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物课后习题.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790491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生物课后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普通生物课后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普通生物课后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普通生物课后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普通生物课后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2 章 生命的化学基础1、动物是以氧气氧化糖产生 CO2 和 H2O 而获得能量。假设你想知道所产生的 CO2 中的氧是来自于糖还是氧气,试设计一个用 18O 作为示踪原子的实验来回答你的问题。答:用 18O 标记糖作示踪原子供给动物的有氧呼吸,质谱分析测定生成物 CO2 的放射性,如果 CO2中的氧具放射性说明 CO2 中的氧是来自于糖,对照组中 18O 标记 O2 进行实验,分析测定 CO2 是否具有放射性,如果没有,进一步清楚地表明 CO2 中的氧来自糖而不是 O2。2、有人说:“不必担心工农业所产生的化学废料会污染环境,因为组成这些废料的原子本来就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中。 ”你如何

2、驳斥这种论调?答:工农业化学废料进入环境中不易被分解,通过食物链可进入人或动物体内造成疾病,可通过同位素示踪的方法来证明。3、兔子吃的草中有叶黄素,但叶黄素仅在兔子的脂肪中积累而不在肌肉中积累。发生这种选择性积累的原因在于这种色素的什么特征?答:叶黄素是脂溶性色素,不溶于水,溶于脂肪和脂肪溶剂。被吸收后容易在含脂肪等非极性器官中积累,肌肉中容易积累的是水溶性色素。4、牛能消化草,但人却不能,这是因为牛胃中有一种特殊的微生物而人胃中没有。你认为这种微生物进行的是什么生化反应?如果用一种抗生素将牛胃中的所有微生物都消灭掉,牛会怎样?答:动物消化道中没有纤维素酶,不能消化纤维素。牛、马等动物胃中寄生

3、着一种特殊的微生物,具有能分解纤维素的酶,使纤维素水解产生纤维二糖,再进一步水解而成葡萄糖。纤维素是牛、马等动物的主要食物,如果用抗生素将牛胃中所有的微生物都消灭掉,牛将缺乏营养物质死亡。5、有一种由 9 种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用 3 种不同的酶将此多肽消化后,得到下列 5 个片段(N 代表多肽的氨基端):丙亮天冬酪缬亮酪缬亮N甘脯亮天冬酪缬亮N甘脯亮丙亮试推测此多肽的一级结构。答:此多肽的结构是:N甘脯亮丙亮天冬酪缬亮第 3 章 细胞的基本形态结构与功能1、动、植物细胞和细菌的大小在哪一范围内?怎样理解细胞的大小与个体大小的关系?答:原核细胞的平均大小 在 110m 之间,细菌类的支原体是最小

4、的细胞,直径只有 100nm。而真核细胞的直径平均为 330m,动、植物细胞一般为 10100m。同类型细胞的体积一般是相近的,不依生物个体的大小而增大或缩小。生物体的大小主要决定于细胞的数量,与细胞的数量成正比,而与细胞的大小无关。细胞必须维持合适的表面积/体积,细胞靠表面接受外界信息,与外界交换物质。表面积太小,这些任务就难以完成。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答:原核细胞最主要的特征是没有由膜包围的细胞核。原核细胞的形态结构比较简单,内含有细胞质和类核,外面包有质膜,多数在质膜外还有一层硬的细胞壁,使细胞保持了一定形状。真核细胞最主要的特点是细胞内有膜把细胞区分成了许多功能区

5、。最明显的是含有单位膜包围的细胞核,此外还有由膜围成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在结构与功能上的基本区别是什么?答:植物细胞的主要特征是(1)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2)植物细胞有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3)植物细胞有中央液泡,动物细胞没有中央液泡。4、动物细胞有哪几种膜围绕形成的细胞器,其主要功能是什么?图示细胞器之间的相互关系。答:质膜、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线粒体和核膜都是动物细胞有膜围绕形成的细胞器,统称为生物膜结构体系。内质网合成的蛋白质、脂类、各种分泌物质、由内质网膜围裹,从内质网上断开而成小泡,移向高尔基体,由高

6、尔基体加工排放。溶酶体由高尔基体断裂产生,溶酶体的酶合成之后不仅立即被保护起来,而且一直处于监护之下被运送到溶酶体小泡。5、细胞核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其生物学功能是什么?答:细胞核由核被膜、核基质、染色质和核仁等部分组成。细胞核有两个主要功能:一是通过遗传物质的复制和细胞分裂保持细胞世代间的连续性;二是通过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控制细胞的活动。所以细胞核可说是细胞的控制中心。6、简述细胞质膜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答:细胞质膜的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脂双层中有以不同方式镶嵌其中的蛋白质分子,细胞膜的表面还有糖类分子,称为膜糖。细胞质膜具有选择透性,即有选择地允许物质通过扩散、渗透和主动运输等方式出入细胞,

