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关于资本主义矛盾与危机理论的新探讨.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808859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关于资本主义矛盾与危机理论的新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关于资本主义矛盾与危机理论的新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关于资本主义矛盾与危机理论的新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关于资本主义矛盾与危机理论的新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关于资本主义矛盾与危机理论的新探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关于资本主义矛盾与危机理论的新探讨摘要:二战之后,虽然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一些的新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特征,但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普遍认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并没有改变,反而更为尖锐,矛盾进一步向世界范围扩展。资本主义实行的全球掠夺、剥削和过度积累,并没有改变利润率下降的趋势,反而会使危机发展到更为严重的程度。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普遍认为资本主义没有未来,必然走向灭亡。 关键词:国外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矛盾;危机理论 中图分类号:F093/0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3)03066-06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而产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爆发和最显著的表现形式。典型的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危机是上一个周期的终点,又是下一个周期的起点。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基本上认同马克思提出的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理论。二战之后,资本主义矛盾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出现了新的特征,危机的表现形式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针对这些新的变化提出了一些新观点。 一、资本主义矛盾从内部向全球范围扩展 2二战之后,尤其 20 个世纪 90 年代之后,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有较大提高,生产社会化得到了显著发展;另一方面,生产资料不但仍然归资本家私人占有,并且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大资

3、本家手中。因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就空前尖锐起来,矛盾不仅仅表现在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更是随着全球化浪潮扩展到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就资本主义的矛盾和表现形式,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解释。 伊斯特凡(Istvan,1995)认为,以一切可能形式从生产者手中榨取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在资本主义框架中,任何事物都必须适应资本主义要求,并以其要求的方式证明自身存在的价值,否则就会灭亡。资本主义对剩余价值的追逐促使资本主义向全球扩张,并将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都纳入到资本主义体系。伊斯特凡进一步指出,全球资本的扩张必将与民族国家的保护主义之间产生不可调和的

4、矛盾。这种矛盾至少与以下三个基本矛盾,即垄断与竞争之间的矛盾、劳动的日益社会化与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和日益加速的国际分工与全球资本体系寻求霸权统治之间的矛盾,存在密切联系。 资本主义的全球矛盾在现实中还表现为“人口的过剩” ,并且这种情况已经跨越了资本主义国界。伊斯特凡认为,并不是社会不能为人口提供必要的农产品, “激增的人口”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过剩人口” 。这种“过剩人口”并不能从人口总数中扣除,日益增加的“过剩人口”仅仅是相对于需求而言。在资本统治的任何地方,广大民众不断无情地被排除在劳动之外,并被追求利润的资本扩张规律作为“多余的”东西从3社会再生产中剔除掉。然而, “过剩人口”又是资本

5、自我维系和扩大再生产必不可少的条件。 萨米尔(Samir,1997)认为,由于资本主义全球化扩张,资本积累不再由单个国家所控制,这样必将导致新的矛盾。然而,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组织或国家能够为世界资本主义的政治、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提供总体管理框架,来调节由此产生的矛盾。这种矛盾所导致的后果是,旧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南方和东方的外围国家也不断地陷入到危机中。不断深化的全球化推动战后国际经济秩序不断调整,这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被克服,而是随着资本主义全球扩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渗透到所有国家和地区,世界体系的两极分化特征更加显著。人类面临的实际挑战,是如何按照逐步消除全球化灾难性后果的原则

6、来建立一个新的全球社会,这意味着资本主义国家必须要转移到人道和民主的方向上来。 萨米尔(2003)将自己的观点进一步概括为, “两种对立关系左右着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阶段”:一是以劳资对立为代表的社会各种阶级之间对立关系;二是资本主义体系内各成员国之间的既合作又斗争的对立关系。关于劳资之间的对立,萨米尔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劳动者工资也应当提高。只有当社会中阶级斗争上升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实现工资的增长,资本主义本身的发展趋势只会导致消费能力相对于生产能力不足” 。萨米尔提出的积累理论实际上是对巴兰和斯威齐的过剩理论的一种补充。 鲍勃米尔沃德(Bob Milward,2000)认为

