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也谈“咬文嚼字”【摘 要】语文课堂改革要把探究性学习与基础知识传授相结合,从“咬文嚼字”中达成探究、发现。语言文字教学要以读为主、阅读教学要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咬文嚼字”中上出最本真的语文课,同时培养学生积极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语文;新课改;语言文字教学 近年来语文教改存在把探究性学习的功能随意地扩大化的现象,不少老师把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与新课改对立起来,认为语文课堂放弃在文本中咬文嚼字,回避基础知识,一味对“人文内涵”作挖掘,才是自主、探究,才是研究性学习。语文课也因此失却了语文的味道与特性:没有了诵读的语感培养,抛开了课堂上必要的字词句疏通和对汉语言文字的准确理解,取消了对基本语
2、言规律的认知和对文体基本知识、文学常识的掌握等等。这是教改中一种矫枉过正的行为,语文课堂的改革呼唤着探究性学习与基础知识传授整合,呼唤着从咬文嚼字中达成探究、发现。 如何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本身去培养素养,涵养情感,发展智慧,感悟生活?这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现实的情况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越来越淡漠,甚至失去了必要的耐心去阅读经典的文学名著,根本谈不上去品味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去体悟语言文字背后的“篇外意,言外情”了。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育的悲哀。让学生能领略2语言文字的魅力,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读的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
3、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读,是传统的语文教学形式,也是被千百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所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许多语文课堂却大大淡化甚至摒弃了读,斥之为老掉牙的东西。这是一个错误。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首先要让读回归课堂。 “以读为主线,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涵情,以读导学”要成为广大语文教师自觉的追求。 为此,咬文嚼字,甚至烹文煮字的工夫是少不得的。因为文本是文章思想内涵的唯一载体,脱离了对具体文本的涵咏品味,凭主观臆测而得出的结论,只能是一厢情愿的空想。这期间,教师可指点学生阅读的相关技巧
4、,诸如学会抓关键词句,品开头结尾,悟抒情议论等,但万不可越俎代庖,为完成教学任务把现成的答案和盘托出。而应提供更多的机会使学生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去领悟、印证并积累阅读经验,最终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正如叶圣陶所说:“读者必须把握住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才能辨出真滋味来。 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去阅读。 大文豪莎士比亚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个体的差异必然导致解读过程中的缤纷色彩。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和人生阅历与文本进行主动交融,从而更真切的领悟文章本身并获得思想和情感3的提升,这是一个体验感悟的过程,也是一个联想和想象的过程。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认为:“语言的美,不
5、在语言本身,不在字面上所表现的意思,而在语言暗示出多少东西,传达了多大的信息,即让读者感觉、想见的情景有多广阔。古人所谓言外之意 、 弦外之音 ,是有道理的。 ”(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 )而要真正悟出隐藏在文字背后的“言外之意” 、 “弦外之音”必须有个性体验的积极介入,必须充分调动想象和联想的思维。否则将难以获得阅读所带来的快感和审美意趣的提升。 老师所给予的和文本讲述的只能是外在的东西,不能很快融进学生的灵魂,成为组成他们生命的一部分。就像老师从小学开始就让学生背古诗词,当时背下来,但肯定不能全理解了,这需要随着自己的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的丰富,才能逐渐消化一样。当我们珍视每个人独特的感受、体
6、验和理解,并努力营造出一种交流互动的氛围时,我们的语文课堂必将充满勃勃的生机。 三、让语文课堂成为朴实的课堂 新课程背景下的许多语文课堂更喜欢追求所谓的精彩。不管是“预约的精彩”也好,还是“无法预约的精彩”也好,都不能刻意地去追求,更不能过分地去追求,要合理地把握好度,要正确地理解精彩。笔者以为,语文课堂的精彩应该是语文本身的精彩,应该用“语文的方式”创造语文的精彩。不要用非语文的方式去追求所谓的设计新颖、方法独特、手段现代。要把学生的情感体验建立在对文字的理解、语言的感悟上。 韩军,这位堪称中学语文教育界的教育先锋者,他上念奴娇赤壁怀古并没有挖空心思标新立异,而是十分注重把知识转化为能力,4
7、把语文能力的培养落实在语境中揣摩、推断语句的含义上,体会语言的表现力。他指导学生通过对“惊涛拍岸”一句“惊”字诠释繁体字写作“驚” ,这里是“惊马”的意思,如惊马一样的波涛,拍击岸边,非常凶猛,非常暴烈,翻江倒海,这是一江怒涛。一个字的含义分析,让人感受赤壁古战场的雄伟、壮阔,真是窥一斑而见全貌;对“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一句中“公谨”与“周郎” 、 “初嫁”与“出嫁”的比较推敲,不但揣摩出作者对周瑜的态度与当时的心境,而且使周瑜这个人物形象在学生品读文字中丰满起来。在这样咬文嚼字、守真归本的基础上,学生再深入探究作者用词的精妙艺术、作者的写作目的、作者的情感与世界观,从而达成了知识、能力
8、、审美三管齐下,举一而反三。四、让阅读文本成为学生的习惯 在语文课堂上要让阅读文本成为学生的习惯。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在媒体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语文课堂走入了一个误区:不用多媒体不上语文课。于是,语文课成了滥用多媒体的最大受害者。笔者认为,语文课的最高境界是不用多媒体!让学生通过文字本身去体悟,去想象,去入境,去表达,去享受语文,去领略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这才是真正的语文! 在课外要让阅读文本成为学生的习惯,我们的语文教师要想法设法让学生亲近母语,亲近名著,亲近文本。要让学生闻到书香,与好书相伴。要大力倡导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家庭。 语文课堂离不开返本归根的咬文嚼字!把探究性学习与咬文嚼字整5合起来,对文本中丰厚的“人文”内蕴的探究才是有本之木、有源之水,千百年来形成的体现汉语言民族特色的语文教学优良传统才不会被淡化,语文能力的培养,也才有其深厚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