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文化走出去面临的挑战及应对对策摘 要:随着文化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国际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世界范围内的文化竞争愈益激烈,中国文化“走出去”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塑造中国和平发展的良好国际形象等方面的重要价值也愈加明显。 关键词:文化;走出去;对策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 ” 一、我国文化走出去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文化 “走出去” ,有两层基本含义: 其一是通过文化交流活动向世界各国传播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和文化形态; 其二是指国际贸易中文化产品及服务的出口。正如约瑟夫奈
2、在软权力与硬权力一书中指出,“如果该国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具有吸引力,则其他国家更愿意追随其左右。 ” (一)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文化贸易已成为国际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正如美国学者沃尔夫所言:“文化、娱乐而不是那些看上去更实在的汽车制造、钢铁、金融服务业正在迅速成为新的全球经济增长的驱动轮。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拥有的自然资源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文化底蕴极2为深厚,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因此,文化走出去,能够提升经济中的文化因素,大力发展文化贸易和文化产品出口,有利于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有利于促进我国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应对文化竞争,维护国家文化安
3、全 作为东亚汉文化的起源国家,我国在文化传承和保护方面有缺失。例如韩国申报江陵道端午节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后,又提出了若干违反历史的论题:中医乃是韩国人发明,称为“韩医” ,老子和孔子据说都是韩国人,王羲之的兰亭序是用韩国高丽纸写的,还要改书法为韩国的书艺,甚至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又说莫言是韩国人等等。面对这种情况保护、传承好我国传统文化,建设好我国现代文化,是应对文化竞争,并进一步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迫切需要。 (三)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国家形象 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
4、组成部分。一项针对 51 个国家 405 位外国意见领袖的问卷调查显示,外国人最想感受的中国国家形象要素中,文化要素名列第一,占 77. 8%,远高于社会、政治和经济要素。这说明,文化要素在建构国家形象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是国家形象中最核心的部分。 二、我国文化走出去面临的挑战 (一)国际文化保护主义盛行。 文化是一个国家实现国家利益的重要工具。冷战后,越来越多的国3家开始运用文化战略去谋求国家利益,扩大国家影响力。因此,国际文化领域的扩张与反扩张、渗透与反渗透逐渐成为当今国际政治舞台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了抵制殖民文化的入侵,各民族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均在很大程度上采取了文化保护主义政策。
5、如:韩国政府为维系民族文化认同,于 1996 年就立法规定本国电影院每年至少要放映本国电影 146 部。 (二)西方国家对我国文化的片面认知 外国人对于中国的了解非常有限, “神秘”是他们谈起我国时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语。例如在法国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尽管单独有一章用来介绍中国,但其所论内容十分有限,介绍与评点非常片面,这就是导致法国民众至今对我国存在偏见与歧视的重要原因之一。与法国的情况相反,在德国中学的历史教科书中,从“四大发明”对世界的贡献到孔子的思想、中医的效用,在历史教科书中都有图文并茂的说明,而现代中国的情况所论较少。如何引导外国人正确认识中国,是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历史任务之一。 (
6、三)走出去的中华文化影响力不强 1.中西文化交流不平衡 当前的世界文化格局是“西强东弱” 。一方面,美国等为首的西方国家凭借着雄厚的经济物质基础和得天独厚的信息技术优势,将反映西方特色的文化价值理念、生活方式,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另一方面,他们又借助语言中介和对外文化交流等管道,把体现其文化成果和思想灵魂的学术话语渗透到非西方的发展中国家,致使西方政治4经济模式和文化理念在发展中国家大行其道。 2.中国文化的地缘影响力有限。 地缘文化影响力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参考依据和指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通过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学术交流,举办中国文化年、文化周,建立中国文化中心等多
