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国家创新型城建设方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81734 上传时间:2018-07-14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厦门国家创新型城建设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厦门国家创新型城建设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厦门国家创新型城建设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厦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方案 厦门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一年十月八日 1 目 录 一、试点基础 . 1 (一)经济基础 . 1 (二)产业基础 . 2 (三)创新基础 . 2 (四)体制优势 . 4 (五)区位优势 . 5 二、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制约因素分析 . 6 (一)创新环境不够完善 . 6 (二)创新人才不足 . 7 (三)支持创新的投融资体系尚未形成 . 8 (四)支持创新的服务体系相对滞后 . 8 (五)自主创新缺乏竞争力 . 9 三、试点目标 . 10 (一)战略定位 . 10 (二)发展目标 . 10 四、工作 思路 . 12 (一)指导思想 . 12 (二)

2、基本原则 . 12 五、创新内容 . 13 (一)提升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在海西产业发展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 14 (二)加快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建设,发挥海西重要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作用 . 15 (三)提升对台交流合作水平,在促进 海峡两岸交流融合上发挥前沿平台作用 . 16 (四)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发挥先行先试作用 . 17 六、重点任务 . 20 (一)优化创新环境 . 20 (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 22 (三)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 24 (四)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和基 地建设 . 25 (五)二三产共推进 . 26 2 七、创新工程 . 28 (一)科

3、技创新工程 . 28 (二)基础服务工程 . 30 (三)产业对接工程 . 31 (四) 新兴产业工程 . 31 (五)先进制造工程 . 32 (六)城市空间工程 . 32 (七) “5.1” 创新工程 . 33 八、 辐射带动 . 33 九、保障措施 . 34 (一)组织保障 . 34 (二)政策保障 . 35 (三)资金保障 . 35 (四)人才保障 . 36 十、监测评估 . 36 (一)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 . 36 (二)建立创新绩效考评机制 . 37 1 厦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方案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 落实中共厦门市委 厦门

4、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厦委发 2010 7号)的精神, 推进厦门国家创新型城市 建设工作的开展, 根据厦门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试点基础 改革开放 30 年以来,厦门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打下了良好基础,正在步入进一步以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 (一)经济基础 1、经济综合实力持续快速提升。 2009 年厦门 地区生产总值1623.21亿元,增长 8%(按可比价格计算);财政总收入 451.4 亿元,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 240.5 亿元,分别增长 10.1%和 9.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882 亿元,三项指标均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目标。城镇居

5、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6131 元,增长 9.1%;农民人均纯收入 9153 元,增长 8%。 2、 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长期位居全国前列。 厦门土地面积 1573平方公里,仅占全省的 1.3%, 2009 年实现财政总收入 451.38 亿元,占全省 26.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654.62亿元,占全省的 14.27%。2009 年财政总收入占 GDP 的比重达 27.88%,人均 GDP 达 62020 元(折合 9520 美元),每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创造生产总值 10292 元。2 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在 2008年 0.6吨标准煤 的基础上再降低 25%以上, 处于全国先进水平。厦门在

6、2010 中国可持续城市发展报 告中排名位居第一。 (二)产业基础 1、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电子信息、机械、化工三大支柱产业创新力明显提升, 2009 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1100.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 39.53%。 2、 平板电视、客车、工程机械、钨制品等产品,在国内外都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冠捷、友达、 LG 三大液晶面板厂商来厦投资,厦门将成为国内最大的平板显示研发、生产基地。 3、 光电、新材料、生物与新医药等 新兴产业发展迅速, 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厦门成为国内光电显示产业发展最迅速的地区之一,是世界最大的高质量节能灯生产基地, 2009 年 产值达 500 亿元。

7、4、 着力打造十三条制造业产业链(群),重点发展十个现代服务业,并以规划配置金融、创新资源,引领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以区域协作发挥龙头作用,辐射服务海西地区,带动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关联发展。 随着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一大批有规模、高质量的产业项目加快实施, 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 三产产业比例 1.3 48.5 50.2,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 14.5%,占三次产业比重提高 4个百分点。 (三)创新基础 1、 厦门有厦大、集大、华大、理工学院等四所高校,国家海3 洋三所、中科院城环 所两个国家级科研院所。 科技人才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较高, 2008 年,厦门市大专以上文化

8、程度占全市城市人口的8.27%,每万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1500 人。至 2008 年底,全市专业技术人员总数 12.35 万人,其中高级职称 1.26 万人。在厦两院院士 18 人,双聘院士 8人,有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27 人,博士生导师 500 多人。 2、 厦门共有较具实力的企业研发机构和研究中心 110 个,其中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2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 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11 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 心 13 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29 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0 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66 个,市级重点实验室 1

9、4个,博士后工作站 17 个。 3、 2006 年至今,市财政科技累计投入 6.7 亿元,引导社会投资 25 亿元建设 20 个重大科技研发和创新创业平台,与各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试验室等共同组成了覆盖全市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网。 4、科技交流合作活跃。 厦门积极开展两岸科技交流, 2009 年国家科技部批复厦门建设对台科技合作与交流基地,成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级对台科技合作与交流基地;大力推进实施“市校同发展”、“院地共合作”工程, 厦门已成为中国科学院在全国重点布局的六个技术创新与成果产业化基地之一,与全国各大知名高等院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5、 实施教育服务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厦门理工学院成

