫虽然曾说自己只是一个作家,而不是战士,但他不是只顾自己的颓废者,而是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时时感慨系之。 【主题词】季节之秋人生之秋家国之秋 中图分类号:K892.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2、编号: 接触郁达夫,是他的代表作故都的秋 ,于是我认识了一位放浪形骸的“秋士” 。他的写景散文故都的秋丝毫不见颓废和病态,让人顿感意蕴无穷,美不胜收。 (一)季节之秋 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秋”是这样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这秋的早晨,是“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那铺得满地的似花非花的槐树的落蕊,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这秋的傍晚,这到处都是树的树底下和到处都是矮屋的墙根底,都能听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显得“奇” “有味” “更像样”的,那是故都的秋雨:“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
3、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作者先景后情、景中寓情,闲闲散散地让读者体味到:的确,故都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但故都,在“Golden Days”(即“金色的秋天”),那“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 。作者如此淋漓尽致地绘秋景、谱秋声、摄秋实,真实地表达了他对故都的热爱的感情。作者有意要读者了解,富于个性的故都的秋色秋声,更能体会到一种独特的秋意,更能感受到一种独特的秋味,以及由诸多成分糅合而成的深情。作者的笔调是那样明快、清新,又是那样含蓄、深沉
4、。 故都的秋中的这“清” “静” “悲凉”的特点,不像某些咏秋之作那样铺陈许多古刹胜迹,也没有传统的带有“秋”色标记的陈词套语,而是通过平凡的词句表达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与秋味。在作者的笔下,故都的秋就在故都的每座低矮的家屋内外,就在街道两旁的槐树前后,以及高高的天空里。作者虽然在回忆中点数了“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等故都胜景,但作者着力描绘的是存在于千家万户之中的秋姿、秋声、秋意与秋实,这就使文章的主题更富有生活的情趣。 故都的秋是一篇抒情性强而议论成分又较多的抒情散文。所以,文中对于“秋”的形态、神韵的着笔,目的在于表达对“季节之秋”的爱。所
5、以,郁达夫把这种爱融进了故都的秋景中,因而既独特,又平凡。读完全文,我们的确感到:“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 (二)人生之秋 美学家说:一片自然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无疑是言秋的悲凉之作,它和传统的“悲秋”之作是否完全一样呢?郁达夫在本文中展示的是怎样的一个心灵世界呢? 郁达夫说;文学家的作品多少总带有自传的色彩的。 故都的秋中,郁达夫是这样体现“自传的色彩”的:首先是展开了他“自我”的一段思想轨迹。1933 年 4 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等原因,郁达夫迁避杭州,开始了离群索居、寄情山水的生活,仅写了一些山水游记,1934 年发表的故都的秋正反映了作者
6、当时苦闷的心情。文中写道:“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 ,这故都的秋味。 ”在郁达夫看来,秋景最能表现作家孤凄伤感的情绪,最能映照他忧虑冷落的心境,最能勾起他深藏心底的“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 。这种思想感情,抒写着一位仰慕光明,但又没有勇气真正参加革命的知识分子的颤抖心灵,刻下了他在这段日子里的一段思想轨迹,它只属于郁达夫的。 郁达夫,三岁丧父,十七岁随长兄赴日留学,在异国生活十年中,饱受屈辱和歧视。在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1934 年,中国战乱连年,民不聊生,郁达夫居无定所,饱尝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时的心态
