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与生态文明的辩证关系探讨.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817692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转型与生态文明的辩证关系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社会转型与生态文明的辩证关系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社会转型与生态文明的辩证关系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社会转型与生态文明的辩证关系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社会转型与生态文明的辩证关系探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社会转型与生态文明的辩证关系探讨摘 要:中国社会的转型方向和目标是和谐社会,而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石必须是人类社会与自然层面的协调发展。指出社会转型的内涵及其重要特征,重点分析社会转型和生态文明的关系:一方面,生态文明既是社会转型的基本内容又影响社会转型的方向,另一方面,社会转型构成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外生变量。 关键词:社会转型;生态文明;辩证关系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3-0221-03 收稿日期:2013-09-25 基金项目:2013 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当前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1

2、3YJC710047) 作者简介:赵凡(1964-) ,男,江苏苏州人,讲师,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生态文明的理念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既有模式缺陷总结之后提出的新型发展模式,然而这种模式与当下中国社会所处的阶段即社会转型有何关系,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一、社会转型概念的哲学界定、特征、主体、客体 社会转型概念,从哲学角度看,是表征人类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概念,体现着社会结构及其社会形态的变迁,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2级的前进上升运动。没有社会转型,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和文明。马克思在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中指出:“人的依赖性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 ,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社会形态

3、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次形态,在这种社会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第二阶段为第三阶段创造条件。 ”1 在这里,马克思依据社会主体人的生存发展状况,把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划分为转型更替的三大形态: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与这三种社会形态相联系存在着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三种宏观的经济运行形式。以这种经济运行形式为基础,形成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

4、产品经济社会。马克思关于人类历史上依次更替的三种社会形态的理论,是哲学上社会转型的理论。社会转型既包括社会制度的更替,即彻底的转型、质变,也包括同一社会形态中社会制度内部的转型、量变。 既然社会转型表现为一种结构性的变化,那么基于这一变化,社会转型便会表现出如下的基本特征:(1)整体性,即它不是社会某些局部的变化,而是社会结构的整体性变迁,它的表现、影响涉及到人们社会生活和精神观念的方方面面。 (2)它是历史发展中的一种连续性中断,是历史发展两个前后相续阶段之间的过渡、转折和跃迁。 (3)这种历史性转折和连续性中断并不是对历史、传统的虚无化和完全否定,而是历3史发展过程辩证否定的一个环节,它遵

5、循“扬弃”的法则,是历史进程中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4)社会转型所表征的两种社会范型的转换、两个历史阶段的嬗递有一个中间环节、区间,即转型期,是两种社会范型或两个历史阶段之间彼此交叉、渗透、共存、此消彼长的过渡期,过渡期本身也是一个过程。 (5)处于转型期的社会可称为转型社会。转型社会涵蕴着新与旧、传统与现代、旧同一性与新同一性之间的矛盾性和冲突性;涵蕴着新旧转换过程中的“旧辙已破,新轨未立”的无序性、多变性、不确定性和失范性;涵蕴着社会系统结构自组织力量对这种无序性和失范性的整合要求。 社会转型的主体是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社会的一切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构成的,社会

6、规律通过人的活动来实现。除了原始的自然界以外,现实世界的一切存在形式,都是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马克思指出:“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 ,而正是人,是现实的、活生生的人。 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2人类在创造自己的历史过程中,促成了社会转型,也就有了社会发展规律。在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实践活动之前和实践活动之外,没有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就没有社会转型。一切社会转型不是自发地实现的,是通过有意识、有目的人的实践活动实现的。当然,有些是主动完成的,有些是被动实现的。因此,社会转型的主体是社会的人。由于

7、人类社会是多质因素构成的复杂性有机体,人在实践活动中,只能近似正确地认识掌握社会发展规律,这就决定了在4社会转型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失误,社会历史经历曲折反复性。 社会转型的客体,即社会转型的对象是社会结构。构成社会结构的主体内容有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及意识结构三个层面。首先是经济结构,广义的经济结构指生产方式内部的结构,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的结构,是指劳动者的素质结构,掌握科学技术程度,现代化的劳动能力及社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劳动工具的现代化水平;劳动对象的范围及领域等等。生产关系结构,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结构,即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的结合形式;产品分配结构及消费结构。社会经济结构还包

