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上犯罪的原因与预防.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807896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交车上犯罪的原因与预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公交车上犯罪的原因与预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公交车上犯罪的原因与预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公交车上犯罪的原因与预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公交车上犯罪的原因与预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公交车上犯罪的原因与预防摘 要 公交车上的犯罪现象日益猖獗,给广大市民出行造成严重危害。如何减少此类犯罪,已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简要概述公交车上犯罪的几点原因之后提出相应预防措施,以期引起学界与实务界重视。 关键词 公交车上犯罪 犯罪原因 犯罪预防 作者简介:胡炜,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 2011 级诉讼法研究生,研究方向:刑事诉讼法。 中图分类号:D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3-076-02 一、引言 产业集群效应的凸显与城市规模的扩大,导致城市日常流动人口数量增加。为此,必须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以满足社会需求。城市公交系统,尤其是公交车,因其投

2、入成本低、产出效果好、机动能力强、所受阻碍小,已然成为城市发展公共交通的首选。然而,公交车在为广大市民出行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日益成为犯罪分子的温床。尤其是近年,公交车上发生的犯罪行为越来越多,恶性程度越来越高,并且呈现团伙性、智能性等特点,这势必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与不和谐。遗憾的是,因其场合、人群以及标的物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公交车上犯罪现象并未引起理论与实务的重视。本文试图分析公交车上犯罪的原因,并2对症下药,提出几点预防建议与主张。 二、原因浅析 犯罪是社会中诸多矛盾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反映。故而,引起公交车上犯罪的原因,不应该是单一的,而是分层次多元因素的,是由多种犯罪因素所构成的有机联

3、系,其中甚至包括犯罪分子与被害人的“互动” 。(一)公交车自身特点原因 1.内部空间狭窄 公交车靠燃料动力推动,设计时必须考虑体积大小与能源使用率以及载客能力关系,其内部空间狭小是必然的。不仅如此,公交车的过道也设计成“站位” ,使本来就狭小的内部空间更显得拥挤。在这种特殊的空间环境里,对于有备而来的图谋犯罪者来说,行动目标明确而且事先就对交通工具内部布局了如指掌,空间狭小不会对其行动造成太大限制;相反,对于不太熟悉内部环境且无具体防控目标的乘客来说,在突发情况下狭小的空间会极大限制他们的自我防卫意识与能力。 2.运营过程封闭 为了安全起见,营运过程中公交车是全封闭的,使得其基本上处于与外界环

4、境相对隔绝状态。遇到犯罪情形,很难得到外部及时有效的援助,尤其是当罪犯分子控制出口并胁迫驾驶员继续行驶时,更是如此。另外,处于运动状态中的公交车与周围外部环境的关系也在不断变化,很难建立固定联系和实现直接接触,一旦有情况,外部只能跟踪,效果自然不理想。更为麻烦的是,公交车的封闭和与外部隔绝只是相对而言,3所有公交车在营运过程中必须有间歇性的停顿,各类站台、站点又为罪犯实施突袭或案后逃窜提供方便。 (二)公交车内部人员原因 1.公交车司机 出于运营成本、空间有限性等方面考虑,公交车中无法安排安保人员。之前还有一位售票员,负责票务和中途服务,例如提醒乘客上下车,但担任此职务的大多数是女性,在凶恶的

5、犯罪分子面前难以阻止犯罪行为的发生。如今,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乘客上车采取自动投币(刷卡)的方式,同时公交车内安装的电脑系统,又能够语音提示、播报相关信息,这些都取代了以往售票员的工作。换言之,偌大的公交车只有司机一人是工作人员,且其全部的精力都必须放在车辆的驾驶上,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关注车内的安全问题。如此车内环境,为犯罪行为发生提供了绝佳的条件。 2.普通乘客 不可否认,有些犯罪行为,如扒窃,犯罪分子做得足够隐秘,无法被外人所发觉。但是,有部分犯罪,普通乘客能够发现,但他们既没有提醒受害者更没有阻止犯罪分子;更有甚者,犯罪分子被受害人发现,进而采取反抗措施以后,普通乘客也仍旧选择沉

6、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样的新闻已经见怪不怪。普通乘客冷漠的旁边者心态,表现出民众的一种沉默性休克。集体正义感的丧失,导致集体不作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现代流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淡化了公交车上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变得薄弱,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陌生感、疏离感,4人们只关心自己的事情,不关注他人和社会,不愿伸手帮助他人。另一方面现在的犯罪分子穷凶恶极,随身可能带有作案工具,动不动就会挥刀子,这又使得旁观者狭隘的自我保护心理滋长。就此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集体正义感的丧失,普通乘客对犯罪行为熟视无睹。 3.犯罪分子 从犯罪分子选择作案方式看,需要根据自身条件和犯罪目的来选择。在公交车上实