7、,而是对整个人生的体验。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 ,写的也是“静止如水的文学” 。 于是在他的审美中,要在牵牛花底加上疏疏落落的秋草。其实,衰败的景象更能逗起郁达夫的悲凉之感。在作者的心中,秋天的悲凉是美好的,沉浸其中,并不知什么悲苦,而是一种人生的享受。而传统文人言秋之悲凉,记其中之悲苦,沉浸在悲苦之中。可是,作者却在享受悲凉,面对“十分的秋意” ,他还会“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 。草木一生,人生一世。枯草象征着生命的衰败和死亡,就像落蕊、秋蝉一样。一般人总欣赏生命的诞生、蓬勃、强盛,但是郁达夫为什
8、么要去欣赏生命的衰败和死亡呢?因为,生命个体不只是有生,没有死,只有蓬勃,没有衰败、死亡,凡是属于生命的景象都有感悟其存在的价值。郁达夫欣赏衰败、死亡,能勃发强烈的生命意识和自我意识。传统文人会因此而颓废,可是作者看来,感受秋的衰变和死亡,是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沉浸在悲苦之中,不知悲苦,反而觉得是一种人生的享受;沉浸在悲凉之中,直面衰败和死亡,不见颓废,反而发现其存在的价值,这是对生命的感悟。这就是郁达夫的“悲秋” ,它有别于传统的“悲秋” ,所以我们称之为“郁达夫式”的悲秋。如此悲秋之人,必有高雅的情趣,所以我们说郁达夫是文人中真正的雅士。 (三)家国之秋 故都北平,是几千年中华文明的象征,
9、悠久历史的乳汁将之浸润得“典丽堂皇” ,然而在 19 世纪末卷起的历史风云中却越来越显得衰老颓败。1933 年,日寇进犯到距北平仅五十多里的密云。后来,虽然妥协求和的国民党当局与日方签订了停战协议,但日寇仍在觊和威胁着整个华北及全中国,并且时常派飞机到北平上空窥探,形势岌岌可危。 郁达夫虽然曾说自己只是一个作家,而不是战士,但他不是只顾自己的颓废者,而是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时时感慨系之。而今,眼看着祖国将要陷入自己曾经留学过的异邦之手,痛惜之情可想而知。过去和现今,小家与大国,两层感情的潮水浸过心灵的堤岸,留下的都是悲伤的印记。此情此景,与其痛惜,还不如趁此片刻安宁,再来品味一番故都的秋味、秋色
10、、秋的意境与姿态。 在我看来,作者的挚爱与追寻,实质上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深挚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彼时彼地, “故都的秋”已在异族侵略者的觊觎与威胁之中,作者希冀通过自己 “一枝一叶总关情” 的描述,让维系着中国文化精神的 “故都的秋”长存人世间。作者一介寒儒,手无缚鸡之力,虽无保卫故都的勇武,却不乏与“故都的秋”共存亡,甚至是以自己的生命换取“故都的秋”永世长存的气概。这篇散文没有一个字提及抗日救亡活动,但联系彼时彼地的政局形势,联系郁达夫一贯的思想言行和他以后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表现,当我们读到这篇散文的结尾,读到“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
11、的零头”的时候,仍然能够从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挚爱与追寻,从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只是表现了作者独异的甚至是偏执的审美感受的文字中,读出深层的大义凛然的悲壮来。两年后,日寇策动“冀东事业”唆使汉奸“自治” ,整个华北岌岌可危。而在此时作者所写的,在那从容不迫,如数家珍的娓娓诉说中,依然隐隐约约可以感受到那一种凛然,那一种悲壮。 于是,孕育了这样深沉悠久的历史文化的秋天是令人心驰神往的,而拥有这样的秋天的国土和民族,则是不可战胜的如果我们能够这样解读故都的秋 ,那么我们可能就会联想起诗人艾青在抗战爆发之初,同样是为悲哀的北国的风土物候而感激涕零所写下的,同样凛然悲壮的诗篇北方: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它的
12、广大而贫瘠的土地,带给我们以淳朴的言语,与宽阔的姿态,我相信这言语与姿态坚强地生活在大地上,永远不会灭亡;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 故都的秋所表达的,正是郁达夫对于祖国的一片挚爱心醉神迷的,纤细的审美感触所掩映的,对于故都秋声秋色中深沉的文化底蕴的追寻,对于“家国之秋”的理智的、执著的追寻。这是诗人郁达夫忘情吟颂的,也是志士郁达夫舍生取义的根基之所在。 故都的秋也因作者对于“家国之秋”追寻而永驻人间。 【参考资料】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年版 2、唐正序、冯宪光文艺学基础理论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二版 3、陈子善、王自立郁达夫资料研究 ;花城出版社;2010 年 1 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