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学习下的学生与教师.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57674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究学习下的学生与教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探究学习下的学生与教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探究学习下的学生与教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探究学习下的学生与教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探究学习下的学生与教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探究学习下的学生与教师摘 要:探究学习是近年来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出现的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迄今为止并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在对其定义做了界定之后,又相继讲述了探究学习下,学生学习的过程及其需要注意的问题与教师的作用及其需要注意的问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习过程不再是获得已有定论的知识,而是通过解决问题来获得知识并提高能力的过程。 关键词:探究学习;学生;教师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6-0268-02 一、探究学习的概念界定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对探究学习的定义是“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获得科学探究能力和

2、技巧、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的各种亲身经历”1。该定义仅仅表述了探究学习的作用,而并没有揭示出探究学习的内涵,显然,这个定义缺乏可操作性。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对探究学习的定义为“儿童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2。这个定义说明了进行探究学习的目的,即通过探究学习使儿童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掌握科学探究的技能和形成科学的态度,但该定义并没有揭示出探究学习的本质。尽管该定2义提到了“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 ,但并没有明确说明这个过程是什么,因而很难对探究学习起明确的指导作用。西南大学教授徐学福对探究学

3、习的定义是“在教师指导下,为获得科学素养以类似科学探究的方式所开展的学习活动”3。这个定义重在强调探究学习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肖川给探究学习下的定义为“探究学习就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4。这个定义揭示了探究学习的过程,说明了探究学习的目的,因此,较为完整地诠释了探究学习的内涵,对探究学习的实施具备一定的指导作用。我国学者任长松对探究学习的定

4、义是“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在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下,自主寻求或自主构建答案、意义、信息或理解的活动或过程”5。这个定义说明了探究学习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某种关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习过程不再是获得已有定论的知识,而是通过解决问题来获得知识并提高能力的过程。 二、探究学习下的学生 (一)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 1.提出问题 3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提出问题。这个问题能引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通过收集和利用数据来形成对科学

5、现象的解释。同时,这个问题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解决的,即这个问题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2.收集资料 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要根据资料对科学现象做出解释。资料的来源:(1)观察;(2)测量;(3)实验室中的实验;(4)从教师、教学材料、网络等途径获得资料。 3.形成解释 所谓解释指的是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将自己或实验室的结果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超越已有知识和当前观察结果的新的解释。探究学习不把超纲的学习作为目标,相反却以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和运用作为实施的基点和目的。探究学习和科学研究都能产生新知识,所不同的是,由于学生拥有的知识有限,探究学习所产生的新知识可能只针对

6、学生本人而言。 4.成果交流 在探究学习中,成果交流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成果交流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分享成果、表现自我、体验自己和他人成功喜悦的情境。在开展交流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 (二)学生应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行为参与,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的融合 由于探究学习必须体现达到课程目标的功能,因此,探究学习不能4停留在形式上,也不能停留在简单的目标上,学习者不仅要注意行为参与,也要注意认知参与,更应注意深层次的情感参与,使这三维目标有机地融合在探究学习的全过程中。 2.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要尽量独立思考,独立操作 在探究学习时,学生要尽量独立思考,独立操作,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发现问题、分

7、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能,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对于任何问题,学生都应该勇于质疑。在质疑之余,要应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思考,从而有所收获。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亲身实践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在需要操作时,学生要尽量独立完成。只有这样,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三、探究学习下的教师 (一)教师的作用 1.教师是问题情境的创设者 探究学习培养的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发现问题,就谈不上分析问题,更谈不上解决问题。因此,发现问题在三者之中是最重要的,而问题就隐藏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之中。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这个问题情境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这

8、样学生就能自发地去探究;(2)问题情境蕴含的问题处于学生认知结构的最近发展区;(3)问题情境是开放的,有利于学生发展发散性思维。 2.教师是探究学习的引导者 教师在探究学习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和反思。爱因斯坦认为:提5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对已有的定论提出怀疑,是创造力的表现之一。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的同时,为了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也要给他们提供正确的方向让学生围绕着课程的主题进行探究,当学生提出不同看法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的不同看法,进而引导学生从其他角度发表看法。教师的引导作用如能长久坚持下去,对培养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养成善于质疑和反思的创新态度有很大的作用。 3.

9、教师是探究学习的组织者 在探究学习中,教师需要组织学生收集、整理和解释与问题有关的资料。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组织学生不断地把抽象的观念与观察到的证据联系起来。另外,教师还应该组织学生进行成果交流。 4.教师是探究学习的评价者 在探究学习中,教师除了让学生进行探究外,适宜的评价也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学生的探究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与学科知识一道同步螺旋式增长,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进行探究学习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教师时常用各种肯定性的语言或肢体动作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这样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了探究发现的快乐,进而对探究学习产生兴趣,使兴趣成为推动学习的内在动机,学生如

10、能长久经历这样的探究学习过程,他们的科学态度和探究态度也会发生改变,他们将会认识到科学知识也不是绝对正确的,是人创造出来的。 在评价时要注意:(1)对过程材料的收集;(2)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与反思;(3)注意评价的激励功能。 6(二)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 1.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为现代的教学观,努力投入到教学改革中,不可抱残守缺,因循守旧 传统的教学观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它主要以教师向学生讲解已有定论的知识为主,显然这样的教学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众所周知,现在的世界是需要创新型人才的世界,而探究学习就是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的。探究学习是与现代的教学观相适应的学习方式。现代的教学观是

1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仓库,而是学生探究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探究学习可以促使学生独立思考,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创新精神。 2.要爱护学生的积极性,耐心倾听学生的呼声,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探究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究某个问题。要保证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就要使学生对所探究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 3.让学生探究不等于放任自流,教师的监督、激励不可缺少 教师在探究学习中要成功地扮演学生学习伙伴的角色,引导学生探究知识、发现真理,与学生共同完成探究学习任务。 4.探究式学习应面向全体学生,并关注个别差异 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应该让每个学生都有探究的机会。特别是那些在班级或小

12、组活动中较少发言的学生,应该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参与到探究中来,对于某些有特殊学习困难的学生和那些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还要给予他们一些专门适合他7们水平和需要的探究任务。 5.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各有优劣,在提倡探究学习的同时不能完全抛弃接受学习 与探究学习相比,接受学习的效率较高,能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较多的知识。再者,接受学习对教育设施、设备的要求较低。 四、小结 探究学习虽然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但是这并不妨碍人们对它的研究。目前,人们正在从探究学习的理论基础与内涵、探究学习的内部机制与过程、探究式学习的政策扶持与环境建设、探究式学习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研究

13、。 探究学习是以兴趣为学习主线,通过基于问题的学习,让学生在探求问题的解释或答案的过程中获取自信和自我效能感;通过亲历探究过程来自主建构知识和技能;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实践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是至关重要的,有利于学生学会生存和发展。 探究学习把更多的学习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教师在探究学习中扮演着学生发展的指导者、激励者、监督者、评价者的角色。与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给教师的教学创新留下更大的空间。教师不仅要营造一个和谐的、热烈的课堂气氛,而且要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参考文献: 1靳玉乐.现代课程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81997. 3徐学福.探究学习的内涵辨析J.教育科学,2002, (3). 4张天宝.主体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5任长松.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