7、从而保证细胞正常代谢的进行。此外,大多质膜上还存在激素的受体、抗原结合点以及其他有关细胞识别的位点,所以质膜在激素作用,免疫反应和细胞通讯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7、物质跨膜运输有几种形式?其基本特征是什么?答:物质跨膜运输有 4 种形式: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运输、内吞作用和外排作用。单纯扩散。物质从高浓度的一侧到低浓度的一侧。物质的运输速度既依赖于膜两侧的运输物质的浓度差,又与被运输物质的分子量大小、电荷、在脂双层中的溶解度等有关。易化扩散。葡萄糖等顺浓度梯度扩散,有专一蛋白的结合。有饱和效应。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由膜蛋白参与的耗能过程,有专一性。固体颗粒,液体等通过内吞作用和外排作用运

8、输。8、细胞之间有哪几种连接方式?其生理机能是什么?答:脊椎动物的细胞连接主要有“桥粒” 、 “紧密连接” 、 “间隙连接”三种类型。植物细胞通过“胞间连丝”连接。桥粒与胞质溶胶中的中间纤维相连,使相邻细胞的细胞骨架间接地连接成骨架网。上皮组织中的紧密连接完全封闭了细胞之间的通道,使细胞层成为一个完整的膜系统,从而防止了物质从细胞之间通过。间隙连接在两细胞间隙之间有一系列通道,是离子和相对分子质量小于 1000 的物质,如蔗糖以及 AMP、ADP、ATP 等迅速运输的通道,在细胞通讯、细胞间相互协同方面十分重要。植物细胞通过胞间连丝连接,提供共质体运输途径。 第 4 章 细胞代谢1、人体的细胞

9、不会用核酸作为能源。试分析其理由。答:核酸在细胞体内作用很重要,是遗传物质,同时有 DNA 和 RNA ,细胞核和细胞质内都有。如果可以利用核酸作为能源那么就必须有核酸氧化酶,这样的情况下,遗传过程中传递遗传信息的物质很容易被水解。2、乳糖催化的是乳糖水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的反应。某人进行了两项实验。第一项是用不同浓度的酶作用于 10%的乳糖溶液,测定反应速率(单位时间内产生半乳糖的速率) ,结果如下:酶浓度0% 1% 2% 4% 5%相对反应速率0 25 50 100200第二项是用相同浓度的酶作用于不同浓度的乳糖溶液,其结果如下:乳糖浓度0% 5% 10%20%30%相对反应速率0 25 5

10、0 65 65试分别解释反应速率和酶浓度与底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提示:以反应速率对浓度作图。 )答:反应体系中底物的浓度一定时,酶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是一种线性关系,随着酶浓度增加,反应速度增加。反应体系中酶的浓度一定时,在底物浓度较低时,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加快,直至底物过剩,此时底物的浓度不再影响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最大。3、曾一度认为二硝基酚(DNP)有助于人体减肥,接下来发现此药不安全,因此禁用。DNP 的作用是使线粒体内膜对 H的通透性增加,因而磷酸化与电子传递不能耦联。试说明 DNP 何以能使人体重减轻。答:二硝基酚是解偶联剂,使氧化和磷酸化脱偶联,氧化仍可以进行,而磷酸化不

11、能进行。DNP 增大线粒体内膜对 H的通透性,消除 H梯度,因而无 ATP 产生,氧化释放的能量全部以热的形式散发。用二硝基酚虽然可以起到减肥的效果,因为人体获得同样量的 ATP 要消耗包括脂肪在内的大量的燃料分子。当 P/O 接近于 0 时,会导致生命危险。4、人体内的 NAD和 FAD 是由两种 B 族维生素(烟酸和核黄素)合成的。人对维生素的需要量极小,烟酸每天约 20mg,核黄素约 1.7mg。人体所需葡萄糖的量约为这一数值的千万倍。试计算每一分子葡萄糖被完全氧化时需要多少个 NAD和 FAD 分子,并解释膳食中所需要的维生素何以如此之少。答:糖酵解:C6H12O62NAD2ADP2P

12、i2 丙酮酸2NADH2ATP+2H2O柠檬酸循环:丙酮酸4NAD+FAD+ADP+ Pi3CO2+4NADH+4H+FADH2+ATP呼吸链:NADHH+1/2O2+2 Pi2ADPNAD2ATP3 H2O一分子葡萄糖被完全氧化时需要 10NAD和 2FAD 分子,NAD和 2FAD 分子在糖代谢中不断氧化还原,循环使用,合成它们的两种 B 族维生素(烟酸和核黄素)需求量少。5、柠檬酸循环中,由琥珀酸到苹果酸的反应实际上有两步,第一步是琥珀酸脱氢变为延胡索酸,第二步是延胡索酸加水变成苹果酸。现在用菜豆的线粒体悬液研究此反应。已知此反应进行过程中能够使一种蓝色褪色,琥珀酸浓度越高。褪色越快。现

