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子弟学校的价值分析【摘 要】农民工子弟学校是城市化流动加速背景下产生的特殊教育机构,它的存在和发展对现有的教育体制起到了补充作用。但是由于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等原因,该类学校存在被取缔的危险。社会工作遵循平等的价值理念,利用专业的工作方法,力图改善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环境,提出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形成合力,助力农民工子女成长。 【关键词】社会工作;农民工子弟学校;教育环境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带着子女涌入到城市,带来了教育、生活、发展等一系列问题。面对陌生的环境,生理弱势和心理弱势使得农民工子女无所适从,而教育则成为他们快速适应
2、城市生活,建立正常人际关系,加快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从现有的运行体制来看,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解决。一种是由当地的公办学校接收,另一种是由农民工子弟学校接收。但相对而言,农民工子弟学校似乎承担着更重大的责任。该类学校大多是由社会力量兴办,招收对象以流动人口子女为主,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它的出现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必然性,它是在中国社会变迁过程中,现行教育体制无法适应社会转型及变迁的结果,在过去及现在一段时间内解决了低收入农民工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对现有的教育体制起到了补充2作用。因此,在短期之内要取缔它的“合法”地位是不现实的。 凭借入学程序简单、收费低等优势,农民工子弟学校在一定程
3、度上迎合了农民工家庭的需求。但是,该类学校的生存现状及发展令人堪忧。一、农民工子弟学校教育存在问题 (一)资金短缺,环境条件差 学校教育目的的实现,很大程度上是学校创设教育环境的结果。教育环境是影响学校活动的一切外界因素的总和,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及文化因素等方面。由于学校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环境和场所,学校教育环境特征对学生学业成就发展的影响成为很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办学条件的局限在于资金的短缺。投建农民工子弟学校本身就是农民工群体自救的无奈之举,自身社会资本的薄弱和大众的成见带来了投资的局限性。再加上收费低廉,学校的正常运转很难保证。身份的弱势和前途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深了办学者的短期行为
4、,阻碍了学校运营的再投入。这也决定了该类学校相对恶劣的生存环境。 (二)多分布在城乡结合部,社区秩序混乱 为节约投入成本,规避政策风险,方便受众,此类学校多分布在城乡结合部,招收对象主要为流动儿童,这也在客观上反映了学校与外来人口社区的关系。由于城乡结合部本身管理比较混乱,人员混杂,急促的城市化带来了各处的拆迁改建,学校不得不多次迁址。每天在嘈杂的社区环境中学习和生活,学生不免会沾染上很多不良习气。 (三)师资力量薄弱,人员流动性大 3农民工子弟学校的老师大多是农村外流教师、文化程度稍高的进城务工人员或者当地人,一般都是临时从教,只能承担简单的课程讲授,流动性大,管理困难。工作的繁重,更是加速
5、了教师的流失。 另外,农民工特殊的职业背景造成学生流失严重。由于该类学校入学门槛低,流动儿童只需办理简单手续就可以入校就读,中途插班、转学、辍学的现象很是严重,增加了学籍管理的混乱。 二、学校社会工作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具有契合性 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与方法帮助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群体和社区,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并预防问题的发生,恢复、改善和发展其功能,以适应和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的服务活动。学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分支之一,也被称为教育社会工作。目前,学界对学校社会工作的界定虽然表述略有不同,但均强调以学校为工作场域,以学生为服务对象,以培养学生能力和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 社
6、会工作作为一项实操性很强的活动,有其自身深厚的价值观基础:承认生命的价值,每个人都是平等、珍贵的个体,尊重人的权利和尊严。在教育方面,坚持孩子有权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并根据自己的需要采用相应的学习经验;教育过程不仅要给孩子提供进一步学习的工具和谋求生活的技能,还应该成为孩子精神健康的必要因素。学校社会工作者以平等的理念进入农民工子弟学校是对学校的一种尊重和承认,也是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利的真实关切。 三、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子弟学校的价值分析 作为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学校需要社会工作的配合,作为学校教4育的辅助力量。尤其是农民工子弟学校这样的弱势群体,更是需要社会工作专业的指导
7、和服务。 (一)学校社会工作具有专业的工作方法 个案社会工作。个案社会工作是由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方式,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对个人或家庭提供心理调整和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协助个人和家庭充分认识自身拥有的资源和潜能,完善人格和自我,提升其适应社会和解决困难的能力,从而达到个人或家庭的良好生活状态。 小组社会工作。小组工作的方法是按照既定的目标,协助小组成员通过小组活动、小组过程及小组动力,进行分享、分担及相互支持,从而改善态度、人际关系和应付实际生存环境的能力,帮助组员解决问题和发展潜能等。 社区社会工作。它以社区和社区的居民为案主,通过发动和组织社区居民参与集体行动,确定
