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课堂以外的“生际传播”实证分析.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95211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课堂以外的“生际传播”实证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课堂以外的“生际传播”实证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课堂以外的“生际传播”实证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课堂以外的“生际传播”实证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课堂以外的“生际传播”实证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课堂以外的“生际传播”实证分析【摘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效果低下,理论传播面临许多困境。课堂理论传播教化功能弱化,即“师生传播”解决不了目前理论传播的困境。面对科学技术大发展和信息大爆炸时代的来临,必须开辟新的理论传播方式:“生际传播” 。加强“师生传播”与“生际传播”有序结合,二者相互协调,相互辉映,将使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更进一步。【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 师生传播 生际传播 进入 21 世纪后,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展,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呈现出了独立性、多层次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在当今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已经进入低潮的情况下,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如何坚持共产主义

2、理想,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执政党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大学生是未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如何在大学生中进行有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是关系到能否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前沿阵地和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方向问题。 高校学生是意识形态领域争夺的主要目标,但“两课”教学效果不佳,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淡化是不争的事实,这引起了国内学界的高度关注。为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效果,学者们纷纷从理论、实践和现象方面进行分析,论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传播效率低下的原因是“两课”课堂教学方式单一、教材内容陈旧等因素,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找到的更有效途径是进行课堂教学改革。马克

3、思主义理论传播不仅要依赖于课堂教学,更要依赖于课堂外大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不仅要重视“师生传播” ,还必须重视“生际传播” 。本文试图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论证。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面临的困境 当前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面临许多困境:受到资本主义制度的限制;受到民主社会主义思想的冲击;政党自身组织力量和社会影响力大大降低;面临一系列重大理论困惑。这些困境的存在,动摇了中国社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也使得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功能缺失。 1、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受到资本主义制度的限制 世界最发达、最富裕的国家都集中在资本主义国家,按传

4、统模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都不太理想,未能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未能体现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比较优势。改革开放以后,国外的社会思潮、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以各种形式渗透进来,社会思想意识呈现多元化。大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西方发达国家富裕生活方式的诱惑及思想意识的影响,失去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正确认识,对共产主义理想产生怀疑。通过笔者在课堂内外的调查,目前,在校大学生有出国意向并定居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 7%,有出国意向并愿意回国定居的为 23%,7%的大学生对此抱可有可无的态度。由此可知,课堂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对大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作用甚微。 2、马克

5、思主义理论传播受到民主社会主义思想的冲击 民主社会主义是一种改良的社会主义流派,其实质是一种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强调社会主义是人类的一种道德需要,也是一种人类天然的伦理需求,而不是一种社会制度的需求。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种种弊端根本原因是丧失了这一伦理需求,只要对资本主义进行改革,就可以达到去除资本主义弊端建立一个良好的人性的资本主义制度的目的。通过笔者的调查统计,当代大学生对民主社会主义思想抱赞同态度的达 40%,持反对态度的为 15%,没什么看法的为 45%。半数以上大学生不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从理论传播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失败。 3、政党自身组织力量和社会影响力大

6、大降低 世界上除中国等少数国家以外的其他国家的共产主义政党要么由于社会主义政权的瓦解,要么受改良资本主义思想的影响,其政党的独立性较低,在社会生活中组织力量和社会影响力也大大降低。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展开,地方政府在经济上的自主权大大增加,由于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等各方面的原因,社会上贪污腐败现象增多,这极大地影响了执政党的形象,也深刻地影响了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笔者在课堂上做过调查,询问:若是在座的每个大学生都能做官,掌握一定的权力,能保证自己坚决不贪污腐败的请举手。60 人以上的班,举手表示坚决不进行贪污腐败的不超过 7 人。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就是一个民族道德素质的象征,如果大部分大学生对

7、官员的贪污腐败现象到了熟视无睹甚至认同或趋同的态度,那么就证明大部分大学生要么已经到了“和光同尘”的地步,要么达到了对执政党的公信力比较失望的地步。无论是哪种情况,都证明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薄弱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化功能的缺失。 4、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本身面临一系列重大理论困惑 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但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客观真理应用到各国的建设实践中,却是关系到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一个重大课题。在目前世界经济政治形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时代,在中国共产党高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旗帜,努力实现现代化、追赶发达国家的今天,在人们已经普遍打破“姓社姓资”的思想禁锢,自觉地开拓观察社

