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 物 学 基 础,基 本 概 念,药物:用于诊断、预防和治疗疾病以及用于计划生育的化学物质。,化学物质,药 品,药物学基础的研究内容,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职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物。 非处方药: 不需要凭执业医师或职业助理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物。分为甲类、乙类。,临床护士的工作任务,学习方法,第一章 药物学基础总论,第二节 药 物 效 应 动 力 学,(一)定义:药物对机体原有功能活动的影响。,兴奋作用:凡能使机体生理、生化功能 增强的作用。 抑制作用:凡能使机体生理、生化功能 减弱的作用。,(二)类型,(一)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
2、,(二)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局部作用:药物入血前,在用药局部出现的作用 吸收作用:药物入血分布到机体相应的组织器官 而产生的作用。,直接作用:药物在分布的组织器官直接产生的作用 间接作用:由直接作用引发的其他作用。,(三)选择作用和普遍作用,(四)防治作用和不良反应,选择作用:药物在一定剂量下对某些组织组织或 器官作用特别明显,对其他组织组织 或器官作用不明显或没有作用。,预防作用:提前用药以防止疾病或症状发生的作用。治疗作用:符合用药目的,能够缓解症状或消除病 因以达到治疗效果的作用。分为对因治 疗和对症治疗。,不良反应:不符合用药目的,给病人带来痛苦与 危害的药物反应。,三 药物的作用机制
3、,1.非特异性作用 2.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和核酸代谢 3.影响酶的活性 4.影响生理物质转运 5.影响细胞膜的离子通道 6.影响免疫功能 7.受体学说 ,受体的特点:特异性、饱和性、竞争性、可逆性、 多样性、可调节性等,三 药物的作用机制,7.受体学说,1) 概 念 受体:存在于细胞膜、质、核内,能识别与结合特异 性配体,并产生特定效应的大分子物质。 配体: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化学物质。 亲和力: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 内在活性:药物与受体结合时能激动受体的能力。 激动药: 药物对受体有亲和力和内在活性。 拮抗药 (阻断药):药物对受体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部分激动药:药物对受体有亲和力、弱内
4、在活性。,2)受体调节 定义:在各种生理、病理及药理等因素的影响下,其 数目、亲和力和效应力方面的变化。 向上调节与向下调节 激动剂 向下调节 拮抗剂 向上调节,三 药物的作用机制,第一章 药物学基础总论,第三节 药 物 代 谢 动 力 学,药物的体内过程,吸 收,分布,生物转化,排 泄,消 除,一、药物的跨膜转运,被动转运:顺差不耗能。包括滤过、易化扩散和简 单扩散(大多数药物的转运方式)。 主动转运:逆差耗能。需要载体。,跨膜转运: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过程。,影响吸收的因素,药物性质:溶解度、解离度、脂溶性、分子大小等药物剂型: 口服: 液体 散剂 片剂 注射:水 乳 油,二、药物的体内过程,
5、(一)吸收 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吸收环境:血流、胃肠内容物及蠕动、pH值等。,给药途径:,口服 首关消除 ,舌下含服 避免首关消除,直肠给药 避免首关消除,注射给药 静脉注射无吸收过程,吸入给药,经皮给药,影响分布的因素,药物性质:溶解度、解离度、脂溶性、分子大小等体内屏障:血脑屏障、血胎屏障、血眼屏障等,二、药物的体内过程,(二)分布 药物被吸收入血,经血液循环到达各组织器官的过程。,体液pH值:酸性药物易分布在碱性体液中,碱性酸 性药物易分布在酸性体液中。,血浆蛋白结合:结合能力强,药理活性弱。,组织的亲和力:亲和力强,分布多。,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物,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特
6、点:结合型药物无药理活性 可逆性饱和性竞争性,影响因素,药物性质,二、药物的体内过程,(三)生物转化(代谢):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变化。,酶,转化的主要器官在肝,参与的酶有肝药酶、单胺氧化酶等。 药酶诱导剂:促进药酶生成或增强药酶活性的药物 如:苯妥英钠、利福平、灰黄霉素等 药酶抑制剂:减少药酶生成或降低药酶活性的药物 如:西咪替丁、异烟肼、环丙沙星等,代谢方式,氧化、还原水解、结合,代谢结果,灭活活化毒物,(四)排泄 1.定义:药物的原形或代谢产物通过排泄器官或分泌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 2.肾是主要排泄器官 肾小球的滤过 肾小管的重吸收 肾小管的分泌,二、药物的体内过程,(四)排 泄,3.胆
7、汁排泄,肝肠循环,4.其他 如乳汁、汗液等,4.其他途径 如乳汁、汗液等。,3.胆汁排泄:肝肠循环,一.药物的消除 定义:药物经生物转化和排泄使药理活性消失的过程。 1.恒比消除(一级动力学消除)是大多数药物消除方式 单位时间内药物按恒定比例进行消除。 2.恒量消除(零级动力学消除) 单位时间内药物按恒定数量进行消除。 二. 药物的蓄积 反复多次给药,体内药物不能及时消除,血药浓度逐 渐升高的现象。,三 药物的消除和蓄积,药物半衰期(t1/2)意义:,四 药动学基本参数及意义,1 血浆半衰期(t1/2)定义: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恒比消除的药物半衰期是恒定值t1/2 =0.693
8、/ke ;恒量消除的药物半衰期与初始血药浓度成正比。,生物利用度公式表达:,四 药动学基本参数及意义,2 生物利用度定义:药物制剂被机体吸收利用的速度和程度。影响因素:制剂结构、类型、质量;给药途径、机体状况。,四 药动学基本参数及意义,3 稳态血药浓度 (坪值,CSS)定义:以半衰期为给药间隔,连续恒量给药,约经4-5个t,血药浓度达到基本稳定水平。影响因素:制剂结构、类型、质量;给药途径、机体状况。,稳态血药浓度意义:,第一章 药物学基础总论,第四节 影 响 药 物 效 应 的 因 素,药物剂量与血药浓度的时间过程,在一定范围下,剂量越大,需要浓度越高,作用越强。,结构,剂量,剂量;无效量
9、最小有效量;最大有效量(极量)最小中毒量;最小致死量,剂型,治疗指数(LD50/ED50)安全范围 最小有效量与最小中毒量之间的范围安全系数(LD5/ED95),给药途径、时间、给药次数,联合用药,1 联合用药:两种或多种药物合用或先后序贯应用 目的: 提高疗效 减少不良反应 防止耐受性或耐药性的发生 2 药物的相互作用:两种或多种药物合用或先后序贯应用引 起药物作用和效应的变化。 配伍禁忌:在体外配伍时直接发生理化作用而 减低疗 效,甚至产生毒性。 药动学的相互作用 药效学的相互作用(拮抗作用和协同作用),一 药物方面的因素,二 机体方面的因素,三 其他方面的因素,饮食与营养;环境;用药护理方面等。,年龄 小儿 组织和生理功能未发育成熟 老年人 组织和生理功能减退性别 女性有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更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