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电中梯扫面物探技术在探矿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68141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激电中梯扫面物探技术在探矿中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激电中梯扫面物探技术在探矿中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激电中梯扫面物探技术在探矿中的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激电中梯扫面物探技术在探矿中的应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激电中梯扫面物探技术在探矿中的应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激电中梯扫面物探技术在探矿中的应用摘要:本文结合实例,介绍了激电中梯扫面物探技术在探矿中的应用,对其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工作重点、难点等做出了较为详尽的解析,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激电中梯扫面;物探技术;探矿;应用 Abstract: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example,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IP intermediate gradient and Surface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in the prospecting of important link, the work, the worki

2、ng emphasis, difficulties made analysis in detail, and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Key words: IP intermediate gradient scanning;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exploration;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P25 引言 物理探矿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在矿产资源勘探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物探技术在地质勘探中为一项新兴技术,代表了地质勘探的最高水平,正在矿产资源的勘探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 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 ()地层:矿区

3、出露地层较简单。泥盆系下统敖包亭浑迪组()的第二段()零星出露,岩性组合特征为含粉砂凝灰岩、长石砂岩夹粘土质生物灰岩及生物长石砂岩。属滨海浅海相砂质、凝灰质、钙质沉积建造。泥盆系上统安格尔音乌拉组()的第二岩段()广泛分布,其岩性特征为浅灰色、黄灰色、浅黄色为主的中细粒、不等粒长石砂岩和硬砂岩夹粉砂岩和板岩。地层在矿区总体呈单斜产出,走向北东北东东,倾向北西,倾角各地段不一,总体约。因燕山晚期岩体的广泛剥蚀、影响,岩石普遍生不同程度的蚀变现象。 ()侵入岩:矿区侵入岩较发育。主要为以燕山晚期中酸性侵入岩为主。燕山晚期侵入岩呈北东向的巨大岩基产出,为中深成相岩体。岩性主要为灰黄、灰白中细粒斑状、

4、似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 ) 。区内多处见有捕虏体多具硅化、角岩化等蚀变。岩体的次生蚀变比较强,可见斜长石绢云母化、白云母化。在地表岩体的局部地段可见氧化铜孔雀石、兰铜矿化,说明本矿区的成矿与燕山晚期中酸性侵入岩有一定的生成关系。 ()构造:矿区构造较为发育,以华力西期和燕山晚期构造为主,区内主体构造为北东向,北北东向及涡轮状构造等,控制着地层和岩浆岩的展布特征,近东西向和北西向构造次之。除此之外,矿区内构造破碎带、糜棱岩化带较发育。总体呈北东向展布,倾向以北西为主,倾角左右。构造破碎带、糜棱岩化带具孔雀石化、兰铜矿化、褐铁矿化及萤石矿化等。 ()地球物理特征:通过对该区岩矿石标本的采集和电性

5、测定,证明了矿区赋存的铜多金属矿体与其围岩有明显的极化率和电阻率差异,具备电法工作前提。电参数测定统计结果见表。 从岩矿石电参数统计表测定结果可以看出,褐铁矿化石英脉的极化率最高,平均为,砂质板岩为,这说明该区岩性有明显的极化率和电阻率差异,因此,适合开展物探工作。 3 成果解释 ()激电中梯扫面工作:通过激电中梯扫面工作,共圈定激电异常处,分别进行编号。在每个异常上布置了激电测深剖面。号异常:条带状,走向北西,长约,宽约。北西方向未封闭。异常最大值为,对应电阻率小于,属低阻高极化异常。异常区出露岩性为砂质板岩,中细粒花岗岩。与化探异常套合好,地表面有多米宽褐铁矿化带,矿化带的走向与激电异常走

6、向一致,并且见到褐铁矿化石英脉,石英脉中有铜蓝,取样化验金属钼的品位较高。在线做了激电测深,方位,与异常走向垂直。异常最高值位于号点,时,极化率为,电阻率为。推断认为该异常由砂质板岩与花岗岩的接触带引起。接触带中可能有蚀变、黄铁矿化、硅化现象。深度约米。该异常在平面上具有区域场的特征,深层电场的变化规律较差,可能与地层中的板岩有关。由于该异常处于接触带中,地表有褐铁矿化,与地质、化探对应较好,因此认为是有意义的,设计钻孔位置为号点。号异常:条带状,总体走向北西,主异常走向近东西长约,宽约电阻率大于,属中高阻、高极化异常。极化率最高为。异常区出露岩性为砂质板岩,中细粒花岗岩。并且见到褐铁矿化石英

