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损对永嘉之学在近代的发展与继承.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58074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损对永嘉之学在近代的发展与继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林损对永嘉之学在近代的发展与继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林损对永嘉之学在近代的发展与继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林损对永嘉之学在近代的发展与继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林损对永嘉之学在近代的发展与继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林损对永嘉之学在近代的发展与继承摘 要:民国时期,永嘉学派以其“事功”特点“衰八百年而复兴” 。许多温州仁人志士重新看到了振兴区域文化的曙光。林损作为温籍知识分子,师承舅父陈黼宸,感于局势之艰危,以天下隆衰为己任,亟思效力于乱世,愤然写下永嘉之作,精于事理,阐述精微,肩负起了复兴永嘉之大任。围绕林损的永嘉学派思想来展开论述,探讨他对永嘉之学的发展与继承,以期窥探出民国时期的学术思潮与永嘉之学的近代命运。 关键词:林损;永嘉之学;民国时期 中图分类号:K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3-0142-02 永嘉之学,经济之学也。永嘉诸子一直特立独行,强调心性事功以

2、言经济,唯其心性和事功相结合,然后经济之真乃出。这一淳朴的风气,延续传承历经数百年。在同光之际,国政日益松弛,民生艰困,外侮迭至,国势衰弱,有识之士无不深以为尤,瑞安一代孙衣言、孙铿鸣兄弟身先士卒,设立私塾,聚众讲学,倡导救国救民的思想,吸引了大批学者如金晦、陈虬、宋恕、陈黼宸等,他们利用地域优势,发扬永嘉思想,提倡经世致用,声闻天下,在当时影响颇大,永嘉学风得以复兴。国学大师林损师承舅父陈黼宸,感于局势之艰危,目睹家国之岌岌,以天下隆衰为己任,强烈谴责理学之空谈,亟思效力于乱世,愤然写下永嘉之作,精于事理,阐述精微,观点新颖独到,是振兴国民的教科书,是学2术界的新标杆,对近代永嘉之学的复兴有

3、不可磨灭的功绩。 一、撰写文章,针砭时弊 林损生于多事之秋的民国时期,面对国势“或崩以烈,或溃而腐” ,他便以“拯溺援穷为志”青年时期就立志“建拔万古勋” 。民国元年初,林损担任共和建设讨论会文案,在此期间,林损撰写了共和建设讨论会筹备国会选举演说稿 ,他认为国家到了灭亡之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人们应该“奔走呼号,广集同志,救危亡于千钧一发之遗”1800,拳拳的爱国之心充塞期间。 同年秋,林损又任黄报编辑,任职两个多月,却写了二十多篇“针砭时弊,臧否人物”掷地有声的论文。如报界箴言中旗帜鲜明地指出报界四弊:一曰“争” ,它不是争真理,而是党同伐异,争一己私利,二曰“曲” ,即“曲笔以阿其党,

4、垄断贸名,迷惑上下”1782;三曰“诬”即“穿凿事实,以迁就言论” ,四曰“驳”即“巧言之诛,闻人以戮,逞飘忽之才,设两可之辨”1783,林损面对报界的弊端,要求报界不可意气用事,心术学术不可不切实讲求。在书大石正已支那命脉篇后痛斥其野心,反驳他的缪论,认为日本侵略者破坏了世界和平之局,对于中国的侵略“是可忍孰不可忍!咄咄岛夷,我不能与汝并容乎天地之间也!”号召国人振作起来,克服“内政不修,民德不兴”二大病,就会使中国免于瓜分之患。林损的一生都在为国家多灾多难的命运奔走呼号,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仍作求仁论声言“中国必可不亡,中国血统必可大兴” ,感情真挚,用富含激情的文字唤醒了沉睡中的国人,同时

5、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经世致用”这个源远流长的思想。 3二、撰写著作,发扬永嘉思想 林损不但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践行永嘉经世致用思想,同时也撰写著作在理论上学术思想层面传承深化永嘉思想, 永嘉学派通论与永嘉学派述便是他的代表作。 永嘉学派通论是对永嘉之学的总结,并对其进行深化与创新。文中首先指出“永嘉诸子为经济之学,在于日用寻常之间” ,这就指出了永嘉之学的本质与其所以经久不衰的原因,也道出了永嘉之学的精髓。林损进一步阐述了事功与心性的关系,即“心性体也,事功用也,无事功之心性,则为无用之学,无心性之事功,则为无体之事”2243。同时作者从反面来论述二者的关系, “执心性以讥事功为粗疏者,伪也;喜事功

