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 家访为主要形式的家校互动教育实践研究 实施方案 一: 课题提出 1.课题提出的背景 本课题的提出源自于人们对家访这种家校联系方式越来越陌生,而我们又通过多年家访实践认识到家访的优势所在。时下天涯海角的距离已经不存在,人们通过网络、手机、校信通等可以达成即时的联系和交流,这一特点也体现在家校之间的联系,教师家长的工作都很繁忙,学生出了问题,一个电话、一个短信、一条校信通信息,快捷又方便,然而这样的联系所起到的效果有限,学生的问题不能得到深层次的解决,家校的关系不平等,家校之间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隔膜,学生在中间躲闪 腾挪,施展自己掩盖真相的本领。其实不仅家校之间存在这种隔膜,当代初中生和家长之
2、间也是,学生有空更喜欢上网, QQ 与同学甚至陌生人聊天,而忽视了和亲人之间必要的沟通。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仅仅存在于课堂或是学校一方面,对学生的个性了解,以及有针对性的教育也是隔靴搔痒。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提出开展传统的家访形式的家校互动教育 实践研究 ,以家访的优势和不可替代性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并在传统家访的形式上针对教师的实际情况开展有效的研究。 2.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家访是沟通学校家庭不可缺少的一座桥梁,也是加强中学生 思想道德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深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家访是我校的一个优良的传统,我校的这一举措深受上级教育部门
3、的认可、家长的欢迎、学生的喜欢。 通过以家访为主要形式的家校互动教育实践研究,我们可以 达到 以下目 的 : 1、通过家访活动,打破师生隔膜,让老师充分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家庭教育环境,掌握影响学生成长的第一手家庭资料。 2、通过家访活动,架起家校联系的“桥梁”,优化家校教育的合力,指导家长科学合理开展家庭教育,避免家庭教育误区,提高家庭 和学校 教育水平。 3、通过家访活动,及时宣传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寻求得到家长最大的 支持和 配合。 4、通过家访活动,进一步搭建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合作的平台,体现齐抓共管精神。 3. 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本课题的核心成员由校长室、教科室、政教
4、处、教务处、总务处主要负责人参与、众多一线班主任、优秀教师等组成。核心成员中有教育管理专长的校长,有在微型课题中独自完成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一线班主任,也有多年教育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其中的专职教师专业学科涵盖语文、数学、英文、物理、化学、政史、生物等专业教育,并都从教 多年。他们中部分曾经参加过市级以上课题的研究,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和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且取得过一定的研究成果。 围绕本课题,我们大量 地 收集 了 相关的文献资料和前期的一些实践经验积累,并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型媒体针对课题内容收集并讨论相关内容,组织各级各类各方面的调查研究工作,并撰写相关论文,探讨 了 在新时期下教师家
5、访的必要性和家访形式 多样性 。 学校领导向来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并以科研兴校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之一,学校校长亲自担任本课题负责人,对本课题的研究做有效的指导,这样对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集、研究时 间的保障、研究人员的安排等完成研究任务的条件将有一定的保障。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多次家访的实践探索,总结归纳通过家校互动的教育 实践 活动对学生教育的实质性效果,抽离出对以后的家校联系具有指导意义的要素;把家校互动的家访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的层面研究其价值所在。 2.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家访,探究家校结合的互动教育的最佳形式和最受欢迎形式。 3.针对家访中的困难,如学生家长的不配合
6、、路途的遥远和交通工具的不便问题进行家访具体方式的研究, 归纳总结出有效可行的家校互动教育的具体方法, 以极大地提高教育的效率。 三:研究内容设计 (一) 内容之一 家访工作的必要性 在家校联系方式呈多样化趋势的今天,在教师千头万绪的工作中,传统的家访是否有必要回归?我们认为是很有必要的。理由如下: 1、 架设三方沟通的桥梁 随着各种现代化设施的飞速发展,人们享受着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同时也能感受到日趋加快的生活节奏,不仅工作节奏加快,生活节奏也在加快。在普遍独生子女的情况下,家长倒反而没有更多的时间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忽略对孩子的教育和照顾,尤其是心理的引导不够,在和家长的接触中,我发现很