7、,资本主义生产模式固4有的矛盾是与生产的日益社会化及与对剩余价值占有的日益集中有关。由于资本家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不断地采用新技术来替代劳动力,使得失业迅速增加,致使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变得更加困难。资本家竭尽全力榨取剩余价值,但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剩余价值率却在下降。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逻辑的结果。资本家通过引进节省劳动力的技术来提高生产力,却导致相对于有效需求而言的生产过剩更为严重,最终引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西蒙(Simon,2001)认为,资本通过开发世界市场来克服对资本的地区性限制,但在克服限制的同时,也在积累内在的矛盾。只要资本能够通过全球性扩张来克服资本积累的障碍,资本主义内在的矛盾就

8、可以被暂时地掩盖起来。一旦资本的扩张接近于它的限度,这种内在矛盾就会以国内持续积累生产性资本的停滞形式集中表现出来,而世界范围内资本的过度积累才是其真正根源。 艾伦(Alan,2001)认为,资本主义的衰退内生于资本主义制度,会在 2030 年的时间内重复出现并导致全面危机。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也导致长时间的经济缓慢增长、大规模的持续失业和长期的政治经济不稳定。资本主义从危机中恢复不再具有内生性特征。为了走出全面危机,会导致独裁和战争。资本主义的两极分化是内生性的。少数富裕国家和大多数贫穷国家并存的不平衡发展格局是一种长期趋势。少数国家的富裕和大多数国家的贫穷是相互依存的。占世界 3/4 人口的贫

9、穷地区的廉价劳动力被富裕国家雇佣以作为资本增殖的工具,维持资本主义统治下的市场稳定,而贫穷地区的状况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艾伦进一步指出,5国家之间的不平衡发展主要源于积累与技术变革之间此消彼长的变化,特别受资本自由流动条件下技术变革方式的影响。非均衡积累规律在以下意义上是由资本主义市场内生决定的:当投资由资本市场加以组织时,技术变革就无法避免为满足资本创造剩余价值要求所带来的限制。越来越多的剩余被集中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少数大垄断者手中,技术进步只是加速了资本集中的过程,而贫穷地区并没有得到任何意义上的改善,既没有增加资本积累,也没有提高技术水平。 罗伯特(Robert,2003)认为,自由主义

10、源自于专制主义,因而包含了集权主义的特征,是现代集权主义的一个变种。自由主义与以往集权主义的不同之处在于,自由主义是一种主要以经济为基础的市场集权主义。这种集权主义要求人们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市场的支配。因此,自由主义的发展必然积聚了自己的核心矛盾:一方面以自由和独立的个性为前提条件,另一方面,又必须以镇压人民大众的国家机器作为其保障基础;一方面提出责任自负和所谓自主主体之间自由缔结契约的原则,另一方面又将盲目运行和自行调节的价格机制作为资本主义经济运转的前提条件;一方面,承诺“看不见的手”具有造福人类、促进繁荣的作用,同时又造成世界范围内广泛的贫穷和灾难。 伊藤诚(2006)认为,在新自由主义思

11、想指导下,当代资本主义已经开始显著地暴露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基本运行机制内在矛盾。当代资本主义过度以私有企业为中心,这就不可能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学者认为的企业对私利的追求会自动转化为公共利益的机制。尤其是新自由主义主张削弱工会力量,强调基于竞争性市场原理的个人责任,从而导致广6大工薪阶层经常要面临失业的威胁,面对繁重的医疗费、教育费、养老费等负担,人们对未来更为忧虑。 二、过度积累、利润率下降与资本主义危机 马克思认为,长期而言资本的过度积累将导致资本的利润率呈现下降趋势。而一些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学者则认为,通过国家调节等宏观调控措施可以抑制资本主义平均利润率的下降,维持资本主义制度。近些年,国