13、在将线粒体、染料和不同浓度的琥珀酸(0.1mg/L,0.2mg/L,0.3mg/L)进行实验,测量溶液的颜色深度,你预期应分别得到什么结果?以颜色深度对时间作图表示。解释为什么。答:此反进行过程中间产物能够使一种蓝色染料褪色,琥珀酸浓度越高,也就是底物浓度越高,酶促反应速率越快,中间产物越多,所以褪色越快。6、某科学家用分离的叶绿体进行下列实验。先将叶绿体浸泡在 pH4 的溶液中,使类囊体空腔中的pH 为 4。然后将些叶绿体转移到 pH8 的溶液中,结果此叶绿体暗中就能合成 ATP,解释为什么。答:叶绿体浸泡在 pH4 的溶液中,基质中摄取了 H,并将摄取的 H泵入类囊体的腔,使类囊体空腔中的

14、 pH 为 4。将此叶绿体转移到 pH8 的溶液中,类囊体膜两侧建立了 H质子电化学梯度,驱使ADP 磷酸化产生 ATP。7、有一个小组用伊乐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将一枝伊乐藻浸在水箱中,计算光下该枝条放出的气泡数(氧气) ,以单位时间内放出的气泡数作为光合速率。他们用太阳灯作光源,移动太阳灯使与水箱的距离不同,从而改变光强度。结果发现,当太阳灯与水箱的距离从 75cm 缩短到 45cm 时,光合强度基本无变化。只有从 45cm 移到 15cm 时,光合速率才随光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根据计算,当太阳灯从 75cm 处被移到 45cm 处时,照在水箱上的光强度增加了 278%。如何解释这一实验结果

15、?小组的成员提出下列 4 条可能的解释。你认为哪一条有道理?为什么?A 在距离大于 45cm 时,光太弱,植物根本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 伊乐藻在弱光下进行光合作用较好,强光则抑制光合作用C 灯距离太近时,光已达到饱和D 伊乐藻是利用室内的散射光和从窗户进来的光进行光合作用答:B 有道理。实验中以“枝条放出的气泡数作为光合速率” ,说明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时,观察到的光合速率为零。太阳灯从 75cm 处被移至 45cm 处时,照在水族箱的光强度增加了278%,但叶片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净光合速率为零。光能不足是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从45cm 处移动到 15cm 这一距离时,光合速率才

16、能随光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光合作用释放大量的氧气,当移动到一定距离时,达到光饱和点,光反应达到最大速率,再增加光强度并不能使光合速率增加。8、热带雨林仅占地球表面积的 3%,但估计它对全球光合作用的贡献超过 20%。因此有一种说法: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给其它生物供应氧气的来源。然而,大多数专家认为热带雨林对全球氧气的产生并无贡献或贡献很小。试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两个方面评论这种看法。答:热带雨林光合作用强,是生产力最大的生态系统,但温度高,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也多。特别是晚上,植物停止了光合作用,细胞呼吸依然消耗 O2,所以整体上看热带雨林对全球氧气的产生并无贡献或贡献很小。

17、第 5 章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1、何谓细胞周期?细胞周期分为哪几个时期,其基本特征是什么?答:细胞从一次分裂开始到第二次分裂开始所经历的全过程称为一个细胞周期。细胞周期包括有丝分裂期(M 期)和一个分裂间期,分裂间期包括 DNA 合成前期(G1 期) ,DNA 合成期(S 期) ,DNA 合成后期或有丝分裂准备期(G2 期) 。2、细胞有丝分裂期分为哪几个时期?细胞核及染色体的行为发生哪些主要变化?答:(1)前期:细胞核胀大,核内染色质最初表现为极细盘曲的染色丝,以后染色丝逐渐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2)前中期:核膜破裂成小泡,每一条染色单体的动粒,各与一组纺锤体纤维动粒微管相结合。 (3)中期:

18、纺锤体形成。染色体排列在纺锤的赤道平面上,处于动态平衡。 (4)后期: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每一染色体的二条单体成为二条独立的子染色体。 (5)末期:两组子染色体分别达到两极,染色体逐渐伸长变粗,分散在核内成为染色质;纺锤体逐渐消失,核仁核膜重新出现,形成两个新核。3、何谓染色体组型,何谓染色体带型,对染色体组刑和带型的分析有什么意义?答:不同生物有不同数目、不同形态和不同大小的染色体。也就是说,不同生物有不同的染色体组型。将分裂中期染色体加热或用蛋白水解酶稍加处理,吉姆萨氏染色在显微镜下可看到染色出现横带,称为 G 带。如将染色体用热碱溶液处理,再做吉姆萨氏染色,染色体上就出现另一套横带,称为

