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兰州大学文学院 2012 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2 年,我院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清华百年校庆讲话和 “ 七一 ” 重要讲话精神,坚持 “ 内涵提升,创新驱动,质量优先,结构调整 ” 的发展思路,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推进本科教学各项工作。 第一部分 本科基本教育情况 一、 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1.汉语言文学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格健全,具有中外语言文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文学创作与评论能力、文化 传承与创新能力,兼具宽广的国际视野与浓郁的本土情怀,能在高
2、等院校及科研机构从事中国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文学艺术、新闻出版等文化部门从事文学评论、创作、编辑,新闻写作、语言文字应用等方面工作,在党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从事秘书、宣传和行政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2.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适应 21 世纪 文化产业和戏剧影视艺术 发展 需要 ,德、智、体、 美 全面发展, 具有 扎实 的 理论基础 和综合素质 , 学术素养与应用能力并重,文化传承与 创新 意识兼备 的高 水平 戏剧影视 艺术 专门人才。毕业生可以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 事戏剧影视 艺术 创作、研究、管理、教学 等 工作,也可以继续在戏剧学、电影学、广播电视学等专业深
3、造。 二、本科生专业设置情况 文学院现有 2 个本科专业, 分别为 汉语言文学专业 和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表 1.1 文学院本科专业一览 专业名称 人数 所占比例 汉语言文学专业 405 75.56%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131 24.44% 三、在校生情况 我校全日制学历教育学生中,有本科生 536 人,硕士 研究生 342 人,博士研究生 39 人,本科生占学生总数的 58.45%。 有 本科 留学 生 8 人。 2012 年,学院 共 10 名学生赴国内其他 大学、出国或赴港澳台学习、访问和交流。当年普通本科招生 134 人,第一志愿生源充足,第一志愿录取率,新生报到率为 99.3%。
4、第二部分 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数量及结构 文学院现有教职工 62 人,其中专 任 教师 49 人, 行政管理人员 13 人, 教授9 人,副教授 18 人,讲师 22 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 教师 31 人, 占专任教师比例的 63.3%, 硕士学位 教师 13 人 ,占专任教师比例的 26.5%;博士生导师 10人, 占专任教师比例的 20.4%, 硕士生导师 28 人 ,占专任教师比例的 57.1%。 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 26 人,占专任教师 的比例为 53.1%。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 9 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 18.4%;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 17 人,占专任
5、教师的比例为 34.7%。 2012 年,我院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1 项,西部项目 1 项,甘肃省社科规划重点委托项目 1 项。纵向经费 45.78 万元,横向经费 76.308 万元,总经费 122.088 万元。 1、 文学院 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主持人 立项时间 1 西北地区汉语方言与少数民族语言接触研究 敏春芳 2012 2 唐代铨选与文学 续 王勋成 2012 文学院 2012 年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主持人 立项时间 1 甘肃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体系建设研究 程金城 2012 2、 教师发表论文共 107 篇, CSSCI 来源期刊论文 24
6、 篇。 A 类论文 10 篇(兰州大学学报 4 篇,江海论坛 2 篇,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厦门大学学报、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甘肃社会科学各 1 篇); B 类论文 6 篇(浙江学刊、西北师大学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社会科学报 3000 字以上文章各 1 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2 篇); C 类论文 9 篇; D 类论文 82 篇。 3、 出版、主编著作 7 部(人民出版社 5 部、兰州大学出版社 2 部、线装书局 1 部)。另外以第三作者参著 2 部。研究报告 3 项。 4、 科研成果获奖 1 项,杨建军的 世界华裔文学的伊斯兰文化带 获 第四届甘肃黄河文学奖优秀奖 。 吴小美老师的论
7、文获得中国现代文学馆的评奖。 5、 推动“ 985”工程三期资助图书出版工作(资助专著 13 部,共计 50 万元),已有 6 部书稿与权威出版社签订了出版合同。 6、 根据学校社科处要求, 举行 了两场 2012 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开题报告会 。 二、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 1、学院现有教职工 62 人,其中教师 49 人(含 教授 9 人,副教授 18 人,讲师 22 人),党政管理人员 8 人(含党委 3 人,行政 5 人),其他系列 5 人(含资料室 2 人,培训部 1 人,秘书之友 2 人)。 2、选留博士生 1 人(浙江 大学 王莹)。教师 中 具有 博士学位者 31 人,占教师总数的
