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心理动力与方略——基于恩格尔定理的社会文化心理解读.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50258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心理动力与方略——基于恩格尔定理的社会文化心理解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心理动力与方略——基于恩格尔定理的社会文化心理解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心理动力与方略——基于恩格尔定理的社会文化心理解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心理动力与方略——基于恩格尔定理的社会文化心理解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心理动力与方略——基于恩格尔定理的社会文化心理解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心理动力与方略基于恩格尔定理的社会文化心理解读摘要恩格尔定理是分析社会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的理论工具,完整地理解和运用恩格尔定理必须认真研究该定理所潜含的社会文化心理因素。文化心理过程、文化心理倾向与特征、文化心理共生效应三个基本层面相互交织,形成一个强大的社会心理动力系统,推动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生活的演进。为了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目标,必须重视并深入研究社会文化心理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功能,探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文化心理方略。关键词恩格尔定理;文化心理;文化产业;文化消费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

2、(2013)04010806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恩格尔定理的社会文化心理对文化产业的拉动力研究” (批准号:HBl2U005)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开始快速发展,但在实践中文化产业的优势并没有充分表现出来,文化消费水平似乎与恩格尔定理所言不同。于是,一些人提出了“恩格尔定理失灵”的说法,认为恩格尔系数遭遇了“中国式尴尬” ,应该予以“改革”和“修正” 。实际上,人们运用恩格尔定理研究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时,过多关注的是物质的经济因素,而对其中的文化心理因素重视不够,才导致认识上的诸多歧义。本文试图对恩格尔定理进行文化心理解读,分析和研究社会文化心理对文化产业的动力功能与作用机理

3、,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文化心理方略。 一、恩格尔定理及其潜含的文化心理因素 恩格尔定理是 19 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斯特恩格尔(Ernst Engel)提出的,用以说明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的变化规律,即随着经济收入增长,居民家庭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比重会下降,用于满足文化需要的支出比重会越来越高。 (一)对恩格尔定理的完整解读 恩格尔定理的内容实际上是两条:第一条,随着居民家庭收入的增长,用于食品的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会下降,可称之为恩格尔定理 I;第二条,随着居民家庭收入的增长,用来满足文化需要的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会越来越大,可称之为恩格尔定理。两条定理相互关联,可以用来

4、考察、判断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恩格尔定理用数学公式表示,可得出两个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消费支出总额100%;恩格尔系数=文化消费支出总额/消费支出总额100%。迄今为止,恩格尔系数一直是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常用指标。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 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 30%为最富裕。联合国粮农组织所使用的恩格尔系数就是恩格尔系数。多年的统计实践证明,恩格尔系数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实际状况,因此,恩格尔定理被世界

5、公认为“最可靠的实证性规律” 。 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有三个里程碑式的数值:建国初期在 80%以上,1978 年为 60%左右,目前已降到 40%以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这 30 多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见表 1) ,客观地反映了人民群众实际生活水平稳步提升的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日前撰文披露,2011 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 36.3%和 40.4%。从表 1 可以看出,受金融危机、通胀等因素影响,个别年份有所波动,总的趋势没有改变,这也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市场经济运行中价值规律的作用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的变动情况,真

6、实地反映了城镇居民生活经历了温饱、小康和开始富裕起来,农村居民生活经历了贫困、温饱和达到小康的过程。虽然还有显著的区域差异和阶层差异,但人民群众平均生活水平已显示奔向富裕的开端,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 恩格尔系数是分析城乡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则直接反映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状况。仅仅运用恩格尔系数直接判断和评价我国居民的文化生活状况,存在着方法上的缺陷。许多学者注意到,根据国际经验,一个国家的人均 GDP 达到 3000 美元时,其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就会快速增长;当人均 GDP 达到 5000 美元时,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就会出现“井喷式发展” 。通过对一些发达国家的研究证明了这

7、一现象的真实性,但对我国的研究却发现情况并非如此。以 20032010 年我国经济发展为例,8 年间,人均 GDP 从 10542 元增加到 29992元(2.85 倍)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8472 元增加到 19109 元(2.26 倍)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从 6511 元增加到 13471 元(2.07倍) ,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 37.1 下降到 35.7(下降了 1.4 个百分点) ,但恩格尔系数不仅持续走低,而且有明显下降的趋势(见表 2) 。特别是 20082010 年这 3 年,人均 GDP 分别为 23708、25608 和 29992元,按照对应年度人民币

8、对美元的年平均汇率,分别达到了3413。6、3748。8 和 4430.5 美元,而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不仅比前几年下降了 1-2 个多百分点,而且连续 3 年居低不上。一些研究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的学者正是因此对恩格尔定理产生了质疑。有学者则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深入分析了经济发展、物价变动、收入差距等制约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文化消费的因素。这一思路无疑是正确的,能够帮助我们认清导致我国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波动的客观原因。当我们深入研究居民家庭经济增长与文化消费关系时发现,在这些物质因素背后隐藏着更加重要的却又容易被人忽略的社会文化心理因素。 (二)恩格尔定理潜含的文化心理因素 伴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