19、R带。吉姆萨氏染色显示的 G 带是富含 AT 核苷酸的片段,热碱溶液处理后,吉姆萨氏染色则显示富含 GC 序列的 R 带。各个染色体的带型形态是稳定的,因此根据带型即可区分不同的染色体。不同的物种,染色体的带型各有特点。从生物进化上看,带型又是一个相当保守的特征。染色体带型变化往往是某些遗传疾病和肿瘤疾病的特征和病因。4、何谓细胞分化?其主要调控机制和方式是什么?答:多细胞有机体在个体发育的过程中,由一种相同的细胞类型经细胞分裂后逐渐在结构和功能上形成稳定性差异,产生不同细胞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实质在于细胞合成特异性蛋白;特异性蛋白合成的基础在于细胞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生物体细胞中含有

20、决定生长分裂和分化的全部基因信息,按其与细胞分化的关系可分为奢侈基因和管家基因。奢侈基因(组织特异性基因)编码细胞特异性蛋白,与各种分化细胞的特定性状直接相关;管家基因的表达产物为细胞生命活动持续需要和必不可少,但与细胞分化的关系不大,在细胞分化中起协助作用。从分子层次看,细胞分化主要是奢侈基因中某种特定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组合调控是组织特异性基因表达的主要调控方式。5、怎样理解细胞的全能性?答:细胞的全能性是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的潜能或特性。由于体细胞一般是通过有丝分裂繁殖而来的,一般已分化的细胞都有一整套的受精卵相同的染色体,携带有本物种相同的基因,因此分化的细胞具有

21、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在合适的条件下,有些分化的细胞恢复分裂,如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动物细胞随着胚胎的发育,有些细胞有分化出多种组织的潜能,但失去了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但是它的细胞核仍保持着全能性,这是因为细胞核内含有保持物种遗传性所需要的全套遗传物质。具有全能性的细胞:受精卵、早期的胚胎细胞。6、何谓细胞衰老,引起细胞衰老的可能机制是什么?答:细胞衰老的过程是细胞内生理和生化复杂变化的过程,最终反映在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细胞萎缩,新陈代谢变慢,酶活性降低,色素积累,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胞膜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细胞衰老的因素非常复杂,一方面是衰老因

22、子的积累引起细胞衰老。另一方面来自于细胞内“衰老钟”的程序表达。可能机制有细胞程序性死亡,自由基、DNA 损伤理论。7、细胞凋亡与细胞衰老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答: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主要区别在于:(1)细胞凋亡有典型的形态学与生物化学特征。染色质凝集与边缘化,DNA 在核小体间发生降解。细胞膜内陷,包裹各种细胞器等胞内物质,形成凋亡小体,然后,凋亡小体被邻近的细胞吞噬,整个过程无胞内物质泄漏。 (2)细胞坏死过程中,细胞质膜及膜系统破裂,DNA 随机降解,常常引起细胞膜渗漏,并导致炎症反应。细胞凋亡普遍存在生物的生长发育阶段,使生物体得以清除不再需要的细胞,而不引起炎症

23、反应,维持组织、器官细胞数目相对平衡,保证个体正常发育,更新耗损细胞。其生物学意义:(1)发育过程中幼体器官的缩小和退化;(2)细胞的自然更新;(3)被病原感染的细胞的清除。细胞凋亡在个体发育和组织稳态的维持中具有重要作用。8、简述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凋亡及细胞衰老等生命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整个细胞生命活动中的生物学意义。答:细胞繁殖、细胞分化、细胞凋亡与细胞衰老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内容。细胞生命活动是建筑在细胞的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的基础上。而这一切均受控于生物体的信息系统。对细胞而言,则直接受细胞信号传导网络的调控,它不仅将物质和能量代谢与细胞生命活动紧密关联,而且也将细胞繁殖、细

24、胞分化、细胞凋亡与细胞衰老等生命活动从时间和空间上成为一个有序的、严格调控的有机整体第 7 章 营养与消化1、什么是“三高”膳食?有什么危害?答:三高膳食指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质的食物,由于过量摄入热量、脂肪和蛋白质,加之又缺少运动,结果导致高血压、肥胖病、冠心病、糖尿病等“文明病”流行。2、为了身体健康,在膳食方面应该遵守哪些原则?答: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常吃、豆类或其制品;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多吃清淡少盐的膳食;饮酒应适量;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3、 什么实验可以证明人从口腔吞咽进食管的集团是由于食管的蠕动向胃推移的

25、,不是地心吸引力拉动的结果呢?答:将食物放入口腔,现在舌头不搅拌,食物不会因地心引力向胃推移。吞咽其实是一个复杂的反射动作,动物实验证明使食团由口腔经食管入胃,主要动力是食管的蠕动。箭毒是横纹肌松驰药,注射箭毒到食管上部,食管停止蠕动,食物不会向胃推移。4、为什么胃液不能消化胃壁自身呢?答:这是由于胃黏膜的屏障作用。因为胃黏膜表面有一层由上皮细胞产生的脂蛋白层,形成一个保护屏障。胃表面的胃小凹分泌胶冻样的黏液,稠度是水的 30260 倍。这些黏液好像机器的油封,有 1mm 以上的厚度,涂于黏膜表面,作为有效的屏障,保护胃免受遭损害。5、哪些营养素可以在胃内吸收?答:胃仅能吸收少量水和酒精。胃的