8、会问题新视野的情势下,有必要厘清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些理论困惑:比如为什么在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中,各无产阶级政党或多或少都犯了“左”或“右“的错误?在中国,允许有产者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以后,中国共产党还是不是无产阶级政党,还是不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社会发展的利益高于无产阶级的利益。 ”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着共同利益,那么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目标能否殊途同归?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厘清,就不能说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就会不顺畅,也会让其他思想意识乘虚而入,使马克思主义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 以上困境的存在,既是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结果,也是高校马克

9、思主义理论课堂教学功能弱化的主要原因。 “两课”教师必须正视国际形势的变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特点。西方有所谓“形势法则” ,就是要人们在干具体工作时,时时向自己提出“你到底从事的是什么行业”的问题。高校“两课”教师从事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高校“两课”教师应兼具以下功能:教育功能、导向功能、示范功能和组织功能。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信息交流方式多样化的今天,课堂上的理论说教几乎都由教师操控,并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灌输。学生面对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对苍白空洞的“两课”有明显的抵触情绪,“两课”教学传播效果当然低下,也难以发挥教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中的功能。有关部门和“两课”

10、教师必须重新审视时代发展的新特点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特殊任务和困难,充分重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传播途径和方式,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渗入到学生日常的信息交流活动中。 二、充分应用“生际传播”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 必须承认,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对其个人成长的作用越来越大,任何忽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的观念都是不利于教书育人活动的。课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亦是如此,一方面我们应发挥教师对学生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我们应该设计出适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机制。也就是说,既要发挥“两课”教师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导向功能,还要通过“两课”教师的示范作用和组织能力,设计出与“师生传播”并行

11、的“生际传播”机制。目前,有关部门和部分教师还没有意识到“生际传播”已经成为了与“师生传播”同等重要且效果更佳的传播方式。 所谓“生际传播”是指学生之间通过各种途径、方式和场所进行的交流与影响,它是独立于“师生传播”方式之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方式。从国际形势的发展现状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来看, “生际传播”的效能明显优于“师生传播” ,并具有以下特点。 1、无处不在 “生际传播”可产生于课堂、寝室、食堂等各种公共场所,也存在于个人之间、社团之间、年级之间和班级之间。只要是存在学生互相交流的地方, “生际传播”就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也就无处不在。 2、自然灵活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多数情况

12、下存在于课堂上,也可能存在课堂外,主要依靠教师的讲授来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容易让学生产生“听觉疲劳” 。但是“生际传播”是学生之间各种形式的平等交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学生之间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学生对此不容易产生“听觉疲劳”和逆反心理,自然而然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3、互信度高 由于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中国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课堂传播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师生传播”以教师控制为主,进行理论宣传多多少少会出现居高临下的教育管理者和灌输者的姿态。 “生际传播”则不然,大学生同龄人之间因为有基本相似的生活背景和心理活动特征,对一种政治理论的交流,学生之间的信

13、任度明显高于师生之间的信任度。 4、手段多样化 现代科技的大发展,人们获得知识的手段之多前所未有。大学生可以通过面对面交谈、纸质书籍、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等各种途径获得想要的知识与信息。互联网已成为当今理论信仰、思想观念、文化意识、价值理念、社会思潮传播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传播器,也是意识形态较量的重要战场。以手机为例,大学生几乎全部拥有手机;在对武汉部分大学生的调查中,85%的大学生拥有个人笔记本电脑。在信息大爆炸时代, “师生传播”的内容相对单调枯燥、吸引力差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必须由教师牵头,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充分利用好包括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在内的传播手段,让马克思主义理论进入大学生的生活,

14、帮助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理想。 “生际传播”几乎处处存在、时时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也不例外。政治理论课堂由教师主导,有利于政治理论课堂教学不偏离正确政治方向,十分必要。然而,政治理论的正确性并非意味其会政治理论传播的高效率。政治理论教育必须关心学生的感受,要提供课堂内外教学中“生际传播”范式,激活学生的兴趣与兴奋点,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改善教学质量。 “生际传播”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政治理论教育界的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新视野新领域。加强“师生传播”与“生际传播”有序结合,二者相互协调,相互辉映,将使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更进一步。 (注:本文来源于湖北省教学改革重点项目,课题名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际传播”研究。 ) 【参考文献】 1 赵康太主编:中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 张传鹤.全球视野下的民主社会主义研究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 3 列宁全集(第 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4 奈斯比特:大趋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5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 38 次集体学习会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07-01-24. (责任编辑:刘冰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