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建筑设计在经济适用房设计中如何起到合理的作用摘要:经济适用房作为中低收入者的保障性住房,国家对其在征地、设计、审批等多个环节都做了相应的规定。 关键词:经济适用房,建筑设计,心理需求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根据国务院和建设部有关文件的规定,经济适用住房就是以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户为对象,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按国家建设标准建设的普通住宅。对于建筑面积大多数偏小的经济适用房,如何让空间得到即合理有充分的利用,在满足居住者生理起居需求的同时,满足居住者的心理需求,是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和不断探索的. 一建筑面积与建筑功能 经济适用房是针对中低收入者进行设计及建造的保
2、障性住房。鉴于中低收入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大多数经济适用房不超过 80 平方米,多数集中在 60 平方米至 30 平方米.因为经济适用房设计多为小户型,这就要求建筑设计者充分考虑空间的合理布局,最大限度的增加实际使用面积。对住宅的功能进行研究,应注意到住宅套型的整个发展以居住空间作为必要空间,还是以人的基本生理需求的满足作为住宅的根本特点,对于概念中的厅等外延空间,起居厅和餐厅则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和居住标准的提高发展起来,但是它们只是构成住宅套型中的非必要空间,2在设计中应当进行适当的取舍。 研究我国住宅建筑的大体走势规律.上世纪 70 年代前以廊式住宅为主,80 年代以点式、塔式住宅为
3、主,到 90 年代以板式单元式住宅为主的发展历程。经济适用房在面积指标控制下,一梯两户的板式住宅平面将会因其得房率低,已经难以推行。而单外廊式或短廊式的平面布局因其可在同样建筑面积条件下较好地降低分摊面积、相应增加户内使用面积的优点,可能会逐渐成为解决以小套型为主的经济适用房平面组合的有效方式。经济适用房设计,经济适用房的设计应以合理的面积标准及精心的设计提升厨房和卫生间等核心空间的品质,这也是设计中应首要考虑的问题;而非核心空间则可在经济水平、居住面积标准进一步提高的前提下进行深入探讨,确定其布局。 二 建筑费用的控制 建筑费用的控制包括两个方面, (一)住宅在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费用。这是在
4、设计中需要严格控制的。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合理的控制。一是控制外墙周长系数和结构面积系数。外墙周长系数即外墙周长与建筑面积之比;结构面积系数结构面积与建筑面积之比。对于住宅平面布置, 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尽量缩小这两个系数,可以有控制费用的效果。二是增加住宅的进深。在满足住宅的基本功能,保证居住质量的提前下,加大住宅的进深降低造价。三是合理设置房屋的层高、层数。合理的设计房屋的层高、 层数对单方造价也颇具影响。在正常情况下, 层高降低 10 厘米, 造价可降低 1% 左右。经济适用住房的层高以 2.7 米3为宜,既能满足规范要求和使用要求, 也有利于降低造价和节省能源。 而建筑层数以五到六层
5、为宜,不仅可以降低单方造价,而且可以保持日后的低使用费用( 超过六层必须设置电梯) 。另外,结构形式目前仍以砖混结构最为经济。但随着建设标准和建筑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政策的规范和引导,内浇外砌大模板体系、异型柱框架结构,也许将是下一代经济适用房的主要结构形式。 (二)设计费用的控制。一是缩短设计时间,因为从设计到审批到施工需要一个过程。如果设计过程占用的时间过长将会影响施工时间,增加时间成本。二是在设计经济适用房前需要了解相关的政策规定,以及熟悉国家对于经济适用房的设计的规定,做到一次成型。 三针对特殊人群的设计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以居家养老作为主要养老方式的中国家庭所面临的居住问题
6、将日益突出。因此对于经济适用房如何适应老龄化社会进程的设计研究将对我国未来城市住宅建设起到丰富与完善的作用。 (一)应增加住宅设计的便利性.对于老年人由于其年龄的限制,上下楼及出行不便.在设计中充分把握老年人的这一特性.楼层应以低层住宅为主,层数较高的必须设置电梯。贯彻无障碍设计的原则应贯彻整个设计中,做到室内,不设门坎、无高度差、取消台阶、大量使用扶手;室内基本设施开关、插座、门铃、门窗把手等的位置及高度应方便老年人使用;室内装修风格、色调应祥和、宁静,不宜采用色度较高、视觉刺激性较强的颜色;门和走廊的尺度要宽,满足轮椅的自由通行;楼梯踏步要低、采用防4滑地面、使用安全方便的水暖设备,保证老
7、年人安全舒适的室内居住生活。(二)为了更加合理的使用住宅,应考虑居住者的生命周期,应将住宅设计为具有灵活性和可改造性。青年、中年、老年等不同阶段的人对于住宅的要求是不同的,为了使住宅能够满足不同阶段人群对居住生活的要求,应是普通的住宅具有可改造性,特别应适应老年阶段的自立性、安全性居住生活。日本等国所提出了“百年住宅”和“长寿住宅”的概念,是我们可以借鉴的.不应只针对老人居住而特意去建造.而是使房屋和居住者一样具有生命力.这样不仅能够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同时能够使我们的建筑得到重复的使用. (三)适当建设一部分供老年人生活的社区.所谓老有所养,老年人青年时为社会付出了很多,人到老年更需要我们为其
8、生活起居进行合理的设计.近年来存在人口老龄化与老年设施严重滞后的矛盾.天津建设了老年居住者的“银色住宅”,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也出现了老年社区。 四居住者心理需求 由于经济适用房资金的限制,其所选择的建筑空间多比较偏僻。远离城市中心及工作地点。因为距离较远居住者花在路上的时间增长,待在家中的时间就缩短,这样就一定程度上影响居住者对于社区的归属感。结合已有研究及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如何在设计中加强人们对住宅的归属感,本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日常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配套设施的建设可以增进人们之间的交流,增加交往频率.有研究表明,配套设施的增加跟归属感的增加显著5相关。同时这些低收入
9、家庭根据其生活规律可以建立起和谐融洽的社区人际关系。(二)尽力做到社区规划布置的统一,形成整个小区和谐统一。统一的标识物可以使小区的形象更加鲜明,如同对故乡形象的思念一样;标识物可以作为一种界限,将小区与外界区别开来,增加住户的安全感及接受度。(三)设置合理的休闲空间。绿色是一种能量的颜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们的疲劳感和压力。按照绿地率广场的合理布置及大小可以增加社区居住者的交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人群住户的不同需求进行不同的设计。最大化的满足小区住户的户外活动需求。(四)内部装修要尽量预留个人发挥空间。住宅内部的所有物件对居住者将包含特殊的意义。在心理上,由于物件和人的情感的联结,人们对
10、于所住的居所就会更有感情。(五)指示标志,道路标志系统的设计。如今为节约土地的利用率,住宅建设的高度及密度不断增加,人们对于封闭空间的恐惧程度有所增加.在设计中要注重消防设施的规划。明显的消防标志及设施,会增加人的安全感。对出入口及道路建设中遵循“人车分流” “通而不畅”的原则。增加秩序性、减少事故的发生,也会增加人们对小区的认同度增加归属感。 对于经济适用房的设计,除去需要考虑以上因素之外.还可以借鉴国外及香港等地区小户型设计的经验.真正做到使经济适用房也能让低收入者得到生理及心理的双重满足. 参考文献 经济适用住房的成本控制.黄儒东.中国房地产.2001.8 浅谈住宅设计中的归属感.于强,刘新. 世界家苑.2012.9 6作者简介:于强(1985-)男,山东德州人,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建筑设计师初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