8、 63.3%。 校外毕业者 24 人, 占教师总数的 48.90%。 3、引进教授 1 人(兰州城市学院文学院杨玲)。晋升副教授 1 人(魏宏远)。考取名校博士生 2 人(邓文靖南开大学,马梅萍南京大学博),目前教师在职攻读博士生 9 人( 胡颖、常萍、杨洪敏、杨文秀、 赵世杰、张建民、周仲谋、邓文靖、马梅萍)。 4、博士后出站 3 人(刘顺、王大桥、敏春芳),进站 1 人(刘顺)。 5、干部队伍建设有了新气象,张炳成同志调 任土木工程与力学学 院党委书记( 6 月),李利芳副教授任文学院副院长( 6 月), 王树莲同志任 文学院副院长( 9 月) ,赵晓珊副教授任戏剧影视文学研究所副所长(
9、11 月),刘淑伟同志调任社科处项目办主任( 11 月)。 6、选留管理人员 1 人(教学秘书普光耀),调入管理人员 1 人(副院长王树莲),调出管理人员 2 人(张炳成、刘淑伟)。 三、本科生课程主讲教师情况 我院现有本科生 536 人,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 405 人,戏剧影视文学专业131 人,人 文隆基班 22 人( 2009 级)。 学院继续重视本科教学环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规范教学检查制度,切实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监控。学院党政领导坚持每学期“初、中、末”进行三次教学大检查,各研究所不定期进行教学工作研讨,以所为单位进行年轻教师培训、讲义
10、审查、课程质量监督等工作。通过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加强基础教育和专业学习,调整课程设置,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强化了本科生教学实习和社会实践、科研创新项目的指导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生人数和 专业类型增加的情况下,调整培养模式,合理配置资源,重点做好本科教学计划落实、期末考试组织和成绩审核。紧紧围绕“本科生教学质量工程”,加强课程建设,继续保持使用自编教材力度。对人文隆基班教学与培养继续进行探索,检查指导“隆基 -萃英 ”科研计划项目的开展,积极支持隆基学生进行科研创新。 全年我院教师对本科生授课总课时为 5928,其中上半年总课时 2418,辅导答疑 212;下
11、半年总课时 3510,辅导答疑 411,其中对本科生授课教授 8 人,占教授系列授课率 100%,副教授 14 人,占副教授系列授课率 93.3%,讲师 24 人,占讲师系列授课率 96%。 本年度本科生大学英语四级累计过关率 66.5%(去年 83.6),六级累计过关率为 29.3%(去年为 31.6%)。 顺利完成甘肃省高考理科类语文试卷的评阅工作。 四、教学基本条件 学院现有资料室一间,语音教室 1 间。 学院资料室藏书丰富。目前院资料室拥有中外图书近 13 万册,其中有多种大型丛书和类书,还有一批善本图书。 完成日常图书资料的流通借阅,每天完成日均 50 人次、 260 册图书的流通借
12、阅和上架整理。订阅中外文期刊 145 种,完成近 1400 册期刊的登记、上架、整理装订工作。收到柯杨教授赠书约 200 册,进行书目数据库的收登及图书编目工作。完成资料室钢制书架( 190)的招标采购工作。 近几年,通过学术交流,又从台湾无偿引进摛藻堂四库全书 500 卷,大藏经及其补编 137 卷,此外还有世界佛学名著译丛上百卷。资料室每年订购中外报刊 200 种。有 6 个书库,为学院教师、博士生、硕士生、留学生、本科生及其他科研人员服务。 第三部分 教学建设与改革 一、课程建设 汉语言文学专业:该专业主干课程有: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学概论、
13、外国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文艺美学、比较文学概论、中国文学批评史、民间文学概论等。特色课程有:新历史主义与历史诗学、文艺人类学、甘肃文化发展研究、西北民族地区语言接触研究等。其中精品课程为: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古代汉语。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该专业主干课程有:戏剧影视文学创作、戏剧影视艺术概论、文学概论、中国戏剧史、外国戏剧史、中外影视史、戏剧影视文学批评、汉语言文字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等。特色课程有:戏剧影视文学创作、戏剧影视文学批评、栏目专题与纪录片、视听语言、影视制作 (非线编 )、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等。其中精品课程为:戏剧影视文学创作、中国戏剧史。 二 、人才培养方案
14、我院根据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重能力的培养原则,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构建了专业理念先进、专业目标具体、专业特色鲜明、课程体系科学、课程安排合理、课程大纲详实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且汉语言文学与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均应制定了副修和双学位专业教学计划,以满足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和资源。 三 、实践教学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是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院学生科研训练体系中级别最高,经费投入最多,教师和学生最重视的项目。 2012 年我院 强化了本科生教学实习和社会实践、科研创新项目的指导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5、表 3.1 国家 创新创业行动计划项目 项目名称 申请人 指导老师 清代西北地区书院兴衰与当地学术及文学变迁关系研究 魏凯 魏宏远 名胜楹联的生态诗学研究 以西北地区为例 张齐 张进 北宋汴京园林与文学研 究 沈治伟 曾维刚 敦煌文献 P.2494楚辞音残卷研究 何安平 郑炳林 第四部分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为 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加强我院本科教学工作 , 建立理念先进、组织合理、管理科学、质量优良的 人才培养 体系 , 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经学院党政联席会研究决定,我院将对申报晋升职称的教师进行教学评估。申请职称的教师需要提前半年向学院申请课堂教学质量评估。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包括教