6、以诋心性为玄虚者,又伪也。心性之伪,误一身以贼天下;事功之伪,祸天下以毙以身”2343。告诫我们要执两端以调和于其间,而不能偏废其一,这对当时中国濒临亡国灭种之境,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永嘉学派述同样是林损对于永嘉之学的又一篇巨著,其中对永嘉学派有了更为详细的阐述,内容深远弘阔,说理精奥圆润。作者认为“二千年神州之学术,其最盛者有三期:一曰周秦诸子,一曰永嘉诸子,一曰明末四先生黄、顾、王、颜”2355,可见永嘉之学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作者认为“天下之学术,不可以一家言尽者多矣”应当“综汉宋之长而通其区畛者” ,这正是林损对永嘉学派的创新之处。 在这篇著作中,面对当时的国势

7、危机,林损为统治者提供了一套治4国之方,书中收录了经义论策数十条,包括经义十七篇、论三篇和策五篇。经义篇中有论王者如何治理国家,认为王者应制定法律来统治臣民,“达法则,同数器,一度量,论礼乐,而正人。 ”2426 这样才能“交四邻,平百物” 。也有讲到义和利的关系“好义欲利之情,人之所两有也” ,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它们是“二情交战于胸中” ,承认了谋利也是人之本性,不能抹杀,告诫我们不可过分追求利益,要做到义利和谐一致,这样世界才会太平,国家才会安定。策五篇中有论兵法之道“赵括能读父书,而不免长平之败;房用古车战,而有陈涛之奔,此轻言兵者也。是故古之善言兵者,必先观天下之势,而后议攻守之术,

8、不知势而议攻守,一边吏之事而已,何足为君子之道哉!”2454 作者举例来说明用兵之道,天下大势是实施用兵之术的前提,这对当时有志拯救中国,结束混战的有识之士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融会中西 清末之际,西方列强的魔爪伸入中国,打破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天朝上国的美梦,也摧毁了一直以来固有的传统理论秩序,整个社会进入了大变革时期。在这个激烈的社会大转型下,以孙铿鸣、孙衣言、宋恕、陈虬、陈黼宸等为代表的一批温州籍知识分子看到了重振永嘉之风的曙光,找到了复兴永嘉之学的途径,即“融汇中西,通经致用” 。林损作为温州籍知识分子的一员,从小接受的是传统国学的教育,对传统文化的感情很深,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他一以贯

9、之地延续了前辈的理念融汇中西,为民国时期中学和西学的争辩找到了解决的方法。 1.林损对国学的保存 5林损酷爱中国传统国学,早慧成名,一生都在传播国学,维护国学。林损一生著作颇丰,在政治、哲学、比较学和文章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建树。政治方面有政理古微一书,哲学方面著有伦理正名论 ,诸子学方面重点放在老、庄的研究,今存有晚周诸子试题若干题,而讲授老子时间最长,留有残本老子口义 、 老子集语 。在文章学方面,林损著有中国文学讲授发端 ,这是他对中国大学的讲义本,这是较为完整的一册文章学著作,也是首创性的著作,是与北大论文的桐城派、章太炎派相抗衡的温州学派的代表作。 林损对于传统的保存,不光表现在撰写国

10、学著作上,从近代学界兴起的新旧之争中也可窥见一斑。新派以新文化运动者为主体,胡适、陈独秀是新派的领袖人物。他们反对旧文学、旧道德,提倡新文学、新道德,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全盘否定。面对新文化如此强劲之势,林损、刘师培等一批以“保存国粹”为宗旨的旧派也不甘示弱,成立国故月刊,其宗旨在“昌明国学,而以发挥新义刮垢磨光为急务,并非抱残守缺,姝姝奉一先生之言,亦非故步自封,驳难新说”3(国故月刊致公言报函 ) 。林损加入该社,并任国故的特约编辑。他组织汉学研究会,倡言复古,著有汉学存废问题 ,洋洋洒洒数万言,胡适和钱玄同看后亦不敢谓非,称他为“骨董” 。另外还著有汉字存废问题 、 天下文字必归六书论 、

