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同盟时期苏联的一些事.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57199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德同盟时期苏联的一些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苏德同盟时期苏联的一些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苏德同盟时期苏联的一些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苏德同盟时期苏联的一些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苏德同盟时期苏联的一些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苏德同盟时期苏联的一些事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斯大林与希特勒为了各自的利益避免过早发生战争并划分在东欧的势力范围,1939 年 8 月 23 日苏联和纳粹德国于莫斯科签订了一份秘密协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一周后,9 月 1 日清晨,希特勒对波兰实施闪电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苏联国内,尤其在文艺界,一些荒诞不经的事件便接连发生。 女武神登台,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遭禁 斯大林极力要向希特勒表示友善,首先想到应在莫斯科演出一部德国大作曲家的作品。而最适合为苏德友谊配乐的作曲家莫过于瓦格纳了希特勒是瓦格纳的狂热崇拜者,对这位 19 世纪的音乐天才顶礼膜拜。斯大林得知希特勒的“

2、瓦格纳情结”后,亲自下令,将瓦格纳的歌剧女武神作为立即在莫斯科大剧院演出的剧目,并指定由享誉世界的电影导演爱森斯坦担任该剧导演。 爱森斯坦是电影导演,为什么忽然让他执导歌剧呢?除了因为他声名显赫外,还有更深层次的缘由。爱森斯坦出生于拉脱维亚的里加,母亲是俄罗斯人,父亲的祖辈为德国移民。十月革命后,父亲反对革命,移居德国,成为德国公民。爱森斯坦是个俄德混血儿,身上流淌着俄国人和德国人的血液。由这样一位身份特殊的人士出任导演,岂不更足以表明苏德两国亲密无间的友好关系吗? 2女武神首场演出,苏联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全体隆重出席,并盛情邀请德国驻苏大使作为贵宾参加。演出后,报上对这部歌剧发出一片热情洋溢

3、的赞美声。 尽管爱森斯坦导演女武神受到了热烈得近乎肉麻的吹捧,但他也并非一帆风顺。正值这出歌剧风靡全莫斯科的时候,他的历史巨片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却遭当局禁映。影片拍摄于 1937 年至 1938 年间,内容反映 13 世纪的俄罗斯,在爱国英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大公领导下击溃德国侵略者的故事。该片放映时受到广大观众热烈欢迎,其声誉甚至超过他的成名作战舰波将金号 。当斯大林看完影片后,拍着爱森斯坦的肩膀,大加称赞道:“谢尔盖米哈依洛维奇(爱森斯坦的名字及父名) ,你毕竟是个好布尔什维克!” 然而如今形势变了,苏联同德国在一夜之间突然成为友好国家。再放映这部影片便犯了大忌,生怕触怒希特勒,必须将它拿下。

4、爱森斯坦直到自己的影片被打入冷宫,才对官方为什么那样起劲地将女武神搬上舞台有所领悟。 把德军改成白匪军 遭遇同样命运的还有著名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这位很有天赋的作曲家于十月革命后侨居国外,但生活和创作都不很顺利。他在三十年代中期“大清洗”时回国定居,努力遵循“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联共(布)中央委员会委员、书记日丹诺夫于1934 年全苏作家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提出的。 二十年代,国外当代艺术作品大量涌入苏联。列宁和开明的教育人3民委员卢那察尔斯基鼓励创作自由,这是苏联文艺界各种创作流派争奇斗艳的时期。一批富有创新精神的艺术家在各自的领域进行大胆探索。但自 1934 年后

5、,先锋派的实验便告结束,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成为创作的唯一准则。斯大林开始亲手干预文学艺术。普罗科菲耶夫先后完成两部大型声乐套曲纪念十月革命 20 周年 、 为斯大林干杯 。他正踌躇满志,想紧跟形势,尝试创作一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歌剧。1939 年他将著名作家卡达耶夫的小说我是劳动人民的儿子改编成歌剧谢苗科特科 。作品描写 1918 年德军占领乌克兰时青年英雄谢苗科特科的战斗事迹,剧中的德国侵略军全都是令人发指的屠夫。 普罗科菲耶夫请戏剧家梅耶荷德担任导演。当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是被斯大林认可的、唯一正宗的演剧体系。而梅耶荷德的艺术主张和斯氏体系有所不同,因此被视为“形式主义” 。斯大林早就对他恨