8、括农、轻、重的比例结构;社会三大产业中从业人员的比例结构及所创造产值的比例结构;农业生产中的种植结构等等。社会政构就是政治的上层建筑,包括政党组织、国家政权及军队等一系列机构和设施,上层建筑的核心是国家政权。国家政权的各级组织结构,政府管理运行结构等等。社会意识结构包括指导思想、思维、价值、法权、伦理道德及宗教信仰观念等等。总之,社会转型的客体是社会结构的各个层面,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人既是社会的主体,推动社会转型;人又是社会的客体,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包含着人自身思维观念的一系列转变。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化和不断完善,必将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解放。 二、社会转型

9、与生态文明之间的辩证关系 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自我的过程中不断地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共生的进步状态,它表征着人类群体在处理自身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所达到的觉醒程度和实践水平。5通过重点分析社会转型及其结构特征,可以明确社会转型强调的是社会结构的整体转型,而不是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的转变。因此,社会转型必然导致社会系统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结构的变迁,而这些变迁必然也会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 (一)生态文明既是社会转型的基本内容又影响社会转型的方向 社会结构包括生态结构,而在生态结构领域,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等实践活动则构成了生态文明。社会转型的实质是社会结构的整体转型

10、,因此生态文明理所当然是社会转型的组成部分。社会结构的组成部分及其与生态结构的相互关系在前文中己有论述。用系统论的观点来看,组分的性质直接规定或限定着系统功能的类型和范围,没有具备必要特性和素质的组分,就没有所期望的系统功能。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社会转型的一方面、一部分,影响和规定着社会转型的性质和方向。生态文明建设对社会转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转型能否顺利进行,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质的转变进而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条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社会系统众多关系中的最基本的关系。人类通过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获取生产生活所需的材料。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人们形成了

11、不同的改造自然的实践方式。因此某种程度上,人类社会转型就是人的活动方式或类型的转变。但是,无论人类采取何种实践方式去改造或“征服”自然,他都不能摆脱人类对自然环境依赖性与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在自然面前,人类虽然不是被动的存在物,但是自然的先在性和人对自然的依赖性是永远不可改变的。自然界始终以其必然性的方式支配6和控制着人类。而生态文明建设从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出发,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政策为手段,旨在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 其次,生态文明改变了社会转型的方向。社会转型也就是现代化的实现过程。现代化的完成并不只是一种模式、一条路径、一种

12、价值目标,转型任务也并不是一蹴而成。西方发达国家虽然在 20 世纪初己完成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转型任务。而西方社会的社会转型是以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不仅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工业化、现代化的经验成果,也对其无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无限制的增长追求和西方模式的理性主义原则提出了批判性的质疑,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必然会影响社会转型的价值目标。后发国家在其现代化进程中必定重视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危机的“前车之鉴” ,把生态文明与社会转型结合起来,走一种新型的生态现代化的转型路程。对于当前中国来说,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方

13、位和目标必定是实施生态导向的现代化,即使经济发展与环境退化相“脱钩” ,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完成从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和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双重转型。 最后,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社会转型的平稳实现。社会转型期是一个结构分化与重组同时进行的,一个不稳定和不确定的发展时期。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结构分化与重组极易导致社会发展的不稳定和不确定。社会分化与成长,使得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更容易被激活,引发社会矛盾,甚至导致社会动荡。如果转型带来的这些不利的因素和风险,无法得到7有效的化解,可能出现的局面是经济社会的倒退,也就是一种倒退型的社会转型。生态文明作为社会文明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利于社会转型的有序

14、推进。现代社会的生态文明在反思和批判近代工业文明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思维以及人类中心主义等错误观念的基础上,以正确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为前提,力图改变高消耗、高排放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结构,把人类实践活动对自然的改造控制在环境承载能力之内,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引导人们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社会转型期生态文明对于克服社会转型带来的矛盾和冲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粗放式经济增长导致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根治。其次,生态文明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为转型期主客体之间的价值观的冲突,各利益群体之间的不同利益诉求的和解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最后,生态文明所主张的要

