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古代名片名片是交际生活中的一种文化现象,在现代社会非常流行,一般作为沟通媒介在社会交往中用于自我介绍。名片作为一种交际的工具,自古就有之。 一、名片名称的演变 我国最早的名片称为“谒” ,产生于秦汉之际,为木质。清赵翼陔馀丛考名帖曰:“古人通名,本用削木书字,汉时谓之为谒,汉末谓之为刺。 ”谒通常是下属拜见上级之用。 后汉书孔融传:“河南尹何进当迁为大将军,杨赐遣融奉谒贺进,不时通,融即夺谒还府,投劾而去。 ”即为其例证。汉末,谒又被改称为“刺” , 后汉书祢衡传:“建安初, (祢衡)来游许下,始达颍川,乃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于刺字温灭。 ” 唐宋时期,谒为纸帖,被称为“门状” 。门状
2、本来是下属见上司而呈上的公状,一般上司在上面签了字才允许引见,才能拜会。南宋叶梦得石林燕语载:“旧唐事,府县官见长吏,诸司僚属见官长,藩镇入朝见宰相及台参,则用公状。前具衔,称右某谨祗候某官,伏听处分。牒见状如前,谨牒。 ”这种规矩一直沿用到宋。如清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八曰:“唐宋启事用门状,即今士大夫彼此拜谒之名刺也。 ” 到了明代,名片使用更加广泛,称为手本,亦称“名帖” 。明刘銮五石瓠:“官司移会用六扣白柬,谓之手本;万历间士大夫亦用六2扣, 然称名帖” 。清朝才正式有“名片”称呼。清俞涎茶香室续钞载:按此则今人所用名片,始于明季也。 ” 二、名片的形制 最早的名片就其材质来说,皆是用竹板
3、和木板制作而成的,故又称“刺” 。宋代孔平仲在孔氏谈苑中云:“古者未有纸,削竹木以书姓名,故谓之刺。 ” 汉代造纸术发明之后,名片开始用纸制作,故称为名帖、名纸。清赵翼陔馀丛考名帖载:“刘、冯事始云:古昔削木以书姓名,故谓之刺,后世以纸书,谓之名帖 。 ”看来“帖”与“刺”的称谓是因质料不同而有所区别的,后来都成了名片的代称。 不同时代的名片形制也有所不同。关于“谒” “刺”的形制,文献中没有确切的记载,但我们从现代考古发现可以得到一些认识。 1979 年,在南昌市阳明路清理出东吴时期三人合葬墓,墓中主棺有二十一枚木简,规格大小一致,均长 24.5 厘米,宽 3.5 厘米,厚 1 厘米,字皆隶
4、体墨书。 1984 年,在安徽马鞍山发掘的东吴将军朱然墓中,出土了十四枚木刺和三枚木谒。木刺长均为 24.8 厘米,正与同墓出土的漆尺的长度 24.8厘米相同。三枚木谒,长均为 24.8 厘米,宽均为 9.5 厘米,厚均为 3.4厘米。 综合这两个考古发现可知,当时的刺长一般为一尺,谒与刺的长度基本一样,为 24.8 厘米,即为当时的一尺,但宽度和厚度约是刺的三倍。关于唐代门状的形制,宋孔平仲孔氏谈苑名刺门状曰:“唐3李德裕为相贵盛,人务加礼,改具衔候起居之状,谓之门状。 ”这说明唐代礼节盛行,很重视名片,并在名片上画上等候起居谦恭崇拜的样子,这就使名片添了新花样。又明杨慎艺林代山画刺门笺蕊简
5、:“释名曰:书姓名于刺上,作再拜起居字,皆画其体,尽边如画。刺平交用之下官刺上官,中央一行而已,谓之门笺。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门状又称门笺,与名刺有所不同:名刺可以用于平行交往,而门状只用于下官对上官的谒拜;更重要的是从中我们得知门状有字亦有画。 宋代时门状又称名帖,亦曰参榜,参状,制作甚为讲究。有的门状用红绫制成,赤金为字。有的门状就是一幅织锦,其上大红绒字也是织成的。呈递门状时,还要加上底壳。下官见长官,用青色底壳。门生初见座师,则以红绫制底壳。如此名片,即使是在今日也属豪华型的。名纸的尺寸规格,司马光书仪 “名纸”条云:“取纸半左卷令紧实,以线近上横系之,题其阳面,云乡贡进士姓名
6、。 ” 明代“名帖”为长方形,一般长七寸,宽三寸,递帖人的名字要写满整个帖面。如递帖给长者或上司,名帖上所书名字要大。名帖上名字大表示谦恭,小则会被视为狂傲。 清代,名片向小型化发展,清代竹枝词有诗云:“是新拜帖都兴小,三寸来长二寸宽” , “红笺二寸书名姓,曾许怀间半刺通” 。 三、名片的内容和格式 “谒”的内容,包括拜访者的名字和其他介绍性的文字,是被拜访者的见面介绍文书。 释名:“谒,诣也,诣告也。书其姓名于上,以4告所至诣者也。 ” 关于“谒”内容的书写格式,安徽马鞍山朱然墓出土的木谒,居中书一“谒”字,在右侧直书“节右军师左大司马当阳侯丹杨朱然再拜”等十八字,表明当时一般谒是在中央顶