7、种文化交流形式和手段,推动了我国优秀文化走向世界,但与美国文化的全球性影响相比,我国文化的影响力基本上是区域性的,主要限于台港澳、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国产电视剧。以图书贸易为例, “多年来我国图书进出口贸易大约是 10:1 的逆差,出口的图书主要在一些亚洲国家和我国的港澳台地区,面对欧美的逆差则达 100:1” 。这意味着中国在世界地缘文化空间的影响力仍十分有限。这不仅与中国的世界经济大国地位不匹配,还严重影响了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3.文化推广手段不丰富 长时间以来,深受外国人喜爱的中国文化品种限于功夫、杂技、京剧、舞狮以及各种民俗表演等,这些确实能增进世界对中国
8、的了解,但外国人对于它们的喜爱更多的是建立在比较表层的直观感受上,也就是俗话说的“看热闹” ,并不真正理解其深层的文化内涵。浅层次的节目展示或许也只能“图个热闹” ,难以真正地打动人心。时间长了,在神秘感、新鲜感过后,随之而来的是“审美疲劳” 。 (四)国际文化传播人才缺乏。 我们缺少可以将民族文化资源变为民族文化产品、品牌和名牌的创意者、生产者和资源整合者;缺少既具有较强的国际文化交流意识又具5备较强的专业素养的对外汉语传播人才、优秀翻译人才、优秀媒体传播人才。例如莫言在领取诺贝尔文学奖后发表的获奖感言中,特别感谢了把他的作品翻译成世界各国语言的翻译家们,并称“他们的劳动让文学可以变成世界的
9、文学” 。但是我国设定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2007 年才开始招生,第一批招生院校仅有 15 所。到现在,从翻译专业毕业的专业人才,只有千人左右。 三、我国文化走出去的对策 (一) 增强我国文化的吸引力 1.全面把握文化内容 (1)文化走出去的内容,既要有外壳,更要有内核。文化外壳包括物质产品、生活方式甚至经济、政治、法律、艺术、科学等思想观念和风俗、习惯,以及作为民族标志的语言等。而文化的内核是那些使得本民族获得文化认同并将不同民族文化加以区别的文化的根本性特质,是那些民族国家长期以来积淀并传承下来的价值观系统和在一定历史阶段维护民族国家及其统治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观念,是一国文化的灵魂
10、。 (2)文化走出去的内容,既要有传统文化,更要有当代文化。当前的中华文化输出如果只集中于传统,而忽略现代,就不能在国际上树立文化大国的形象。 2.坚持中华文化特色 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有着很多差异。严复曾作过精辟的分析。他认为“中国重待人,而西人重存我” ,待人注重的是义务责任.而存我注重的是自由权利。中华文化求稳而西方文化求变。可以说,东西方文化基于自己的历史条件和文化传统而各具特色。也正是因为“中华文化自具6特征,自成体系,与其他文化差距较大” ,才使中华文化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富有魅力和竞争力。 3.注重文化创新能力 中国需要走出五千年文化的“骄傲” ,只有不断改革和创新才能使文化常新、历史
11、长存。伦敦奥运开幕式,以叙事手法,描绘出了“田园时代” 、 “工业时代”和“网络时代”的英国全貌。英国人不仅展现了辉煌的历史,还在继续向世界奉献精彩的文化成果和至高的人文关怀,从憨豆先生到哈利波特,从英国女王到 007,从向万维网发明者致敬到整场开幕式无处不在的英国音乐向来以严肃、严谨、传统著称的英国人,在奥运会开幕式这样面向全世界的盛会上,竟表现得“亦正亦邪” ,全球的观众都不得不佩服其大胆创意。不难看出英国在继承历史的同时,更注重创新和创造。 (二)完善财税金融扶持政策 目前,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政策措施包括:进一步增强财税扶持政策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同时在已出台扶持政策的执行中,要防范企业与政
12、府进行不良搏弈的消极作用;要不断改进和完善金融扶持政策,扩大银企合作的范围和领域,抓住当前的有利形势,积极支持我国文化企业通过跨国投资和收购兼并加快发展,跻身国际文化贸易市场;发挥部际联席会议对各部门已经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的综合协调作用,促使各项政策形成合力。 (三)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首先,重视创意,把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其次,打造具有中国7风格和国际影象力的品牌。云南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云南是一个文化大省,利用多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把文化产业打造的有声有色, “印象丽江”像一张张名片,展示了云南的文化,形成了一种品牌效应,云南印象的成功不仅仅限于他是舞台艺术,他背后把民间的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
13、运作的成功的模式。 (四)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文化走出去,需要国民文化、道德素质平均水准的匹配。1 开展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中介经纪服务、创意人才的培养。尤其是重点培养一批既懂文化艺术又懂营销、管理的复合型人才。2.引进一流的文化经营和管理人才。优化人才结构,为中国的文化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提供智力保证。3.鼓励和培育熟悉了解国际文化交流、贸易规律规则,具有传播中华文化自觉意识的现代企业家。4.大力培养翻译人才。文化走出去只有运用语言交互转换的方式来进行,翻译作为一种主要的文化输出方式,直接决定着中华文化输出的效果。5.提升国民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养。不只走出国门的中国人是传播中华文化的活生生的载体,来到中国学习、工作、旅游的外国人所接触到的中国人的文化和文明素养更是富有说服力的文化展示窗口。 参考文献: 1曹阳,刘占辉.浅议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现状和策略.中国报业,2012.2(下). 2沈壮海.文化软实力的中国话语、中国境遇和中国道路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11). 83郑永年.国际中国研究的几个问题J.对外传播,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