6、之入骨。梅耶荷德除了艺术思想不安分,还在不经意间卷入政治斗争。布哈林一向赏识他,而布哈林 1938 年作为反党分子被处死。梅耶荷德同托洛茨基也有交往,曾把自己的一个剧本题献给他。托洛茨基是十月革命的第二领袖,列宁逝世后成了斯大林的头号政敌,1927 年被开除出党,1929 年被驱逐出国,1932 年被剥夺苏联国籍,1940 年在墨西哥遭暗杀。他的家属几乎全被镇压,亲朋好友普遍受株连。梅耶荷德自然在劫难逃,1938 年他的剧院被勒令关闭。赋闲在家后他应普罗科菲耶夫之邀执导谢苗科特科 。但剧排到一半,他便因“组织反革命集团”罪锒铛入狱。 普罗科菲耶夫请爱森斯坦完成歌剧,但长了教训的爱森斯坦不肯接4

7、受。普罗科菲耶夫不得不又另寻导演。斯大林得知这出剧的内容后,认为如此描绘德国人是不能容忍的。每次排演都派官员来“指导” ,官员逼着艺术家们修改。总检察长维辛斯基指示:只要把德国人改成白匪军不就可以了吗?最后将剧中德军通通改成国籍不明的入侵者。 “另一种政策” 1940 年 7 月,著名作家、记者爱伦堡从被德国法西斯占领的巴黎归来。巴黎撤退时的那些可怕情景仍历历在目,因此他深信纳粹德国不久即将进攻苏联。但他发现莫斯科一片太平景象,报纸宣称苏德两国友好关系已经巩固了。爱伦堡对此十分担忧,上书苏联第二号人物兼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想同他谈谈自己的看法。莫洛托夫派助手接见他,听了他的讲述,那位忧郁的助

8、手无可奈何地苦笑道:“我个人同意您的看法但您要知道,我们执行的是另一种政策。 ” 爱伦堡后来才明白,自己当时太天真,以为真实的情报有助于政策的制定。而实际恰恰相反,政府需要的却是能证明所执行政策正确性的情报。遇到一些作家和记者,当他谈起对纳粹德国的刻骨仇恨时,竟有朋友说,由于他在巴黎居住时间太长,与那座城市结下深厚感情,所以对德国法西斯的个人色彩过于浓重了。他听到这些话十分愤慨和惊讶,决定把自己在法国的亲身见闻全部写出来,说明法国军队的崩溃源于精神的脆弱和怯懦,而并非由于德军攻无不克。因为苏联很快就要同纳粹德国打仗了,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必须把这些写下来,以警示世人。同年 9 月,他开始创作长

9、篇小说巴黎的陷落 ,描写 1939 年法国遭受希特勒侵略的惨痛经历。作品共分三部,第一部描写 1935 年至 1937 年5间的巴黎,此时德国人尚未出现。这一部完成后, 旗杂志同意发表,但编辑提出条件:书稿中凡出现“法西斯主义”的字眼得删去,凡遇到“打倒法西斯分子!”的口号要改成“打倒反动分子!” ,等等。爱伦堡不同意,同他们争执了好久。 巴黎的陷落第二部写的是 1937年至 1938 年间的事件,完成后却没被通过。爱伦堡情绪沮丧,但仍坚持接着写,开始创作第三部。 斯大林的判断 苏联上演了希特勒酷爱的瓦格纳歌剧,控制了对德国“不友好”的电影、戏剧和文学作品。斯大林以为这样就能笼络住希特勒,苏联

10、便可以赢得一段天下太平的日子。 自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一个多月后,也就是从 1939 年 10 月开始,德国侦察机在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地区上空飞行达数百多次。对于这些情报,斯大林不以为然,他相信希特勒会遵守条约。1941 年 4 月 3日,英国首相丘吉尔给斯大林发来一份秘密情报,说有事实证明德国即将入侵苏联。斯大林却认为丘吉尔是在唆使苏德之间相互敌视。 斯大林每天都收到这类情报,但他并不理睬。当然,德国肯定要入侵苏联,这点他深信不疑。但根据自己的分析与判断,德军目前的重心在英国,只有结束西线战事才会把兵力东移到苏联。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已经证明,德国人选择两面作战只能自取灭亡。斯大林认为希特

