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财经类大学生诚信的心理机制探析摘 要:本文从心理学视角着眼,从诚信认知、需求、意志、行为四个阶段对诚信的心理机制做了较详尽的阐述,同时针对高校财经类大学生个体心理提出采取的诚信培养途径,即传递大学生诚信的知识信息;实现大学生诚信的情感体验;培养大学生诚信的意志品质;提高大学生不诚信的自我控制能力。 关键词:个体诚信;心理机制;诚信培养 现代社会,社会转型和多元文化既带来社会进步,同时也使传统的诚信观念发生变化,诚信危机普遍存在于生活、学习与人们交往之中。李开复,马云等成功的企业家,关心大学生的成长,以大学生导师的身份,无一另外都提到了“大学生的诚信原则” 。诚信从个体品德品质上升为责任意识,
2、能达到国家和社会对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积极探究诚信的内在心理运作机制是达到教育诚信品质和认识的基础,本文将从社会心理学和道德心理学角度对诚信进行解读。 一、文献综述 诚信作为一项基本的道德品质,历来都为人们所重视。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对诚信问题已做了相当多的论述,这些研究多是从教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谈论诚信,而较少从人的心理发生机制的角度出发。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目前我国从不同角度研究诚信心理,从研究对2象来看,如:对大学生的不诚信的心理,以及对大学生诚信心理与职业发展就业等。在大学生的诚信测量中,陈欣银则编制大学生的道德问卷,从律己、尊老、责任、真诚、报答、理他性、集体、平等等八个
3、角度对大学生诚信的重要性调查排序,调研结果显示真诚是第一位的。蔡海江等应用编修的基本人格诚实量表,主要有 60 个测题,按照自我效能、条理性、责任感、成就驱力、自我约束与谨慎等 6 个方面和中国人诚实方面的问卷,该问卷共有 20 个题,通过了解被测试的人周围诚信状况,被测人对于整个社会的奖惩机制的观点、被测人对于社会主流行为是否诚信认同、被测人的人性观点、被测人的勇气等,对台州学院 488 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现代中国大学生诚信水平与美国常模比较,水平相当。桂亚莉(2004)制定对于高校学生诚信方面的问卷,分别对学生的“诚”与“信”开展调查,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高校学生诚信方面的问
4、卷“诚”有诚实和无欺两个方面;“信”有信任、重诺、守信和信用四个角度。大学生对于诚信的各个维度的看重程是不一样的,其重要程度的顺序为:信用诚实守信重诺无欺信任。 在国外的研究中,对诚信心理的探究是伴随着测谎科技的进步而发展。亚里士多德曾在公元前 200 年通过脉搏进行说谎判定。美国工业心理学的鼻祖斯滕伯格首先使用四种指标进行诚实的测量。在国外,基本上采用四种诚信的测量的方式,为:测谎仪、电子记录分析法、隐藏目的测验法与诚信测验。具体包括:爱德华社会期望量表,MMPI 中的 K 量表与 L 量表。国外对于诚信的测量研究更加注重实用性,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笔试的形式对聘用人员的诚信的测量研究
5、。二是对学术3诚信的的培养测量研究,如对于论文伪造与剽窃等。国外诚信实证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相关研究。 二、大学生诚信心理运作的个体机制 大学生诚信心理运作的个体机制,是诚信的行为实践产生的基本依据。本论文本人主要从四个阶段解析诚信心理运作机制。通过诚信认知为基础,由诚信需求引发诚信实践,通过外在环境和个体意志品质的综合作用下对诚信认知进行反作用,进而再建构的循环心理过程。诚信心理机制包括:认知(认知程度) ,需求(建立情感) ,意志(克服困难) ,行为(落实在行为中)行为是以需求为导向的。 (一)大学生诚信心理的认知基础 诚信认知基础是在认知,桥梁与再认知的连续发展过
6、程,是在原有了解认识基础上的再认知。就个体大脑来讲,认知就是将某种诚信内容反映进大脑,通过大脑获得初印象,再嫁接桥梁,把内容转化为信息再吸收与再选择。在大学生诚信认知的连续的桥梁过程中,这与大学生已有的诚信内容图式,刺激物的大小,个体的气质等有着必然联系。人的再认知,等于要把原来的图式转化为新的内容,同时要将新的诚信的刺激物与原来的认知内容与结构相融合,从而就产生了新的诚信认知。 (二)大学生诚信心理的需求动力 需求是主体心理活动的内驱力。从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在自我实现的范畴中,诚信的实现是其中之一。在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中,人的需要有系统有层次的,低级需要的满足是高级需要满足的基础,
7、低级需要满足后,就会产生下一级高级需要。当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时,4讲诚信是不隔靴挠痒,是不现实的,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只有在基础的需要满足后,才能谈高一级的需求。因此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少数人为追求眼前利益,甘于冒法律风险,或者道德失信的原因正在于此。需求是内在动因,是内驱力,但是仅有需求无法激发动机,创造一定的外在环境和条件是需求蕴量的土壤。诚信行为的外在因素是在对诚信行为的肯定和预期满足后实现的,即对诚信行为鼓励或推广会某种范围影响诚信观念的培育与养成,在不诚信行为受益的模式环境中,则鼓励了非诚信的行为。 (三)大学生诚信心理的意志品质 在诚信的需求驱动力下,克服冲突后确立目的,目