12、外马克思主义学者普遍认同马克思的利润率下降理论,也承认利润率下降主要是由资本主义扩张和积累的特性所决定。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也对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表现形式的变化作了分析。 约翰(John,1981)用图形和函数方式表述了马克思主义学者描述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他将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划分为五个区间:利润挤压危机区间;低工资刺激区间;价值实现危机区间;财政刺激区间;财政危机区间。在利润挤压危机区间,就业率处于较高水平,工人相应拥有较强的谈判能力,使得实际工资也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因此,税后利润率会很低,这就没有足够的激励促使资本家进行积累。工人较强的谈判力量使资本家认为积累没有必要,导致资本家开始解

13、雇工人。在低工资刺激区间,存在着大量的失业者使工资处于很低的水平,引发了资本家扩张的意愿,从而促使资本主义经济增长。在价值实现危机区间,经济可以达到的增长率大于计划的增长率,资本家非自愿地进行闲置存货的积累,资本家必然解雇工人。价值实现危机区间的情况与利润挤压危机区间的情况不同,利润挤压危机区间利润很低,价值实现危机区间的利润却很高。在价值实现危机区间,如果有更多的需求,资本主义就7不会爆发危机,资本主义政府可以采取财政刺激的方式为市场提供更多需求。在财政刺激区间,税后利润率较低,计划增长率大于实际增长率,资本家为了实现扩张而雇佣工人,这也是与凯恩斯财政刺激最为相似的一个区间。之后就是财政危机

14、区间,低就业率使得社会生产的产品无法满足整个劳动者阶级的消费需求。在此区间,由于更多的剩余成为政府的财长收入,资本家的税后利润非常低,因而资本家没有投资动力,必然也会解雇工人。约翰进一步指出,利润挤压危机和低利润率相联系,价值实现危机和高利润率相联系,财政危机和低税后利润率相联系。 罗伯特(Robea,1987)指出,资本主义国家既需要支持资本积累,又需要减轻积累对福利和就业产生的消极影响,争取公众对积累的支持。增长一旦陷入停滞,积累和争夺公众支持这两个职能之间的矛盾就开始尖锐化。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矛盾表现为财政危机,在第三世界国家则表现为外汇危机。增长停滞会导致政府政策性支出增加,资本家就

15、会强烈要求政府减少支出,降低实际工资,这就导致政府的民众支持率下降。社会福利和保障资金的减少又会引发政治上的动乱。因此,政府必须在两者之间进行权衡。但是,在资本主义国家,无论政府如何标榜自己无政治色彩,它们仍主要将维护资本家利益作为首要任务。 伊斯特凡(Istvan,1995)认为,资本具有的积累和扩张的特性构成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致命缺陷。只要能够榨取到更多的剩余劳动,资本的积累和扩张就不会停止。一旦资本的积累和扩张受阻,即使仅仅是部分受阻的情况下,也可能会对经济社会造成严重的破坏。资本积累和扩张受阻的表现形式就是经济危机。 8伊斯特凡进一步指出,当前经济危机的新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

16、在发生的领域上具有普遍性特征,而不局限于某一特殊领域(如金融和商业) ;二是在范围上具有全球性特征,而不是局限于某几个特定国家;三是在时间上具有持续性扩展性特征;四是在表现形式上可能呈现为爬行状态,但不能排除出现最剧烈和最具破坏力情况。 萨米尔(Samir,1997)认为,危机的爆发表明,从生产中获得的利润并不能被扩大再生产充分利用,即存在资本过剩。资本主义政府治理危机就是要为过剩的流动资本寻找其他出路,避免流动资本突然贬值。这就迫使资本主义国家采取新自由主义政策。然而,新自由主义却使经济陷入了螺旋式通货紧缩的停滞之中。实质上,新自由主义提出的政策仅仅是缓解或遏制了危机,而不是从根本上解决了危