11、 注音字母为灭汉学之原等来反驳胡适,可惜这些文章至今尚未看到。林损热衷于国学,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也为我国传统国学的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林损对西学的吸收 6但是如果单纯以保存国学来理解林损的思想,就显得太过狭隘,既不能全面地了解林损的思想,也无法透彻地理解永嘉精神。主张学习西方学术,也是林损思想的一部分,这是林损对于永嘉之学的创新之处,我们可以从他在新文化运动中思想变化中看得出来。 其实林损反对白话,主要不在于文言白话形式之争,而是担心中国传统文化遭到否定,固有伦理道德逐渐沦丧。林损在中国大学讲义中国文学讲授发端第三章文辞之否定中曾说:“白话之提倡与否,今所不论也,然要不能

12、屏之于文之外,则似无可疑者”41986,可以看出其认识有所发展,在他与黄离明办唯是学报,提出“学无所谓新旧,更无须乎调停,唯其是而已。 ”41920 明显可以看出林损对白话并非绝对反对,只希望各学术都自由发展。而且对于新文化运动的提出的全盘西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全盘否定,先生认为应撷新扩故,应该取新说以括旧学,而不是毁旧学以从新学,毫无疑问,这样的主张更有利于中国的发展。 林损在思想方面主张中西文化共同发展的同时,他对西学的吸收也是彻底的。在他的晚年,目睹国家处于危难之际,林损提倡将其所学用之于天下,于是与其侄陈谧、弟子李翘等筹办翼圣书院,发展教育,该书院起草曰“瑞安林公铎先生历任国立各大学教授

13、二十余年,然非其心所乐,近以师友凋丧,养晦家居,同人窃具国学之沦丧,特辟精舍,特聘先生讲授群经诸子,兼涉释典。至若说文、广韵诸书,本小学初由之径,则督由先生之及弟子指画之。 ”42024 并订立章程:一是名从主人,义从其制,本讲社即定名公铎书院。二是院址暂设瑞安水心街。三是院内设图书馆、编辑室,足为同人优游藏修之地。四是课目分文、儒、玄、7史四科,释典附于玄科。五是准章太炎先生讲习会之制后面还有,可惜已经散失。由此可看出该书院已经初具雏形,他们进行新式教育,引进西方文明,培养了一大批莘莘学子,而实现这一切的文化之源正是永嘉学派的经世致用思想。 四、结语 永嘉学派在近代社会的大变革中,找到了复兴

14、的契机,许多温籍知识分子在这一时期看到了振兴区域文化的曙光。一代大师林损,传承先贤的思想,自觉担负起了复兴永嘉学派的重任。他在学术上的成就,融汇今古,博大精深。他继承了永嘉学派经世致用的特点,保存了其固有的思想精髓,林损所处的时代,中西文化碰撞之激烈,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一情形,中国的仁人志士,振臂高呼:“重构中国社会文化秩序” ,以唤醒国魂,复兴中华。或倡言全盘西化,或坚守传统文化而拒绝西学,形成五彩纷呈,各行其道之势。林损在这一纷争中另辟蹊径,旗帜鲜明地以文化秩序重构为己任,连续发表鸿篇巨制,论述深刻而精到,精奥圆通,不喜蹈袭前人窠臼,自出机杼,成为一家。他对中西文化采

15、取了辩证的态度,提出融会中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并不否认西方文化的积极意义,主张“撷新扩故” ,对中西方文化主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他的一生致力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开物成务、富国强兵的有益成分,但同时也不反对西学,这正是他对永嘉之学的创新之处,对我们正在进行的文化建设工作有积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81林损.林损集:中册M.陈镇波,陈肖栗,编校.合肥:黄山书社,2010. 2林损.林损集:上册M.陈镇波,陈肖栗,编校.合肥:黄山书社,2010. 3杨早.五四时期的北大学生刊物比较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1) 4林损.林损集:下册M.陈镇波,陈肖栗,编校.合肥:黄山书社,2010. 5胡适.胡适日记全编(六)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6陈平原,夏晓虹.北大旧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7王宇.永嘉学派与温州区域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8陈安金,王宇.永嘉学派与温州区域文化崛起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