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风问俗 效力乡国.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59292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风问俗 效力乡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采风问俗 效力乡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采风问俗 效力乡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采风问俗 效力乡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采风问俗 效力乡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采风问俗 效力乡国提 要徐氏为晚清绍郡四大家之一。本文记叙了他们在时代转型中的鼎新变化,尝试将其家族与社会、国家联系起来,探讨其中意义。 一、徐树兰及栖凫徐氏 徐树兰,字仲凡,号检庵,山阴栖凫人。光绪二年(1876)举人,授兵部郎中,改知府。以母病,归不出,旋以地方公益自任。光绪二十八年(1902)五月卒,年六十五。长子徐元钊,字吉荪,晚号?园。光绪戊子科副贡,司铎台州太平,推升河南灵宝知县。工诗古文词,著有?园诗草 。次子徐尔谷主持家族事务,主要精力放在实业和地方自治上。上海是他事业的中心。三子嗣龙,1913 年在绍兴组织自由党。四子维烈事迹未详。 徐树兰家族世居绍兴城南栖凫村,先世故清寒

2、,以农儒继业。据民国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民族:“栖凫徐氏,先世居淮上。有名处仪,字尚威者,宋崇宁初进士,官给谏。建炎间与兄处仁,扈跸南渡,同居山阴之项里。其裔名德明,字大宏,由项里迁居山阴之?凫村。选举表中之徐树兰、徐维则,其裔也。 ”大弘公徐德明为栖凫第 1 世。徐树兰之父云泉公系第 24 世,其人“敏练,善商战,赢得过当” ,家境渐殷实。在咸丰八年(1858)迁至府城大坊口,同治七年(1868) ,又于水澄巷购地建房。十一年(1872) ,徐树兰遵父命“筑徐氏义塾于郡城古贡院,名曰诵芬堂 ,延师以教族之无力者。 ”徐树兰讲求画学,胞弟徐友兰2(过继给怀瑾公)喜吟咏,于是在其右“别构精舍”共

3、读,自谓“自戊辰以来同居三十年,门庭肃雍,长幼秩序,水澄之徐最所称道” ,为清末绍城徐、李、胡、田四大家之一。 二、与时代共进的古越楼藏书 晚清,处在蜕变中的弃旧图新的士绅逐渐向城市集中。他们首先致力于新式教育及地方自治, “驰誉乡邦为士绅表率,负芨东西效力于乡国,挤挤跄跄备一时之选” ,成为迈向新时代的精英力量。据地方志记载,徐树兰与其次子徐尔谷“皆喜购旧书,书贾多集其门。 ”胞弟徐友兰亦性好收藏,凡旧钞、精刻、石墨古今法帖、书画,有所见辄购庋。适逢乱世,颇有建树。徐维则又在水澄桥南首创办墨润堂,销售书籍,并自设木刻作坊。光绪十二年(1886) ,蔡元培因自己老师田春农的介绍,开始为以孙(徐

4、维则)做伴读,并为校勘所刻绍兴先正遗书 、 铸史斋丛书等。据蔡元培自写年谱:“蔡元培到徐氏后,不但有读书之乐,亦且有求友的方便。以孙之伯父仲凡先生(徐树兰)搜罗碑版甚富。那时候,年辈相同的朋友,如薛君朗轩、马君湄莼、何君阆仙等,都时来徐氏,看书谈天。 ”据蔡元培戊戌知服堂日记:“光绪二十四年三月十八日,以孙贻我刘子全书遗编 、 述史楼丛书 ”。据刘子全书遗编中钟念祖序:“徐显民(徐尔谷)秀才闻有斯役为,从董君竟吾假藏本交瓢翁,始籍付梓并据镂补中间模糊虫损。而第一卷二十二页独缺。显民从兄以孙孝廉知董氏尚藏残殃有之,复为借来捡补,所失得完。 ”它们均为徐氏刻本。在浓厚的文化守藏情节基础上,徐氏家族

5、的思想转变更为迅速,率先做出了兴学?办图书馆的举动。 3光绪二十一年(1895 年) ,朝命兼采中西实学,倡设学堂。徐树兰“查盛杏孙(盛宣怀)京卿在天津道任内禀请北洋大臣奏设之头,二等学堂最为得要。绍郡经费未充,只能设立二等学堂,今拟仿其规制,假借豫仓,创办绍郡中西学堂” 。光绪二十五年(1899 年)蔡元培携眷回绍兴,出任绍郡中西学堂的总理。一般而言清末学校可分作三类:凡用国税立者曰官立,用地方税务立者曰公立,用人民私财立者曰私立。兴办学堂有二个关键人物,一是监董,由地方官或士绅担任,作用不在于学堂内部管理,而是创立学校,拟定发展目标。时浙江巡抚任道熔在浙省士绅捐资兴学的一份奏报中说:“惟事

