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探析.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813966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探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探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探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探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探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探析摘 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农业产业集群有促进作用,它有利于培养新型农民,提升农业产业集群的信息化水平,从而加快农民收入的增加。但是,目前我市农村人力资源状况不容乐观:农民文化素质低,科技素质低,而且农村劳动力流动和转移的机会增加,青壮年劳动力多数外出务工。为促进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我市在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主要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发展农村教育,加大培训力度;合理选拔,招才补才;加大激励,留住人才。 关键词农业产业集群;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农村教育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8-0081-

2、03 产业集群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它是新时代的规模经济。随着产业集群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的不断提升,它逐渐向农业领域延伸,形成农业产业集群。农业产业集群是以传统农业为中心,拥有大量专业化的相关企业及机构作支撑,由其共性和互补性在农村(或城镇) 范围内柔性集聚,结成密集的合作网络,共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1。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极大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增加,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农业产业集群的重要参与者是农民,他们一方面为集群内的企业提供产品和原料,另一方面还为集群内的企业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由此可见,农民的素质和水平与农业产业集2群的发展息息相关。而农民素质的高

3、低取决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状况。 1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农业产业集群的促进作用 1.1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有利于培养新型农民 人是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掌握和运用一定科学技术的劳动者在生产力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农民是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的主体,而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新型农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界定了新型农民的基本内涵,即:“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 “有文化”不仅要能说会写,具有相应的文化基础,而且能辨别是非,自立自强,同时具有先进的思想观念,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民主意识,能依法办事,崇

4、尚科学,勤劳致富。“懂技术”是需要农民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劳动经验和生产技能,包括现代农业种植、养殖技能、农产品加工经营技能及专项职业技能等。实现科学种田、养殖和从事其他生产活动。 “会经营”是具有一定市场意识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这不仅包括观察能力、应变能力、风险承担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科技信息与市场信息获取的能力,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素质2。只有具备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的经营能力的新型农民,才能在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充当排头兵。而新型农民的培养离不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进行和农村教育的发展。 1.2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有利于提升农业产业集群的信息化水平 信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

5、将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现代信息技术也正在向农业领域渗透,农业信息化逐渐成为农业3现代化的标志,农业信息化内容十分丰富,其中之一就是基础设施装备信息化、生产过程信息化、流通过程的信息化与先进技术密切相连。这种先进设施对其使用者与操作者的文化素质与技术水平都有相当高的要求,只有那些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与掌握一定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人,才能使这些设施发挥出最大效用。同时,也只有这些设施真正发挥作用,才能实现农业装备的信息化,才能有助于推进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所以,农业信息化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农村人力资源状况。为让农民要具备这种意识与信息能力,就必须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

6、开发,使农民得到较好的教育培训。 1.3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有利于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 根据教育投资理论,教育水平与收入水平的关系是正向相关关系,即受教育水平越高,收入越高。据美国经济学家米凯吉瑟的研究,乡村地区教育水平提高 10%,相应地农业工资将被提高 5%3。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以后,农民的素质和水平得以提高,其所获得的工作岗位的工资待遇就高;另外,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以后,农民的素质和水平得以提高,农业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劳动生产力得以提高,企业效益不断向好,这样集群内的企业也就有能力增加在企业内工作的农民的工资和福利待遇。 菏泽市是农业大市,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严重滞后,

7、农村劳动力资源质量低下,使得这笔财富不但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而且成为新阶段农业瓶颈。最近几年,随着菏泽市农业产业集群的兴起,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人力资源开4发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选择与必然要求。 2 菏泽市牡丹区农村人力资源现状 菏泽市牡丹区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而且是农业大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认识到农业产业集群对经济的强大拉力,积极强化措施,围绕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农业产业集群。牡丹区现在已经出现的农业产业集群主要有:沙土食品、胡集木材加工、大黄集粮食加工、牡丹文化旅游等。目前,以胡集为中心的木材加工园区,聚集木材加工企业 1000余家,年加工木材 200 万立方

8、米以上;大黄集食品加工园区拥有企业 30多家,日生产食品能力达 3000 吨。牡丹区还以牡丹为名片,加快发展了以牡丹为主的旅游业。4 这些产业集群是建立在农户基础之上的产业集群,它们或是由企业、集团与农户组合,或者以产学研、农科联与农民互动。农民是重要的主体。因此,我区农村人力资源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及壮大。 2.1 农民文化素质低 我国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其最根本的是文化素质低下。菏泽市 2010年常住人口为 828.78 万人,农业人口 793.35 万,截至 2010 年 7 月底,菏泽市农村劳动力资源 522.7 万人。据菏泽市统计局数据显示,菏泽市农民受教育人口所占

