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民人格的价值与生成.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57488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公民人格的价值与生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公民人格的价值与生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公民人格的价值与生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公民人格的价值与生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公民人格的价值与生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论公民人格的价值与生成摘 要:在阐述公民人格内涵及市民社会背景下公民人格价值的基础上,试图寻求公民人格生成的指向与途径,通过公民人格的生成强化公民精神对公民共同体精神的培育,通过公民与市民社会内在机制的协调互动追寻市民社会中的自由与秩序,希冀以此推进市民社会的平等、民主、自由、人性、法治的进程。 关键词:公民人格;市民社会;公民性格;公民精神;公民文化 中图分类号:D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1-0028-02 一、公民人格 公民人格是在市民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因公民身份而存在的公民个体和公民共同体的社会心理特征、行为方式、精神旨趣及文化结构、价值观念、道

2、德素质等要素相对稳定的特征。公民人格包括如下内涵: 第一,公民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既包括公民本身的心理、行为、观念、精神等要素,也包括这些要素系统与公民所处外在社会环境的互动。 第二,公民身份的明确及公民主体意识的自觉是公民人格得以生成的基础及前提。主体作用能够激发出公民的主体内在潜能,在反复实践与磨炼中形成公民人格。 第三,公民人格与公民性格存在密切联系。 “公民性格体现为现代法2治社会和民主政治结构(制度)中成员身份的共性特征,是关于人类社会成员存在样态一般化的理性描述,它孕育的是人类社会历史进步发展程度的共时价值表达,镶嵌着社会的现代化程度所具有的共性品格。 ”1公民人格与公民性格具

3、有诸多共性的要素,如精神、个性特性、心理特征、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等。 二、市民社会背景下公民人格的价值 (一)引导公民行为 公民人格有助于明确和描述公民身份的应然轮廓,通过培养公民的意识(参政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规范公民行为,提升公民素质与道德,强化公民责任心,引导公民参与决策和监督等行为,充分体现公民的权力与义务,尽量减少阿伦特所描述的“公民不服从”行为,促使公民产生利于公共利益和公共理性的行为。 (二)提高公民德性 公民人格具有德性意蕴,因为德性研究以对人格的科学认识为基础。公民德性是公民为实现价值和追求幸福生活而行使权利义务所具备的优秀品质及能力。公民人格利于引导公民理性,托克维

4、尔曾指出,民情是“一个民族的整个道德和精神面貌” ,这里的民情指公民的心理习惯及其全部思想2。因而,人格有助于公民崇尚“善” ,拷问良知与道德,充分发挥德性的认知、调节、教化和评价等作用,将公民德性之知与德性之行统一,促进公民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三)塑造公民精神 若市民社会是培育公民精神的现实母体,公民人格则是承载公民精3神的虚拟中介。帕特南发现意大利南北部不同地区间的公民共同体发展水平的参差不齐,且北方好于南方, “那些一个世纪以前人们曾积极参与社会团结和公共动员的地方,今天恰好就是政治和社会生活具有最彻底公共精神的地方。 ”3公民人格有更强的凝聚力,使公民易达到涂尔干设想的“有机团结”状

5、态,有助于形成公民共同体的精神纽带,对市民社会形成一种秩序精神与整合精神。同时,公民人格能够将公民心理、行为、价值、需求、思想等内化于市民社会的建构中,使公民精神与市民社会在“应然” (市民社会决定公民精神的性质与实现方式)与“实然”(公民精神对市民社会进行反映与反思的反作用)的层面上同源互构。 (四)体现公民利益 公民人格深刻影响着公民利益的表达,两者的关系也可参考公民性格与公共利益的关系,即“公民性格的养成将对公共物质利益的构成产生巨大影响;公民性格的养成将对非物质性公共利益的变革提出更高要求;公民性格的养成将决定公共利益现实表达的程度;公民性格还将成为公共利益表达缺失的最后责任承担者。

6、”因而,公民人格能够体现公民利益诉求、促进公民利益实现、引导公民利益表达、维护公民利益获取。(五)形成公民文化 阿尔蒙德认为:“公民文化是一种政治文化和政治结构相互协调的参与者政治文化。 ”4公民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认同,本身就反映了公民的政治态度、意识、目的、需求等与政治系统间的契合度。公民人格对公民文化形成的影响表现在:良性公民人格的正向导向促进公民4作为参与者的文化理性;公民人格的相对稳定使得公民文化一经形成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起作用;公民人格因个性特征展现的差异性,在人格与文化融合过程中对公民文化进行有弹性的形塑与濡化。 三、公民人格生成的指向与途径 (一)公民人格生成指向 1.独立人

