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盈余质量关系的研究【摘 要】本文以 2008-2011 年沪市 A 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司当年度同时披露内控自评报告与内控审计报告,可以有效降低应计盈余操纵,使盈余质量得到提升;公司首次披露内控审计报告,其盈余质量得到改善,但是不显著;公司内控审计报告对盈余质量的提高弱于内控自评报告;连续三年披露内控审计报告的公司其盈余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关键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盈余质量 一、引言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指管理当局将公司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包括内部控制的设计、实施、运行、监督、评价等相关信息以一定
2、的报告形式向外部信息使用者公开,从而有助于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2000年,证监会颁布了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 1-6 号 ,该规定要求金融企业在招股说明书中专设一部分对其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进行说明,且会计师事务所应以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形式对上述情况作出报告,并呈报证监会。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别于 2006 年和 2006 年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标志着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进入了强制披露阶段。2008 年,五部委联合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鼓励有条件的公司聘请审计机构出具财务报告
3、内部控制鉴证报告。2010 年,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强制要求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以单独报告的形式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本文基于沪市A 股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探讨随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改善是否伴随着高质量的盈余质量。 二、研究设计 1.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本文所选样本均来自沪市 A 股上市公司,样本筛选中剔除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根据证监会 2013 年行业分类,剔除每年上市公司不足 20 家的行业。经过筛选,共选取 2979 个样本。本文所用的财务报告和财务数据来自巨潮资讯网和国泰安数据库,对样本中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查阅和统计由作者手工翻阅
4、上市公司年报完成。 2.研究假设。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限制对外报告信息的故意操纵,降低会计处理和财务报告中无意的程序和估计差错风险,减轻可能影响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的企业经营和战略的内在风险。由此提出假设 1: H1:公司内部控制披露质量与盈余质量正相关。 内部控制内嵌于企业管理,是一个需要持续调整的过程,随着企业自身的发展与外界环境的变化,原本有效的内部控制可能变得不合理。因此,当企业对内部控制持续关注、持续评估时,这类企业的盈余质量可能更高。由此提出假设 2: H2:持续进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公司盈余质量更高。 3.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本文将盈余质量作为被解释变量。采用可操控性应计作为
5、盈余质量的替代变量。用基于年度、行业的修正琼斯模型,来预计上市公司的可操纵利润额 DA,即下述模型中的残差项 i,t, TAi,t,第 t 年第 i 家公司的应计利润总额;TA,经营利润减经营现金净流量;Ai,t-1,第 i 家公司第 t-1 年总资产;REVi,t,第 t期销售收入和 t-1 期销售收入的差额;RECi,t,第 t 期应收账款和第t-1 期应收账款的差额;PPEi,t,第 t 期末的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TA、 (REV-REC) 、PPE 都除以上期期末总资产为公分母,以减轻异方差的影响。通过计算上述模型的残差,取绝对值即得到盈余质量的度量指标 EQ(DA) 。其中,EQ
6、值越大,盈余质量越低。 2)解释变量。为支持研究假设,本文共设立个两解释变量, “是否同时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是则赋值为 1,否则为 0,用 ICID 表示;“是否连续三年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是则为 1,否则为 0,用 CD 表示。 3)控制变量。公司某些经营特征对盈余质量也产生影响,主要包括业务经营发展、财务状况、会计谨慎性、审计质量和公司治理等。本文将公司规模、总资产净利润率、资产负债率、营业收入增长率、ABC(总应计利润的绝对值占总资产的比重) 、实质控制人性质是否为国有、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二职合一”等作为控制变量。其中总资产净利润率为净利润与资产总额之,
7、用 ROA 表示;资产负债率为总负债与资产总额之比,用 LEVERAGE 表示;公司规模取公司资产总额自然对数,用 SIZE 表示;实质控制人若为国有则赋值为 1,否则为 0,用 OWNER 表示;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二职合一” ,是则为 1,否则为 0 用 TOGETHER 表示。 三、模型设定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对盈余质量影响的回归模型 为检验假设 1,本文构建模型: 为检验假设 2,本文构建模型: 四、实证分析 1.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盈余质量影响的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 4.1。 从表 4.1 可以看出,被解释变量盈余质量的均值为 0.07560056,极小
8、值为 0.00004036,极大值为 2.03064113,盈余质量的变化区间较大,说明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非正常应计利润,即有调高利润的动机,同时也说明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分布不均,存在较大差异。同时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与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均值为 0.21,说明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同时披露两份报告的比例较低,连续三年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均值为 0.11,说明现阶段我国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连续性披露较差。 限于篇幅限制,相关性检验表格不予列示。同时披露自评报告与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连续三年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与盈余质量在 0.01 的水平(双侧)上显著负相关,相关分析结果支持假设 1、
9、假设 2。在多元回归分析中,计算了各个自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VIF) ,所有的 VIF 都小于 2,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2.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盈余质量影响的回归分析。本文对模型(1) 、模型(2)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回归结果见表 4.2。 由表 4.2 可以看出,ICID 系数为负,与假设相符,说明公司同时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与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能够有效降低应计盈余项目,使公司的盈余质量得到改善。CD 的系数显著为负,说明连续三年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公司,能够改善公司的盈余质量,与假设一致。控制变量中,公司规模与假设不一致。可能由于公司规模大,其公司治理越完善,其可操纵盈余的空
10、间越小。 五、研究结论 本文以我国 2008 年至 2011 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披露的信息为研究对象,从盈余质量的角度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效果进行了验证。检验发现:公司当年度同时披露内控自评报告与内控审计报告,可以有效降低应计盈余操纵,使盈余质量得到提升;连续三年披露内控审计报告的公司其盈余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董望,陈汉文.内部控制、应计质量与盈余反应基于中国2009 年 A 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11(4):68-77. 2张国清,赵景文.资产负债项目可靠性、盈余持续性及其市场反应J.会计研究,2008(03): 51-57. 3孙文娟.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盈余质量的关系研究J.财会月刊,2011(15):3-7. 4张龙平,王军只等.内部控制鉴证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基于沪市 A 股公司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10(2):83-89. 作者简介: 刘英男,沈阳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李庆中,沈阳工业大学会计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