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家庭农场建设新模式.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96842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农村家庭农场建设新模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农村家庭农场建设新模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农村家庭农场建设新模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农村家庭农场建设新模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农村家庭农场建设新模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浅谈农村家庭农场建设新模式摘要:新形势下,农村小规模种植早已不适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探索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发展集约化农业生产模式,促进家庭农场模式的发展,已成为解决农村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所产生的矛盾的必然要求。建立成熟的家庭农场制度,是解决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 关键字:家庭农场,集约化,扶持政策,农业增效。 中图分类号:F3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中央一号文件家庭农场新模式的提出 2013 年 1 月 31 日,中央 1 号文件正式公布,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 1 号文件)的文件中,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家庭农场”的概念第

2、一次被提出,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文件精神旨在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农业部将按照中央要求,着手研究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的基本原则和实现途径,开展家庭农场统计工作,指导地方稳步培育家庭农场。鼓励地方建立家庭农场扶持政策。 二、家庭农场政策提出的背景: 1、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进城务工,农村务农人员大量减少,以至于出现了“耕地无人耕”的困难局面。愿意从事农业劳动、学习农业技术的人越来越少,农作物及其种植业的经济收入越来越少,很多土地达不到最佳利用效果。部分耕地产

3、出率低甚至闲置荒芜。 2、维护粮食生产安全的同时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不足,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是发展的基础。现阶段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维护粮食生产安全已成为我们应当重视的问题。一系列问题要求我们要发展集约化经营方式,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生产力。 3、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过低。现有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经营方面分散,农民所经营的土地不足以保证最基本的经济收入。探索新型农业生产方式以解决当前农业经营规模小、效益低的问题,促进农业生产走向市场化、专业化和规模化,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二、推广家庭农场政策需要解决的问题 家庭农场是新型土地规模经营主体,虽然有

4、广阔的市场前景,但由于是新型生产模式,缺少经营经验,对基础设施和生产资料长期性投入能力不足,加上土地流转不规范引发的隐忧,使家庭农场主扩大生产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因此,要推广家庭农场的生产方式,首先要增强广大农民对家庭农场的信心,了解在推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切实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推动新型农业生产模式的发展。 首先,家庭农场目前还缺少成熟的扶持政策,缺乏更新设备和改善农田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 目前家庭农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农资投入、规模化和机械化运营均需要大量资金。同时,农民的科学种植知识、经营决策能力、抵御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都非常有限。必然会出现一些农民流转了大量

5、土地做农场经营,但是受没有进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限制,很难形成生产规模,难以达到机械化生产程度,使农业生产不能发挥其最大的生产效益。由此打击到家庭农场主的积极性和信心。 其次,土地流转不规范,难以获得相对稳定的租地规模。目前农村土地的现状是零碎分散,破碎程度较高。要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必须形成集中连片的田块,方便机械化耕作及其管理,并确保租期较长、相对稳定。但由于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模糊和农民的惜地意识,许多农户不愿长期出租土地,致使家庭农场难以稳定地保持足够的土地经营规模。 再次,农村土地基础条件良莠不齐,直接影响到家庭农场的规模化经营。由于大多数农村土地生态环境不合理,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6、要提高对家庭农场的支持力度,就要完善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专业分工水平。政府不仅应有资金政策扶持,还需要在土地综合整治方面给予支持。 三、积极制订相关政策,推动家庭农场的快速发展。 国内农户小规模种植早已不适合当前经济发展所需,因此推广家庭农场,应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土地整理,制定财政、税收、用地、金融、保险等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为家庭农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1、探索建立注册登记制度,加紧落实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机制。各地在制定家庭农场认定标准时,不可一刀切地在全国使用统一标准,应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环境,把经营规模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开展土地承包

7、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这项工作对明晰农用地产权、捍卫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等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规范化土地流转的先决条件。通过规范土地流转合同等管理机制,规范土地流转过程,保护流转双方的权益。 2、加强土地整理,优化用地结构布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开展农田整治,对耕地、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进行整理复垦,在增加耕地的同时,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推进土地平整和农田水利、田间道路、林网等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村成片”的社会主义农村新貌。依据村镇体系规划和新农村布局建设,合理开发利用空闲地,形成农村人口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产业向

8、集聚区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新农村格局。 3、积极引导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加强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农民增收。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确保农民持续增收。落实关于各类补贴向种养大户倾斜的要求,将家庭农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有机统一,明确家庭农场可以优先承担涉农建设项目。对家庭农场可给予更多的扶持措施,支持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 4、对大规模流转土地的主体,进行必要的资格审查。防止非农户经营主体假借家庭农场之名大规模租赁农地,注册登记后套取项目资金。做好土地流转的法律与政策宣传工作,使农户能正确看待土地流转,尊重契约精神。对自愿流转出的土地,在流转

9、期内,不得将土地收回。从而稳定流转规模,使家庭农场主能够放心投入、生产与经营。 四、家庭农场的优点和意义 1、家庭农场整合应用了先进的农业科技、农机作业,示范推广了农业高新科技,节约了生产成本。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将提高,农机行业受益明显,解决农村部分劳动力就业问题,同时也解放剩余劳动力投入到其他社会工作中。 同时,家庭农场得到政府扶持资金,集约化发展,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示范效应,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家庭农场以追求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使农业由保障功能向盈利功能转变,克服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弊端,商品化程度高,能为社会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农产品。 2、家庭农场按有机农业标准化技术生

10、产,应用安全放心农资,生产出的农产品有机环保,不愁销路,种出的农产品能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家庭农场比一般的农户更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更易于政府监管。在中国,家庭农场的出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商品化的进程。3、家庭农场使闲置的土地发挥了最大效益。家庭适度规模经营模式的组织形式,使举家迁往城镇的农户或缺乏劳动力的农户,将承包土地流转给种植大户或经营能手;种植大户或经营能手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发展家庭适度规模经营。运行机制是种植大户或经营能手利用自身劳动力、资金、技术等优势,开展标准化、规模化经营。这种新型生产模式正适应了现在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农村劳动力流失的问题。集中连片的大规模生产形式

11、即解决的农村闲置土地的利用问题,又促进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进程,实现农村劳动力的优化配置,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总之,发展家庭农场是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的重要途径。由于刚刚起步,家庭农场的培育发展还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家庭农场”模式可以进一步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进一步激发农民的积极性、释放农业的潜力。 “家庭农场”的经营特性明显,必须按照企业管理模式来核算成本、加强管理、追逐利润,必须要适应市场、开拓市场,由于“家庭农场”实行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因而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家惠农政策的鼓励扶持下, “家庭农场”必将成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必将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给广大农民带来新的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