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浅谈农业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目前高职教育还存在着诸多不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各种因素,针对这些状况,主要从教育观念的创新、教育内容的创新、教育方法与手段的创新及教育评价体系的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能力,培养 江泽民同志指出:“面对世界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特殊的使命。 ”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突出体现在缺乏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缺乏创新的毅力、缺乏创新的兴趣、缺乏创新所需的观察力以及缺乏创新性思维能力。所以,发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高职院校的重要
2、使命,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成为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阻碍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因分析 (一)部分高职院校的积极性不高、认识不到位。虽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但政府控制教育资源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在客观上限制了学校自主办学、培养大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积极性。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管理层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方面的认识还不到位,积极性也不高,导致创新教育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活动长期处在盲目、自发、游离、无序状态,始终处在低水平重复阶段。 (二)创新思想观念贯彻落实不够。首先,我们缺乏对科学技术应2有的一些理解和尊重,缺乏重视科学探究的传统。至今仍然以传播
3、知识为主,还没有形成重视学生潜能发挥、重视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的共识。其次,高等教育中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占了较大比重,相对弱化了对大学生个体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最后,由于我国高职教育的办学历史还不长,不少的高职院校认为进行创新活动、创新教育的重心在普通本科教育,所以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没有贯彻到高职教育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也没有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行动。 (三)缺乏培养大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有效机制。对学生提高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权利尊重不够,对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活动的尊重不够,对教学规律的尊重不够,是目前一些高校的普遍现象。近年来,高职教育的过快发展使得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相比于学生人
4、数而言严重匮乏,在实验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方面,学生们往往只有观摩的机会,动手实践、发表见解的机会很少。由于师资匮乏、教师的报酬增长的幅度与工作量增加的幅度不成比例:使教师的积极性被挫伤。许多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的内容得不到调整和补充。由于教师从事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的经历有限,很难从源头上启发和诱导学生。在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有效机制还远没有形成。 二、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必须从整体上形成一种在过程和结果上都具有创新特征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氛围,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一套具有固定行为特征的教育表达方式,产生鲜明的教育特色。
5、(一)学校要加强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重要性的认识,努力营造出3有益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氛围和环境。在考虑培养目标时,应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也要注重这方面的引导和宣传,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开展各种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的认同感、归属感。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以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创新意识、创新理念及其能力为前提。高职院校要加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舆论宣传,创造出人人想创新,比学竞争、奋发向上的舆论氛围。学校的科研、教务管理部门和学生处、团委可组建学生创新活动领导小组,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学生科协、社团
6、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开展课外科技制作、调研及相应的竞赛、展示活动。学校要对学生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如开放实验室、机房,建立大学生创新基金、实行大学生创新奖励制度等。 (二)积极推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高等职业教育要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突出实践与操作能力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选择应以满足产业界的要求为宗旨,准确把握市场对高技能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真正做到从行业实际需求出发。同时,强调操作性课程,保证学生有充分的实践训练的机会,突破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重视课程实施模式的创新,通过校企结合等途径,使教学与职业实践紧密结合。 (三)
7、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体系。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对教师来说,方法的传授比知识的传授更重要。这也对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教4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思考。要改变传统的以学科知识体系为线索、 “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课程的教学方式可以不拘一格,可以以课堂讲授、专题研究与讨论、工作室、项目、案例分析、课程设计、网络课程进行自学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积极实行启发式和称为“头脑风暴”的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在强调学生能力培养的同时,要改变传统单一的理论考试模式,采取多样性、灵活性的考核
8、形式,注重形成性考核,注重平时的作业、实践实训、调研报告等环节,弱化理论考试的比重;建立以能力考核为主、常规测试与技能测试相结合的制度,重点考核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引导教学朝着重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向发展,真正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培养目标。 总之,创新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是时代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动力,也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让我们共同探索,为找到更好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模式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姚凤云、苑成存 创造学理论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李庆丰.高校人才培养定位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模式选择. 中国高教研究.2007. 3杨乃定 创造学教程。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4纪宝成.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中国高教研究.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