11、勒不会在东西两线同时作战,德国的入侵将于 1942 年春天,而不是1941 年。因此他计划到时候要先发制人,进攻德国。 斯大林感觉此时的苏联还是安全的,若说令他心绪不宁的反倒是自6己身边的两位军事将领:总参谋长朱可夫和国防人民委员铁木辛哥,因为这两个人同他对局势的看法大相径庭。 面对种种军事情报,1941 年 6 月 14 日真理报刊发政府声明称,德国未向苏方提出领土要求,苏联也在认真遵守互不侵犯条约。声明澄清了苏德即将发生战争的传言。 多疑的斯大林认为下属背叛了自己。6 月份在军内搞清洗,300 人被捕,其中 20 名是获得金星奖章的高级军官。 6 月 21 日晚,一名德国士兵投奔到苏联边防

12、分队。据这个德国兵说,他因喝醉酒,打了一个军官,怕被枪毙,逃到这边来。他提供了一个重要情报:“6 月 22 日凌晨德军将在德苏边界全线发动进攻。 ”朱可夫将此紧急报告斯大林,斯大林仍然不相信。 战争爆发,斯大林精神崩溃 果然,正如那名德国士兵所言,22 日凌晨希特勒向苏联发动闪电进攻,兵分三路同时轰炸苏联大片领土。朱可夫马上打电话向斯大林要求开火反击,斯大林不准开火,说这是德军的挑衅行为,否则事态将会升级。朱可夫心急如焚,敌人入侵,人民倒在血泊中,而国家领导人却按兵不动。直到莫洛托夫去会晤德国驻苏大使后,回来说:“德国已经向我国宣战了!”斯大林才不得不接受这个严酷事实。 据赫鲁晓夫披露,贝利亚

13、后来告诉他:当时斯大林精神几近崩溃,他对政治局委员们说:“战争爆发了,它的发展将是灾难性的。列宁给我们留下了无产阶级的苏维埃国家,而我们却”随后又说:“我辞去领导职务。 ”然后乘车回郊外别墅。政治局委员们去找他,他惊恐万状,7以为大家是由于他放弃职责而来抓他的经政治局委员们劝说,斯大林才重返克里姆林宫办公室。 不管贝利亚说得是否准确,反正斯大林的确已经被吓垮。他承认,自己没有勇气向全国人民宣布战争开始了,只好委托莫洛托夫在当天中午 12 点向全国人民发表广播演说。 莫洛托夫在演说中称此时苏联伤亡 200 多人,但实际伤亡数字至少是这个数字的一百倍。 忧心如焚的苏联人民围坐在收音机旁。希特勒发表

14、了演说,丘吉尔也讲了话,而莫斯科电台却一直在播放歌曲。由于事先没做任何战争准备,只好反复播放歌曲 斯大林刚愎自用,对希特勒充满幻想,错误估计形势,并且不相信任何人,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完全依靠自己的直觉。战争前夕,理应争分夺秒积极备战,他却满腹狐疑,以莫须有的罪名处决了一批经验丰富的高级军官,大大削弱了自身的战斗力,让亲者痛仇者快。战争爆发,他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军事上全都缺乏准备,以致惊慌失措。所以战争初期,苏方处于被动地位,伤亡惨重。 重新调整 战争发生,局势骤变,文艺界那些事也得重新调整。 德国鬼子是头号敌人,瓦格纳的女武神立即从保留剧目中删除。吹捧过它的那些评论家们,反过来又对它口诛笔伐。

15、 马上放映亚历山大涅夫斯基 。影片在抗击敌人、鼓舞士气上起到了巨大作用。 8重排谢苗科特科 。只是它已无力起死回生了,剧本被改得一塌胡涂,其灵魂人物第一任导演梅耶荷德已在 1940 年遭枪决。 立即推出全本巴黎的陷落 。尤其它的第三部具有强烈的反德情绪,正适合此时的政治气候。作品还在排版,各报刊杂志已纷纷发表小说的片段。书一问世便获斯大林奖金。 自 1939 年 8 月 23 日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起,至 1941 年 6 月22 日希特勒进攻苏联止, “苏德同盟” (有漫画称之为“荒唐的伴侣” )仅仅维系了一年零十个月。回眸这段短暂历史所发生的那些事,值得后人深思。 (作者为南开大学外语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杨继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