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层建筑转换结构施工技术.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49495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析高层建筑转换结构施工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探析高层建筑转换结构施工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探析高层建筑转换结构施工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探析高层建筑转换结构施工技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探析高层建筑转换结构施工技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探析高层建筑转换结构施工技术摘要: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施工的关键在于转换层的施工方案的确定,它直接影响到施工阶段的结构安全、工程质量和施工成本。本文介绍了转换结构的施工特点以及施工控制要点。重点对其中的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转换层;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转换层结构的施工特点部分竖向构件在转换层处被打断,使竖向力的传递被迫发生转折,而转换层就是实现转折功能的大型水平构件。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是一受力复杂、不利抗震的结构体系,该结构及其支撑系统有自身的特点。 (一)结构尺寸大,楼面支撑荷载重 带转换层体系内力的改向是通过引发截面

2、内力来实现的,结构内力分布比较复杂,同时为保证上部结构水平剪力顺利传往下部,对转换层楼面水平刚度有严格要求规范一般要求楼板厚度不小于,故一般转换层的结构构件尺寸较大、楼面荷载较重。 (二)分层浇筑,利用先浇部分构件承载 转换层水平构件高跨比大,截面弯曲时水平纤维相对错动不可忽略,平截面假定不再适用,一般呈现短深梁或厚板的受力特性。采用二次叠浇法进行施工时应对叠和构件进行仔细分析,考虑分层处水平剪力对构件的影响,必要时应与设计单位配合,进行一次设计,确保一次叠浇构件在施工阶段和正常使用状态下的承载能力。 (三)结合下部结构,灵活布置支撑系统 为减少对结构抗震的不利影响,避免转换结构上下层发生刚度

3、突变和剪力突变,设计不落地支撑系统时可以结合下部结构进行灵活合理的布置。 (四)通过下部竖向构件卸荷 根据转换层设计时“强化下部、弱化上部”的原则,结构设计加强转换层下部主体结构刚度、弱化上部结构刚度,转换层结构在由地震荷载参加组合的工况下,下部竖向构件轴压比限值有严格的控制,以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延性这使转换层下部竖向构件在施工阶段比一般竖向构件具备更大的延性和承载力储备,可以利用下部承载力富余的竖向构件作为支撑的传力构件。 (五)利用钢骨架或预应力卸荷 在转换层结构中使用钢骨混凝土和预应力技术可以减轻自重、改善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设计模板支撑时可以利用己经成型的水平钢骨或预应力平衡部分或全部

4、施工荷载,极大改善支撑受力性能,这种措施适用于转换层与上部结构没有形成整体工作的情况如上部采用的是小柱网框架或开口剪力墙、壁式框架等结构形式。 二、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分析 高层建筑的转换板,一般厚度较大,而且体积较大,大体积混凝土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相比,具有结构厚、体形大、钢筋密、混凝土数量多、工程条件复杂和施工技术要求高的特点。 (一)原材料要求 (1)水泥:在满足强度和耐久性等要求的前提下,宜选用低热或中热的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发热量 270-290Kj/kg),严禁使用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 (2)骨料 粗骨料碎石和卵石均可,应采取连续级配。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钢筋最小净距的 3/4。当采用泵

5、送混凝土时,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和控制增加水泥用量。骨料中不得含有有机杂质,其含泥量应小于等于 1%。 细骨料宜选用粗砂或中砂,含泥量应小于等于 3%。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时,其粗细率以 2.6-2.8 为宜。控制细砂以 0.3 二筛孔的通过率为 15%-30%;0.15mm 筛孔的通过率为 5%-10%。 粉煤灰为了减少水泥用量,可掺入水泥用量 10%的粉煤灰取代水泥。粉煤灰的烧失去量应小于 15%,SO3 应小于 3%,SiO2 应大于 40%,并应对水泥无不良反应。 外加剂为了满足和易性和减缓水泥早期水化热发热量的要求,宜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缓凝型减水剂。 (二)施工准备以及要点 做好施工

6、方案的编制工作。根据减少约束的要求,确定分层分块的尺寸及层间、块间的结合措施。通过热工计算,确定混凝土入模温度以及对材料加热或降温的措施。确定混凝土搅拌、运输和浇筑的方案。制定混凝土的保温方案。保证工程质量、安全施工和消防措施的制订。 混凝土的配制,应严格掌握各种原材料的配合比。混凝土的搅拌时间,自全部拌合料装入搅拌筒内起到卸料止,一般应不少于 1.5-2min。雨季施工期间,应勤测粗细骨料的含水量,并随时调整用水量和粗细骨料用量。 搅拌后的混凝土,应及时运至浇筑地点入模浇筑。在运送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离析、灰浆流失、坍落度变化等现象。 (三)混凝土浇筑要点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应根据整体连续

7、浇筑的要求,结合结构尺寸的大小、钢筋疏密、混凝土供应条件等具体情况,选用以下三种方法: 全面分层。即将整个结构浇筑层分为数层浇筑,当已浇筑的下层混凝土尚未初凝时,即升始浇筑第二层,如此逐层进行,直至浇筑完成。这种方案适用于结构物的平面尺寸不太大的工程,施工时宜从短边开始,沿长边推进;也可分为两段,从中间向两端,从两端向中间同时进行。 分段(块)分层。适用于厚度较薄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工程。施工时从底层一端开始浇筑混凝土,进行到一定距离后浇筑第二层,如此依次向前浇筑其他各层。 斜面分层。适用于结构的长度超过厚度三倍的工程,振捣工作应从浇筑层底层开始,逐渐上移,此时向前推荐的浇筑混凝土摊铺坡度应小于

8、 1:3,以保证分层混凝土之间的施工质量。 分层的厚度决定于振捣器的棒长和振动力的大小,也要考虑混凝土的供应量大小和可能浇筑量的大小,一般为 2030cm。插入式振捣器应伸入下层 50cm 为宜。 分层浇筑时,上层钢筋的绑扎应在下层混凝土经一定养护其强度达到 1.2N/mm2,混凝土表面温度与混凝上浇筑后达到稳定时的室外温度之差在 250C 以下时进行。为了加强分层浇筑层间的结合,可以采取在下层混凝土表面设置键槽的办法。键槽可用 100mm 100mm 的木方每隔 lm 左右留设。分层浇筑间隔的时间,应以混凝土表面温度降至大气平均温度为好,即水化热温升的峰值以后,一般为 3-5d,因此间隔时间

9、以大于 5d 为宜。 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振捣。振捣棒的操作应做到“快插慢拔” ,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有抽动,以使上下振捣均匀。每点振捣时间以 20-30s 为宜,但还应视混凝土表面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分层振捣时,振捣棒应插入下层 5cm 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振捣时要防止振动模板,并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管道、预埋件等。每振捣完一段,应随即用铁锹摊平拍实。 (四)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拌和物浇筑成型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的目的是为混凝土正常硬化创造必要的温度、湿度条件,防止收缩开裂,保证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 12h 内加以覆盖和浇水。具体要求是,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 14d,矿渣水泥、火山灰质水泥、大坝水泥、矿渣大坝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 21d。养护方法分为降温法和保温法两种。降温法即在混凝土浇筑成型后,用蓄水、撒水或喷水养护;保温法是在混凝土成型后,使用保温材料覆盖养护(如塑料薄膜、草袋等)及薄膜养生液养护,可视具体条件选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