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视角下的公务员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对策.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54810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维视角下的公务员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三维视角下的公务员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三维视角下的公务员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三维视角下的公务员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三维视角下的公务员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三维视角下的公务员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对策摘 要:公务员的工作绩效直接影响政府管理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但由于公务员自身、政府组织和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公务员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职业倦怠。因此,我国公务员职业倦怠这一问题的解决应该通过公务员自身调适、组织支持和社会理解三方面共同努力来实现,有效地克服职业倦怠,提升公务员工作生活水平,促进组织绩效的提高,建设高效廉洁的政府。 关键词:公务员;职业倦怠;组织支持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4-0096-02 近年来,我国公务员个体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职业倦怠现象,这不仅直接影响公务员的身心健康,而且

2、也会严重影响到政府公共服务质量和政府行政效能的提高,政府形象的树立乃至和谐社会的有效构建。基于此,对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源头上分析其成因及干预对策,改善公务员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提高公务员工作和生活质量,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公务员职业倦怠概述 (一)职业倦怠概念 职业倦怠最初是由美国学者弗登伯格 1974 年提出的,用来描述专业工作者在工作环境上所引发的身体与情绪耗竭现象。弗登伯格把职业倦2怠定义为“由于工作对工作者过度需求能量、力量或资源而导致工作者的工作失败、精力耗竭或身心枯竭” 。 马斯拉克和杰克逊指出职业倦怠是人们在长期的工作中产生的与个人压力有关的一种心理上的

3、综合病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情绪耗竭、人格解体以及个人成就感丧失,其中情绪耗竭是这一系列症状的主要方面。 (二)我国公务员职业倦怠表现 2004 年 12 月,2008 年 4 月由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两次发布的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公务员群体职业倦怠比例较其他职业相比排名靠前,甚至在 2004 年还高居榜首,倦怠比例竟高达54.88%。公务员职业倦怠必然导致一定的心理、生理或行为上的后果,主要有:生理表现为常见的一些职业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和关节炎等。除此之外,还表现为身体极度疲乏、虚弱、持续的精力不济;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严重者还会出现精神疾患。心理表现为焦虑、情

4、绪烦躁;悲观失望、无助与冷漠;怀疑自己能力、失败感等。行为表现为紧张、失眠、焦虑,攻击性行为加剧,人际摩擦增多,极端情况下会打骂他人甚至自残,影响家庭和朋友关系1。 从以上的表现可以看出,公务员职业倦怠很可能会严重影响公务员的身心健康,破坏家庭和朋友关系,对工作也缺乏积极性和责任感,严重影响政府组织的效能。 二、公务员职业倦怠成因分析的三个维度 (一)个体视角 31.自身的人格特征与职位存在矛盾。公务员的职业特征一般要求公务员应具备一定的人格特征,诸如性情温和、与人友善、善于自控、自信、成就动机中等。但目前我国公务员招录时并没有将其纳入指标体系中考核,致使部分公务员不能适应工作岗位。 2.公务

5、员对自身的期望值高,成就动机较强烈。工作中个人决策得不到实现,协商没有获得权力,基层工作除了单调的程序性工作,就是繁琐复杂的社会事务,专业与岗位脱节,所学无用武之地,干一番事业的理想就此破灭,理想一旦破灭,对工作失去热情,甚至开始厌烦,产生倦怠。 3.个人调适能力不足。社会发展对个人的要求(知识、技能)不断提高,若不及时学习充电,难以适应当前工作需要,工作难以胜任,积压负面情绪产生倦怠;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保健意识匮乏,不善于自我调节或求助专业机构及时宣泄负面情绪,摆脱心理困扰,心理问题日趋严重。 (二)组织视角 1.角色冲突。公务员既是行政人又是社会人,既是干部又是公仆,既是公民又是公民的雇员

6、,既要以民为本,为人民服务,又要生存和追求个人利益,在工作中常常面临权力和权利的冲突。此外,服从上级安排,完成上级布置的工作是义务和责任,但上级的决策并不是每次都是对的,是向上级负责还是向公众负责,产生了服从权威和服务公众的心理冲突。 2.官场潜规则盛行,政府人际关系复杂。官场中精于潜规则的会被4认为“有人缘” 、 “会办事” ,而坚持原则和道德底线的则可能被视为“另类” 、 “不合群” 。 “官场潜规则”的潜滋暗长,使得政府部门的不少公务员在角色冲突中深觉无奈,倍感困惑。 3.组织制度自身缺陷。公务员在科层制组织中按程序办事,缺乏应有的弹性和应变能力,无法获得创新感和成就感,只能消极地适应程

7、序性工作;公务员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者,日常内容纷繁复杂,经常直接面对群众,解决很多突发事件和大量的经常性程序工作,工作严重超负荷,工作压力较大。 4.组织支持的缺失。组织支持包括制度的支持、管理者的支持和同事的支持。就制度层面而言,存在晋升路径依赖和发展模式单一的问题,金字塔状的职位晋升路径,升迁职位十分有限导致竞争异常激烈;还有一点就是公务员的权利救济制度不够完善。公务员长期在这种情况下工作直接导致情绪衰竭、工作怠慢以及个人成就感低落的综合症状2。 就管理者、同事层面而言,由于科层组织过严的规训和监管降低了组织成员间的信任感,公务员与上级的交流很少,上下级想法无法及时沟通,工作得不到上级

