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环首都贫困带的脱贫问题摘要 环首都贫困带具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生态性贫困。生态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生态遭到破坏甚至不断恶化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很大的抑制作用。该地区脱贫致富,需要从生态视角进行研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市场调节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发展特色产业,使生态和经济取得双赢。 关键词 环首都贫困带 生态性贫困 生态补偿机制 脱贫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3)06-0069-04 作者简介 李丹(1981 ) ,女,河北保定人,河北金融学院学报编辑部副编审,研究方向:生态经济、区域经济。 一、环首都贫困
2、带现状 环首都贫困带是指在承德、张家口、保定等首都周边,存在一个贫困程度较深且集中连片的区域。其中有国家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5 个,贫困人口达 150 多万人,占河北省贫困人口总数的 42%。该地带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不论是 GDP 水平、地方财政收入,还是人均 GDP、农民人均纯收入,都远远低于北京郊县的水平。本文选取环首都贫困带中的 10 个贫困县作为案例,和北京郊县的经济指标加以对比,其差异之大显而易见(见表 1) 。 2011 年,北京密云县和昌平区的 GDP 分别为 1620000 万元和24477000 万元,而河北省内环首都贫困带的涞源县和崇礼县仅为 335301万元和 30
3、5256 万元,不足密云县的 1/5,甚至连昌平区 1/10 都不到。除滦平县之外,其余各县的人均 GDP 都低于密云县和昌平区,密云县的人均 GDP 是最低的顺平县的 2.9 倍。从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来看,密云县和昌平区分别是最低的顺平县的 15.5 倍和 35.9 倍,差距惊人;而财政支出方面,密云县和昌平区也是远远高于河北各县,都是崇礼县的 10 倍以上。密云县和昌平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在 13000 元左右,而选取的 10 个贫困县中,只有最高的涿鹿县超过了 5000 元,10 个县的平均值为 3973元,不足密云县和昌平区的 1/4。而且,从更多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来,这些差距不仅没有
4、缩小,反而还在不断扩大。 二、环首都贫困带成因 环首都贫困带生存条件较差,人口稀少且居住分散,无法发挥人口的集聚效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农业生产条件差,技术开发滞后;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畅,通讯不灵;缺乏强有力的龙头企业带动,市场发育不成熟,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下这些基本是贫困地区的“通病” 。要真正解决环首都贫困的贫困问题,必须找到其贫困的“病灶” 。通过调查分析,本文认为环首都贫困带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生态性贫困。生态性贫困,是指由于生态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的一个区域在一定时期内的贫困状态。生态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生态遭到破坏甚至不断恶化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很大的抑制作用。
5、 (一) 直接抑制 1. 自然气候恶劣 3环首都贫困区域地处华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过渡带,其地貌有山地、丘陵、盆地和高原。气候带类型是半湿润和半干旱过渡性质的,在一些靠北的区域中,海拔多为 14001650 米,年均气温为-0.44.0,年降水量在 330360 毫米。如坝上的张北草原,草场退化严重,植被稀少,只有简单的景观生态和系统性结构,而且荒漠化程度不断加剧,土地风蚀沙化日益严重,冰雹、旱灾等自然灾害频发,自然环境相当恶劣。多发的自然灾害和恶劣的自然条件,对该区域的农牧业发展和生产条件的改善极为不利。 2. 水资源匮乏 环首都贫困带人均水源仅仅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1/7,是人均水资源匮乏的地
6、区之一。降水量少,导致干旱频繁发生,一些主要河流流域年平均降水量仅为几百毫米,成为严重的稀雨区域,一些河段早已干枯,无法形成可利用的水库。该区域地表水资源被超强度开采利用,现已无水可用,形成了各区域争水的局面。一些传统的落后的工业发展企业,将大量的污水排放,导致很大一部分水源都被污染,进一步增加了水资源的匮乏。随着地下水位的不断下降,该区粮食产量呈低而不稳状态。 3. 土地生态退化 环首都贫困带是全国土地资源受损严重的地区之一。土地生态退化主要表现为草场退化、土壤侵蚀、边际土地开垦、土地盐碱化、水土资源不协调等。就整个河北省而言,水土流失面积已达 1/3,仅坝上草原的退化面积就几乎占了一半,退
7、化面积达 3300 万亩,虽然目前植树工程和绿化工程在不断进行,但效果并不明显。张家口的森林覆盖率不到 3%,4承德也仅为 25%。另外,该区域长期过量的放牧,致使山林草场等资源严重遭到破坏,而且还在日益加重。在现存的草场中,很大一部分是已严重退化了的草场,经过人工处理的草场仅占全部草场的 8%。长时间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现在土地已出现严重的垦殖状况。该区域现有的耕地中,绝大部分是中低产田,旱作农田和水浇地只占耕地面积的 1/4,承德和张家口两地已成为河北省劣质耕地的集中区。 可见,环首都贫困带生态状况非常恶劣,恶劣的自然条件和退化的生态环境,导致全区有限的人口承载力难以适应现有人口的生存和
8、发展,进而直接抑制了该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二)间接抑制 长期以来环首都贫困带为支持北京的发展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自身的资源开发、水资源利用和产业选择受到极大限制。 1. 为支持首都的生态建设,经济发展受到制约 环首都贫困带是首都地区的生态保护伞,其本身是“21 世纪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工程” 、国家“退耕还林(草)工程”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重点实施区域,因风大沙多,也是风沙源重点整治区域及京津地区泄洪和防洪的主要地区。为了支持首都的生态建设,河北省明确提出了“构筑京津绿屏障,再造河北秀美山川”的宏大目标,将维护京津地区的生态安全确定为全省上下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等政策