7、脉,与化探异常套合好。在线号点做了激电测深,方位零度,由号点可见一个高阻异常与一个高极化率异常套合较好,比较有规律。在时,极化率为,电阻率为。初步推断认为:高阻异常为脉岩引起,高极化率说明脉岩中硫化物富集。也可能为砂质板岩与花岗岩的接触带引起。因为米时,极化率较高,说明米米深处存在接触带,接触带南倾,倾角较缓。推断认为接触带中硅化较强且硫化物富集。该异常有可能为致矿异常。设计钻孔位置为号点。 另外,在距离米处的线也做了一条激电测深剖面,在号点,时,极化率为,在号点处,异常封闭。属中高阻、高极化异常。推断认为接触带引起。 号 异 常:条 带 状,走 向 北 西,长 约,宽 约。异常的北东部未封闭

8、。电阻率在左右,属低阻高极化异常。异常区出露岩性为砂质板岩,中细粒花岗岩。推断认为由砂质板岩与花岗岩的接触带引起。 ()激电中梯剖面工作:在化探金异常区布设条激电中梯剖面,每条长米,线距米,点距米。测量结果反应最高极化率为,最低极化率为。电场变化平稳,没有明显的激电异常。在线号点做激电测深,深部极化率最高为,从电阻率值推断该区为花岗岩。 4 几种较为先进的物探勘探技术 1 3D 可视化技术 可视化技术就是把描述地下岩层的物性特点的数据转化为直观的图像、图形,以方便人们观察到不可观察的结构,并运用颜色、透视、动画等实时改变的表现形式,观察岩石内部结构,方法包括以图形为基础和以可视体为基础的可视化

9、,在以体可视化为基础的勘探过程中,每一个采集到的采样数据都会被转化为一个 3D 像素大小的面元间隔,体可视化允许解释人员直接对地层岩石解释,分辨出地震相、改进油藏特征描述。体可视化通过数据的立体化显示,能够使工作人员在岩石的构造方面、地层的岩性等方面进行交互解释,对于解释后的记过会在立体空间里显示,极大的提高了解释后资料的完善、提高解释的质量。 2 复杂山地地震技术 复杂山地在地表的高度比较大,最大高差能够达到 2000m 以上,有的岩石在地表出露,有的岩石在地下逆掩构造,断裂构造等,针对特殊的地表结构特点,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勘探结构模式,即基于卫片的变观设计,优选泡点,综合表观调查等,基于起伏

10、地表的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建模等关键技术为核心的复杂山地地震测试技术。例如,在库车拗陷地带运用该技术对地区的勘探精度得到提高。 3 沙漠地震技术 针对沙漠区的特点沙丘大、地质疏松、无潜水面、地表以下是火成岩、复杂断层等难点,设计开发出灵活炮点检波点布置、沙丘曲线校正、优选观测系统、缝洞储集层定性刻画等技术,使得在沙漠地区(如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等沙漠区)深层弱反射能量增强,可信度提高。 4 黄土塬地震技术 对于世界上情况比价特殊的黄土塬地貌,其深度可以达到大约300m,呈现地质疏松、无潜水面、地下储层孔隙度低的特点形成了多域去噪、折射静校正、古地貌刻画等综合一体的测量技术,该技术在应用于长

11、庆西峰、苏里格南部等特殊地形地貌有着良好的效果。 5 深度域成像技术 在国外深度域成像技术发展的迅猛,在基础方法理论研究上,美国的一批科学家在共方位角波动方程深度偏移成像等技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我国国内方面以同济大学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在广义深度偏移成像技术上的研究成果已经于国外先进水平对等。随着国内外深度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各个大的物理勘探服务公司也正在有计划的实施着深度域成像技术的产品化,但各个产品在实施的过程中有出现了很多改进后的方法,由最初的加叠后偏移的方法解决成像技术上速度依赖倾角的技术难题,但是由于现实中速度的求取与技术的应用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因此加叠后偏移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上存在成