8、的越明确,越具有实现可能。明确了行为目标后,并不必然实践诚信行为,因为在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这需要意志的作用。在克服原有的干扰困难之下,实践行为中出现的新情况与新问题以及各种矛盾,需要大学生努力与坚持。在实现目标,克服困难的时候,在意志品质的努力下,不断调整原有方案,继续实践达到目标。 (四)大学生诚信心理的行为实践 大学生的诚信行为并没有意味着诚信终结。从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行为的终结并非意味着心理活动的终结,行为的完成,心理活动则从一个阶段进入另一个循环阶段,即对行为结果的评价和反馈阶段。具体来讲,就是大学生行为个体通过外界的反馈,进行个体的大脑认知,进而进行新的
9、平衡,主体的诚信认知水平也整体上是呈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以上四个阶段就是对大学生诚信心理运作的个体5机制剖读,从这四个阶段的循环运作分析可以认清诚信行为产生的机制原理。诚信心理机制的探析应考虑不同群体和个体的独特的心理过程。传统的诚信教育大多是讲述式教育,对诚信情感、诚信体验和意志培养则相对够,缺乏科学系统的教材和训练课程把外在的诚信要求内化为个人诚信品质。同时诚信的教育和训练不能仅仅运用说教的方式,在于科学认知角度的引导,还要激发对诚信的情感体验,培养诚信的意志品质。三、财经类大学生诚信的培养 (一)传递大学生诚信的知识信息 认知是基奠。对于诚信的知识认知是大学生的个体诚信心理与行为建立的基
10、础。首先,大学生必须明白诚信的重要性。内诚外信,诚信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基本要求。其次,大学生应认识不诚信的危害和严重性。在传播个体诚信的科学知识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递诚信的要求和知识。讲座、培训、海报、宣传栏等等都可以传递有关诚信的知识信息。通过多种载体形式,如主题班会,学校主题征文、演讲与辩论赛等对诚信概念的解析。还可通过建立诚信档案,签订承诺书,诚信年度人物评选等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树立诚信品质的典型榜样学生。鼓励学生诚信认识,消除不诚信的观念。 (二)实现大学生诚信的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是人的需要满足与否的反映。一般情况,需要得到满足就会引起积极的情绪体验,不满足需要
11、就会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这种情绪体验可以引起行为强化和消退。积极的情绪体验会强化行为,而消极6的情绪会抑制或消退行为。在大学生诚信的养成与培育中,需引导大学生情感体验由诚信带来的积极情绪,强化诚信行为,同时还可以体验由不诚信导致的消极情绪,使不诚信行为消退。当大学生表现出诚信行为时,要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积极情绪。当大学生表现出不诚信行为时,要给予引导,使其体验由不诚信导致的消极情绪,从而慢慢消退不诚信行为。如对学校考试作弊的处罚等。还可以通过心理团体训练活动等方式体验不诚信的消极情绪等。 (三)培养大学生诚信的意志品质 人的行为受到诸多内因外因的影响,如知识水平、道德水平、人格因素、环境因素
12、等。而把作为外在要求的诚信规范转化为内在的人格品质,是诚信意志的关键。诚信意志的品质养成,主要通过直接经验和社会学习两个途径。直接经验是体验对态度产生的直接影响。因为直接经验更容易获得,而且源于直接经验的认知活动更活跃。当个体直接体验诚信的正面影响时,它就会迅速地融进意识,形成稳定的诚信品质。在社会学习中,家庭、同辈群体、以及社会文化等,都以非直接的方式塑造个体态度。当个人因为观察而发现他人由于诚信受到表扬,那么个人也会因此受到强化,进而形成态度。对于大学生的教育与引导,需要及时奖励和强化诚信行为,使大学生有诚信的坚持自己的行为,还有能为其他同学树立榜样,形成内化的自觉的意志品质。 (四)提高
13、大学生不诚信的自我控制能力 如果大学生能自觉形成对不诚信的自我控制,那么大学生的诚信行为将大大提升。自我控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能形成有效的自我监控能力。7自我监控指人们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人或情境所提供的线索,这一特征对组织中的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自我监控能力强的人关注在特定情境下,何种反映是恰当的,同时也关注,采取行动的依据。反之,自我监控能力比较弱的人,对外在环境不敏感,更多地是根据自己想法任意行事,而不关心环境因素。在大学生引导中,可使用自我法、他人提问法、知识传授法等方法训练和提高个体的自我监控能力。从而使个体接受学校的诚信要求,表现出诚信行为。 参考文献: 1 陈劲.中国人诚信心理结构及特征D.西南大学,2007 年. 2 宋玲,吴继霞.诚信的心理机制探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年 01 期. 3 杨再勇,朱永新.员工诚信的心理模型及管理启示J.当代经济管理,2007 年 3 期. 4 黛布拉.纳尔逊,詹姆斯,坎贝尔,奎克著,桑强等,译.组织行为学基础、显示与挑战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4. 5 司继伟,张庆林.自我监控策略的培养J.学科教育,1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