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来龙去脉和重要意义【摘 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是 2012 年。小康社会对中国人来说是千百年来浓缩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梦想。小康是一个动态概念,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再到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体现了我们党对什么是小康社会、如何建设小康社会认识的深化。由“建设”到”建成” ,一字之变,意义重大。 【关键词】小康社会;重要意义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来龙去脉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 “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
2、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 2020 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依据十八大报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具体说来就是从 2012 年到 2020 年,中国共产党要领导全国人民在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是 8 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第一个就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描绘了美好前景和战略步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现在比任何时期都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全面反2映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极大的激发了全面人民的奋斗热情。目前我们党、我们的
3、国家正朝着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前进。 (二)回顾中国的小康路 小康这个概念是一个传统的中国概念,不是舶来品, “小康”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民劳篇:“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意思就是轻徭薄赋,予民休息,让老百姓过上小康安乐的日子。 1979 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借用了小康的概念,当时小平同志讲到本世纪末,我们要实现一个小康目标,这个小康目标就是在温饱基础上比较富裕的目标。1984 年,小平同志进一步补充说,所谓小康就是国民生产总值人均 800 美元。 依据小平同志对小康的设想,1987 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解决温饱,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一番;
4、第二步解决小康,到本世纪末,GDP 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第三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下世纪中叶,GDP 再翻两番,大体达到人均 4000 美元。 2002 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在本实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2007 年,根据我国社会各领域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党的十七大又在十六大确立的整体目标的基础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其中强调了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 “加强文化建设” ,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 “建设
5、生态文明”等内容。2012 年,党的十八大又根据新的实际,对全面建3设小康社会进一步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人民民主不断扩大” , “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为人民描绘了一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清晰图景。 如果把中国建设小康的过程分阶段的话,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 1979 年到 2002 年党的十六大,是建设小康社会阶段,这个阶段经历了 23 年, 23 年的发展,使得我们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一个初步的基础。 第二个阶段是从 2002 年党的十七大到 2012 年党的十八大,是全
6、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 2012 年党的十八大到 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 在不同的阶段,人们对小康有着不同的理解,不同的阶段小康的物质标志也不一样。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人民渴望的生活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 并拥有“老三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 “老三件”不但是人们追求的时尚,也是那个时代生活水平的象征。当时的人们,非常注重“老三件”的品牌:手表要上海牌的,自行车要飞鸽牌的,缝纫机要蜜蜂牌的,90 年代“新三件”彩电、冰箱、洗衣机取代老三件。新世纪”新三件又为“金三件” 所取代。金三件即 液晶电视、手提电脑、家用汽车。 从上面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出,小康是一个动态概
7、念,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小康的内涵也在逐渐丰富,小康的标准也在逐渐扩大4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方面。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 十八大报告指出:“到 2020 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其中,用“建成”取代十六大十七大报告的“建设” ,一字之易,寓意深远,这一字之改的“含金量”很高, “建设”体现的是过程,是描述,是愿景,更多的是目标。而“建成”则意味着从现在起,再过 8 年时间,就成为现实。 “建成”意味着东部和西部、城市和农村,在 8 年后要同步跨入小康,一个都不能少。 “建成”还意味着不仅是经济指标,民主、民生、科技创新、文化软实力、资源环境等等都要同步推进
8、,一样也不能缺。 第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振奋人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人民生活将更幸福、社会主义事业更上一层楼。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 的宏伟目标,明确提出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 3000 美元” 、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8000 元” 、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 95%以上” 。 使我们对未来生活充满期待,进一步激起我们要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勇气和热情,鼓舞人心。 第二,它昭示了今后 8 年至关重要。未来 8 年是为实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基础的关键时期,这也决定了十
9、八大报告为实现这个宏伟目标所做的一切部署,都具有不容延迟、时不我待的性质。GDP 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提高目标也好,民生事业发展也好,各项改革也好,都需要加速推进。 第三,这意味着到 2020 年,我们中国人千百年的小康梦想就要实现。这可是中国世代为之流血、为之5奋斗的人间大同盛景,就要在我们这代共产党人手中变为现实,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必将标榜史册。 第四,它意味着我们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十八大报告提出2020 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 2010 年翻一番,即在 2010 年 40.15 万亿元的基础上,按照不变价格 2020 年达到 80.3 万亿元。考虑到 2010-2
10、020年人口增长率不会超过每年 0.3%,如果 GDP 每年增长 7.3%左右,人均GDP 也可以翻一番。实现这个目标,2020 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就能接近世界银行定义的高收入国家门槛的 11906 美元水平,意味着我们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 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人均国民总收入(GNI1)在 745 美元以下的为低收入国家,746 至 2975 美元为中下收入国家,2976 至 9205 美元为中上收入国家,9206 美元以上为高收入国家。 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 ,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
11、滞的一种状态。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2010 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4400 美元,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行列。 在十八大召开前、召开期问以及召开以后的这一段时闸里,大家都会注意到中等收入陷阱这个词频频出现,为什么因为中国现在走到了这样一个阶段,我们已经是中等偏上收人国家,我们正在向着世界高收入国家迈进,而中等收入到高收入国家之间横亘着一个巨大的中等收人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最大的特征是什么?就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它原来是有低成本的、剩余人口构成的人口红利,还有一种本国的6科技水平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追赶效益,那么它会在一个时期耗竭,就是人口红利也差不多衰减了,追赶效益也差不多耗
12、竭了。在这个时候会导致出现一种现象,突然之间失去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很容易出现经济增长的停滞和徘徊,人均的国民收入很难突破一万美元门槛,这样一种带有规律性的经济现象被叫做中等收入陷阱。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过去 50 多年,全世界 200 多个经济体当中,只有 13 个国家和地区成功地从中等收入经济体晋级为高收入经济体,而绝大多数在上世纪已经达到了像中国现在这样的中等偏上收入的经济体,过了 50 多年,它依然没有进入到高收入围家行列,这就被称之为掉人了中等收八陷阱. 特别是拉美国家,掉进去的比较多,像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国家,在上世纪中叶就达到了中国这样的水平,但是今天它还在中等收入国家行列里,还在中等收入的陷阱里面陷着。 中国如果在 2020 年顺利建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就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 第五,意味着要向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迈出实质步伐。全面小康社会不是少数人的小康社会,而是要惠及十几亿中国人的小康社会,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理应更充分体现共同富裕这一本质特征。因而,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会不断抵达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 作者简介:高淑云(1965.03- ) ,女,1988 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哲学系,高级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