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论幸福视角下的发展观内容摘要:在幸福视角下,发展观要求应树立新的资本观,资本的概念应重新界定。所谓资本,不仅仅是要增加财富,更重要是要增加幸福,即一切有助于增加幸福的要素,才应属于资本的范畴;以 GNH(国民幸福总值)代替 GDP;要更加注重制度的公平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提倡节俭的生活方式;大力建设休闲社会;提倡适度竞争;建设幸福政治;要更加关注就业问题;关注贫困问题;建设幸福文化;大力建设人力资本。 关键词:幸福 发展 对策 条条道路通罗马,灵魂的罗马就是幸福。发展,要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幸福就是最重要的目标。面对诸多问题,我们应提倡发展观核心要注重人的幸福的最大化,这也是对发展目的
2、的真正回归。 应树立新的资本观 资本,一般而言,主要是指用于生产的基本生产要素,即资金、厂房、设备、材料等物质资源。在金融学和会计领域,资本通常用来代表金融财富,特别是用于经商、兴办企业的金融资产。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资本是一种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是一个特定的政治经济范畴,它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笔者认为,在幸福视角下,资本的概念应重新界定。所谓资本,就不仅仅是要增加财富,而更重要是要增加幸福,即一切有助于增加幸2福的要素,才应属于资本的范畴。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要包括五大类。第一类是物质资本,这一类与传统的资本范畴相同,主要包括各类生产要素。虽然
3、收入决定不了幸福,但收入的增加总是会有助于幸福的增加。撇开相对效应,在增加幸福的绝对效应方面,增加一个人的收入总比减少一个人的收入要好,这也是客观事实。第二类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主要包括体现在一个人身上的知识资本、道德资本、心理资本、身体资本、社会资本(主要包括一个人的各种社会关系)等方面。这里知识资本主要是指体现在一个人身上的智力水平、技术水平、经验知识等。心理资本主要是指一个人的心理适应能力。身体资本主要是指一个人的身体素质。社会资本主要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社会信任网络。道德资本主要是指一个人的道德水平。第三类是环境资本。良好的环境是增加人的幸福度的重要基础。研究显示,强烈的积极情绪和环境密
4、切相关。人们在有植被、水和良好景观的地方积极情绪更多(Ulrich 等,1991) 。人们喜欢这类地方可能具有生理化学上的原因(Buss,2000) 。比如,好的天气带来的积极情绪就更多。在阳关灿烂、温暖而不炎热、不潮不湿的天气人们会报告更多的积极情绪(Cunningham,1979) 。第四类是制度资本。好的制度,不仅是效率的基础,也是幸福的重要基础。第五类是文化资本。文化也是影响幸福的一个重要变量。 以 GNH(国民幸福总值)代替 GDP 追求 GNH 最大化是“不丹模式”的核心。所谓“不丹模式”就是注重物质和精神的平衡发展,将环境保护和传统文化的保护置于经济发展之上,衡量发展的标准是国民
5、幸福总值(Gross National 3Happiness,GNH) ,而不是我们通常采用的 GDP。在这种执政理念的指导下,不丹创造性地提出了由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四级组成的国民幸福总值指标。近多年,在一些发达国家,伴随着 GDP的快速增长,环境污染、工作压力、贫富差距、失业威胁、社会冲突等问题也日益严峻。物质丰富了,收入提高了,人们却时常感到没有更加幸福。鉴于此,一些国家的领导人也开始强调 GNH 概念的重要性。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呼吁,对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方式进行改革,将代表国民幸福程度的一些指标纳入衡量经济表现的指标体系。他主张以“国民幸福总值” (GNH) ,取代“国
6、内生产总值” (GDP) 。萨科齐于 2008 年成立了一家名为“经济表现和社会进步测算国际委员会”的机构,由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和阿马蒂亚森牵头,旨在提出一套衡量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新标准。在我国,2005 年在两会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国栋提交了落实“以人为本” ,核算“国民幸福指数” 的提案,建议我国从政治自由、经济机会、社会机会、安全保障、文化价值观、环境保护六类构成要素,建构我国的国民幸福核算指标体系,以监控国家经济社会运行态势,了解人民的生活满意度,并作为政绩考核标准的组成部分。 要更加注重制度的公平建设 从经济学角度看,幸福就是效用的满足。这里导致幸福的效用满足包括两
7、方面的内容:一是绝对效用的满足;二是相对效用的满足。绝对效用是指不与他人相比较而产生的效用。相对效用是指与他人相比较而产生的效用。绝对效用与相对效用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如收入的增4加,既可以产生绝对效用,也可以产生相对效用。一方面,收入的增加肯定会一定程度改善个人的生活处境,增加自身的绝对效用水平;但另一方面,当收入的增加不如别人的收入增加快时,个人的相对效用水平未必就是增加的。所以,绝对效用增加,相对效用未必增加。同样的道理,相对效用增加,绝对效用未必一定增加。如当一个人收入下降比别人慢时,这时他的绝对效用水平可能是下降的,但相对效用水平可能就是增加的。对一个人而言,幸福水平的增加,最终取