16、师自评、学生评价和学院专家评价三个部分。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参选 学校十大教师、隆基教育教学奖及省级以上教学名师奖。这一系列措施将 进一步提高教师在本科生教学方面的责任 意识 ,引导教师向本科教学方面倾注更多精力,从而 保障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 其次,教学质量的保障离不开学院的 指导 与监督。 学院 成立了以庆振轩教授为负责人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以学院党政一把手为负责人的学院教学运行情况检查小组,对青年教师综合能力提升和本科教学的正 常运行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监督。在 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运行检查小组的指导 与监督之下,本科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得到了提升 ,教师讲授课程能力与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
17、高 ,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 第五部分 学生成长与发展 文 学院在不断完善基础教育体系的前提下, 重视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创新意识、独立人格的培养。 课堂讲授与课外阅读结合,高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生自主能动 性的发挥与学院教师的指导结合,取得了成效。 文学院继承优良传统,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和组织社团活动。 社团组织有五泉文学社、民俗协会、红楼梦爱好者协会,还有青年志愿者协会和素质拓展中心。这些社团定期不定期地举办活动, 学生在活动中 关注现实,关注人生,拓展视野,畅谈古今,展现了同学们的风采。 文学院文苑 、五泉定期出版,同学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文如泉涌,才济天下 ,发 表了一
18、篇篇原创小说、诗歌、散文、随笔 , 发布一篇篇影评、文字评论, 以文会友,使之成为兄弟院校了解兰大文学院的一个窗口。 在 学院党团组织 的指导下,社团组织自我管理, 不断拓展,展示了同学们 不断成长的轨迹。 2011 年,红楼梦协会以红楼梦前八回为研究对象探讨曹氏家族的变迁,文学院举办英才杯辩论赛, 红楼梦协会排演话剧宝玉挨打,文学院上演话剧骆驼祥子 ,中韩学子 在暑期 携手 进行西部社会文化考察 。由校院到社会,由书本到实践,同学们的思想境界进一步提升 ,专业学习得到验证和提高。五泉文学社荣获第一届全国高校文学大赛组织奖。 王伟凯入选 2011 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大学生正式注册记者。 国家
19、级 创新创业立项 共 4 项,分别为清代西北地区书院兴衰与当地学术及文学变迁关系研究、名胜楹联的生态诗学研究 以西北地区为例、北宋汴京园林与文学研究、敦煌文献 P.2494残卷研究, 就这些创新创业项目而言,它 们遵循了立足 西部突出特色,介入主流文化研究的宗旨,显示了文学院师生在夯实基础、强化创新创业意识培养方面的努力和学生 的发展潜力。 第六部分 特色发展 一、 教学科研结合,以科研促教学,已成为多数教师的自觉意识。 教师能够将相关领 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带入本科生课堂,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参与科研创新的能力。 二、“ 一人两课,一课两人 ” 的设想逐步完善。 一人两课指由一人主讲
20、两门专业类课程,一课两人指由两人主讲一门专业类课程。 有效地避免了由主讲教师人事变动导致的缺课现象。 三、 以研究所取代教研室之后,教研工作 一度被忽视的状况有了改变,学院加强了主干基础教学队伍的建设,设定发展 目标,加强了校级、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在学院争取各级精品课程的前提下,要求每个研究所有自己的精品课程,每位教师有个人最得心应手的课程。 第七部分 问题与展望 广 纳贤才,立足西部,胸怀全国,眼观世界。在稳定中提高,在引进中提升,在交流中不断丰富壮大。立足西部,突出特色,西北部甘肃地方语言研究,西部少数民族语言接触研究,敦煌语言学研究。充分利用国家平台,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构想。 一、 存在的问题: 1 师资力量不足。 2 课程开设门类不够。 3 “戏剧与影视学”划入艺术学门类,该学科的建设迫在眉睫。 4 学生参加专业类大赛的人数较少,成绩不够理想。 5 教学设备相对落后,亟待改善。 6 资料室建设滞后,电子图书资源相对紧缺。 二、 展望: 1 多种渠道引进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及优秀应届博 士研究生。 2 努力调整和优化师资结构,健全和完善现有课程体系。 3 加强“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的建设。 4 积极宣传专业类大赛的相关信息,通过选拔优秀人才、指定专业老师进行指导的方式提高学生参加专业类大赛的水平。 5 努力争取教育部 985 工程建设与学校专项经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