7、多家长不了解当下的孩子,尤其不能理解孩子读书的 被动性,总会拿孩子和自己的读书时代相比较,此外,初中生本身处在一个生理和心理的转折期,跟父母的交流越来越少,很多孩子一有空就上网,宁可与千里之外的陌生人通过 QQ 聊天,也不愿和家人面对面交流;没有沟通,也就很难进行深层次的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家访其实起到了一个架设家长和学生之间沟通桥梁的作用,提供了学生与父母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毕竟三方会谈,尤其是在孩子熟知的环境中,大家能够敞开心扉,进行深层次情感的交流,起到感情联络的作用。 2、促进个性化教育 教师和家长的沟通,学生成绩不是主要的,关于孩子的成长和做 人似乎更为重要,家访不是告状,家访是
8、促进家校之间的了解、合作的重要渠道和方式,教师和家长双方以成年人的视角关注孩子,探讨发展,这更属于道德层面的交流。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尤其在当今物质文化丰富的历史时代之下,孩子的个性的鲜明性得到最大允许范围内的发挥,一个班主任面对三四十个不同的个体,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恐怕并不是一件十分轻松的事情,其间所要消耗的时间与精力不可估量。此种情况之下家访可以促进家长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中,毕竟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当然,家访的意义远不仅于此,更为重要 的在于对学生的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教育。在我们的工作中,所遇到的家长普遍对这一工作方式持支持态度。我们首先理性认识当前学校教育
9、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最终还是家长的问题,家访无疑可以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学校教育中。学校教育是一项数量庞大而又多样化的事业,创新人才的培养不可能是一个模子造就出来的,而就家长而言,学生独此一个,在学生受教育与成长过程中及时充分提供学生的个性化教育迫在眉睫。素质教育发展就是要对学生进行个性化人才培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成长规律,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则家访 势在必行。 3、全方位的了解 每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会呈现不同的状态,学生在家这样一个跟他的成长最为密切的环境中所呈现出来的自然状态,是可以和家长、教师进行心灵的互动的,同时,家长和教师对孩子的了解可以互通有无
10、,双方可以分享对孩子成长的新发现和欣赏点。家长作为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庭作为学生的第一教育环境,对学生的了解是全面而具体的;教师对学生在校尤其在课堂上的表现是有发言权的,家访可以有效弥补双方对孩子另外一面的了解,以达成立体化个性化的教育。因为往往学生在校及在家表现不一,甚至相反。事实上,很多家长不了解 孩子的在校、尤其在课堂的情况,也迫切需要作这方面的沟通,教师的到来恰好弥补了这方面的空白。反之,亦如此。教师要对学生有更深入的了解,走进他的家,结合他的自然成长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能够发现很多短信交流、家校校信通交流、电话交流、乃至家长到校访问交流所不能发现的很多信息。家访一次所能产生的巨
11、大信息量的交流不是一两次电话联系所能够比拟的。把家访作为教师工作中的“润滑剂”,可以促进学生、家长、教师之间更深层的了解,对教师在校工作也能有良好的作用。 4、人性化的沟通 在家的温馨环境下,教师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生长的环境,家庭成员之间切实的关系,学生在学校不轻易表露的方面。家长的教育理念往往会通过家庭的装修,对孩子学习软环境的设置或是书房的布置等方面表现出来。如通过家访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些学生家庭是困难家庭,哪些是单亲家庭等等。而这些细微处通过实地家访才能作具体了解,也才能更好地把学生当作一个完整的人进行看待,而不仅仅是一个学生。所以家访能更好地进行人性化沟通和教育。 当然家校联系方式很多,手
12、机、电话、短信、校信通,家长到访,等等,不一而足,就快捷方便而言,家访确实比不上这些方 式,但如果要考察学生的生活氛围,和学生进行零距离交流,从现代心理学角度来讲,家访能够更多的体现其温情、人性的一方面,这点是其他家校联系方式所不能达到的优势。 (二) 内容之二 家访的注意要点 1.家访必须有目的进行。 具体表现:学生在校实际情况汇报(学生在校表现如何);学生在家实际情况询问(学生在家表现如何);了解学生家庭的结构、居住环境、家庭住址、家长工作单位、电话及家庭环境、经济状况、环境、教育等情况;与家长协商共同教育学生的措施、方法、手段;协调学生与家长的关系;联络教师与学生、学生家长的感情等 学生
13、在校 的学习、生活、纪律、思想品德等情况,必须实事求是地采用适当的方式告诉家长,让家长真正地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同时及时了解学生在家表现。 2.家访前要做充分准备。 这是家访之前教师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教师对被访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具体情况要有充分的把握,包括学习、活动、交友、兴趣爱好等方面。 3.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客观。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要相对中肯,不能抱着告状的心态去家访,对学生的优缺点做到心中有数,不偏不倚地表明自己教育者的教育目的,那么即使是面对落后生的家长,教师也能从容不迫。 4.家访要能够起到教育作用。 争取家 长的积极配合态度,实施对学生的最大化教育目的,激起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调动