8、决于绝对效用与相对效用的总和。当总和增加时,幸福感就增加;当总和减少时,幸福感就减少。 公平是产生相对效用的基础。没有公平,相对效用就是负值。因为没有公平,一个人的幸福也就意味着另一个人的痛苦;一个人的相对效用的增加同时也就意味着另一个人的相对效用的减少。 另外,有了公平,个人幸福增加与社会幸福增加也就实现了有机统一。因为在公平原则下,个人的付出最终是有回报的,个人对社会付出的越多,社会对个人的回报也就越多,这时个人利他最终就是利己,个人也就实现了利他与利己的统一,这时利他就会成为社会的主流。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幸福的增加也就意味着社会幸福的增加,社会幸福的增加同时也意味着个人幸福的增加。 从人
9、的本质看,人对相对效应的重视程度要高于绝对效应。人既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一般而言,人的本质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但社会属性是自然属性的灵魂,人的本质更多体现的是社会属性,而非自然属性。而绝对效用主要来自于自然属性的满足,5相对效用主要来自于社会属性的满足。由于人对社会属性更看重,所以,人对相对效用的满足会更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建设制度的公平性,要比一味提高财富总量会更加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幸福度。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建设幸福社会的经济基础。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兴起的 20 世纪 60 年代。1962 年美国生态学家蕾切尔卡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 ,指出生物
10、界以及人类所面临的危险。 “循环经济”一词,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 K波尔丁提出,主要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其“宇宙飞船经济理论”可以作为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大致内容是:地球就像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要靠不断消耗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如果不合理开发资源、破坏环境,就会像宇宙飞船那样走向毁灭。 大力提倡节俭的生活方式 在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中,有一个“节俭的悖论” ,就是节俭导致需求不足,需求不足最终导致经济发展减速,经济发展减速又导致贫穷,最终是节俭的手段与节俭
11、的目的相悖,这就是所谓的“悖论” 。但从长远和全局看,所谓“节俭的悖论”实际是不存在的。其一,节俭对一个人或家庭而言,只是导致一个人的支出出现在不同的时间段而已,而并不是不支出,所以,由节俭导致的一个人的需求并不是减少,而是需求在不同时间段的重新配置。一个人有了储蓄,最终都是要花出去的,不可能6一直留着不消费,节俭就是一个人在某一个时间段内消费量的减少。若一个人在有生之年没有消费完自己的储蓄,自己的后代最终也会消费这部分储蓄的。所以,所谓“节俭的悖论” ,只具有静态的意义,但现实不是静态的,而是沿时间动态展开的。其二,节俭有利于家庭稳定。一个家庭选择节俭,有利于家庭在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不慌不忙
12、。不注重节俭,既破坏了家庭美德,也破坏了家庭经济。因为浪费容易导致家庭经济拮据,也就容易导致家庭矛盾。从实际情况看,大凡注重节俭的家庭,大都生活显得比较平稳。有了家庭稳定,也就有了社会稳定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就是有失业等情况发生,家庭也是一个好的缓冲器。其三,节俭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其四,节俭有利于经济发展的长期稳定。过度刺激需求容易导致信用扩张和货币扩张。而过度扩张的信用和货币在短期内虽可能造成经济一定程度的局部繁荣,但由于缺乏持久的实体经济的支撑,经济最后必然会出现问题,这时政府为了继续保持经济繁荣,就又需要不断进行信用和货币的扩张,这最终导致经济泡沫化,最后就是泡沫破裂。所以,浪费型的刺
13、激需求,就像为经济系统注入毒品,虽然能带来短期的兴奋,但最终会导致经济系统产生依赖性,需要不断的注入毒品,并且很可能导致需要一次比一次更大的信用和货币的扩张。如果说以前的经济危机与自由主义密切相关,那么,近些年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以及目前欧洲的债务危机等,就与凯恩斯主义的需求和信用扩张思路是脱不了干系的。所以,解决经济不稳定,需要我们既要摆脱自由主义的思路,也要摆脱凯恩斯主义的思路。其五,节俭有利于提高投资效率。在居民普遍节俭的情况下,需求就是有限的,企业家投资就7需要谨慎,不能盲目,这有利于选择最有效的投资项目。同时,由于储蓄充足,银行资金宽裕,就是有些企业投资失败,也容易得到银行再融资,旧
14、的项目也容易得到改造和淘汰。其六,节俭有利于社会道德建设。培养节俭的人格,有利于养成自律的好习惯。而自律的人格,就是容易守规矩的,就是不容易犯法的。一个人若没有自律意识,社会就很难管理,社会就容易出问题。 大力建设休闲社会 休闲是人生最重要的目的之一。亚里士多德说:休闲才是一切事物环绕的中心,是哲学、艺术和科学诞生的基本条件之一。著名英国思想家罗素曾说,能否聪明地用“闲”是对文明的最终考验。柏拉图说:诸神怜悯生来就是劳累的人们,因而赐予他们一系列的节日,并由酒神、诗神、太阳神相伴,由此他们的身心获得滋养,他们变得高大、正直。圣经中写道(上帝对人说):你们要有休闲,才能感悟到我是神。约瑟夫皮柏在
15、闲暇:文化的基础一书中也写道:我们惟有能够处于真正的闲暇状态,通往“自由的大门”才会为我们敞开,我们才能够脱离“隐藏的焦虑”之束缚。 ”德国思想家席勒说:人性的圆满完成就是美。这样的美是理性提出的要求,这个要求只有当人游戏时才能完成。所以,人同美只是游戏,人只是同美游戏;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是完全意义上的人。从本质看,休闲过程,也就是人成为人的过程。 提倡适度竞争 竞争固然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但我们应当既要提倡竞争,也要8注意竞争的副作用,应当提倡适度竞争。首先,竞争是社会发展的手段,不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人本身才是社会发展的目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