9、,文化消费不仅广泛渗透于物质消费之中,而且已经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消费形式,人类消费的符号化程度和社会意义日益凸显。与物质消费相比,心理因素对文化消费行为具有更显著的制约性。 1.社会文化心理是经济收入与文化消费之间相互联系的必经环节。家庭经济收入增长能够刺激文化消费,但必须经过消费主体的文化认知、文化情感、消费意向、价值判断和主观选择这一文化心理环节,才能最终决定是否发生文化消费行为。消费者在不断消费文化产品的过程中,随着旧有需要的满足,不断产生新的或更高水平的文化需要,反过来刺激文化生产的发展,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居民家庭经济收入的增长。 2.社会文化心理是文化生产的起由。文化消费市场是文化

10、生产的依据,文化心理是文化市场的实质性内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获得更多的利润,就必须产销对路。企业生产什么样的文化产品、生产多少,推出怎样的文化服务、如何确定服务的类型和规模,主要取决于广大消费者需要什么,以及需要的类型、层次和程度。即使在完全市场经济视阈下,生产企业要获得高额利润,也必须把提高让渡给消费者的使用价值的价值含量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在社会主义社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要是一切社会生产的最终目标,也是最初动因。 3.社会文化心理是文化消费的归宿。与物质消费相比,文化消费的目的性更明确、更高级、更复杂。物质消费主要是满足生存需要,文化消费则是为了满足发展和享受的需

11、要;物质消费主要是满足生理性需要,文化消费则是为了满足心理需要;物质消费在于它的实用价值,文化消费则注重其社会意义和符号价值。人处于贫困时期,在生存动机主导下的衣、食、住、行方面的物质消费属于被迫或无奈之举,消费者的选择性很小,文化消费则具有更强烈的目的性和更大的选择性。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条件下,文化消费行为是否发生和怎样发生,取决于消费主体的文化需求与消费动机的强度;在需要强度和文化产品一定的情况下,消费者是否购买和购买多少文化产品,取决于消费主体对文化产品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评价,即满足主体心理需要的性质和程度。 二、社会文化心理对文化产业的动力功能及其特征 社会文化心理是人脑对社会文化的反映,

12、是社会主体与社会文化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社会文化浸透于心理系统的各个层面,形成国家和民族传统的深层的文化心理结构。文化心理结构是特定民族“历史地形成的生存条件的内化和民族的观念形态的文化在社会中的人的心理中的凝结沉淀,是由共同的民族文化背景所塑造和陶冶而成的共同的基本人生态度、情感方式、思维模式、致思途径和价值观念诸方面所组成的有机的总体结构” 。文化心理结构具有整体性,反映一定历史时代社会群体的共同愿望、利益、要求和心理倾向,体现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文化心理结构既有人类的共同性,更具有民族的、区域的差异性,折射着人类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正因如此,特定民族每一时代都有基本相同的人生态度、

13、价值取向、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 (一)社会文化心理对文化产业的动力功能 文化心理是由多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就主要方面而言,包含文化心理过程、文化心理倾向与特征、文化心理共生效应三个基本层面。各文化心理层面相互交织,各文化心理现象相互影响,构成了文化生产发展的多维心理动力系统,形成强大的内驱力,推动着社会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生活的演进。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的汤因比认为,产生文明的环境不是安逸的而是困难的,总是条件比较艰苦的地方,才成为创造文明的地方。文明起源于人类对发生遭遇情况的挑战和应战,社会文化心理是推动文明产生、成长和衰落的根本动力。他说:“这些心理上的状态,事实上是无法衡量

14、和计算的,因此也无法在事先做出科学的估计,然而这些却正是在发生遭遇的情况时起关键作用的决定力量。 ” 1.文化心理过程的功能。文化心理过程层面,主要包括文化认知、文化情感、文化创意、文化判断、文化评价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文化认知、文化情感和文化创意。首先,文化认知是文化心理的基础。人们通过文化感知、文化思维、文化理解来接受社会文化的同化、教化和内化,是文化心理动力功能产生的前提条件。文化消费是以文化、文化产品、文化劳务为消费对象的高雅行为,是消费主体对文化产品的认知、购买、鉴赏、使用等一系列行为的总称。 “消费在观念上提出生产的对象,把它作为内心的图像、作为需要、作为动力和目的提出来。 ”因此

15、可以说,文化消费始于文化认知。其次,文化情感对内是文化心理发展的动力,对外是强化文化行为的动力。文化消费作为一种精神生活,必然在消费主体的内心产生这样那样、或深或浅的情感体验,如喜欢还是厌烦、感动还是漠然、迷恋还是憎恶等等。文化情感通过心理感染产生文化兴趣、文化偏爱、文化依恋,加深文化体验,增强文化消费动机。再次,文化创意是文化生产的源泉。通过文化想象和文化创意创新文化产品,发展文化市场,带动文化消费,从而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2.文化心理倾向与特征的功能。文化心理倾向与特征中的许多心理现象都对人的文化消费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例如文化需要、消费欲望、购买动机、文化态度、价值取向、文化人格、消费能

