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与企业的人本管理.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55890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人为本与企业的人本管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以人为本与企业的人本管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以人为本与企业的人本管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以人为本与企业的人本管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以人为本与企业的人本管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以人为本与企业的人本管理摘 要:企业管理理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如今已进入以人为本的管理阶段, “企业即人”的企业理念彰显“人”在企业中居核心位置。全面理解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的内涵,企业应该如何做到以人为本,怎么做到以人为本,并且运用到日常工作,从而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总而言之,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以人为本;人本管理;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1-0113-02 随着知识经济的极大发展,企业的经营管理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企业中“人”的地位不断提高,企业开始要求员工更广泛、更积

2、极地投入企业运作,并通过员工不断的学习和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来达到企业繁荣和发展的目标。这种知识经济所倡导的管理模式,称之为“人本管理” 。 以人为本是一种管理理念,是指管理活动中,人是最根本的、起基础性作用的因素。以人为本理念中的“人” ,是人民群众, “本”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根本、为基础,并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大到国家的建设和管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小到个人的生活和行为,都日益凸显以人为2本的理念。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子就曾提出以人为本的原则:“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 ”管子的这一言论表明,

3、他把以人为本看作是建立和巩固霸王之业的根本原则。按照这条原则,霸主侯王必须把人看作是建立和巩固霸主之业的根本和基础,这表明了管子对人的作用和价值的重视和肯定。由此可见,以人为本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它和我们每一个人都密切相关,是管理行为中应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 一、以人为本与企业人本管理的关系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复杂化和人们消费结构、消费观念的转变,现代企业管理在社会文化层面上的观念创新,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企业应该如何做到以人为本,怎么做到以人为本并且运用到日常工作,从而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指导现代企业管理观念的创新,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4、以人为本原则运用到企业的管理工作中,并将之上升为一种管理理念,即企业的人本管理。企业的人本管理是一种管理模式,它是指企业的根本是人,人是提高企业运转的首要源泉。在企业的管理中要以人为本,不能把雇用职工视为一般的资本开支,更不能把人视为某种特殊的自动化设备。 企业的人本管理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销售等环节中,在企业的一切管理活动中,都要紧紧围绕“人”的因素,充分发挥“人”的积极因素和关键作用,将企业的发展壮大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切实保障“人”的根本利益。以企业的发展为过程,以“人”的3发展为根本,企业的发展作为“人”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人”的发展又促进和保障了企业的发展,实现企

5、业和“人”的发展的双赢。 企业的人本管理是以人为本原则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和发展,它丰富和发展了以人为本的理论;以人为本又为企业管理提供了基础和理论的指导,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企业人本管理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 在经济全球化和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一批有远见、有胆识的企业家日益重视以人为本的原则,并普遍运用于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企业在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突出表现在:一是认识上的误区,对企业的人本管理认识不够,没有充分意识到人性化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积极作用,不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二是贯彻落实方面的误区,重

6、宣传,轻实践;重承诺,轻落实;重口号,轻实际;喜欢泛泛而谈,做表面功夫,搞花架子。三是不能把企业的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很好结合,眼光短浅,只注重企业的当前利益,忽视企业的长远发展;只注重企业的经济利益,忽视广大员工的福利,不舍得对员工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等进行投入,不注重创造良好的环境。这些因素都制约了企业人本管理的作用,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三、企业实行人本管理的对策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的人本管理成为全球企业发展的一种潮流,一种必然趋势。对于任何一个企业的决策者来说,如何进行管理,才能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为企业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4效益,是他们非常关心的问题。企业实行人本管

7、理,其关键在于创造条件,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本在于充分发挥职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合力,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因此企业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加强对人的培养和使用。企业管理者在企业的管理活动中,不仅要重视资本、技术、土地、市场等因素,而且还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人的因素上。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是最重要最宝贵资源的观念,把对人的培养和使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视为最具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的工作;要高度重视人的作用,充分发掘人的潜力;要充分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在企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切实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推动企业的生产经营。 第二,创造良好的条件,

8、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本”管理的作用。企业人本管理的关键是要逐步把工作重点更多地放在搞好服务和创造良好环境上来,注重事业留人和感情留人。要积极主动、满腔热情地为员工搞好服务,为员工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地做好事,着力营造拴心留人、人在心在的氛围。不断更新技术和设备,逐年改善工作环境,对优秀人才,要千方百计为他们提供比较好的科研环境,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做到事业留人。要加强沟通,增进理解,鼓励合作、相互信任、彼此尊重,形成宽松和谐的氛围,积极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真正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理解人,最大限度地把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

9、好,做到感情留人。 第三,把企业的发展和人的进步结合起5来,实现“双赢” 。企业的成功是在职工的主动、积极、创造性的参与下实现的,特别是在现今知识经济的大潮中,企业的生产组织方法更要以人为核心,强调人的主动积极参与。为此,企业首先要注重营造团结、合作、奋发有为的企业文化,提倡企业内部的合作与竞争,鼓励员工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在实现企业发展的同时实现员工的个人价值。其次要整合企业的劳资关系,建立起一种合作式的劳资关系。要消除劳资双方的对立情绪,在企业内部造就和谐、依赖、支持和合作的气氛;要把员工的工资福利等与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做到员工能够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做到企业与

10、员工同命运、共进退。最后要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参与企业的管理活动。要给予职工适当的、与工作相称的管理权和决策权,要注意保护好、引导好员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逐步调动职工参与管理的热情,不断强化职工的自我管理和创新能力,实现企业的发展和人的价值的统一。 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第一资源,以人为本是贯穿于人的世界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我们处理一切事情,做好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事实上,人类社会的发展,无论是经济的、政治的、军事的、文化的发展,最终目的都要落实到人为了人本身的发展,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使人变得更富裕、更文明、更有教养、更趋于完美。一切的管理行为只有以人为本,才能实现人的价值,表现

11、人的尊严,全面体现人性关怀,充分发扬人文精神,才能使企业兴旺、社会繁荣、国家富强,才能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群众越来6越充分享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当前,企业要发展壮大,要做大做强,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就必须贯彻落实好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掘人的潜能,做到企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多赢”局面。 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科学发展观,这也是对企业以人为本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以人为本企业管理,是新时期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乃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一定要

12、结合人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进行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建立激励机制,增强职工作为主人公的责任感、紧迫感,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与管理模式,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永葆良性循环的状态,也才能使企业在新的形势下更好更健壮地存在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江燕,孔令陆.浅谈坚持“以人为本”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J.消费导刊,2010, (3):239. 2杨仙菊.坚持以人为本方针做好思想政治工作J.学理论,2011, (2):28-29. 3左立武.浅谈在企业管理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J.法制与经济,2012, (7):101-103. 4何咏亮.浅谈如何在企业管理中体现以人为本J.科技视界,2012, (8):282-283. 5王彩.打造“以人为本”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和谐发展J.成功(教育) ,2012, (9):285. 76易智.“以人为本”理念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2, (18):158. 7孙和福.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J.经济研究导刊,2012, (23):21-22. 8姜艳美,吴庆祝.以人为本深化企业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12, (157):134-1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