8、的支持和理解,工作热情和创新能力被逐渐削弱;而同事间经常因升迁在明争暗斗,彼此之间更多的是猜忌和提防,缺乏有效沟通,使得公务员缺乏情感支持,严重影响其情绪和工作动力,产生耗竭感3。 (三)社会环境视角 1.社会大众对公务员期望值过高。官本位思想使社会大众对公务员职业有过高的期望,进而直接转嫁到公务员个体上,过高的期望值已经5超出公务员工作能力范围,一旦无法达到公众期望,便会受到指责,使其处于长期的压力下,工作怠慢、疲倦。 2.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带来的压力。一方面,公务员职业本身所带来的优势受到冲击,不再是一成不变的铁饭碗、金饭碗。另一方面,改革进程中引入了政府管理理念和模式。但这一过程,一

9、些公务员由于自身能力有限而无法适应新形势而身心疲劳,焦虑彷徨,工作满意度下降,产生职业倦怠。此外,改革中监督制度的不断完善,尤其是网络监督的迅速发展,让公众更多地参与到行政监督中,由此对公务员的工作效率、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社会对公务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关注不够。心理学研究人员对这一特殊群体缺少系统研究,例如心理素质与工作效能关系,组织如何创建有利于公务员成长的心理氛围,公务员如何自我调适等;对公务员心理咨询工作重视力度不够,心理咨询工作进展比较缓慢;公务员缺乏有效的心理宣泄渠道,负性情绪长期积压,引发职业倦怠。 三、三维视角下规避公务员职业倦怠的路径选择 (一)个体层面的路径主动调适

10、 首先,公务员应对自己和工作有一个正确认识,进而确定自己是否具有从事政府工作的特质,是否符合公务员的职位要求,最终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 其次,降低过高的个人期望值,自觉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公务员应依据自身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职业环境,在进行充分的设计与沟通的基础上,科学、有效、合理地规划职业生涯发展阶段,通过不同阶段的完6成来实现工作价值与自我价值,提升自我效能感。 最后,努力提高职业能力的同时,注重心理调适能力的提升。公务员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应时代需求和工作内容调整而积极更新知识技能,提高职业竞争力,消除因知识陈旧而带来的压力,并通过良好的工作业绩获得专业效能感。此外,公务

11、员还应该重视心理保健知识的学习,掌握调适方法,学会情绪疏导,主动寻找合理宣泄渠道。 (二)组织层面的路径组织支持 当前科层制存在组织形式缺乏民主氛围,公务员缺少参与决策的机会,协调过程中的上级授权较少,工作程式化等问题,这就导致公务员的积极性被压抑,产生倦怠。但科层制是目前世界上普遍认可的组织体制,尽管自身存在一些问题,至今还没有哪一种体制可以取代它。因此,缓解公务员职业倦怠应该在科层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组织管理模式。 首先,加强民主管理,创设宽松的工作环境。尊重公务员的权利,积极采纳其有益的工作经验和见解;扩大公务员参与管理和决策的空间,畅通沟通与交流渠道,充分发挥公务员的积极性和创造

12、力。增强工作的丰富性,向公务员合理授权,给予其不同的工作任务和责任,开发其工作热情。 其次,健全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实现公务员的合理流动。公务员在考核过程中可以借鉴企业的一些优秀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公务员考核机制必须切实可行,尽可能量化考核标准,科学运用定7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并且保证考核的公平性,提高公务员的公平感。 还有就是综合运用各种奖励方式,运用激励的多样性来满足公众的多种合理需求,缓解公务员的角色冲突。特别要提到一点是晋升制度的完善。此外,加快完善公务员有序流动机制,通过职务轮换或轮岗交流来推动公务员交流,以丰富多样的工作内容,给予公务员新的权力和责任。 最后,加强

13、公务员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完善培训制度。政府部门应该加强与外部心理咨询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对公务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加强公务员心理健康教育。 同时,也可以导入“员工帮助计划” (EAP) ,通过专业人员对组织的诊断、建议和对员工及其直接家属的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化解公务员的工作压力,解除其心理负担,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效能感4。 (三)社会层面的路径社会理解 1.社会公众对公务员职业的理解即同等看待。社会公众应从“官本位”思想向“民本位”思想转变,科学合理地看待与理解公务员职业。公务员职业也是社会众多职业中的一种,在择业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特点做决定。 2.社会公

14、众对公务员群体的理解即合理期望。社会公众一直对公务员寄予厚望,但凡他们的某些行为不能达到公众心理目标,就会遭受社会责难;公务员的一些亲戚、朋友想当然地认为可以通过他们获得一些额外利益,使他们为难,给他们带来很大压力。因此,社会公众应理解8公务员的工作,积极配合、支持其工作,建立对公务员的合理期望。 此外,还应加大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力度。心理工作者应重视公务员职业倦怠的研究,深入探讨相关的有效干预路径,同时积极探索不同职级公务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与行政效能的关系,在保持公务员心理健康的同时,优化行政效能。 参考文献: 1王伟华.天津市公务员职业倦怠状况调查研究J.行政论坛,2009, (3). 2高电玻,危莹.我国公务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和对策J.清江论坛,2009, (2). 3韩艳萍,张媛.公务员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干预对策J.前沿,2011, (23). 4张鹏,孙国光.公务员职业倦怠成因及干预对策J.中国行政管理,2008,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