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发扬优良传统 谱写未来华章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对于每一位地大人,都是一个特殊而难忘的日子。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前夕,大家相聚在东湖之滨、南望山下,共同庆祝中国地质大学建校 60 周年。首先,我代表学校,向广大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致以节日的问候!向莅临庆典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支持和关心学校建设的国际友人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为学校建设和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的离退休老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在座的来宾中,有前来参加“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首批成员单位签约仪式、 “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和“国际矿产资源论坛”的海内外高校、科研机构、政
2、府部门代表和 17 个国家的驻华使节。这些活动把今年内我校已经和即将主办的 60 余场学术活动推向了高潮。组织这些高层次国际会议,既彰显了我校师生长期积淀的办学优势和国际学术影响,也搭建了与国内外同行交流合作的平台。由此,我们不禁想到,过去 60 年,我校虽然长期处于多点办学的困难境地,上世纪七十年代还经历了南迁办学、在武汉恢复重建的艰辛历程,却始终能够在高等地质教育和地学科技前沿上奋斗、拼搏,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离不开国内外同行和社会各界的厚爱。 2“甲子积淀,世纪腾飞” 。去年的今天,我校正式启动以此为主题的建校 60 周年校庆活动。一年来,学校大事不断、喜事连连,实现了地大一甲子的完美
3、“收官” ,也奏响了地大新征程的华彩序曲。今年 5 月 19日,我校大学生登山队成功从珠穆朗玛峰北坡攀登到峰顶,成为中国第一支登上世界最高峰的大学生登山队,诠释了学校勇攀高峰、敢于担当的光荣传统。当天晚上,温家宝总理回母校视察,向学校表示祝贺,向登山队员表示祝贺,并指出, “这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那就是只要不畏艰苦和挫折,就一定能达到光辉的顶点,这应该是我们的传统” 。8 月20 日,刘延东国务委员来校视察,肯定了我校在地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诸多方面取得的成绩,提前对我校 60 周年校庆表示祝贺,并对学校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10 月 19 日,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
4、 再次发表了我校科研团队与国际同行合作完成的关于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的最新成果,论文的第一作者,是我校在读博士研究生、年仅 27 岁的孙亚东同学。而在几天前,我校申报的“地质工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我校“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行性论证方案接受了科技部组织的专家评审。 持续一年的校庆筹备,也给我们提供了总结、反思办学历史,展望未来发展的契机。 回望历史,我们难忘毛泽东主席为我校教师手书“开发矿业”所寄托的期望,难忘刘少奇主席勉励我校毕业生“做新时期游击队员”的殷切期盼,难忘邓小平主席对我校的多次批示、关心,难忘温家宝总理的3亲切关怀和希望学
5、校建设成为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重托,更难忘一代代地大人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默默奉献,宁愿自己吃点苦,也要为国家和人民谋幸福的赤子情怀。 回望历史,我们发现:只有甘为地学人才摇篮,奖掖后学、广育英才,才能为国土资源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建校以来,我校始终以为国家、民族培养优秀人才为己任,坚持教育教学发展与行业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与学科特色紧密结合、教育教学改革与学生成长成才紧密结合,形成了“重品行、重实践、重创新人才培养”的鲜明育人特色。建校之初,一批名师大家亲自编写教材、上台授课,使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了解学术前沿动态、领略名家风范。南迁办学后,在教学设备、科
6、研仪器十分缺乏的条件下,一批老教师自力更生,亲自重新编写教材,亲自重新制作标本和教学仪器,亲自指导学生开展野外地质填图,学校教学、科研逐步走上正轨,并大踏步迈上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建设征程。从“红色地质工程师的摇篮”到提出建设“现代型、开放型、国际型地质大学” ,再到确立“地球科学一流、多学科协调发展”阶段性办学目标、 “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长远办学目标;从行业管理到划转教育部管理,再到教育部、国土资源部共建,办学目标不断明确,办学思路不断清晰,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环境不断优化。20 余万名毕业生从这里走向社会,艰苦创业,有的找到大矿兴起了一座座新城市,有的潜心治学发展了一个个新兴学科
7、,有的甘为人梯培育了一批批英才。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建功立业,伴随着母校,为共和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4回望历史,我们发现:只有坚守地学科技前哨,求真务实、严谨治学,才能不断引领地质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建校之初,我校云集了一批学贯中西的名师大家,孕育出了重视学术创新、甘于坐“冷板凳”的优良传统,形成了关注国际学术前沿、注重服务国家战略目标的科研导向。60 年来,这里诞生过“高山深盆成盐模式” 、 “陆相生油理论”等一批至今仍然指导着找矿实践的地质理论,诞生过我国第一幅全国盐类矿床预测图、第一套可实际应用的彩色地学图件编辑出版系统 MAPCAD。地大人为地球历史中分量最重的“金钉子”落户
8、中国做出突出贡献,地大人在矿产资源定量预测与评价、地质作用复杂性、壳幔交换动力学、成矿系统理论、深部地质过程及其成岩成矿作用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让国际地学界刮目相看;地大人注重将基础理论研究用于指导找矿实践,近年来参与发现了大营铀矿、驱龙铜矿等一批超大型矿床;地大人还注重普及地学知识,博物馆每年帮助数十万群众认识自然规律,我校教育部“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中心”已经指导了上百万库区群众参与地质灾害的“群测群防”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今天,学校已发展成为具有 13 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多科性高水平特色大学,美国基本科学指标(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检索系统最新
