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学习汉语“把”字句偏误分析.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55141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人学习汉语“把”字句偏误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外国人学习汉语“把”字句偏误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外国人学习汉语“把”字句偏误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外国人学习汉语“把”字句偏误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外国人学习汉语“把”字句偏误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外国人学习汉语“把”字句偏误分析摘 要:本文以偏误分析为理论依据,着重分析了外国人学习汉语“把”字句的一种偏误。文章将收集到的“把”字句偏误形式进行总结,并按照偏误的性质把它们归纳为成分遗漏,并以这种类型为依据,对外国人学习汉语“把”字句偏误现象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揭示出外国人在“把”字句问题上表现出来的偏误根源,即主要是由于对“把”字句的语法意义没有真正理解而造成的。 关键词:“把”字句;偏误分析;成分遗漏 “把”字句是指谓语部分带有介词“把”构成的介词短语作状语的动词谓语句。一般有主语、 “把”字构成的介词短语做状语及动词性短语作谓语中心组成。 “把”字句是外国人学习汉语过程中最为困难

2、问题之一,同时也是语法教学中的难点问题。这个问题之所以胡出现,一方面是因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在“把”字句问题上还没有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足够的成果;另一方面是因为“把”字句太特殊,为世界上许多语言多没有,这就给留学生学习“把”字句带来许多困惑,而使用“把”字句时常出现各种偏误。 盛炎先生说:“错误分析被认为是第二代应用语言学研究中的前沿阵地和尖端科学,对第二语言和外语教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所谓偏误分析,是以外语学习者发生的偏误为研究对象,它所关注的是学生所2使用的目的语形式(实际是中介语)与目的语的规范形式之间的差距,以及造成这些差距的原因。 本文对“把”字句的研究,正是以偏误分析理论为指导,

3、对外国人学习“把”字句的偏误形式进行总结,并按照偏误的性质将其归纳为成分遗漏类型。 一,偏误分析 本文把直接或间接搜集到的“把”字句偏误形式,进行归纳,并按照偏误性质把它总结为成分遗漏类型。 1.成分遗漏 成分遗漏指的是由于在词语或句子中遗漏了某一个或几个成分导致的偏误。 “把”字句的遗漏偏误常常表现在遗漏“把”字句中的谓语动词以及动词以及动词后的成分。 1.1.遗漏动词后边的相应成分 (1)我要马上把这封信寄。 (2)我把新买的杯子打。 (3)你应该先把这篇文章看,然后再做练习。 (4)我们要把修电视的技术学。 (5)你应该把自己的东西收拾。 (6)我们把这个困难的问题讨论吧。 (7)我们应

4、该把野生动物保护。 (8)李老师严厉地把我批评。 这些“把”字句中的谓语都是动词的简单形式。其中例句(1)至3(4)的谓语是单音节动词,例句(5)至(8)的谓语是双音节动词。表示处置和影响的“把”字句,其谓语动词一般是及物动词。这类“把”字句的谓语还必须是一个复杂的短语。这是因为“把”字句是表示处置或影响的,因此句子里不仅要有表示处置或影响的动词,而且要有说明处置或影响的结果的成分。 “把”字句表示处置或影响意义的这种需要决定了“把”字句中的谓语动词不可能是个简单形式,在动词前后(主要是在动词后)应当有相应的词语来表示与动词有联系的其他相关的意义。这些成分通常是动态助词“了” 、 “着” ,动

5、词为重叠式,动词后有补语等形式。 “动词前后的成分才具有积极的性质,才是近代汉语里发展这个“把”字句式的推动力。 ”外国学生不了解这类语义内容对句法结构形式的要求,所以就会出现大量这类偏误。这类偏误的表现形式是结构不完整,根源在于对“把”字句意义的不理解。 某些双音节动词本身含有结果或完成的意义,可以不带其他成分单独充当“把”字句的谓语。如:缩小、延长、降低、消灭、打开、打倒、减少、解散等等。不难看出,这些动词都是“动补式” 。结构本身包含了结果意义,或者说在意义上是自足的,所以这些双音节动词可直接在“把”字句中作谓语而无前后的其他成分。 1.2.遗漏“把”字句中的谓语中心动词 (1)他把那些

6、书都掉了。 (2)我把刚买的杯子破了。 (3)我把朋友送的礼物坏了。 (4)我把这篇文章懂了。 4(5)到夜里十二点多,我才把作业完了。 (6)对不起,我把你的词典脏了。 (7)老师,请您把字大一点儿。 (8)我把这个问题明明白白。 (9)我同屋每天都把宿舍干干净净。 例句(1)至(5)中,这些“把”字句中的谓语“掉、破、坏、懂、完”都是不及物动词,不是前边主语发出的动作行为,而是主语的某个动作行为的结果,因此这些词常常作动词后边的结果补语。汉语没有真正意义的形态,没有区分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形态标志,一般的汉语词典也没有这方面的说明。这就给外国学生区分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造成了困难。而准确

7、地判断一个动词是及物动词,这是使用“把”字句的一个前提条件。没有这个前提,就必然出现混乱,就会把表示动作结果地词语当做主语所进行的动作行为本身,造成偏误。 例句(6)至(9)中, “脏”和“大”是性质形容词, “明明白白”和“干干净净”是状态形容词。这些形容词都不能表示主语是假的动作行为,都不具备“把”字句的谓语资格。按照错误例句的语义,在汉语里“脏”和“大”这样的性质形容词应当体现为动作的结果,做结果补语。 二,产生偏误的原因 从学习者主观因素看,首先,是学生不能准确地把我“把”字句表达的语法意义。其次,是学生不能正确的掌握“把”字句在实际运用时的句法语义和语用限制的规则。 5从客观角度看,

8、学习者的母语与目的语差异越大,学习者受母语的正迁移越小,学习者难度就越大。由于“把”字句太特殊,世界上许多语言中没有,这样,自然给学习者带来相当大的困难,出现偏误也是在所难免。 综上所述,许多在结构形式上表现出来的偏误归根到底是由于学生没有准确把握“把”字句的语法意义造成的。因此,外国人要学好“把”字句,准确掌握它的语法意义是关键。 注释: 刘月华等著:实用现代汉语语法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盛炎:语言教学原理 ,重庆出版社,1990 年。 鲁健骥:中介语对比分析及偏误分析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年 7 月。 吕叔湘:吕叔湘文集第二卷,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6 年。朱德熙:语法讲议 ,商务印书馆,1982 年。 参考文献: 1. 鲁健骥: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词语偏误分析 ,1987 年第 4 期。 2. 鲁健骥:偏误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 , 语言文学应用1982 年第 2 期。 3. 刘月华等著:实用现代汉语语法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6 年。 4. 李大忠: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分析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6版社,1996 年。 5. 叶盼云,吴中伟:外国人学汉语难点释疑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