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河北省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与制度保障摘 要:党的十八大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十二五”时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主要任务的重要抓手,受到了河北省委及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重点论述生态文明的建设路径和制度保障,以期对河北省生态环境建设起借鉴作用。 关键词:生态文明 建设路径 制度保障 一、河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河北省正处在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加快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双重压力。特别是长期形成的传统发展模式,越来越暴露出发展与资源、发展与生态不协调的问题。 (一)城市空气质量令人堪
2、忧,必须加大治理力度 2013 年 9 月,环保部通报了 8 月份 74 座城市空气质量情况,列入空气质量“黑榜”的依然是北方城市,河北省的多个城市继续“稳坐”空气质量最差的前十名,包括邢台、唐山、石家庄、邯郸、衡水、保定和廊坊,10 个城市中 7 个在河北。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河北省委、省政府印发了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据此,河北省将采取 50 条措施,加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改善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严格控制城市战略性资源消耗总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突出城市循环经济型城市生态环境建设。 2(二)水资源短缺且污染严重,亟需努力改善现状 河北省是全国最贫水的省区之一,全省水资源总量 2
3、05 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 307 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值的 1/7,大大超出了水资源承受能力。水资源匮乏,导致地下水严重超采,已形成全国最大、世界罕见的地下水漏斗区,面积近 4 万平方公里。仅有的水源污染也很严重。据报道“全省七大水系 42 条河流水质总体为中度污染,其中 27%为劣类水质,已经丧失使用功能。海洋环境也不容乐观,海洋灾害和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频繁发生。水作为生命之源、生产之要,其现状成为限制河北省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对重要水源保护区,要严格按标准和要求进行管理,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发展生态农业和无污染加工工业,补偿修复污染地区的水资源。 (三)生态系统呈现退化趋势,务必强力
4、扭转态势 河北省森林总量少且分布不均,森林覆盖率为 26%。全省还有 3840多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需要绿化,林草植被的减少、破坏,使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河北省草原面积 7523.6 万亩,沙化碱化退化面积 3255 万亩,占全省草原面积的 43.3%。草原退化不仅导致自然灾害频发,产草量下降也使草畜矛盾更加突出,再加上草原旅游无序开发、管理不善,更加重了生态系统的整体退化。所以,对水土保持区,要恢复天然植被,营造经济和生态双赢型的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对荒漠化防治工作,要落实防沙治沙工责任作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消除沙漠化地区的生态性贫困问题。 二、河北省生态文明的建设路径 3(一)利用优势条件
5、,提升生态区位 河北省东临渤海,处于东北、西北、华东和中南四大经济区域结合地带,所处的环京津都市圈和环渤海经济圈,不仅蕴藏着巨大的经济社会发展潜力,还可借助京津科技优势,联合开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河北搞不好生态建设,将直接影响北京和天津的生态环境,这样的生态区位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可依托独特的生态区位,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支持。河北也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具有全国意义的粮食、棉花、果品、肉蛋生产基地和北方重要的钢铁、建材等能源生产基地,交通、通信、港口等基础设施也比较完善,具备较好的环保和生态建设的基本条件,有利于实施“生态立省”的战略,提升生态区位。 (二)定位产业政策,发展绿色经济 要制
6、定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政策。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价格、税收、财政、贷款等各种政策,对各类市场主体进行基于环境资源利益的调整。 “在制定规划、计划及重大经济行为的拟议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综合决策的作用,把生态环境目标和经济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统筹考虑,以从源头上解决对生态的危害问题。出台相关政策,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如引导生态型项目开发的扶持性政策,防止和遏制破坏性经营的刚性约束政策。 ” 河北省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河北省旅游资源丰富,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生态农业,发展循环经济和现代服务业。 (三)倡导全民参与,共建生态文明 要积极倡导民众养成节
7、约资源、爱护环境的生活习惯。广泛宣传绿4色产业、绿色消费,将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推进环境信息公开化,借用公众舆论和公众监督,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制造者施加压力。每年公布环境公报,每天公布城市空气质量,各媒体广泛报道环境事件,让全民生活在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舆论氛围中,只有全民参与,才能共建生态文明社会。三、构建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机制 (一)强化法治管理功能,发挥基本保障作用 完善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是当务之急。河北省虽然没有权力制定法律,但是省人大及其委员会可以制定
8、地方性法规,省政府可以制定规章。所以要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研究制定有利于河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法规和规章,强化对危害环境行为的法律制裁力度。只有制定出台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生态保障与建设的法规,强化法治管理制度,才能提高生态文明制度的执行力。 (二)优化政府行政行为,加强环境管理制度 完善政府科学决策制度。有效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可从产业布局、经济结构等重大决策的源头上控制资源环境问题的产生。建立健全与现阶段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政策、标准和技术体系,制定合乎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干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对各级官员的政绩实施绿色 GDP 核算和考评。 “要整合与环境有关的主管部门权力,将职权
9、集中在几个大部门中。明确各部门的职权,减少部门间的越权,做到权责5分明,高效行政。 ”环境污染问题往往是跨区域的,比如,渤海湾的排污治理涉及辽宁、山东、河北以及天津,由于彼此都是平级的机构,协调起来难度较大,因此必须理顺职权和职能。 (三)深化环境金融服务,体现引导监督功能 依据环保政策开展以国家确定的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的重点行业、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的行业及环境风险高、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次数较多、损害较大的行业为重点的绿色信贷行业,健全绿色信贷制度。建立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制度,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健全自愿与强制相结合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管体制,过硬的监督管理体制能
10、在经济发展的动态形势中起到纠偏、纠错的作用,体现事前监督防范和事中监督的高效性。 (四)构建生态补偿制度,保障河北生态安全 生态文明建设的受益主体不仅是自身,更重要的是周边地区或整个国家的生态环境。为了保障北京的天蓝水绿,河北在经济发展上要做出很多牺牲。本身属于资源型极度缺水地区,却承担着北京市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 81%,北京理应对密云水库、官厅水库上游地区节水产业的发展、水污染的防治、河道的治理等给予资金和技术的支持。据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张家口市森林与湿地资源价值评估研究显示,在生态服务价值中,张家口市当地受益 202.9 亿元,外部区域受益 376.97 亿元。外部区域受益中,北京地区为 305.17 亿元,占外部区域比重的 81%。一方面,河北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巨大贡献;另一方面,生态受益者却不履行或较少履行补偿义务。所以,必须构建生态6补偿制度,确保河北生态安全。 参考文献: 1京华日报.2013-9-18. 2陈春生.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推进经济强省和谐河北建设M.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出版. 3杨柳.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J.工会论坛.2008,14(3). 4孙芬.生态文明视阈下中国生态制度建设的路径J.阅江学刊,2012(5). 责任编辑:杨再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