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存在问题研究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的石油勘探开发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目前, 新开发的地质中,低渗透油藏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低渗透油藏主要的开发方式就是注水开发, 而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又存在一定的问题。注水井启动的压力高、地层和注水压力上升快,吸水能力差等。本文主要是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 注水开发 影响因素 一、低渗透油藏注水存在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 我国的石油勘探开发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目前, 新开发的地质中, 低渗透油藏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油藏一般具备有埋藏深、高温、高压、高饱和、高油气比、高矿比度、低密度、低粘度、低渗透、等特点
2、。针对这些区域的特点, 立足现有的井网通过打调整井、油井压裂、补孔、水井分注、酸化增注等技术手段, 进一步完善注采关系, 改善两个剖面, 提高水驱动用程度, 提高油藏的最终采收率。低渗透油藏主要的开发方式就是注水开发, 而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又存在一定的问题。 二、注水问题 采油井的地层压力比较大, 油藏渗透率降低, 油的产量下降较快,这样的话就会导致采油率急剧的下降。有时在采用其他措施不理想的条件下, 一般多是采用提高注水压力的方法, 以便更好的提高注水量和注采压差。虽然高压注水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注水量,但是却不能改变注水量降低和产液量降低这样个事实。当注水压力很大的时候, 地层就会产生裂缝,
3、 裂缝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对泥岩。 层和盐岩层产生一定的影响,久而久之, 会导致利泥岩层的蠕变和对盐岩层的腐蚀。由于受地引力的影响, 地层会相对来说发生移动, 这样的话就会导致注水井的套管发生变形, 时间长了甚至会出现断裂这种情况。 众所周知, 如果注水的井套发生损坏要比油井损坏严重的多。这就说明注水压力同样会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的, 一般情况下,以不导致地层裂缝为宜。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这个问题还是经常出现的, 一些油田为了增加注水量, 水的压力己经大大超过了地层破裂的压力, 所以说油田的注水问题也显得十分的重要。 三、 解决方法 低渗透储层的孔隙和孔道非常的小,流体通过多孔介质时, 固液界
4、面存在固体分子和流体分子之间作用力。在其作用下, 多孔介质孔隙的表面形成一个流体吸附滞留层。吸附滞留层对流体的影响比较大, 一般情况下, 只有能量足够大的时候才能冲破固液之间的分子作用力, 才能保证吸附滞留层的流体流动。低渗透储层是由很多小孔隙和小孔道组成的。其中流动的流体都具有启动压力, 孔径越大启动压力越小, 反之越大。 在石油的地质开发中, 不同储层的压力梯度是不同的。对于注水井来说, 离注水井较近的储层的压力较大, 压力梯度就较大, 视渗透率也会越高, 渗流能力就会较强, 反之就较小。对于生产井来说离生产井越近压力就会越低, 压力梯度就会较小, 视渗透率也会越小, 渗流能力就会较弱,
5、反之就较强。所以, 一般情况下, 离生产井较近的地层就会形成低压区, 就会出现产业量不足, 产量减少的快速, 产量减低等况的存在。为了改善这种情况的存在, 一般采用压裂改造进行全面的注水, 是注水能够进入到地层的深处,增加地层流体的供应量, 以便增加注水量和采液量。 低渗透油藏压裂后, 裂缝与基质的油水渗流之间就会存在一定的能力差异。裂缝由于具备有孔隙体积小, 渗透率好的特点, 所以, 当低渗透油藏压裂过度的时候, 注入水就会沿裂缝流出, 这样的话就会导致大量的油聚集在基质中, 给开采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开采基质中的油必须用水驱后再用渗吸作用来开采, 开采出的原油不但质量差, 而且开采的时间长
6、, 效率低。油藏在开发前, 地层压力和地层上覆压力处于平衡状态。储层具有一定的孔隙度和一定的渗透率。但随着开发的不断进行, 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地层压力逐渐降低, 储层岩石骨架就会承受额外的压力, 在这种压力下, 储层岩石骨架就会发生变形, 进而导致储层岩石孔隙发生结构性的变化,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当有效压力逐渐增大时, 渗透率将随之变小, 随着有效压力的越来越大,渗透率降低的幅度也会相应的会减小, 最后变得越来越稳定。由此, 要获得好的油藏采集率就要把有效压力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 入井流体中所含的机械杂质及与储层的不配所生成的沉淀物质,
7、会减小或者堵塞储层孔隙孔道, 使储层渗透率降低, 造成伤害。注水开发过程中, 入井流体所造成的伤害主要发生在注水井附近地层, 这也是注水压力升高, 注水量减小的重要原因。在开采的过程中, 首先要注意注采的速度, 保持体层的能量, 减少由于储层速敏和应力敏感引起的低渗透储层伤害。另外低渗透油藏应采用合理的压裂方案, 尽量减少由于压裂过度而引起的注水窜流现象的发生, 这样就能有效地开采基质中的剩余油。 参考文献 1 许建红.低渗透油藏产能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与评价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2). 2 严述新.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调整技术研究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 2006(05). 3 柳家奎.低渗透油藏改善注水开发策略研究J.甘肃科技. 2008(03). 4 张威,梅冬,李敏,张恒发,杨积斌.裂缝性低渗透油藏注采系统调整技术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6(06). 作者简介:饶少莹(1985 年-) ,女,汉族,学历大专,于 2008 年毕业于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油气开采技术专业,在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永宁采油厂从事注水开发工作,助理工程师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