15、考虑人类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甚至尊重和善待自然生命的权力等观念弥补了现代社会政治缺陷、扩展了政治文明的内容。总之,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能够促进社会转型的平稳过渡和良性运行。 (二)社会转型构成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外生变量 首先,社会转型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生态环境问题和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智慧并不是工业革命以后才有的新事情。其实自从有了人类并以其特有的社会性的实践活动改造、利用生态环境时就产生了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对它的反思。例如,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都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只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期,生态环境问题空前严重,成为整个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难题,建设生态8文明才逐渐提

16、上国家的议事日程的。在资本主义形成过程中,由于内燃机的发明,煤炭、石油的使用,发生了产业革命,环境破坏也就日趋严重。应该说,全球规模的环境破坏从 20 世纪开始,可以说,20 世纪是“全球规模环境破坏的世纪” 。因此,是社会转型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其次,社会转型的性质、类型的不同也会导致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同路径。由于各个国家社会结构、历史传统等的不同,现代化道路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例如,按照导致社会转型因素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因素,可以把社会转型分为内源性社会转型和外源性社会转型两种类型。按照社会转型的主导因素是政治、经济、还是文明等,可以把社会转型分为政治主导型、经济主导型、文明主导型

17、社会转型等。而社会转型类型的不同必然要导致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同特点。西方发达国家的转型基本上是内源性的社会转型,在转型的过程中没有任何先进的经验可借鉴,因此社会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是社会转型导致了生态危机,生态危机又促使人们反思工业文明,从而建立生态文明,是一种社会转型在前,而生态文明跟随其后的关系。而外源性社会转型国家的特点是,转型的压力和动力主要来自外界因素,自身内部的变革和创新不足以导致自发的转型,因此,外源性转型国家转型顺序一般是文化和政治变革在前,经济、生产力的转型比较滞后。这对外源性转型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造成的影响是,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鲜明的自上而下政治力量推动的特点,这样能够避免

18、早发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付出的生态环境破坏的代价,少走一些弯路。 再次,社会转型决定了转型期生态文明建设的特9殊性。纵观世界各国的社会转型,没有两个国家的社会转型是完全相同的,由于各国的历史背景、文化习俗、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水平和社会制度等的不同,他们所选择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目标、建设方式等都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对于后发外源性社会转型国家来讲,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是其不可绕行的发展目标,因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是社会转型的根本基础。社会转型的特殊性决定了此类转型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更应关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因此,推动工业化的同时注重

19、节能减排,科学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同时注重空气质量的提高、保证安全饮水及卫生设施的普及与绿色产品市场空间的拓展等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目标。洪大用在分析中国环境问题与社会转型的关系时提出:“实际上,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构成了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特殊背景,并给当代中国环境问题打上了特殊的转型期的烙印”3同样,社会转型也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特殊性,给生态文明建设打上了特殊的转型期的烙印。 最后,社会转型对生态文明构成了双重影响。目前学界有一种一边倒的思想倾向,认为生态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就是席卷全球的工业化浪潮。工业社会是“大量生产一大量消费一大量废弃” 。这种生产模式和生活模式使得生态环

20、境的破坏达到史无前例的程度。因此,工业社会是最反自然,与生态文明对立的。但是,我们要注意两种概念的区分,生态文明与生态破坏是两种不同的概念,生态破坏程度与生态文明程度之间,不存在正反比例关系。并不是说生态环境破坏越低生态文明程度就越高。10如果是这样,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干涉和破坏程度最低,那么自然原始社会人的生态文明程度最高了。但事实上是,在原始社会时期生态文明、生态意识只处于萌芽阶段。同样,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时期,虽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严重,但并不能说明生态文明程度是最差。社会转型对生态文明既构成了挑战,也孕育了机遇。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3 包双叶.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条件下的生态文明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责任编辑 王玉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