7、施犯罪,与车辆的流动性、治安责任的不确定性有关。一方面,乘客流动不息,警方无法熟知犯罪动向,难以破案;另一方面,犯罪分子清楚受害人心理,他们大部分人只会自认倒霉,知道就算报警也是无济于事。当然,对绝大多数犯罪分子而言最重要的是,公交车上的犯罪并不会使之受到惩罚。犯罪作案过程快,现场停留时间短,又往往是团伙犯罪,赃物转移及时,公安部门取证难,因而被抓获的可能性极小。对于他们来说,付出几乎没有风险的行为却能够得到一本万利的财物,简直是天大的美事。虽然刑法对于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的扒窃行为有了更加严厉的定罪量刑措施,而且对于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的抢劫行为更是规定加重处罚,但如果犯罪分子作案后可以及时逃脱,逍

8、遥法外,再严厉的惩罚也是形同虚设。获利的低风险高回报强化了犯罪动机,使得公交车上的犯罪行为愈演愈烈。 4.受害者 笔者曾经跟他人谈起过自己在公交上被扒窃的经历,本想引起同情与宽慰,但事与愿违。他们并没有谴责犯罪分子的卑鄙行径,反而不约而同地认为正是由于笔者自己防范意识低下,才使得犯罪分子有机可趁。5即笔者的不幸遭遇从某一角度来讲是自己引起的。 “苍蝇不叮没缝的蛋” ,大多数的受害者,尤其是年轻人,追求时尚,穿戴新颖,随身携带钱包以及贵重财物。有数据显示,因为财富外露被盗的几率达到 63.8%。与此同时,缺乏社会阅历,没有防盗、防抢意识,警惕能力低下也是重要原因。在一份针对广州某街道 130 人

9、的问卷调查中,77 人有被“扒窃”的经历,被盗率高达 59.2%。以上两大原因导致他们容易成为犯罪分子的作案对象,沦为待宰的肥羊。 三、预防措施 综上分析,可以略微知晓公交车上犯罪的原因,那么是否可以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呢?其实不然,原因的分析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抽象得出的结论,带有一定理论性, “理论上,理论与实践差之毫厘;实践中,实践与理论失之千里” 。要想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受到一系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与制约。例如,公交车内空间狭隘为犯罪提供了便利条件,如果取消“站位”以扩大乘客个人空间,毫无疑问可以降低犯罪率,只是这样一来公交车的运载量将大大降低,为广大市民出行带来不利;如通过增加车辆班次来解

10、决问题,不仅极大提高运营成本而且造成城市道路更加拥堵。可见,现实中预防措施可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困难重重。以下提出的几点预防措施,笔者认为可行性较高,以供参考。 (一)加强与外部的联系 为克服相对封闭性带来的不利,必须加强公交车与外部联系,打破孤掌难鸣的被动局面。应该给各类公交车配备适用的通讯器材,尤其给驾驶司机配置的器材应隐蔽安装并伸手可及。由于公交车的行使路线是固定的,这样一旦发生情况,驾驶司机就可以及时、就近通知警方;快6速赶来的警方即使不能立即制动,其威慑作用也会鼓舞士气、镇慑罪犯,最终达到减轻损失的目的。 (二)改善内部的环境 内部环境的改善,可以使犯罪分子产生畏惧心理,重新考虑犯罪

11、成本,从而降低犯罪率。首先,警方作为社会治安的维护者,应该主动出击,经常性派便衣民警上车“收拾”惯偷惯犯。同时,接到报警,应该迅速出警,进行调查取证,获取第一手资料,以便掌握足够线索及时破案。其次,公交公司应与警方合作,引入先进手段,在车上安装报警装置,方便司机或者乘客及时报警。再有,在公交车内安装摄像头,记录影音录像,为警方破案提供证据,也能大大震慑潜在的犯罪分子。同时,可以将这些拍摄到的犯罪影像配合警方讲解制作成视频合集,在公交车电视上滚动播放,教育、提醒广大乘客需防范于未然。 (三)提高自身的防范能力 以上两条建议,仅仅只能降低犯罪率,而无法根除犯罪。具体到个人,受到侵害的机率仍然很大。

12、 “求人不如求己” ,要想安无一失,只能靠自己。第一,尽量避免乘坐拥挤的公交车,可以选择换成其他车次,或者当随身携带贵重财物时,可以选择打出租车。第二,尽量避免一个人乘坐公交车,可以和朋友结伴出行,这样在车上可以互相照应,遇到紧急情况还可以互相帮忙。第三,切勿将贵重物品放在外衣口袋,以防扒窃。钱包等物品应藏于衣服内袋,手机可以时刻紧握手中。第四,即使路线再长,也不要轻易在公交车座位上打盹,要时刻保持清醒状态。第五,不要过于专注手机游戏、网页和音乐,要时刻留意周身的人。类7似的注意事项还有许多,不再一一列举。 参考文献: 1许章润.犯罪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2王发曾.城市犯罪的移动空间盲区及其综合治理.河北法学.2007(11). 3吴兴春.浅谈如何治理公交车上的扒窃.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7(4). 4戎雪梅.谈环境预防理论指导下的城市犯罪防控.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