14、学生融入集体的向心力。 5.家访要有疑而进行。 教师每一次家访前,除了要求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还要具备求解意识,也就是带着问题去家访,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实现个性化教育的目的。 6.家访要存在交互性。 家访忌教师一头热,从头到尾只有教师一方面在表达,而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了解到原先不曾了解的,认识到原先不曾认识的。双方进行友好的交流,并把这种交流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明白教师家访不是告状,但也不是不关痛痒的随便到访,从而真正引 起家长和学生的重视,并对之后的学习生活起到积极的调节作用。 7.家访途中要注意安全。 教师家访的路上 牢记安全第一,注意交通、人身等方面的安全 。此外,对在
15、家和在校发现问题,与家长共同商量,及时解决。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家访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宜只是向家长告状,要注重家访的实际效果;重视家长意见,要抱着热诚欢迎的态度对待家长意见,对家长所提意见,要全面调查、了解、分析,正确的意见,虚心接受,好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映给学校领导,尽快采纳,以利学校工作的提高,家长因不了解学校实际而提的偏激或不很正确的意 见,要加以诚恳耐心的解释,让家长给予理解和谅解。尊重家长,加强与家长的感情联系,胸怀开阔,不计较个别家长对教师的偏见,绝不允许与家长吵架,有失教师的尊严,应以为人师表的行为和风范,感动家长,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 (三) 内容之三
16、多样化家访模式的探究 通过对学校教师家访的实践研究,探究多样化家访模式的可能性。 1、以普访为原则进行有序的个别家访。 根据学生在校情况,就学生反复出现的问题,在与家长电话沟通过的前提下,我们采用家访的形式,往往能够收获之前的片段印象所不能达到的成果。虽然学生在校时间多过在家 时间,但一天八节课,下午四五点放学,中间可供教师与学生密切接触的时间并不多,所以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往往也是支离破碎的,更有可能是片面甚至肤浅的,当然也可能是南辕北辙的,所以我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发现一次两个小时的与学生谈心的效果不如两个小时的家访效果来得大。后者的效果是延续性的,可以从根本上真正触动学生,从而真正影响学生对学
17、习的认识和行为上的改观。 2、在普访的基础上进行电话家访和家长回访的尝试。 随着现代通信工具和交通工具的发展,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时空距离在不断地缩短,为学校和家庭的交流也带来了极大的方 便,电话交流和家长来学校回访也是新时期里家校互动教育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手段,但前提条件这些家庭已经开展过教师的普访 ,家长与学校是建立在一种对学生的教育默契之上。通过这种交流可以使家长、教师能够及时地了解学生发展的近况 ,以便能够在第一时间内采取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以极大地提高教育的效率。 四:研究方法 文献法、比较研究、调查研究方法、行动研究、个案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 五: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1 前期准备( 201
18、2.12-2013.5) 采用文献法,查阅相关资料,学习有关理论,认识家访,并对其作出初步的概念 界定;了解国内外对家访研究的现状,并认识本课题研究的价值。 ( 1) 家访的理论研究 组建课题组,形成课题研究方案。通过文献研究,比较家访和其它家校联系方式的不同,探索新时期新的背景下家访的必要性和有利因素,探究家校互动教育的必要性。 ( 2)关于家校联系方式尤其是家访的现状研究 通过调查,对我校教师家校联系尤其是家访的现状进行研究,总结成功的实例,发现存在的不足,分析出现的问题,探索改善的方法,提升家访的品质。 2 实验阶段( 2013.6-2014.8) ( 1)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调
19、查研究方法, 研究家访中存在问题的自我反思研究,通过教师个体的反思,寻找和发现自己在家访中的局限和不足,探求提升家访效果的措施。 ( 2)家访案例研究:综合运用行动研究、个案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分析家访中的有代表性的案例,研究从中呈现出的规律和特质,总结推广成功的经验。具体采用实验班的形式,比如一个班专门使用校信通等家校联系方式,另一个班采用普访和集中家访的方式,再一个班采用两者结合的方式,进行 2 3 年的跟踪比对,最后以数字从整个班级的精神面貌、学生的心理、成绩、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显示比较三者之优劣。 3 总结、鉴定、结 题阶段( 2014.8-2014.12) 六: 预期研究成果 ( 1) 形成 课题研究成果集 ( 2) 家访成果的展示(图片、过程性资料) ( 3) 课题研究专题论文 ( 4) 形成了以家访为主要形式的家校互动教育实践的特色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成员及其分工 ( 1)束双林 课题总负责人 ( 2) 钱黎萍 负责课题 的全程管理 ( 3)唐云芳 负责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的搜集整理 ( 4)孙天文 负责家校互动教育实践管理 ( 5)殷忠新 负责 课题研究过程 中的 组织管理 ( 6)张晖晖 负责家校互动教育 实践管理 ( 7)王华忠 负责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后勤保障 ( 8)各班班主任及相关课任教师 负责课题研究的具体实践工作 丹阳市全州初级中学 2013年 4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