7、格 公民的独立人格是在公民意识觉醒和公民身份明确的基础上,在特定条件下生成的独立的人格,这与公民依附性的逐渐减弱乃至消失与独立性获取的过程相生相伴,能够使公民在“公域”与“私域”的界限中充分地自主、自由。公民的独立人格以公民的自由意志为精神根基;以公民自立能力为力量源泉;以公民自主、自由、自律的状态为现实表征。2.主体人格 公民只有具有主体性才能把自己当成社会的主人。公民的主体意识是公民人格生成的前提条件,能够促使公民形成主体心理与主体行为的倾向。培育公民的主体意识,在公民主体人格的作用下增强市民社会理性化的品格及公民自我调节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公民作为政治主体能够自主地、自由地参与和评价国家

8、政策,发挥民主决策力,维护社会稳定,体现公民主体作用与价值。 3.公共人格 公民的公共人格是现代性政治的必然抉择,也是市民社会公共性的价值诉求,通过生成公民公共人格引导公民公共精神,促使公民自觉认5同、归属于社会,维护市民社会的合法性与民主性。公民愿意与他者共同建构出一个“公共”人的世界,使公共性成为公民的一种社会合理性理想和目的性价值生存信念,使公民活动的公共性由自发走向自觉,市民社会民主政治的理想也便开始复兴并得到践履。 4.审美人格 审美人格是公民人格的最高境界,公民将审美理想、审美能力和审美旨趣融入到人格中,此时,公民的智慧力量和道德力量都得到升华,使公民因对自我人格欣赏而形成对社会本

9、性的自觉,在规范自我心态与行为的基础上达到自由愉悦的人格境界,升华成人格的德性美,将自我德性充实的过程看作是追求“真” 、 “善” 、 “美”公民生活的方式。 (二)公民人格生成途径 1.公民教育推广公民人格生成的重要前提 公民人格是一个国家的公民经过长久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品质与特征。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圣人” 、“君子” 、 “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贵和” 、 “仁爱”等等理想人格的倡导正体现了传统教育对公民人格的培育。在当今社会,对公民的教育仍然是革除公民人格劣根性,培育公民个体乃至公民共同体理性内核与人格典范的重要基础与前提。对公

10、民人格的教育应发动学校、家庭及社会等多个主体的作用。 2.公民社会文化公民人格生成的现实土壤 市民社会文化内在地体现了公民的心理认同,外在地体现了公民身体力行地参与。市民社会的传统文化及现实文化都为公民人格的生成提供了土壤与根基。与此同时,公民文化也为公民人格的培育与彰显提供6了精神指引及文化认同的可能。发挥公民文化的异质性、包容性、融合性及开放性,充分利用市民社会对公民产生的情感信仰与对公民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的融合濡化作用,助推公民文化由臣民向公民转变。通过市民社会形成的参与文化、民主文化、民本文化、公正文化、理性文化、公共文化切实促进公民人格的生成。 3.公民社会制度公民人格生成的外在保证

11、 公民生活在社会制度的框架中,受社会制度的规范及约束。但市民社会制度也为公民人格的生成提供了机制上的保障。合理科学的社会制度能够塑造公民人格,使人格得以独立,发挥公民对制度的主体作用,引导制度价值,维护公民利益;社会制度的设计、运行、监督及评价也为公民人格的生成带来机缘,公民在社会制度实践流程中的适度参与有助于减少公民与制度冲突及矛盾的产生;社会制度的文化与伦理也为公民人格的生成提供了文化氛围和道德约束。总之,公民人格与市民社会制度的协调互动关系可以使市民社会人格化的制度促进公民的全面发展、自主发展、进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教军章.公民社会发展中的公民性格与公共利益关系解析J.甘肃行政学院学

12、报,2010, (2):49-56. 2美安吉洛?M?科迪维拉.国家的性格政治怎样制造和破坏繁荣、家庭和文明礼貌M.张智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3. 3美罗伯特 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王列,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75. 74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M.徐湘林,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29. 5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M.张成福,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84-191. 6教军章.中国近代国民性问题研究的理论视域及其价值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21. 7教军章.中国国民性格重塑的政治哲学考察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4):31-39. 8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9余潇枫.论公民人格J.浙江大学学报,1998, (2):24-29. 10张青兰.论公民人格的价值内涵J.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4, (2):17-20. 11张康之,等.对“市民社会”和“公民国家”的历史考察J.中国社会科学,2008, (3):15-27. 12刘波.公民人格的生成中国公民人格形塑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