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陕西省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摘要】分析了陕西省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即优势与瓶颈。优势有:综合社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发展体育产业的基础较好;陕西体育产业集团的成立,加速我省体育产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瓶颈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经济水平低,缺乏发展资金;产业布局不均衡,产业结构还有待完善;体育市场主体不成熟;体育市场不完善,管理不规范;高素质专业人才匮乏。分析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对我省体育产业的振兴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陕西,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低碳新型产业,在发达国家和我国东部沿海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据估算,每年大约以 20%的速度快速增长,在北美、西欧、日本,体育产
2、业的年产值已经是国内十大支柱产业之一。陕西省地处西北,是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开发区和西咸一体化以及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等战略目标的推进,可以说,陕西省实现体育产业跨越发展正当时。 1 陕西省体育产业发展的优势 近年来,陕西省落实国家体育产业发展纲要精神,体育产业发展迅速,其优势表现在: 1.1 综合社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作为西部大开发桥头堡的陕西省,具有承东启西、联结南北的区位之便。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2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到 2011 年底,陕西省城市人口达到 1384 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 33%,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
3、的经济普查结果,2011 年生产总值达到12391.3 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 5140 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45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5028 元。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是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和结构优化的基础。在物质生活改善的同时,广大居民愈来愈注重精神生活的享受,用于自身发展和享受生活的支出比重增加较快。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陕西省的体育需求增加,体育消费形成一定的规模。 1.2 发展体育产业的基础较好。据调查,2011 年陕西体育产业年产值为 4045 亿元人民币,年创利税近 3 亿元,体育产业也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近年来,陕西省竞赛表演市场和健身娱乐市
4、场的发展较快。特别是陕西国力足球队进军甲 A 之后,使陕西足球市场异常火爆,自 1994 年甲 A 联赛开办以来,全国平均每年每场的观众为2.115 万人次,1996 年高达 2.43 万人次,陕西国力主场观众人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成为中国的“金牌”球市,陕西省体育场也曾被誉为“超白金市场” 。商业性比赛的不断增多,给人们提供了观赏高水平运动竞赛的机会,也刺激了大众在体育观赏方面的消费。 此外,更具现实和长远意义的是以民间足球联赛、民间围棋联赛、民间篮球联赛等为代表的民间业余联赛的蓬勃开展成为陕西竞赛表演市场的又一大亮点和潜在优势。社会各界参与举办体育竞赛表演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西安城墙国际马拉
5、松,安康汉江龙舟节、环中国自行车赛等3一系列经常赛事的成功举办,使陕西省形成了曾经十分活跃的足球、篮球顶级联赛,这为今后开展顶级赛事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它各种类型的竞赛表演市场,必将极大的丰富广大群众的文体生活和体育消费需求,将有力的推动陕西省体育市场的不断发展。 健身娱乐市场是体育产业中的另一个热点市场,在拉动内需、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目前,陕西已初步形成多种所有制投资主体并存、高中低档体育服务产品并存的市场格局,省、市经营性的各类球馆、游泳、武术、健美中心等经营活动场所也越办越多,这些经营性企业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满足了人民群众健身娱乐的需求,同
6、时大大促进了体育消费的增长。 1.3 陕西体育产业集团的成立,加速我省体育产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2011 年 5 月 24 日,陕西省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这是省政府为加快我省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该公司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西部体育强省”的战略目标,抓住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安国际大都市”为历史机遇,全力推动陕西体育产业的大发展。通过改革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提高我省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促进陕西体育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为我省体育产业的旗舰性企业。公司立足体育,面向市场,盘活资源、突破发展,不断增强发展我省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
7、的实力,不断提升陕西体育的影响力,为实现建设西部体育强省的宏伟目标做出贡献。 2 陕西省体育产业发展的瓶颈 4陕西省体育产业总体还处于低水平和启动阶段,虽然发展水平居于西部地区前列,但与东部省份相比差距较大。 2.1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体育产业法律政策的完善取决于体育产业的发展,而体育产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讲,取决于经济的发展。经济是体育的基础,一国经济发展水平从整体上决定了该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水平。对于一个地区来说也是如此。因此,陕西省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其体育产业的发展,并进而影响到其政策的制定和法律的完善。由于地区生产总值是从总量上反映一省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那么首先我们从陕西省的
8、地区生产总值来看其经济发展情况。一方面,近十年来(2001-2010)陕西省 GDP 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10 年达到10123.48 亿元,比 2001 年增长了 2.2 倍,这样的水平说明陕西省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显著增强,其生产水平和消费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另一方面,人均和区域发展水平来看,陕西省的地区生产总值排在第 17 位,人均 GDP2011 年前三季度排在第 17 位,经济虽迈到了全国中游水平。但作为经济后发展地区,由于基础差、底子薄、社会财富的积累还很薄弱,但利用国家的重视和相关支持政策,陕西省的发展劲头和前景应该十分喜人。可以说,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且达到一定的规模,陕西省