9、统计数据显示:我校地球科学、工程两个学科已经进入各自领域的全球前 1%机构行列,其中在地学领域机构中居前 12%、中国高校前列。地大人六十年孜孜不倦的探索实践,折射出中国科技发展的潮落潮涨,映射着新中国地学研究的日新月异。 回望历史,我们发现:只有坚守地学精神家园,勇攀高峰、敢于担当,才能不断为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贡献新的力量。源自5中国最好的两所大学的“厚德载物” 、 “兼容并包”的文化基因在这里传承创新,勇攀高峰、敢于担当的精神在南迁办学的艰辛历程中发扬光大,民主开放、严谨治学的传统在 60 年的蹉跎岁月中历久弥新。一代代地大人艰苦奋斗,共同铸就了学校“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精神和
10、“谋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一代代地大人扎根基层,在西部、在边疆、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埋头苦干、默默耕耘,把论文写在高山、大海,写在矿区、油田,为祖国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地大的优秀校友不胜枚举,地大人的感人事迹不胜枚举。我们不妨从迁汉办学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两位本科毕业生身上,追寻地大精神的印迹:1984 届毕业生马永生,毕业后一直奋战在我国油气资源勘探的第一线,面对纷至沓来的各种压力,马永生和他的团队从不轻言放弃,终于发现普光大气田;电影红山雨主人公原型、我校 1989 届毕业生张国旗,为帮助山区群众解决吃水困难,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优厚待遇而回到贫困的家乡,不辞辛劳,不畏艰险,为基
11、层水利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的身上,凝聚着地大人的精神特质和高贵品格,充分印证了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 抚今追昔,我们深知,地大前进的每一步,都饱含着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地大历史的每一页,都浸透了学校历届领导和全体地大人的智慧心血。学校历经风雨,饱受沧桑,但坚持特色办学、高水平办学的理念从来没有改变,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信念从来没有改变,创一流学科、建一流大学的壮志也从来没有改变。坚持服务国家战略目标、敢做时代先锋、不断改革创新,是中国地质大学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和竞争力、6持续提升贡献力和影响力的根本原因。 反思历史,我们也曾经留下了一些遗憾。我们虽然抢抓了“211 工程”、 “优势学科创新
12、平台建设项目”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等重大机遇,但有时由于“醒得早、起得晚”的短暂松懈,也丧失了一些稍纵即逝、弥足珍贵的发展契机。定址武汉办学以来,学校各项事业得到长足进步,但如何进一步发扬优良校风学风,如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如何优化学科结构与功能,如何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当好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任重道远。 60 华诞是中国地质大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是我们在新时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崭新起点。当今世界,能源、矿产资源及水资源短缺、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恶化等与地球科学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课题,正在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今中国,正处在全面建设
13、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同步推进,资源需求刚性上升,资源供给刚性约束,迫切需要加强地质理论、技术、方法的原始性创新,迫切需要加强跨学科、跨机构、跨地域的协同创新,迫切需要加大体制机制改革的力度,才能全面了解地球的整体行为并深刻认识其局部变化,才能有效推进找矿突破战略、增强国家的资源保障能力,才能更好地呵护地球这一人类唯一的家园。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我们要时刻铭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托,时刻铭记海内外校友对母校振兴与腾飞的强烈期盼,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担当精神,发愤图强,谋求新的跨越。 面向未来,我们要坚持以构建特色鲜明、高水平的学科生态系统为7着力点,大力
14、提升创新能力,全面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特色发展、内涵式发展路线,努力破解制约学校跨越式发展的瓶颈,按照“地大特色、世界一流”的标准精心打造生态型校园,大力增强汇聚和整合办学资源的能力;坚持把办学优势全面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更加关注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为各种类型的创新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倾心培养更多“品德高尚、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行合一”的新一代地大人。 面向未来,我们要秉承和发扬“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精神,坚守精神与文化高地,既要善于遵循教育规律,不攀比、不浮躁、不折腾,坚持学术标准和学术导向,坚持唯才是用、任人唯贤,坚持依法治校、从严治校;又要勇于探
15、索发展新路径,坚持以特色、创新文化推动大学发展,着力构建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和制度环境。 面向未来,我们要坚持人才强校、科技兴校和国际化战略,积极引导、组织师生围绕国家目标和学科前沿开展具有原创性和国际影响力的科学研究,努力发挥好基础研究在知识发现、学科发展和创新能力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在推动行业进步和提升大学服务社会能力的支撑作用、跨学科研究在破解难题和催生新学科中的关键作用,切实肩负起推动高等地质教育和地球科学发展、促进国土资源及相关行业科技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 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是地大“新甲子”的第一天,我们一起掀开地大历史的新一页。怀揣一代代地大人的光荣与梦想,我们众志成城;手捧学校“三步8走”发展战略的宏伟蓝图,我们步伐坚定。让我们携手同行,为把中国地质大学建设成为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不断创造新业绩,不断做出新贡献!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 朱 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