6、创始,筹款维艰,尚赖地方绅富集资捐办,以辅官力之不足” 。二是监督,主持全校教学。绍郡中西学堂开绍兴乃至浙江近代教育先河,促成了赴外留学制度的建立。徐世保即为该校首届毕业生。此后学校数度迁址,1954 年定名为绍兴第一中学。学校创办之初设立养新书藏图书室,今存一部图书上钤有“光绪二十三年会稽徐维则捐” 、 “养新书藏图籍”和“绍兴府中学堂藏书?阅后缴还,请勿遗失”三枚印章,说明至少在光绪二十三年(1897 年) ,学校已经开始“购储”图书。光绪三十一年(1905) ,为培养革命军事干部,光复会领导人徐锡麟、陶成章拟在中西学堂旧址创办大通体育师范学堂。正月,他们“赴府城,谒豫仓董事徐以孙,商借仓

7、屋。 ”徐世佐任器械体操教员兼学校庶务。这里已经成为皖浙起义领导机关的所在地。从两校走出了徐锡麟、秋瑾、陈伯平、王金发等辛亥革命的主将和许寿裳、夏?尊、陈建功、胡愈之、潘家铮等在全国有影响的专家,另一方面创办者自身也通过学堂这种形式实现了角色转化。 4光绪二十六年(1900) ,徐树兰在府城创办古越藏书楼,光绪二十八年(1902)建成开放。他在为捐建绍郡古越藏书楼恳请奏咨立案中指出“泰西各国讲求教育,辄以藏书楼与学堂相辅而行。学校既多,又必建楼藏书。 ”这里的“藏书楼”实际上就是近代图书馆。据光绪二十八年(1902)九月二十五日浙江巡抚任道?为请奖捐资绍兴府中学堂及藏书楼绅士事片 ,由于徐树兰

8、开放古越藏书楼确“有益地方” ,光绪皇帝朱批“著户部核给奖叙” 。古越藏书楼是我国第一家公共图书馆。徐树兰病故后,徐尔谷继承父志, “锺继前规,竭力经营,照常开放” 。光绪二十九年(1903) ,徐尔谷还发起建立绍兴教育会,筹办越郡公学。他把自己的女儿徐?贞嫁给文字学家钱玄同。他们的儿子就是“二弹一星元勋”钱三强。 三、抗灾救荒的慈善活动 清末自然灾害频发,造成了人口死亡和财产的损失。徐树兰致力于地方慈善活动,以造福乡里为己任。 (见表一) 受传统观念影响,徐树兰多从事一些常规的事务。在民国绍兴县修志委员会众多文档中,存有修志故实一卷,内录徐树兰致潘伯循函二件。第一件:“修志亦属要事,近为修建

9、义仓,工程正在经始,只得将志事暂搁。 ”第二件:“吾越郡志及山会邑志,兄倡仪筹修。惟经费尚无就绪,故难开局。 ”这些活动与经济实力有关系。 四、百年实业之路 20 世纪初,在政府的推动下,以引进和推广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以及经营管理方法为核心的农学活动率先被士绅阶层付诸实践。光绪二十5二年(1896) ,徐树兰和罗振玉等人,在上海组织“农学会” ,并在时务报和知新报上刊登征求会友的公启十条和试办章程十二条。 试办章程说“本会应办之事:曰立农报、译农书,曰延农师、开学堂,曰储售嘉种,曰试种,自制肥料及防虫药,制农具,曰赛会,曰垦荒” 。他身体力行,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与胞弟徐友兰在上海昆山黄