10、为全省4 惟一的国家级创新工程师培养与实训基地,火炬高新区成为全省惟一的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6、 2008 年厦门每 10 万人专利授权量在 15 个副省级城市总排名第四;每 10 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第六; 2009 年国内专利申请授权量 2986 件,同比增长 28.15%,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 328件,同比增长 40.17%,占福建省发明专利授权量的 39.8%。 2010年厦门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四)体制优势 1、法律环境日趋完善。 2006 年,中共厦门市委、厦门市人民政府先后颁布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科学技术创新型城市的实施意见、厦门市中长期科学技

11、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年)和厦门市“十一五”科技发展专项规划。 2008 年新修订的厦门经济特区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施行,成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法修订后第一个完成地方性法规修订工作的城市。 2009年,制定厦门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目前已经组织制定推进自主创新的 36 项相关政策和 实施细则,逐步健全完善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 2、先行先试体制机制。 厦门在行政管理体制、部门预算改革、港口通关模式、市对区管理体制、国有企业改革、重大项目指挥部的管理模式、政府投资工程建设实施方式改革、城乡一体化建设、“金包银”新农村建设机制等新模式及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方面不断先行先试,逐步形成体

12、制机制创新优势,“一栋楼办公”的模式、投融资体制改革中实行代建制、高效集约的工业集中区建设5 模式,农村城市化中被征地农民的利益分配模式成为全国创新典范。在 2009 年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厦门制度竞争力进入全国 前 10 名。近两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政府公共服务竞争力排名当中,厦门名列全国第 4名。 3、健全的社保体系。 厦门积极构建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低保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 2003 年在全国率先将外来从业人员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范畴, 2004 年出台厦门最低生活保障办法,成为全国第一部将农民纳入低保的地方性法规, 2007 年 1月1 日起在全国率先推出全民医保。 (五)区位

13、优势 1、优美文明的生态社会环境。 厦门率先在全国探索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模式。 全面实施“蓝天、碧水、绿色、安宁、洁净”生态 工程,创建生态区,城市环境优美,基础设施便捷高效,生态城市建设取得突出成效,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园林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人居奖”、连续两届“全国文明城市”第一名和世界银行评出的中国六大投资金牌城市之一。 2、独特的对台交流区位优势。 厦门是中国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又是唯一经中央批准实施自由港某些政策的城市和首批海峡两岸货运直航试点口岸,先后开辟了台商投资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等

14、多层次、多功能的开放区域。国务院赋予厦门保税港区政策,允许厦门在对台经 贸、航运、旅游、邮政、文化、教育等方面先行先试。 厦门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直面6 金门岛,是大陆离台湾最近的城市之一,与台湾具有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缘久的关系。厦门是两岸周末包机直航的首批开放口岸、大陆居民赴台的首批口岸以及厦金海上直航的起(终)点,也是台商投资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建立厦金海上“小三通”,每天往返厦门与金门的海上交通有 36 个航次,最快只需 15分钟即可到达。 厦门港 2009 年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 11096 万吨,同比增长14.37%,成为我国排名前列的亿吨大港之一,对台直航货物运输完成

15、978.39 万吨,其中集装箱完成 29.75 万标箱,约占大陆对台直航集装箱运输总量的 1/5。厦门空港旅客吞吐量已经达 1133 万人次,是海西第一大航空港。随着福厦、深厦高铁的建设,厦门将是海西乃至我国东南沿海的一大交通枢纽,在对台经济往来和产业科技合作中发挥海西龙头的作用。 二、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创新环境不够完善 一是支持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相对滞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需要有相应的政策措施给予配套支持,虽然厦门市已经出台了一系 列政策措施,但还不能满足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需要,需要进一步出台有利于产

16、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府采购、产业引导等政策,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配套政策。 二是未形成支持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创新包含思想创7 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商务模式创新等,涉及面很广,是一项充满风险和不确定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关心和支持,还需要有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但是,目前创新工作主要还局限在科技管理部门和经济管理部门,政府其他相关部门支持参与不足,未能形成强大的创新合力。人们对科技创新 期望值过高,没有充分考虑到科技创新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以及其他不确定因素。敢为人先、勇于竞争、勇于创新、尊重创新、激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业文化还需要培

17、植。 (二)创新人才不足 第一,创新人才数量相对比较少。厦门目前只有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理工学院四所本科高校,国家海洋三所、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两个国家级科研院所,以及省海洋所、省水产所、省亚植所、厦门华侨引种园等几个省市科研机构,培养的创新人才有限。加以 厦门是个土地面积 1573 平方公里 、户籍人口 177 万人、 高新技术企业 426 家、生产总值 1623.21 亿元的中小城市,创业发展的机会逊于国内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所以无法大量地留住本地高校和科研机构培养的毕业生。 第二,缺乏复合型人才、产业领军人才、海外高级人才等。为了弥补高端创新人才的不足,吸引创新人才,厦门市制定了关于实施若干人才优惠政策的意见等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最近又出台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引进境外科技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办法(试行),规定给予领军人才 100 万元的生活补贴,提供不少于100平方米的住房、不少于 100 平方米的创业场所,自企业创立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