9、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的培育与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创造出了推动这一产业快速启动所需要的基本供给和需求水平。 其次,居民的收入水平与体育产业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正相关。也就是说,居民收入水平越高,体育产业发展水平也会越高。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过去510 年,陕西城乡居民的收入一直保持着比较快的增长势头。2011 年陕西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达 5028 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524 元。应该说,尽管目前陕西省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还较低,对推动体育市场发展的作用还有一定过程。但是其城镇居民现有的收入水平,已经使他们开始具备实际的体育消费能力。因此,可以这么说,随着陕西省居民收入不
10、断提高,体育市场发展将获得越来越大的推动力。 再次,体育产业发展与一地区的人均消费水平直接相关。而消费水平对体育产业及体育市场发展的影响又分为总量的影响和结构的影响。总量的影响是指居民人均全年的消费性支出总额给他们提供体育消费的可能性。一般来说,居民消费性支出总量越大,体育消费的可能性越大。2011 年陕西省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为 13781 元,居全国第 18 位。以渭南市为例, 资料显示,2010 年,全市高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30908 元,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7472 元。因此,从消费水平总量上看,目前陕西省城市居民已经从总体上开始具备体育消费能力,而农村居
11、民从整体上讲还不具备体育消费的实际能力。 结构影响是指居民实际各类消费子项占支出总量的比重与体育产业发展所产生的互动关系。以城镇为例,2011 年陕西省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用于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的消费支出为 1858 元,占当年生活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为 13.5%,因此,陕西省居民消费水平对体育市场发展的影响,既有总量约束外,又有结构性约束。换言之,培养和发展陕西省的体育市场既有赖于居民消费支出总量的增长,也取决于居民消费结构的转换与升级,其中做好政策性引导和激励居民体育消费尤为重要。 6总之,目前,陕西省社会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经济发展水平仍处于全国中游水平,人民生活正向全面小康过渡,没有足
12、够的资金用来发展体育产业。同时,由于陕西省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西安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关中地区经济发展基础较好,陕北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基础比较薄弱,而陕南则相对落后,在农村,尤其是偏远山区经济发展水平还相当落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发达及不均衡严重制约了我省体育产业的发展。因此,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的发展壮大在陕西省将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 就目前的情况看,制约陕西省体育产业发展的因素很多,在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同时,也受社会文化背景、传统消费习惯、产业体制和政策等因素的制约。 2.2 经济水平低,缺乏发展资金。陕西省的经济发展近年来势头较猛,GDP 的增长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陕西
13、省经济的底子比较薄,2011 年 GDP 仅为 12391.3 亿元,占全国 GDP(471564 亿元)的 2.62%,人均 GDP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5.5%,就总体而言,陕西省经济仍处于全国的较低水平。发展中的陕西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尤其是西部大开发的开始阶段,以大交通为主线的经济发展战略,以高科技和农业为主体的产业政策,都需要政策投入大量资金。这就给政府投资体育带来一定困难。虽然陕西省以及各地市政府及部分单位都在积极想办法向体育事业投资,但对处于启动阶段的体育产业来说,政府前期投入仍显不足。 2.3 产业布局不均衡,产业结构还有待完善。陕西省体育产业布局与7省内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
14、关。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使得体育产业的布局也随之不平衡。具体表现为:以西安市为核心的关中发展最好,陕北前景广阔,陕南发展偏弱;城市好于农村;产业结构单一,较不合理。据调查,在东部广受欢迎的体育旅游、野营、训练、攀岩、摩托、汽车等极限运动在陕西省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经营单位寥寥无几,活动开展的也非常有限,一些自驾车越野活动也多为传统旅行社作为一项副业开展,体育部门少有涉足。作为体育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的体育中介服务,在全省还处于萌芽发展阶段。 2.4 体育市场主体不成熟。市场主体包括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作为生产者而言,陕西省的生产厂家极少,企业规模小,组织形式不规范,经营方式落后,生产和经营商
15、品数量和品种单一,营销手段、方式陈旧。据调查,陕西省销售的体育用品大多来自浙江、广东、福建、江苏及东南亚地区、韩国、美国、日本等。体育用品生产厂家极少,仅有的少数厂家规模较小,生产出来的产品缺乏品牌效应,竞争力较低,所占份额微乎其微。另外,陕西的体育器材生产厂家也缺乏远见,还停留在作坊式的生产状态,对新产品研制投入不力。 而经营者在投资之初并没有进行充分的论证和市场调研,同时又缺乏必要的专业开发知识和能力,盲目投资,重复建设,效益极差。例如,陕西省保龄球行业在 90 年代十分兴盛,仅西安市就出现了 60-70 家保龄球馆。由于盲目的重复投资,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残酷现实,不切实际的投资最终导致
16、绝大多数的球馆倒闭,目前有不足十家球馆还在苦苦支撑,有的表示近期内尽快转产。 8对于消费者来说,消费观念还未完全转变,消费能力和水平还较低,消费结构不尽合理。从体育消费能力上看,我省城市人口的 74%以上有体育消费,但人均体育消费额仅为 56.8 元/年。而全省农村却有 68%以上的人从未有过体育消费,农村地区消费者体育消费额不足 10 元/年。省内消费市场的现状使体育产业的发展受到限制。例如,2011 年全省体育彩票销售额为 16 亿元,而同期,山东体育彩票销售额为 95 亿元以上。省内的消费能力不足以支撑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2.5 体育市场不完善,管理不规范。体育法规不健全,法规建设滞后
17、,由于全省没有统一的法规,各地无从参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体育产业的发展,市场秩序较为混乱,在利益的驱动下,部分经营者无视市场法规,以不正当手段进入市场。各级管理部门对体育产业监管力度极弱,无力查处,导致部分体育市场失控。管理体制没有理顺,多头管理和空头管理并存。部门分割、地区保护严重,尚未建立统一、高效的行业监察、预警、评价;缺少扶持体育产业发展的明确政策;一些单位用行政手段和垄断项目市场,壁垒过高,进入成本过大,致使一些商家望而却步。 2.6 高素质专业人才匮乏。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关键,陕西省体育事业单位和经营单位在岗人员多数没有产业开发经验,缺乏对体育特性和规律的把握,专业的经营型人才奇缺,导致体育产业发展总是维持在引进、模仿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这直接影响我省体育产业的发展,并直接影响到“西部强省”建设战略目标实现的进度。 注:本文是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促进陕西体育产业健康发展9的法律与政策保障机制研究(立项号:11P085)阶段性成果。