9、总人口百分比为:高中及以上占 13%,初中占 49%,小学及没有受过教育的占 38%5。农村人口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随学历的升高人数逐渐减少,而小学以下特别是文盲半文盲人口则随学历的降低而逐渐增高。农民文化程度低直接导致农民缺乏及时全面获取5信息的能力:文化水平低,获取信息的渠道狭窄,菏泽市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得市场和技术信息的农村家庭比例只有 0.8%,当前,除了少数种养大户外,真正通过上网来指导农业生产和销售的农民很少。相应地理解力就差,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科学知识和科技信息的普及,更阻碍了农村产业的发展。 2.2 农民的科技素质低 国内外实践证明,现代科学技术只有被高素质的现代农民所掌握

10、,才能成为强大生产力。目前,在我区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 25%,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或教育的只占 3.4%,接受过中等技术教育的仅占 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竟高达 76.4%,大量的青壮年农民没有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农村中愚昧无知的“科技盲”已严重地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在这种情况下,有 70%的现有农业新技术得不到推广,并且还时常发生“机害、药害、肥害” ,限制了农业技术的利用率,甚至带来负效应。 这些数据都表明:我区农村中农民科学素养不高,科普教育的形势比较严峻,大多数农民还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2.3 农村劳动力流动和转移的机会增加,农村劳动者的结构

11、发生显著变化 农村的劳务输出不断增加,农村中具有较高素质的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优质劳动力资源外流现象严重。这对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将产生不良影响。我区农村人力资源在质量和配置两个层次上都有待改进。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农村人力资源的现有状况与农村产业集群发6展的需要不协调,只有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才能适应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 3 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农业产业集群发展 根据当前牡丹区农村劳动力的素质状况,结合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牡丹区的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主要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3.1 发展农村教育,加大培训力度 要加强

1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从根本上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必须尽快发展农村教育。首先,加大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应强化农村义务教育。要继续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和巩固率,进一步降低农村青壮年文盲率。为发展基础教育,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着力解决农村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问题。通过增加农村老师编制、提高工作待遇、制定教师职称评审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城镇老师到农村任教,解决农村教师短缺问题,从而优化教师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和职称结构;其次,要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把九年义务教育延长为十二年义务教育,即对整个基础教育(小学至高中)实行义务教育,减轻农民负担,延长受教育年限,从而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最后,

13、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必须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实施农民的科技教育培训规划,这就应发展职业教育:建立和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农业产业集群需要的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要能够为其提供合格的劳动者,地方职业教育应采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地方政府参考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制定获得职业资格证书7的标准,相关机构确认劳动者的职业技能资格等级,企业职业根据技能资格证书的等级为劳动者提供工作岗位并确定待遇。职业教育在组织方式上,对劳动者应进行多渠道、多方式的培训。除独立承办对农民的岗前直接培训外,还可对在岗工人提供继续教育,既可以是独立培训,也可与其他学校和其他机构进行合作办班、委托培训等

14、,培训既可以有长期班,也可以有短期班,这样就可以满足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对农民的多样化需求。在培训方法上,也要做到灵活多样,要根据农民不同的年龄及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等,采用不同的培训模式和方法,提高培训的效率。 3.2 合理选拔,招才补才 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人才不仅可以通过发展农村教育来培训,同时还可以通过从外地引进和本地合理选拔的方式招补。为招补人才,我们有许多工作要做:首先,农业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与地方政府结合建立完善的农村人力资源信息库。通过信息库及时发现当地某领域紧缺的人才,地方政府帮助企业通过各种平台,进行市场化的运作,抢占市场先机,招补人才,从而避免农业产业集群中人力

15、资源的断裂。其次,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联合起来,开展各种活动,选拔民间高手。在广大农村地区定期开展农业技术比赛、农产品成果展示会、科技推广项目招标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就可以发现深藏于民间的人才,然后引进单位,合理使用。再次,地方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标准,有意识地物色确定示范企业、示范单位及带头人,在推广农业科技知识中开发人才。 83.3 加大激励,留住人才 农村人才开发不仅要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而且还要努力留住人才。为留住人才,我们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给人才以多种形式的激励。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可以先从物质上给予重奖,从精神层面上,还可以选送这些人才分期分批的到研究院(所)培训、通过选派进行学

16、术交流和考察等方式加以激励,同时,可以授予荣誉称号;从政治层面讲,对条件成熟的,有管理能力的,还可以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等。其次,为现有人才营造良好的环境。要留住人才,良好的外部环境必不可少。良好的外部环境包括良好的舆论环境和良好的政策环境。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比如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大力宣传人才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广大农村地区营造一个重视、重用人才的良好的氛围与环境;另一方面,为人才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比如完善农村人才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办法以及制定相应的措施保护农村人才的知识产权等。 参考文献: 1雷艳佳,陈启源,陈宏.广西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乡镇经济,2007(6):97-100. 2李晨.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J.湘潭大学学报,2006(7):103-107. 3李继云.农村教育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J.价格月刊,2007(11):13-16. 4李贺.山东菏泽:牡丹产业化变革中“绽放”N.齐鲁晚报,92013-04-19. 5吴腾.山东省菏泽市乡村计算机普及情况调查报告EB/OL.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