8、社区问题与需求,动员社区资源,争取外力协助,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或预防社会问题,调整或改善社会关系,减少社会冲突,培养自助、互助及自决的精神,加强社区凝聚力,培养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能力,发掘并培养社区领导人才,以提高社区的社会服务水平,促进社区的进步。相对于个案、小组,社区社会工作强调的是一种宏观的介入。 (二)学校社会工作介入的价值分析 价值一:转变学校教育理念,改善学生教育环境 学校是儿童或青少年接受系统、正规社会化过程的重要场所。学校5的教育方式、教育理念都影响着学生个体心理发展和人格塑造。在面对农民工子女这样特殊、敏感的群体时,学校更应该做好及时、正确的引导。但农民工子弟学校社会存
9、在上属于弱势群体,在艰难办学中只能承担基本的教育职能,很难做到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学校社会工作致力于系统化的双向改变:通过争取资源改善学校的教育环境,一方面激发学生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建社区、家庭、学校与个人的良好互动;另一方面,深化学校的文化建设及人文关怀的理念,感染学校在有限的资源建设下,注重对孩子的精神关怀和心理照顾。 价值二:挖掘孩子的“内生力” ,培养良好品格 农民工子女大多处于儿童期、青春期,正是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关注的敏感阶段。然而,父母的临时性缺位、社会的冷漠、恶劣的学校教育环境,使得很多孩子只能自我管理,独自面对生活、学习、心理上的困境,有些人甚至会出现心理扭曲和偏差行
10、为。 社会工作者可以将问题渗透到服务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对农民工子弟所面临的心理、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专业辅导,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培养其自信、自强的人格特质。 价值三:改善亲子和师生关系 父母和老师是孩子情感支持的重要角色,但二者实际的教育方式不免简单粗暴,很容易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社会工作者可以就教育方法和技巧在农民工家长和教师群体中开展指导服务,提高他们的教育能力,转变教育观念,促进和孩子的有效沟通,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及社会融入提供支持。 6价值四:改善社区环境,拓宽社会支持系统 学校和社区的社会组织活动在结构和机构上是相互依赖的。学校社会工作的服务一定要争取社区的支持,才
11、能更好地促进农民工子女教育环境的改善。社会工作以学校所在社区为服务对象,一方面,联合当地政府部门,建立服务机构,改善社区环境,为学校发展提供良好的社区氛围。另一方面,作为政策的发起者和行动者,在农民工子弟学校确实存在就学需求的情况下,师资、校舍达不到办学标准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应努力向政府、公益组织等争取一定的教育资源和其他的社会支持力量,为改善学校教育环境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四、机遇与挑战并存 社会工作在理论上适用于农民工子女教育,但在实际应用中却面临很多困难。一方面,由于农民工子弟学校不属于教育体制内的正规学校,政府对其多采取消极态度,导致社会工作介入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可能会阻断服务过
12、程;另一方面,我国学校社会工作制度还没有真正建立,学校社会工作实施的模式和效果还无法进行有效评估,再加上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缺乏,社会工作的开展可能会受限。 机遇与挑战并存。目前,社会工作者真正进入并帮扶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案例为数不多, 能够提供专业服务的更是少之又少。社会工作选择农民工子弟学校作为试行点进行积极的尝试,既可以改善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教育环境,促使学校及家长更加注重孩子的个性、心理成长,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还可以利用学校社会工作模式已有的经验积累,开通新思路,钻研新方法,建立良性的运行机制,对于拓展社会工7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璧亮.优化学校教育环境 营造良好
13、育人氛围J.中国教育学刊,2002(06):35-36. 2 崔义中,朱君宜.农民工子弟学校公益办学模式研究基于新公共管理视角J.未来与发展,2013(03):87-91. 3 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4 马林芳.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子弟学校的价值分析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 ,2008(01):9-12. 5 刘海燕.胡小岩.社会工作者介入学校社会工作的策略分析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2(01):105-107. 6 刘慧涵.北京打工子弟学校的困境及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以北京石景山 HA 打工子弟小学为例J.社会工作(下半月) ,2010(09):40-42. 7 周沛.社区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作者简介:张美(1987- ) ,女,河北保定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张磊(1960- ) ,男,河南沈丘人,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