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公共艺术类选修课程平台建设研究.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58602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类选修课程平台建设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类选修课程平台建设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类选修课程平台建设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类选修课程平台建设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类选修课程平台建设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高职院校公共艺术类选修课程平台建设研究摘 要:以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公共艺术类选修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思想认识转变、师资队伍组成、课程体系设计等方面入手,试图构建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研究适合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公共艺术类选修课程教学运行模式,从而提高高职院校公共艺术类选修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通识教育;公共艺术课程;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6-0233-02 作为打通贯穿、融合汇集各基础学科知识的通识教育,本身带有比较强的非专业性和非职业性色彩。公共艺术课程是当代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

2、何设置并开展音乐、美术类的公共艺术课程是当前高校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虽然在通常情况下,它与学生将来的职业活动并无直接联系,由此造成高职院校师生对其重视程度都有所欠缺,但公共艺术教育重在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重在塑造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从长远来看,对学生人文思想的养成和民族素质的整体提高都是大有裨益的。近年来教改趋向也反映出教育界对艺术教育的日益重视,以及社会对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笔者所在学校为促进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健康开展,使公共艺术教学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在转变思想认识、打造2师资队伍和设计课程体系等方面做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在此

3、基础上提出并初步实施了相应的一系列教学规划。 一、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窘境 虽然距教育部高校艺术课的指导方案的出台已有七年之久,但现今在高职院校开展并实施公共艺术教育仍面临着重视程度不够、师资力量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 在实用主义盛行的当下,功利化的教学内容以及就业导向使许多学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虽根据政策得以开设,但不受老师和校领导的重视,成为某种程度上的“课程鸡肋” ,这在高职院校尤为盛行。如何扭转重理轻文的传统认识,走出“教授公共艺术类课程无用”的思维误区,这是值得整个高职教育界深思的问题。事实上,在某种程度上淡化高职教育的专业化、职业化价值取向,将其回归到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

4、这些基本素质的教育目的上来,是解决该问题的根本途径。杜威虽是实用主义教育学之鼻祖,但他也曾有过“教育本身无目的”的著名论断,这一思想恰合通识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开设意义。 笔者所在学校作为一所传统工科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中艺术人文的氛围相对较为淡薄。但这一氛围的形成并非是因为学生缺乏兴趣,而是由学校对公共艺术课程的支持力度不够所致。从笔者最近拟定的一份针对公共艺术课程的调查问卷结果看,虽然学生对艺术了解、掌握有限,但 81%的学生认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必不可少,65%的学生对公共艺术教育课抱有良好的期待,希望学校能够开设类似的课程。而在 2012-2013 学年,该校仅开

5、设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3导方案规定 8 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的 2 门。对此,首先必须转变校方的认识,真正以学生的需求为本,加大对公共艺术教育的投入和扶持力度,提高艺术课和任课教师的地位。 在当今一些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学中,许多教师还没有从艺术教育的旧有模式里跳出来,依旧沿袭采用灌输式方法讲述着一系列枯燥乏味的艺术理论和知识,不但无法引导学生投入到对艺术的审美和思考中,反而造成了一种思维定式,这与艺术教育需要的凸显个性、发散思维是相悖的。公共艺术课的讲授效果与公共艺术课的定位,以及任课教师素质是密不可分的。在某些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长期仅作为一种点缀和摆设,表现在:没有组建相应

6、的公共艺术教研室,缺乏必要的组织保障和经费支持,教师间缺乏信息的交流和反馈,教学督导不到位,并让一些没有任何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担任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且教学设计没有统一要求,随意性较大,教学队伍的素质普遍不高。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都安排在一个学期内完成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课时严重不足,而讲授内容的涵盖面又太广,造成每每只能泛泛而谈,走马观花。另外,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譬如,教学机构不健全,缺少教学大纲、考试大纲、课程介绍;对教育部“限定性选修”课程的性质把握不准,课程名称不规范,门类不齐全;对公共艺术课程的学科性、知识性、系统性存在着认识偏差,对考试的要求缺乏课程考核的基本

7、内容和学科基础知识,对教材的选用不够慎重等。 二、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应对之策 鉴于以上种种实施公共艺术教育所面临的困难,笔者认为,从通识4教育的角度来思考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个崭新的思路。 (一)以通识教育思想转变认识 通识教育是每位大学生都要接受的必修课程,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通识教育体系有利于加强学生,特别是教育工作者对其的认识,提升公共艺术课的地位。通识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培养新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指导思想,公共艺术课程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是高职教育中全面促进与加强艺术教育的重要任务和发展趋势。以通识教育的理念去审视公共艺术教育是大有好处的。首先,通