10、浦之滨置地百亩,采购多国农作物良种,开辟种植试验场,作为试验农学新法之地。光绪二十六年(1900 年) ,徐树兰又印行种烟叶法一书。 明清二代,绍兴农产物大宗有米、棉、茶。茶叶由山户采下,略加焙炒,即由茶行收购,转售于沪上茶商。光绪十六年(1890)庚寅,蔡元培往北京应会试,偕徐君以孙行。到上海后,寓北京路某茶栈,徐氏有股份。清末茶栈有“大栈”和“小栈”之分。 “大栈”又称“洋庄” ,往往由几个实力较强的士绅合股,分别在平水和上海设点,通常一个茶季能出精制茶叶五六百担。徐氏茶栈属于 “大栈” ,倘若经营得当,收益至为客观。 光绪二十九年(1903) ,由徐尔谷和罗振玉发起,集股银十万两,分二十

11、股,购买吕四桓商李通源产权,成立我国第一家近代盐业企业“同仁泰盐业公司” 。以后推举张謇为经理。据张謇日记光绪二十九年(1903)六月七日:“唔叔韫、蛰光、显民诸君。 ”“七月二十一日,拟整顿盐业章程” 。 “七月二十二日,与蛰先、显民、时薰、癸山订立盐业公司章程” 。它通过集股方式筹集资金,采用了近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公司制,具有一定规模;使用新技术和新农具,选育良种进行土壤分析并6“教农试用,以开风气” ,一直经营至解放后。此后,徐尔谷又出资开办棉纺、食品公司。 徐树兰和徐尔谷虽然都把自己的投资集中到盐业、棉纺等风险较小,收益相对稳定的行业,采取了一种比较谨慎的策略。但是唯有对生产和经营方式

12、进行彻底改革,才能建立起真正意义上近代企业。 五、公共事务 从职业来看,清政府奖励工商的政策及企业热的兴起,把相当一部分的士绅卷入其中。同时为了应对日益增多的新生事物,在既有行政体制外建立大量临时机构。光绪朝以后增加的局所、各地方自治机构,地方官往往委托士绅办理。徐树兰先后担任绍兴酒捐局和电报局董事。 光绪三十二年(1906) ,清政府谕令禁烟:“禁烟一事,乃今日自强实政,教养大端” ,禁烟运动自上而下地在全国展开。据宣统元年二月绍兴公报中徐维则启:“山会禁烟局自光绪三十三年七月十一日成立以来,承公举维则与朱理生君担任局务,复当场邀请胡钟生君、孔康甫君襄同办理。去岁,由省会禁烟公所颁到分所章程

13、,即应改为禁烟分所” 。辛亥(1911)十月,绍兴禁烟分所改为禁烟局。所有吃户牌照应归经济部刊刷,按户换给并督饬科员随时侦察,以杜无照买卖之弊。当年 12 月“东关禁烟分局分董一缺委徐世保充补” 。 清末的民团是一个守望相助的准军事组织。武昌起义爆发并波及全国,由绅商组织团防,为绍城民团之始。分筹团饷,募勇二百名。绅办者一百名,徐尔谷主其事。商办者一百名,山会商务分会主之。自九月初一日至十五日光复而止。款皆地方自筹。嗣后遇时局变化,时时有组7织。绍兴民团由地方自行组织, “当变故迭乘之,而城市无变乱之惊者,实民团之力也” 。据宣统三年(1911)九月十六日绍兴分府通告:“十六日四点三十分接浙军

14、都督府来电,内开:省垣于十五日光复。速转各县赶办民团自卫。又,四点五十分接来电,内开:举程公极表同情。现在民团兵力已厚,并已派专员赴省接洽一切。 ”这两份电报反映了杭州光复和成立绍兴临时军政分府的史实。据陈燮枢辛亥绍兴光复纪闻一文回忆:“开会时民团局长徐显民宣布:浙省已独立,吾绍宜亦响应,宣告独立。 ”徐尔谷任绍兴临时军政分府民政长、民团局局长。今绍兴县档案馆保存的“民团总局为邀集各商莅局照常认捐事商务分会照会” ,清楚钤有“徐”字印戳。 晚清中国社会的变迁是激烈和深刻的,但对于绍兴而言,这种转变恐怕是更始于一些微小的变化。1895 年甲午之战的失败,带给士绅阶层以巨大震动与冲击。他们开始学习和引进西方现代思想和社会制度,主动告别旧学转而去追求新知,创设学校、图书馆、报刊,或走出国门。他们摆脱旧有的士绅轨道,举办实业和新兴的公共事业,开始向不同的方向发展,进而取得较以前更大的活动空间和地方上话语权。民国建立后,绍兴的发展,他们作为开拓者居功甚伟。 (本文为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2012 年度重点课题清末民初绍兴徐树兰家族研究(编号 125188)成果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