26、作用如下:(1)暂时储存;(2)消化依靠胃的蠕动和胃腺分泌胃液完成;(3)分泌内因子。6、试述小肠在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答:小肠长 5-6 米;小肠上有大量环状皱褶、绒毛、微绒毛等,增大吸收表面积;被分解的小分子物质在小肠内停留时间最长;小肠的多种运动形式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提供胆汁的肝脏和分泌多种水解酶的胰脏都通入小肠。第 8 章 血液与循环1、为什么成年女性人体内的水比成年男性体内的水要少一些?答:这是由于成年女性体内的脂肪含量稍高造成的。我国成年男子体内平均脂肪含量约为 13.3%,女性稍高一些。在脂肪中不含水,但是身体的其他组织中则含有大量的水。2、简述

27、组织液在人体内的重要作用答: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间隙中的体液,是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组织液是血浆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滤过管壁而生成的,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大部分又透过管壁吸收血液。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水及其他小分子物质均可滤过毛细血管壁以完成血液与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滤过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3、为什么营养不良会出现水肿?答:血液渗透压的维持由无机盐和蛋白质共同完成,若蛋白质不足(即营养不良) ,可能导致血液的水分向组织渗透,导致水肿。4、为什么适量献血有益健康?答:对于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抽取 10%左右的血液,会引起心脏活动加快加强,血管普遍收缩,肝、

28、肺、腹腔静脉和皮下静脉丛中的大量血液加速回流,因此对循环中的血量没有明显的影响。在失血后 12h 内,血浆中的水分和电解质由组织液渗入血管中来补充血量得以恢复。经过一天左右,血浆中的蛋白质可以恢复,一个月内血液中的红细胞可以恢复,甚至可以超过抽血前的水平,这是由于失血造成缺氧,引起肾产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加速红细胞生成的缘故。5、Rh 阴性妇女结婚后应注意什么问题?答:如果 Rh 阴性妇女与 Rh 阳性的男子结婚,由于 Rh 因子是显性遗传,胎儿将是 Rh 阳性。Rh 阳性胎儿的红细胞上的 Rh 如果由于某些原因进行母体血液,会使母体产生抗 Rh 凝集素,抗 Rh 凝集素又经过胎盘进入胎儿

29、循环,使胎儿的红细胞凝集破坏,这可以导致胎儿严重贫血,甚至死亡。因此 Rh妇女结婚后注意第一胎的生育。6、为什么心脏病患者不宜洗蒸汽浴?答:蒸汽浴时产生的热刺激,会使心脏病患者体内血流加速,进而增加血液对血管的压力。当血流通过某些局部病变部位时,容易发生血管破裂。7、微循环在体内起什么作用?答:微循环是指在封闭式血液循环系统中介于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一套微细的血管系统中的血液循环。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是通过微循环中的毛细血管来进行的。微循环的基本功能是供给细胞能量和营养物质,带走代谢废物,保持内环境的稳定,保证正常的生命活动。8、人体毛细血管一般长约 1mm,遍布全身,形成一个庞大的毛细

30、血管网。在体内很少有细胞与毛细血管的距离起过 25m 的。试计算一个体重 60kg 的人全身毛细血管的总长度。答:体重 60kg 的人,毛细血管的总面积可达 6000m2,毛细血管管径一般为 79m,长度可达96000km。第 9 章 呼吸:气体交换1、人体肺泡的直径为 75300m,总数约为 3 亿个,试计算人体呼吸表面的总面积。答:S 球面4R2总面积可达 50500m22、为什么吸烟危害健康?答:损坏呼吸的结构,吸烟引起呼吸道 炎症反应,长期引起终末端细支气管阻塞和肺泡破裂发慢性肺气肿。3、为什么运动员要到高原去训练?答: 高原缺氧,长期在高原生活的人心肺功能会比在平原地区生活的人更强。

31、在高原训练,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潜能,让心肺功能得到极限煅练。人在高原低氧条件下,红细胞生成增多,呼吸循环功能增强,机体通过神经反射和高层次神经中枢的调节、控制作用使心输出量和循环增加,补偿细胞内降低了的氧含量,从而提高耐受缺氧的能力,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4、人体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因病切除一叶肺的人还能正常地生活吗?为什么?答:不会,肺通气量是指单位时间内进出肺的气量,一般情况下成人每分通气量约为 6-L,而在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时可达 70L 以上。人体的通气功能有很大的生理贮备。切除一叶肺后,剩下的正常肺组织能够维持较好的肺功能,仍可正常生活。第 10 章 内环境的控制1、试述人