8、识教育已是世界各大学普遍接受的国际化议题,已经引起中国教育界的充分重视。其次,通识教育实际上是素质教育最有效的实现方式,将艺术教育涵盖于其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充分发展个性,博采众长,进而可以激励学生从自己实际出发自主选课,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第三,通识教育是防止学生偏科的重要方式。这一问题在高职院校已是普遍现象。把艺术教育融入通识教育范畴,做到文理互通,博洽多闻,让高职学生的知识结构趋于合理。基于此,该校领导高度重视通识教育范畴下的艺术教育工作,将其列入学院党政工作要点,已于 2011 年 11 月成立了公共艺术教育领导小组,同时成立公共艺术教育教研中心,由人文社科部和校团委共同

9、负责。建立起由校领导负责分管,以学校教务处牵头的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具体负责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切实加强公共艺术教育的管理。学校从财政投入到课程建设方面都积极给予支持,保证公共艺术课的教育成效落到实处。除此之外,该校还制定了5如下政策来保障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质量。 1.建设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所需的专用教室和活动室,购置教学、活动器材等。 2.每年按一定比例安排艺术教育专项经费(生均 10 元) ,确保公共艺术教育正常开展。 3.建立和完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力促公共艺术教育收到实效。 4.大力提高公共艺术课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在专职教师的职务评聘、工资、奖励等方面,享受与其他学科

10、教师的同等待遇。 (二)以通识教育要求建设师资队伍 基于高职学生人文知识、艺术鉴赏力略低的现状,公共艺术课程在讲授过程中就不能够太过专业或艰深,要让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学得懂、听得懂,不致使学生由于课程的纷繁复杂难于接受,而违背了通识教育的思想。以通识教育较为宽泛的层面来降低艺术殿堂的门槛,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公共艺术课的熏陶。公共艺术课程作为通识课程的一个门类,不仅仅要求任课教师有过硬的专业技能素养,同时还应该具备广博的人文知识素养、敏锐的洞察力和一定的心理学修养,这样才能够在课堂上很好地将通、专结合起来,不至将公共艺术课程讲成专业课程,偏离了通识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如此一来,就对公共艺术任

11、课老师的本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加强公共艺术课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该校已采取了以下相应措施: 1.在公共艺术课程任课教师的招聘中,为满足通识教育的需要,除了要求应聘者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外,还要对他们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课6堂授课能力进行考核,结合二者,择其优而用之。 2.成立公共艺术课课程组,以学生数 0.15-0.2%的比例配备教师,其中专职教师不少于 50%(2013 年招聘音乐专业和书法专业的专职教师各1 名) 。 3.选送公共艺术课教师参加在职硕士学位进修,通过举办短期培训班、组织教学观摩活动和考察等形式,多级别、多层次、多渠道地培养具有较高思想素质、良好的敬业精神、一定的艺术教育理论

12、水平和较强的艺术教育能力的专职教师队伍。 4.加强公共艺术教育科研工作,以科研促教学,以活动推普及,坚持普及和提高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公共艺术教育质量。充分发挥公共艺术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积极性,提高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 (三)以通识教育标准设置课程 影响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的是通识教育的“通识性” ,在设置过程中就要考虑到专业和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差异,考虑受教育对象的适应性等,那么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应该具有多元、多样和多层次的特点。再者,在通识教育下的公共艺术教育必须体现一个“通”字。当然,这个“通”并非是将各个艺术课程笼统地进行混合杂糅,而是重在与学生的专业课程相联系,与学生的课外生活、社

13、团生活相联系,与学校的隐性课程相联系,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将艺术人文知识的传授与学生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起来。据此,该校拟定如下课程建设方案: 1.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和艺术任意性选修课程中选修 1 门并通过考核,修满规定的 2 学分方可毕业。 72.根据学校学科建设、所在地域等教育资源的优势以及教师的特长和研究成果,开设各种具有特色的艺术任意性选修课程或系列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 3.将艺术课老师指导学生参加学校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学院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周、圣诞晚会等活动列入教学课程之内,按指导时间计算课时。 4.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各年级、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之中。开设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包括艺术导论 、 音乐鉴赏 、 美术鉴赏 、 影视鉴赏 、 戏剧鉴赏 、 舞蹈鉴赏 、 书法鉴赏 、 戏曲鉴赏等。 参考文献: 1刘艳霞.通识教育理念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 2冯兰芳.关于普通高等学校艺术公共选修课程的思考J.人民音乐,2003(12). 3布朗科?尼克著.艺术创造与艺术教育M.马北寰,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4曾繁仁.现代中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5王增.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改革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