12、像位置不准确的弊端,严重的会出现虚假构造的情况,所以通过改良方法是用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就能够解决水平叠加速度不准确所引起的问题,使得成像的精确度大大提高,但是叠前深度偏移又受着外部计算机技术发展环境的限制,不过在现代信息化革命的大背景下,这个限制正慢慢减弱。 6 井中地震技术 该技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没有准确的定义的,从国外的发展经历中我们可以得到凡是把使用检波器、震源、井的测量技术都归为井中测量,该技术在美国已经进入商业化生产,不过大多数国家人在研究阶段,该技术的主要是通过将接受系统或者是激发系统置于井内,以此来减少低速带对发射出的高频地震波的衰减,VSP 技术受浅层的影响一般是单层的,而井间

13、地震测量通常不会受到浅层的影响,因此在接受装置中接受的地震波的信号井中地震技术有着更好的就技术,可以精确深度定位,在地震波的速度分析上、偏移成像技术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在井中地震应用最多的是 VSP 测量,起中以零井源距测应用最广,但是应用领域却很受限制,井下多级多分量接受系统的研制成功,对于井中地震技术的采集效率的提高、生产成本的降低作用非常明显。 7 地震理论研究 伴随着现行地震勘探地貌的复杂化,复杂构造成像技术也逐渐发展起来,并逐渐走向成熟,在一些研究人员的研究内容里面,开始对传统的均匀层状介质理论提出了怀疑,从复杂介质情况下地震波的传播规律发出发,研究内容包括裂缝介质波场研究、各向异性等

14、,数值模拟的对象为复杂构造、粘弹性介质等,其主要目的是分析波在特定介质中的传播规律,解决方法本身在技术求解的过程中的稳定性与准确性。 总之,在物探技术的应用与开发上,必须坚持以勘探区域的地质背景资料为基础,物探化信息必须结合勘探区域的地质情况惊醒解释与分析处理,并且综合应用各种技术,协同作战,避免多重解释的出现。 5 结束语 对于各种物探技术的应用来说则都依据了一定的物理前提,地球、地质的物理条件及边界特征都会对勘查的结果有巨大的影响。在进行地质勘查工作的时候,物探技术人员应该先对已有的勘查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可以选择多种物探的方法在进行实地的勘测,还要发挥物探技术的先进作用,使各种方法成果取

15、长补短,互相补充,唯有这样才能提高物探技术的精度和可靠性,从而来达到最佳的勘查效果。 本测区激电异常的背景比较高激电异常主要分布南北向构造破碎带及在岩体的外接触带的两侧,对于成矿条件则是非常有利的。本区内的视电阻率特征为从西到东幅值变化正在不断的减小。视电阻率高阻异常与岩体与地层接触界限吻合。通过对测区内激电成果与以往地质、化探测量成果的分析比对,从而划分出四个成矿有利地段,并且在化探综合异常中电法异常无明显规律特征,从而推测出化探异常均为岩体引起的非矿致异常。初步认为号激电异常有可能为为致矿异常。希望钻孔验证,如果号激电异常处见矿,应该继续电法工作,把未闭的异常封闭,号激电异常具有区域场的特

16、征,与深部地层中砂质板岩有关。建议地质、物化探相结合、综合研究资料,提高认识能力。 在新时代的应用背景下,应加大技术集成配套力度,加强新技术的科技功公关,完善地球物理勘探在复杂地段、矿产富集区、碳酸盐岩等方面的相关技术,提高响应的矿藏综合识别能力,从而为解决矿产勘探中存在的瓶颈问题提供技术保障,加大核心装备的研发,通过成熟技术的推广、瓶颈技术的攻关、软硬件的研发与升级,打造中国矿产勘探技术的核心竞争力,更好的为矿产勘探开发提供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振东.浅层地质勘探应用技术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 2陈新球,彭绪洲.特殊条件下的物探检测及其应用效果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4,19(4). 3杨玉春,刘康和.试析综合物探的意义和作用J.西部探矿工程.2005,17(11). 4钟庆华.工程物探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及前景J.中国科技信息,2009(18) 5韩继斌基于找矿过程的物探技术分析 科技创新导报,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