32、体是怎样通过反馈调节机制来维持体温的稳定的?答:体温恒定是通过调节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处于动态平衡实现的,人体最重要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下丘脑中存在调定点机制。恒温动物有一确定的调定点的数值,如果体温偏离这个数值,则通过反馈系统将信息送回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整合来自外周和体核的温度感受器的信息,将这些信息与调定点相比较,相应地调节散热机制或产热机制,维持体温的稳定。2、为什么在高温环境中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工人常饮用含食盐 0.1%-0.5%的清凉饮料?答:在高温环境中从事过量体力劳动的人,为调节体温,会排出大量的汗液,这时饮含食盐 0.1%-0.5%的清凉饮料能很

33、快补充人体所需的水分、钠盐,降低血液浓度,加速排泄体内废物。3、大量喝水则引起大量排尿,不喝水或少喝水则尿量减少,试述其调节机制。答:肾具有强大的根据机体需要调节水排泄的能力,以维持体液渗透浓度的稳定。从肾小球滤出的水分近 80%在近曲小管及髓袢降支被重吸收。大量喝水,溶质的渗透势小,水大量从终尿排出,则引起大量排尿;不喝水或少喝水则反之。4、在海上遇难的人为什么不能靠喝海水维持生命?答:海水中有大量盐分,平均盐度是 3.5,高于人体盐度的 4 倍,人喝后不久就会大量排尿,使人体内水分大量损失,脱水而亡。第 11 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1、免疫系统怎样识别侵入身体的病原体?答:人体所有细胞的细

34、胞膜上都有各种不同的蛋白质,其中就包括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分子标志) ,是每一个人特有的身份标签。每一个人的白细胞都认识这些自身的身份标签,在正常情况下不会攻击带有标签的自身细胞,当一个入侵者所携带的与被入侵者不同的分子标志,即非我标志被识别后,B 淋巴细胞和 T 淋巴细胞受到刺激,开始反复分裂、形成巨大的数量。同时分化成不同的群体,以不同的方式对入侵者作出反应。2、试述 T 淋巴细胞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的作用。答:细胞免疫: 成熟的 T 淋巴细胞和与之相应的抗原MHC 复合体结合时,T 细胞分化为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在血液循环中,活化的辅助性 T 细胞可分泌多种蛋白质,包括白

35、细胞介素2,可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活化的细胞毒 T 细胞识别嵌有抗原MHC 复合体的细胞并消灭之;体液免疫:活化的辅助性 T 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促进致敏 B 淋巴细胞分裂,分化成效应 B 细胞和记忆 B 细胞。效应 B 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的抗体分子,分布到血液和体液中。3、何谓免疫系统的“记忆”?答:在与一种病原体发生一次对抗后,淋巴系统会产生一些淋巴细胞并保留下来,称为记忆淋巴细胞,一旦相同的病原体重新入侵,这些保留下来的记忆淋巴细胞便快速地发起攻击,将他们清除。4、如何确定患者是否感染过某种传染病?答:在一次免疫应答中产生的抗体不会全部用完。检查血液中某一种抗体便可确定一个人是否

36、感染过某种特定的传染病。5、为什么免疫接种可以预防传染病?答:免疫接种有两种类型:主动免疫:接种疫苗。通过注射或口服进入体内,使体内产生初次免疫应答,再次接种则引发 2 次免疫应答。2 次或多次接种可以使机体产生更多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提供对相关疾病的长期保护。被动免疫:接种抗体。这种免疫方式通常用于帮助已感染某种病原体的人群,效果持续时间不长。第 12 章 内分泌系统与化学调节体液调节1、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在动物体内的调节控制中是怎样分工合作的?答:神经系统与内分泌是动物生命活动的 2 个信息调控系统,相互协调而维持机体正常神经内分泌系统。2、内分泌系统内部是怎样调节控制的?答:垂体包括

37、腺垂体和神经垂体,垂体的调节是内分泌系统内部的调节。神经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腺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催乳素、促甲状腺激素、促卵泡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等分别支配性腺、肾上腺皮质和甲状腺的活动。促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甲状腺生长、发育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实现甲状腺激素的各种生理功能。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下丘脑可促进腺垂体的分泌,腺垂体分泌的促激素有促进靶腺激素的分泌;靶腺激素对下丘脑腺垂体的分泌也有影响。负反馈调节:下丘脑腺垂体激素促进靶腺的分泌,但当血液中的靶腺激素增多时,能反过来抑制下丘脑腺垂体激素的分泌。正反馈作用:当血液中的靶腺激素增多时对下丘脑腺垂体起兴奋作用

