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式与途径.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94291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式与途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式与途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式与途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式与途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式与途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式与途径摘 要:通过对张家口几所学校的实地走访调研,发现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国家政策、学校层面和教师层面三个方面。针对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层面的因素,提出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式和途径。 关键词:教师;专业成长;校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3-0073-02 收稿日期:2013-09-27 作者简介:张利雅(1971-) ,女,河北张家口人,副教授,硕士,从事农业资源开发与教师发展研究;张锦(1979-) ,男,山西应县人,讲师,硕士,从事区域与旅游规划研究。 一、教师专业成长及其意义 教师专业成长是

2、指教师在其职业发展过程中,基于自身知识结构体系,为了适应职业发展需求,而不断提升自我改善知识体系,提高学术水平。不论是初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相关教师都面临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那就是社会发展的快速化和多元化,进而决定了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持续漫长的过程,教师专业成长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专业成长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持续性。不论是青年教师还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他们都面临快速发展的社会和周边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学生个性的多样性等问题,因此,他们要想适应这一趋势,必须长年坚持学习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提高自我素养,获得学生和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其次,合作性。现在的社会使分工化和综合化越来越明显

3、,每一个人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要想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能掌握一定的核心知识,同时在其发展过程中必须学会与其他人的合作,尤其是教师这一特性更为重要。与其他老师的合作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增强自身的工作效率;与企业的合作可以了解现实社会所需,避免自身陷入井底之蛙等。正是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从而决定了教师必须学会合作,学会在合作中进步。 第三,学术性。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要为学生解决知识上的困难,同时针对某一学术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把握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学会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科研水平的提高必然带动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科研与教学是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缺一不可。 第四,自身性。虽然,教师专业成

4、长受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自身因素的制约,但是最关键的是教师个人对此具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真正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改善自身的知识体系是改善教师专业水平的首要因素,其他因素只是辅助因素。只有个人的兴趣爱好才是教师真正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总之,教师专业成长不仅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必备能力,也是一名教师由普通教师转变为优秀教师以及高级教师的必经之路。从个人角度来说,教师的专业成长对一名教师的职业发展以及事业目标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教师的生活质量也将有极大的帮助作用,并能体现一个教师的人生价值和科研能力以及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等。从社会角度来讲,教师的专业发展对国家的教育事业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优秀的高素质的教

5、师不仅可以影响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影响他们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对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国民教育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影响教师成长的制约因素 通过对张家口几所学校进行实地走访调查,发现影响教师成长的制约因素众多,涉及到国家层次、社会层次、院校自身、教师问题以及学生自身等方面。在这次调查中,共发放问卷 300 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259 份。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教师专业成长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国家政策。国家在宏观调控上对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一名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要想调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出去到其他大学进行交流学习是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虽然国家对此有一定的政策扶持,但是在实地

6、调研中大约 68%的人选择“经费不足” 。经费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教师成长的首要因素。 第二,学校层面。学校对于有限的教学资金,往往由于学校的认识不足,会出现经费使用不当的现象。通过对张家口几所学校的调查,发现 78%人认为学校在处理学校经费存在问题。问其原因,65%的人认为学校在硬件设施建设的费用过多,而对学校的软件设施建设投资较少。尤其是对于专业教师出外学习,一些学校的领导认为没有什么价值,远不如建设一些物质环境更实在。 第三,教师层面。教师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受宏观政策的影响较大,但个人的事业心以及进取心对其影响更大。通过对几所学校的调查发现,29%教师认为出去进修对自己的发展没有作用,45%认

7、为现有的知识体系完全可以胜任现在的教学工作,其余的教师认为出去进修学习对自己的专业成长非常有帮助,但是学校的相关政策限制他们进一步的学习。 三、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式与途径 第一,国家政策。国家从宏观调控中掌握教师专业成长的相关政策,因此,在教师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受制于相关的国家的政策,如果国家制定教师专业成长的鼓励性政策以及资金支持政策等,那么相对于个体的教师会积极响应这些政策,并使自身的专业成长获得有效的进步。相反,如果国家政策出台一些不利于教师出去学习进修的政策,那么相对于个体的专业教师又如何能出去进修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呢?因此,为了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国家应从宏观调控中制定有利的政策