9、导致该区域畜牧业和农业遭受巨大损失。而北京的生态环境由此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2. 为首都提供充足洁净的水源,资源开放和工农业生产受到限制 5环首都贫困带是北京的水源供应地,北京 80%以上的用水都是来自于这一区域。为了给首都提供洁净、充足的水资源,自身资源的开发和工农业生产受到了极大限制。河北省采取的相关措施是严禁开发、发展一切大量耗水型企业,限制农药及化肥的使用,这就使得农民务工岗位和收入明显减少、农业收入大幅度降低。以张家口的赤城县为例,该县通过调整农作物种植类型来达到节水的目的,在水稻种植方面,种植面积由之前的 3700 多公顷缩减了 10 倍。同时,为了保护洁净的水资源,近60 个企业
10、被叫停,政府还要拿出保障资金给下岗职工,保证其基本生活。与此同时,张家口全面封山,禁止放牧,这直接导致当地放牧农户年收入减少近亿元。 3. 大量向北京输入资源,自身的生态改善受到影响 环京津贫困带的人口密度很高,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然而为了京津发展保障,环京津贫困区域大量缩减了农林牧业的发展。官厅水库汇水面积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境内,原本是由河北省和北京市共同修建,水源由京冀共享。但是,自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北京用水吃紧,河北几乎无偿放弃了每年 9 亿立方米的用水权,当地的水库渔业和旅游业也被禁止。涿鹿县目前 3.3 万人存在安全饮水问题,赤城县 174 个行政村、6.1万人畜饮水困难。为
11、了官厅水库的建设和运行,张家口市承担移民 7 万人,浸没面积 200 平方公里,坍塌、弃耕土地上万亩,至今还有几万移民没有脱贫。虽然近年来,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北京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对这些地区进行生态补偿,但标准低,双方没有一个长期有效的补偿机制。 6三、环首都贫困带脱贫对策 (一)合理进行行政调控,加大资金支持 政府要秉承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念,合理进行行政调控,在财政上加大支持。第一,加大财政资金对脱贫工作的支持。虽然环首都贫困带的脱贫问题不仅仅是资金就可以解决的,但就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说,财政资金至少可以为该区域的生态和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资金基础。第二,环首都贫困带的很多治理项目、节水工
12、程资金量巨大,需要提高国家投资比例,并将一定比例的地方政府和企业自筹资金改为财政贴息贷款,以确保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第三,采取政府购买资源有偿使用的方式,加大对当地的补偿。 (二)逐步推行资源有偿使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要转变原来单纯靠行政命令调配资源的方式,完善市场调节机制,逐步推行资源的有偿使用。要明晰生态环境的产权,按照市场价格制定补偿标准,通过多个环节,定期向该受补偿区域缴纳一定的资源使用费用。还可建立环境税费制度,征收排污费、水资源费、自然环境税、环境消费税等,实现资源的有偿使用从而达到节约资源、优化配置资源的目的。目前北京实施了一些对水源地的生态补偿,但标准偏低(见表 2) 。要着
13、力研究生态补偿量化机制、损失和补偿评估机制,明确补偿对象和补偿等级,完善补偿程序和补偿方法,使补偿向制度化、科学化发展。总之,按照“谁受益,谁付费”的市场规则,以实现资源供需的帕累托最优效应。 (三) 对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和利用,形成区域特色产业 71. 对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环首都贫困带一些纯天然“绿色”土特产很受城市居民的欢迎。政府可以以此为契机,加大资金扶植,推动当地特色农业发展。改变农副产品原来以初加工或粗加工为主,精深加工环节薄弱,缺少多次增值的状况,增加对农产品加工工艺的产业投入和研发,为企业或农户提供培训,普及先进技术,提高特色产品附加值,形成特色产业。在此基础上,
14、进一步增强特色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龙头企业,拉动当地经济增长,为当地居民提高收入,改善贫困现状。 2. 积极开展农业旅游,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融合 充分利用毗邻京津的有利区位条件,开发旅游资源,积极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生态旅游。例如开发水域风光度假村、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等等。推广“参与、购物、体验式”农业园模式。政府应从政策和财力上大力支持农业旅游发展,打造品牌,吸引充足的客源。这不但可以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注入生机,而且可以带动其他相关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拉动当地经济发展。 3. 利用可再生资源,发展低碳经济 环首都贫困带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能、风能等极具开发潜力,
15、适宜发展低碳经济。可以因地制宜,开发省柴节煤灶、小水电、风能、太阳能、秸秆制气、沼气等新能源,避免当地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还可以缓解传统能源约束问题,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参考文献 1 纲纳.缪达尔.经济理论与不发达地区M.经济科学出版社,82002. 2 王玫,李文廷.环京津贫困带生态环境现状及发展对策J.河北学刊,2008(11). 3 李晓光.生态补偿标准确定的主要方法及其应用J.生态学报,2009(8). 4 李钧德,晏国政,刘旸辉.“环首都贫困带”: 差距“鸿沟”仍在加大N.经济参考报, 2011-08-26. 5 金京淑.中国农业生态补偿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