16、展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著名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认为,发展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人的自由的发展,发展应当促进人们有能力去追求他们认为是有价值的生活,包括健康与长寿、教育水平,以及自尊等。我们提倡和鼓励竞争,但落脚点应是人本身的发展。否则,竞争就是异化的,就是不人道的,发展的手段就会与发展的目的出现背离。在这种情况下,竞争和发展也是不持久的,竞争只具有短期效应,而没有长期效应,只具有局部效应,而没有全局效应。其次,竞争的有效性与竞争主体的人文素质是密切相关的。高素质的竞争主体必须要具备或充满诚信和理性精神。再次,竞争的有效性与竞争规则建设的完善程度是密切相关的。规
17、则是竞争有效性的根本保证。规则越完善,竞争就越有效;规则越不完善,竞争结果就越糟糕。在竞争规则不健全的情况下,提倡有控制或适度的竞争应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建设幸福政治 研究显示,好的政治制度确实能提高人们的幸福水平。一是政治稳定有利于提高幸福度。重大政治事件会对总体幸福水平产生重大影响,如总统遇刺、立宪政府的被推翻和政局的动荡不安等。多米尼加共和国在 1962 年时所发生的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总统特鲁希洛遇刺之后,当时的政治局势非常动荡,整个国家面临着政治混乱的威胁。当时所记录的该国的生活满意度达到了有史以来最低的分值,在通常 0-10 的9比例尺上,其满意度分值仅为 1.6。与此形成鲜
18、明对比的是那些诸如瑞士、挪威和丹麦等政治稳定的民主国家,公众报告了很好的生活满意度,例如 1990 年的相关分值为:丹麦 8.16,瑞士为 8.02,挪威为 7.66。二是有关研究表明,政治自由、经济自由、个人自由与幸福水平存在一种具有统计显著性的相关性。三是民主参与权的指数对幸福具有一种统计显著性的积极影响。研究显示,直接民主指数每增加一个点,平均满意度就会增加 0.11 个单位(加权最小平方计算方法) ,报告非常高的生活满意度的人数比例就会增加 2.8 个百分点。 建设幸福文化 建设幸福社会,文化是一个重要的变量。这里的文化内涵核心是价值体系,主要包括行为习惯、道德标准、风俗制度等内容。文
19、化不同,幸福的基因就不同。近年来,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表明,文化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个体幸福体验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研究显示,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人的幸福感总是涉及关系和谐、责任的完成和期望的实现,而个体主义文化的人的幸福感往往包括自豪和个人目标的达成。文化中的自我、自尊在个人主义文化中要比集体主义文化能更好地预测生活的满意度。例如,在印度,妇女自尊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为 0.108,而在美国则为 0.160。建设幸福文化,一是要反对文化的过度世俗化。人类发展需要世俗化,但也要反对过度世俗化,应保持一定的神圣性。新的文化建设既要处理好人与不确定性世界的关系,也要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
20、自然的关系。笔者认为,建设一种和谐文化应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这里和谐文化其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不确定性世界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关10键是要具备理性精神;人与人的和谐,主要是要有诚信意识;人与不确定性世界的和谐,核心是要保持敬畏意识。二是要生产文化精品。文化产品是直接作用于人精神的产品。要建设一个人好的精神世界,就需要好的精神食粮。 关注贫困问题 解决贫困问题是提高社会幸福度的重要措施。首先,贫困产生的心理失衡,会使原本并不严重的社会问题放大,导致少数群众与社会的关系恶化,甚至造成社会动荡。其次,贫困引发的紧张心理,会对人们的社会行为产生连锁反应。如果贫困人
21、口不能获得公平的发展权利和机会,就会使社会其他阶层陷入对贫困的恐慌,那么人们参与竞争的方式就会更加激烈,就会打破人们共同制定的规则,导致人与人之间不能和睦相处。这是当今经济活动中出现恶性竞争的一个重要原因。最后,贫困现象的长期存在,还会造成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和开发,使人与自然的和谐遭到破坏。 要更加关注就业问题 要提高幸福度,重点关注就业要比重点关注增长和通货膨胀等问题更重要。研究显示,失业对幸福度有重大消极影响。失业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是经济影响。失业会降低人的收入水平,这是显而易见的,这也就降低了来自收入的幸福度。二是失业会让人产生焦虑与压抑,从而会导致自尊的丧失。尤其是对那些对工作非常投入的人来说,失去工作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多项研究显示,失业者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状况不如那些拥有工作者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状态。失业者的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