8、,鼓励教师学习进修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 第二,地方政策。地方政府是直接管理本区域的所有教师,地方政策的制定对于本区域的教师更具有说服力以及管理能力。地方政府应在遵循国家统一标准的政策基础上,出台一系列鼓励本区域的教师学习本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专业化水平,改善本区域的教学水平。在出台相关政策时可以灵活多样性,核心宗旨就是鼓励教师加强专业研究,提高本专业的学术水平,改变教学方式,使区域形成一个宽松良好的竞争环境,从而带动教师积极学习本专业的知识水平。 第三,学校政策。不论是国家政策还是地方政策,最终的落脚点是学校,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学校的相关政策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更具有说服力和管理强度。 首先

9、,学校的校风建设。校风建设包括本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为可以为本校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物质支持,为教师的学习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使相关的教师可以不出校门就可以获得自己所需的专业化知识,了解本专业发展的趋势以及国际动态等,使教师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制度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管理体制。一个学校制定合理的管理政策,对教师专业成长具有积极的鼓励作用,相反一个学校出台一些不合理的政策,会打击教师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对张家口几所学校调查发现,有些学校过度重视行政人员,而对于一线教师缺乏应有的尊重。迫使一些优秀教师放下自己的课本放弃自己的专业,投入到学校的行政管理之中。这样的政策不仅使得一些教师

10、在流失,更为严重的是使学校的形成一种氛围,那就是教师专业不重要,而学校的行政管理才是首要。因此,学校应转变这种作风,加强对一线教师的重视,提高一线教师的待遇,改变一线教师的生存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使一线教师积极地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精神文化是校园的一种软实力,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对校园的教师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学校应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使学校形成一种竞争有序的公平环境。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的一种“教育场” ,通过作用于师生的思想,发挥教育功能;通过规范有序的制度环境、开放包容的精神环境、整洁幽雅的校园环境与和谐友爱的人际环境,发挥环境

11、育人功能。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校园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优秀的校园文化能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激励师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在这样的校园文化之中,教师必然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改善全校的教学环境。 其次,学校领导的魅力。一所学校的校领导,他自身所具有的魅力是这所学校的无形财产。如果一所学校有一个公平无私重视学术成果的校领导,那么这个学校会无形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学校教师会以校领导为榜样,追求自身的价值观和事业心。因为在这样的校园文化之中,教师所追求的价值观和自身的事业心是能够等到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学校不仅对他们对教师专

12、业成长提供一定的物质支持,而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校园文化对教师有一种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无疑,后者更被老师们所看重。相反如果一个学校的校领导整天想着一些其他事情,对教师会形成一种示范作用,会对一些教师专业的成长起到负面的消极作用。这就是为什么一所高等院校在选择校长的时候,会选择那些德高望重的优秀人才。因为,他们一个人可以改变一所校园的文化环境。 第四,教师的个人因素。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种矛盾体,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人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一种矛盾关系。虽然制约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较多,但是真正具有影响作用的因素还是教师的兴趣所好以及对个人自身的价值观认可。 首先,个人

13、的进取心态。当一个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发展感觉很满足时,这时他个人认为专业成长是没有必要的。只有一个教师永不满足积极进取才能使自己不断了解本专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了解国际世界本专业的发展动态等。同时由于教师作为一个社会个体必然也受到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良影响,那么教师的个人价值观是否能坚持下去主要是看教师的自身。 其次,教师的动机。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目的是什么?不同的教师具有不同的目标,有的是迫于国家或地方政策以及学校的政策才出去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有的是为了行政上的地位改善,出去学习只是一种形式等,这样的动机,不具有持久的效应,只是一种短暂的行为。只有一个教师的个人理想和价值观

14、念,特别是他自身的兴趣才是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长久因素。作为一名教师,应具有淡泊名利的心态,这是一个教师能真正获得专业成长的必备动机,在这样的心态中必然能提高专业水平,必能成为大师级的教师。 第三,教师的教学态度。一个优秀的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一直是一种负责的态度,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指点,想为学生提供最权威的专业知识,从而获得学生的尊重以及社会的认可,这些因素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从而形成了对专业知识获取态度的不一样。 以上三点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融入学习型社会。由过去制度化的学习,改变为自觉化学习,由外力的学习转变为内驱力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责任编辑 陈丹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