7、端书“谒”字,而姓名、官职、籍贯及“再拜”等皆偏书于右侧。如果同时送礼,则要加书所送钱物的数量。 释名:“画姓名于奏上曰画刺,做再拜起居字,皆达其体,使书尽边,徐引笔书如画也。 ”即是其佐证。 汉代以后,由于造纸术的发明,开始用纸作名帖了。名帖也相继被叫作“名” “名纸”等,但同时沿用了“刺(名刺) ”的名称。 “刺”上面所书的内容,或者只是自己的乡里、姓名,或者一并写有自己的官爵,称之为“爵里刺” 。关于爵里刺,汉刘熙释名曰:“刺书其官爵及其郡县乡里也” 。爵里刺的书写格式,一般是在简的开始处写明郡名、姓名并书“再拜” 。其间稍空后,再书“问起居” ,然后在简的下部偏左侧,以小字注明乡里和本
8、人的字。 唐朝至北宋时期,通行一种叫名状的名片。内容比较复杂,多是下属求见上司时使用。如敦煌文书 S.76 号背“行首陈鲁佾”文书 行首陈鲁佾 右鲁佾谨在 衙门随例祗候 伏听 处分。 牒件状如前,谨牒。 5长兴五年正月一日行首 此文书是一件具体、实用过的“参贺门状” ,亦即唐宋笔记杂著中所谓的用来拜谒长官以通姓名的“拜帖” 。这种以“门状”的形式来通名求谒的拜帖,不仅存留于敦煌文献中,也还保存在当时的一些文人世家中,如南宋张世南游宦纪闻中曾记载他家藏有北宋治平四年士大夫往来所用的书状。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唐代至北宋的名帖书写比较随意。宋人叶梦得石林燕语一书记载:“唐旧事,门状,清要官见宰相,
9、及交友同列往来,皆不书前衔,止曰某谨祗候 、 某官谨状 。”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谈到有人收藏北宋时期名人墨帖, “其中高子允诸公谒刺凡十六人,秦少游、黄鲁直、张文潜、晁无咎皆元祐四年朝士” , “其刺字或书官职,或书郡里,或称姓名,或只称名风流气味,之士大夫一副笔吏也。 ” 张世南在他的游宦纪闻一书中,记录了他家中收藏的北宋元祐年间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等人所用过的名刺的“石本墨迹” ,刺云: 观敬贺子允学士尊史正旦高邮秦观手状 庭坚奉谢子允学士同舍正月日江南黄庭坚手状 耒谨候谢子允学士兄二月日著作郎兼国史院检讨张耒状 补之谨谒谢子允同舍尊兄正月日昭德晁补之状 从中可见,在唐代和北宋时期,所
10、用名刺的署衔是很随便的,一般“或书官职,或书郡里,或称姓名,或只称名;既手书之,又称主人字;且有同舍、尊兄之目” 。 这种情况到南宋时期有了变化。其时朱熹理学风行,崇尚纲常秩序,6可能受其影响, “士大夫”和整个社会都很注重个人的身份和地位。元代启札青钱名刺格式,有“学生姓某” “门婿某某”等等,即在名刺上注关系,体现自己身份。又张世南游宦纪闻一书,曾收录南宋某官祝贺冬至的一副“手状 ,二具状正文不多,但前面却罗列了具状人的一大堆官衔“泗州军事推官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保信军节度推官彭汝砺”共二十六字,可见当时名片中开始署衔,而且特别繁琐。这表明当时的人特别注重自己的社会地位。 明清时又称“名帖
11、” “片子” 。内容也有改进,除自报姓名、籍贯,还书写了官职。与此同时,使用名片有不少的讲究,反映出社会交际中的尊卑等级、一定的礼俗和世风,投刺的规矩、礼节不能马虎。按照礼法,位尊者用红名片。亲王的名片与众不同,显得高人一等,据王世贞觚不觚录曰:“亲王投刺,例不称名,有书王者,有书别号者,体至尊也。 ”人们只要一看名片上写的王字或别号,就知道是亲王尊驾到了。可见,投刺拜谒是重资格,讲辈份的。 清稗类钞又载,光宣年间,谁家有丧事,则在自己的名片四周圈上黑框,或者在姓的左角写“制”字,期服以外之丧,则在姓的左角书“期”字,以此向别人表示自己有丧事在身。而已嫁妇女的名片上要“辄增夫家姓氏” ,以表示自己有了婆家。其大小尺寸也有常式:阔二寸,长三寸。一些人在名片上做文章,名片质地或用红绫,或镂金镶银,制作也十分考究,于投刺拜客之机,钻营巴结,暗通关节。有一首都门竹枝词对此作了揭露:“大字职名笔画工,门前投递纸鲜红。都镌拜客无他用,关节曾防暗里通。 ” 作者单位 石小英: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昆明) 7范永建: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