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情境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的运用摘 要:本文从情境教学法的内涵入手,分析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运用情境教学法的必要性及运用策略,提出课堂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的几点思考,旨在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育人作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 高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2-0229-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以下简称“基础”课)是 2005 年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确定的高校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是对大学生
2、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也是基础课程。长期以来,因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学科特点等原因,使基础课一度陷入“效果差、声誉低”的尴尬境地。如何改变其尴尬处境,体现其教育价值,是值得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研究的问题。本文试就情境教学法在基础教学中的运用做初浅探讨。 一、情境教学法的基本内涵 情境教学法是著名小学教育家李吉林老师长期探索实践的结果,目前已经是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所谓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2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并获取知识或技能,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3、情境教学法在对培养学生情感、开发潜力、启迪思维等方面有独到之处。情境教学法适合基础课的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能够突破教师教学思维中传统教学方法的固有模式,同时增强基础课的教学实效性。 二、情境教学法在“基础”课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1.情境教学符合基础教材的特点 基础这门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传授,并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把科学的思维方式渗透于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训练学生的思维。 基础教学中适当引入情境教学法可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情境教学符合认识论的要求 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认识活动。而认识的一般规律是由感性认识上
4、升到理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高校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大多是抽象的、理性的概括。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用可感知的素材诉诸学生的感官,引发想象,实现由“生动的直观到抽象思维”的飞跃,从而去分析社会现象,指导社会。 3.情境教学符合终身学习的要求 21 世纪是一个正在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学技术的进步,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21 世纪要求人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而以教师3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情境教学模式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亲身体验,其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同学生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后的自学方式是一致的,情
5、境教学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三、情境教学法在“基础”课中的具体运用 1.情境内容的选择应做到两个“紧扣” ,即紧扣教材内容、紧扣教学大纲 紧扣教村内容:这就要求在运用情境教学时,情境内容的选择必须来源于教材,并紧紧围绕“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三大模块中的热点问题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乐于思考的经典的音频资料、视频资料。紧扣教学大纲:基础课理论学时有限,教学中做不到面面俱到,必须按照大纲的要求选择情境内容,以期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 2.情境主题的设计应做到两个“贴近” 即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实际。 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情境主题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根据学
6、生的年龄特征、专业特点选择不同的情境主题。例如对于会计专业学生可以设计会计事务所运行方面的情境,对于法律专业的学生可以设计模拟法庭方面的情境;贴近生活实际: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找现实生活中的情境或根据生活实际自己设计情境,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对情境教学法运用的几点思考 1.情境创设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4情境不是摆设,也不是为了赶时髦的点缀品。创设情境的目的是要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因此教师要克服那种认为教材中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以创设情境的误区,克服以情境代替教学,必须将教学与教育内容寓于情境,达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2.情境材料的选择要注意时代性 社会在前进
7、,时代在发展,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因为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因此在教学中情境的创设要有现代气息,要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素材及时引入课堂,以增强教学的时代性。真正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3.情境创设要不断提高教师的能力 要想取得最佳的情境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教师驾驭教学的能力。就基础课的情境创设而言,教师必须知识面广,阅历丰富,要有精湛的业务知识,了解最新的国际国内大事,同时还要掌握与其他学科相关的一些知识。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活跃起来,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陈志萍,季正蓓,情景创设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4吴俊明,倪志刚,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