38、。3、试述内分泌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答:调解激素水平的平衡,维持代谢的相对稳定。4、在遇到突发的危急情况时,人体内分泌系统会有哪些反应?答:机体遇到缺氧、创伤、精神紧张等有害刺激时,引起腺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导致血中糖皮质激素浓度升高,并产生一系列代谢改变和其他全身反应,称为机体的应激。同样,在机体遇到特殊紧急状况时,如畏惧、焦虑、剧痛等,引起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大大增加,发生一系列反应,称为应急反应。应激反应和应急反应的刺激相同;但应激反应是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活动为主,而应急反应则是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活动为主;当机体受到应激刺激时,同时引起应激反应和应急反应,两者相

39、辅相成,共同维持机体的适应能力。5、哪些激素与调节血糖水平有关,它们分别起什么作用?答:调节血糖水平的激素主要有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此外,甲状腺激素、生长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对血糖水平也有一定作用。(1)胰岛素:能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促进组织地葡萄糖的摄取利用;抑制肝糖原异生及分解,降低血糖。 (2)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和葡萄糖异生,使血糖升高。 (3)糖皮质激素:能促进肝糖原异生,增加糖原贮存;有抗胰岛素作用,降低肌肉与脂肪等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性,抑制葡萄糖消耗,升高血糖。 (4)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能促进糖原分解,使血糖水平升高;此外,还能抑制胰岛素

40、的分泌。 (5)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小肠黏膜对糖的吸收,增强糖原分解,抑制糖原合成,并加强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皮质醇和生长素的升糖作用,故有升高血糖的作用,此外,还可加强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也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6)生长素:能抑制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葡萄糖的消耗,有升糖作用。6、饮水和食物中缺碘会产生哪些后果?答:妇女和儿童是缺乏病的最大危害是影响大脑发育,造成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缺碘造成不同的损害。胎儿期胎儿发育不良,脑和神经发育障碍,重者造成大脑发育不可逆转损害,出生后表现为身材矮小、粘液水肿,不同程度的智力伤残直至白痴,单纯性耳聋,斜视等。 新生儿及婴幼儿

41、期甲状腺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反应迟钝,自身运动能力、智力和生长发育落后。 儿童及青春期甲状腺肿,生长发育落后和智力功能障碍。成人期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低下,贫血。食欲减退,无力、易疲劳,体能下降等。如果妇女严重缺碘,可造成月经异常、不孕、流产、早产、死亡和胎儿先天畸形等。第 13 章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1、神经细胞的极化状态是怎样产生的?答:静息的神经细胞膜呈极化状态,主要是由于神经细胞膜对 Na、K离子通透性不同。对 K的通透性大,对 Na的通透性小,膜内 K扩散到膜外,而膜内的负离子却不能扩散出去,膜外的Na也不能扩散进来,呈现极化状态,即外正内负的电位差。2、动作电位是怎样产生的

42、?答:神经纤维受刺激时,细胞膜的透性发生急剧的变化,膜极化状态被破坏(去极化) ,在短时间内膜内电位高于膜外电位,即内正外负。主要是因为细胞膜对 Na离子的通透性突然增大,超过对K的通透性,大量 Na进入膜内。膜内正电位达到一定的值,就变成阻止 Na进入的力量,膜对Na的通透性降低,而对 K的通透性增加,K又涌向膜外,结果恢复到静息电位(复极化) 。3、神经冲动是怎样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的?答:神经系统的调节信息在一个神经元上以动作电位的形式传导。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和另一个神经元胞体或树突相连的部位就是神经突触。突触前膜胞体含有许多突触 小泡,饮食多种多样的神经递质。突触后膜上有许多特异性的蛋

43、白质受体。突触传递过程:末梢动作电位Ca2+进入膜内突触小泡贴于前膜并融合于前膜小泡破裂,结合处出现裂口递质进入间隙递质与后膜受体结合后膜离子通透性改变突触后电位,引起兴奋性或抑制性信号传递。4、你知道人体有哪些反射?答: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感受器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形式。简单的反射有咀嚼反射、吞咽反射、瞬目反射、瞳孔反射、膝反射、屈反射等,复杂的反射有跨步反射、直立反射及性反射等。5、一位脑出血患者发病时右手,右腿出现运动障碍,后来逐渐康复,只剩下右手手指不能运动。脑出血可能发生在大脑的什么部位?答:损伤可能在左大脑中央前回控制右手手指的区域。第 1

44、7 章 植物的结构、生殖和发育1、植物有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这 3 种寿命各有什么适应意义?在荒漠、海滩、高山、湖泊和热带雨林中,这 3 种寿命中的哪一种对植物的存活和生殖比较有利?为什么这 3 类植物无论在什么环境中都常常生长在一起?答:一年生植物适应性强,分布广,繁殖代数多,可以产生的变异多,物种进化快。适应于荒漠、海滩环境;二年生植物生殖期早,产籽量大,环境恶劣时通过种子休眠度过,可以在别的生物都凋亡的时候占据生存空间和阳光等资源。适应于高山与湖泊;多年生植物有较强的地域适应性,可以较牢固的占据生存空间。适应于热带雨林。3 种植物无论在什么环境中都常常长在一起有利于资源分配。2、为什