16、力等。其中,文化需要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源。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把人的需要区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三个层次,阐述了需要是动力因素原理。马克思说:“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 ”“消费,作为必需,作为需要,本身就是生产活动的一个内在要素。 ”马克思、恩格斯还多次阐述了人的需要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思想,恩格斯指出,“一有了生产,所谓生存斗争不再单纯围绕着生存资料进行,而是围绕着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进行。 ”根据现代心理学揭示的人的行为模式,需要是个体行为原动力,文化需要诱发消费欲望,消费欲望转化为购买动机,购买动机产生消费行为。所谓拉动文化内需,简言之,就是提高文化需求张力,

17、激发文化消费动机,强化文化生产与消费的内驱力。因此,文化心理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功能,最集中体现在人的文化需要上,其余各因素都是文化需要的动力功能的延伸、转化和实现条件。 3.文化心理共生效应的功能。文化心理共生效应指社会群体在文化生活环境中相互影响而产生的群体成员趋同的文化心理现象,主要包括相互关联着的模仿与攀比、舆论与流言、流行与时尚等文化心理现象。其中,流行与时尚的动力功能在文化生活中最为突出。文化市场高潮和火爆期表现为流行与时尚,流行是一定时期内某种生活方式引来许多人的模仿与追随的文化心理连锁反应;时尚主要指在某一时期人们所普遍崇尚的某种行为方式或生活方式。流行与时尚通过模仿、暗示、舆

18、论、流言等渠道形成,甚至可能导致一种“时狂” 。后现代文化消费主义认为,文化消费是一种标志社会区分的方式;是一种模仿性质的消费形式。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认为,流行与时尚是阶级区分的产物,时尚是既定模式的模仿,它满足了社会调适的需要,给予个体不会孤独地处于他或她自己行为中的保证。 “社会较高阶层的时尚把他们自己和较低阶层区分开来,而当较低阶层开始模仿较高阶层的时尚时,较高阶层就会抛弃这种时尚,重新制造另外的时尚。 ”流行与时尚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力是不可估量的,甚至可以用“气势磅礴”来形容它。 (二)社会文化心理的基本特征在我国文化生活中的表现 文化心理和社会文化一样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不仅文

19、化消费和物质消费存在明显的心理差异,而且文化心理特征在不同地域或民族文化消费过程中有不同的表现。如果我们能够从文化心理一般特征人手,具体分析我国民众的文化心理状况这一基本国情,就不难发现在我国当前文化消费不能与人均 GDP 同步增长的真正原因,也会给我们完整理解和正确运用恩格尔定理带来思想方法上的启迪。 1.文化心理的内隐性。首先,社会文化心理要素和功能的内隐性。文化心理因素不像经济发展、物价变动、收入差距等因素那样直观可感,在研究恩格尔定理或文化消费现象时,常常容易被忽略不计。文化心理不是文化消费行为本身,而是隐蔽地作用于人的行为,其作用的方式、周期和程度,常常在短期行为或个别行为中很难判断

20、出来。其次,文化认知和体验的层次具有深潜性。文化心理是民族心理的精华,是在认知、情感、个性等其他各种心理基础上社会主体与社会文化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沉淀物,是个体或民族的心理结构中的深层结构。具有同样经济条件的人,在物质消费上可能非常接近,在文化消费上能存在巨大差异。那些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先富起来的人,有些拿钱赌博、修庙、建坟等满足其低俗追求,有些用于教育投资、文化鉴赏、观光旅游等提高文化品位,有些则把钱存起来,坚持节俭度日。由于我国平均教育水平偏低,国民文化心理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文化消费的需求还远远低于对物质消费的需求。 2.文化心理的滞后性。作为文化消费对象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

21、,本身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唯物史观认为,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水平之间具有不平衡性。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的“文化堕距”理论认为,在社会变迁过程中,文化集丛中的一部分落后于其他部分而呈现滞后的现象,一般而言,物质技术的变化发生在非物质的适应性文化之前。社会心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不同步性,作为社会文化生活反映的文化心理也必然滞后于社会文化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但文化产业还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整个社会的文化生活氛围还没有形成。客观地说,在20032010 年的 8 年中,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水平从 924 元增长到1627 元,绝对值增幅已经很大,但由于大大低于人均 GDP 的增长速度,因此恩格尔系数的相对值显现出逐年降低的态势。这样就足以说明,在文化心理支配下的文化消费滞后于社会经济增长完全属于正常现象。 3.文化心理的稳定性。文化心理也是在漫长的历史演变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传统文化通过社会传递发生长久的影响作用。在代际的双向同化过程中,长对幼的同化往往占有绝对优势。因此, “人的文化心理结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特别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这种稳定的文化心理结构一旦形成后,在价值判断和选择方面具有很强的心理定势” 。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个体通过环境同化、社会教化和自觉优化,将社会文化内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