17、机。全球化也要求在世界范围内开展危机治理,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也做出了一些努力,但它们并不能改变世界经济结构以带来全面繁荣和市场扩张,而仅仅是为了确保过剩资本盈利而进行的应急性调整,这并不解决根本性问题。萨米尔(2003)进一步指出,虽然以金融管制为主的危机解决方案能够弥补市场盈利机会不足的部分缺陷,但是会受金融安全制约,结果并不利于经济扩张。 萨米尔进而认为资本主义历史是由一系列连续的或长或短、或大或小的危机构成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一种制度性危机。资本主义内在的不稳定性,同时又是其发展的动力。几何增长的非均衡性和巨大的破坏性都是资本扩张引发的结果。几何增长不可能无限持续下去

18、,必将会终结。资本主义的出现和存在只是一个短暂的历史过渡阶段,是一个为9了创造物质和人文条件,以便人们最大限度地控制自然、了解社会而进行积累的过程。 鲍勃-米尔沃德(Bob Milward,2000)认为,当利润率下降时资本积累将加速,而随着资本积累的加速,利润率将进一步下降。利润率的下降将使财富进一步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积累受到利润率下降的限制,将导致投机、资本过剩、人口过剩和爆发危机,威胁到资本主义的生存和发展。随着资本加速积累,生产者日益贫困,这就会产生了一个永恒的矛盾:资本主义的历史任务是提高生产力并创造与之适应的生产条件,但具有下降趋势的利润率阻碍和破坏了这一过程。资本越来越集中在

19、少数人手中将会产生新的危机,大资本能够以较低的利润率来实现积累,但是小资本即使利润率很高积累的速度也很慢。利润较高的投资渠道被大资本占领,小资本不得不进行投机,这样就出现了资本过剩。小资本经受不了利润率下降的打击,而且缺乏投资渠道,产生的资本过剩必将进一步导致劳动过剩。资本积累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必将不断被周期性的危机和过度积累所打断,其后果必然是资本破产和大规模失业。 基斯冯(Keesvan,2001)认为,维持资本主义秩序的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枯竭,就是普遍意义上的危机。危机妨碍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进程。首先,生态资源枯竭将直接影响世界最贫穷地区正在进行的原始积累和城市化进程。生态资

20、源枯竭还会妨碍资本的国际化,导致劳动力国际化进程的倒退和国际资本具有更强的投机性。然后,当洛克式的中心国家在地理政治领域扩张出现危机时,会导致全球范围内市民社会凋零,倒退到弱肉强食的帝国主义时代。 10乔瓦尼和贾森(Giovanni & Jason,2001)指出,金融资本的扩张加剧了过度积累,进而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在每一次金融资本扩张时期,资本的过度积累都会导致资本主义不同组织之间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进行激烈竞争,使本来的正和博弈变成了零和甚至负和博弈。国家间流动资本对利润的争夺必然促使金融资本快速增长。一方面,资本主义的组织和个人,将越来越多的收入以流动的形式持有;另一方面,各个资本

21、主义民族国家面对贸易和生产扩张停滞所产生的压力,通过国家政策推动金融市场扩张,来争夺利润。因此,利润率的下降,就会引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西蒙(Simon,2001)认为,过度资本积累和资本发展的不平衡,以及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不合理的经济调节政策,致使信贷和政府支出的规模不断膨胀,加剧了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失衡。20 世纪 70 年代资本过度积累和资本发展的不平衡也加剧了政治危机。在资本过度积累的情况下,竞争压力增加,阶级矛盾激化。资本主义积累总是表现为过度积累和不平衡发展,这意味着资本主义积累必然被资本的贬值和被生产资本遭受破坏为特征的危机所打断。如果全球性积累得不到控制,其趋势注定将导致更严重的全球性不平衡,将导致过度的国际竞争和激烈的帝国主义内部斗争,也必将导致金融与政治体系的不稳定。 理查德(Richard,2001)对福特主义和后福特主义阶段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进行了分析。福特主义内部的危机表现为滞胀,可以通过危机后的经济重建和日益增多的制度变迁来克服。危机颠倒了资本主义两种矛盾的主要方面。工资越来越被看作是生产的国际成本而不是国内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