45、么木质部由死的细胞组成而韧皮部则由活的细胞组成?试就这两个部分的功能进行解释。答:导管是木质部中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管状结构。由许多筒状的、端壁有穿孔的导管分子细胞上下衔接而成。成熟的导管分子是已无原生质体存在的死细胞,彼此通过穿孔沟通,成为中空的管道,便于水和无机盐的输导。筛管是韧皮部中输导有机养料的结构,由许多称为筛管分子的筒状细胞上下承接而成。筛管分子的端壁和侧壁的某些区域上具有筛孔,原生质体借此相连。有机物的运输,通过筛管分子间原生质体的密切联系而实现。第 18 章 植物的营养1、将植物移栽时最好带土,解释其原因。答:植物上的枝叶完全依靠根系供给水分和矿物质养料,根毛的存在大大增加了吸收

46、表面,该区是根部吸收作用的主要部分,如果根系受到损伤破坏,就会引起枝叶的枯萎和死亡,因此在移栽时必须注意保护根系。菌根是高等植物根部与土壤中的某些真菌形成的共生体,代替根毛吸收水分和养料,在移栽时,保留根周围土壤,从而提高树苗的成活率,促进其生长。2、某人找到使植物的气孔整天张开的办法,也找到了使气孔整天关闭的方法。他用这两种办法处理后,植物都死了,试加解释。答:植物对水分的平衡有一种控制机制,那就是气孔的运动。气孔的张开和闭合控制水分的丢失以适应环境的变化。气孔在白天张开,夜晚关闭。白天张开 CO2 从大气中进入叶内,光合作用可以进行。夜间关闭以节省水分。影响气孔开关的因素:光促进保卫细胞吸

47、收 K和水,使气孔在早晨张开;叶中 CO2 水平较低也使气孔张开。白天植物丢失水分过多时,保卫细胞也会将气孔关闭。3、某人栽培一种耐贫瘠土壤的植物。他播了许多粒种子,发现了一株特别矮小的植物,进行了许多实验后,发现这株植物叶中一种蔗糖合成所需要的酶功能不正常。试根据压流学说解释植株的生长何以受阻。答:压力流学说:韧皮部液体的流动是靠产糖端的压力“推”向另一端的。糖经过筛管“装载”端的主动运输而进入筛管。生长尖以及根等贮存器官需要糖,糖从筛管的“释放”端通过主动运输而流出。叶不断供应蔗糖,根等器官组织又随时收存蔗糖,筛管又可随时从周围组织获得所需要的水,筛管中的这一运输流就将不断流动。这株植物的

48、叶中发生了突变,有一种蔗糖合成所需要的酶的功能不正常,叶子不能制造糖,液流慢,不能有效运输到植物其他器官,植株的生长受阻。4、长在缺乏硫酸盐的土壤中的捕蝇草,会因缺乏蛋白质而死亡吗?试加解释。答:不会。捕蝇草是食虫植物,通过消化动物蛋白质获取甲硫氨酸和半胱氨酸,能适应极端的环境,不会缺乏蛋白质而死亡。5、解释光强度与蒸腾作用、温度、湿度之间的关系。答:早 8 点到晚 19 时,随光强度增高,蒸腾作用加快。但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还有温度和湿度。光的作用与温度和湿度有关。温度影响水分蒸发的速度,温度高时水分子运动得快,失水也快。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湿度小促进蒸腾作用。一般情况下,如果气孔周围气温底,

49、光照弱,湿度大,气孔开放程度就小,蒸腾作用就弱。反之则强。第 19 章 植物的调控系统1、菊花是短日植物,在临近开花时,有人将花室内的灯开了一下,会有什么结果?有什么办法纠正错误?答:菊花是短日植物,在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低于临界值才能成花。如果暗期因闪光处理而中断,菊花将不能开花。用短期的远红光照射菊花,可促进开花。2、玉米矮化病毒能显著抑制玉米植株的生长,因而感染这种病毒的玉米植株非常矮小。推测病毒的作用可能是抑制了赤霉素的合成,试设计实验检验。答:选取长势基本相同的被感染植株幼苗,分成两组,一组喷施适当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另一组喷施等量蒸馏水,观察、测量两组玉米植株的平均高度。如果喷施赤霉素溶液的植株平均高度高于对照组,则说明病毒的作用可能是抑制了赤霉素的合成。3、如何用实验来检验植物叶片受虫咬伤后,会给附近的叶片发出一种化学信号?答:取毛毛虫咬食后的残余叶片碾成汁液,涂抹到这株植物距离咬食叶片较远的另一侧;同时取健康叶片汁液作对照,观察毛毛虫的取食机率。进一步分离提取这种化学物质,分析其作用的方式与机理。第 20 章 遗传的基本规律1、在番茄中,红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试题真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